一种车路协同的辅助驾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驾驶技术。背景技术
私家车数量增加,导致出行的高效性、安全性受到挑战。全国平均每天发生大量交通事故,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减少道路拥堵的最有效方法是修建高架、拓宽道路,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保留原有道路设施的基础,从技术层面缓解交通压力,保障道路出行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较于直行道路,交叉路口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其成为事故频发路段。信号灯、斑马线、路口变道标志等作为原有的基础设施,保证了交叉路口的正常运转,却不能改变拥堵、事故频发的现状。当信号灯被前方大型车辆遮挡、路口没有信号灯、信号灯出现故障不能正常显示的时候,驾驶员跟车行驶或快速通过,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交通拥堵。
出任务的特殊车辆被堵在路上,即使鸣笛提醒,一方面由于道路噪声,前方车辆并不知情,另一方面仅一辆车的让行,不能改善车流拥堵的现状,导致特殊车辆在路途上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行人是道路上最不确定的因素,其自由性极强又最容易受到伤害。能否发现前方行人,往往依赖于驾驶员的主动观察,有时候驾驶员受视线遮挡的影响,不能及时发现行人的突然冒出,来不及踩下刹车。
人工作业开挖、自然灾害侵扰对道路通畅造成的障碍,如果不能及时被驾驶员预判,就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枯燥乏味的驾乘来说,在密闭的车舱内很容易产生困倦,疲劳驾驶也是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以人、车、路、云为四要素,提出了一种车路协同的辅助驾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系统包括行人端、车辆端、路侧端和云端,行人端接收公共交通运行状态和紧急避让车辆信息,车辆端监控座舱内状态、采集道路信息、与其它车辆通信,路侧端发布指路标志和信号灯颜色计时,云端为行人端、车辆端、路侧端建立智能网联,计算、存储和传递数据。
路侧端发布信号灯颜色计时包括发布、订阅和转发,路侧端向云端发布信号灯颜色计时,车辆端订阅信号灯颜色计时,云端向车辆端转发信号灯颜色计时,车辆端根据信号灯颜色计时预判通行路线。
车辆端向云端发布通行路线,路侧端订阅车流密度,云端根据通行路线计算车流密度,向路侧端转发,路侧端根据车流密度调节信号灯颜色计时,实现信号灯随车流量自适应调节颜色计时,从而缓解交通拥堵。
特殊车辆或遇到特殊状况的行人、车辆向交警申请临时许可,获得红色标记,显示在附近车辆端,发出语音提示,请求让出道路。
云端获取气象局发布的积水信息,计算积水深度向路侧端转发,路侧端显示积水深度,车辆端采用传感器采集积水深度数据,向云端发布。
车辆端不定时采集驾驶人的面部表情、头部姿态、眼球聚焦的信息,若判定驾驶人疲劳驾驶,提示休息,若判定驾驶人有生命危险,将车内视频传给公安部门。
本发明根据车辆同行和排队情况,调整信号灯,改善拥堵现象,传递路段信息,提示车辆避开拥堵地区,为有紧急通行需求的人和车开通道路,利用车辆探测积水深度,向路段发布积水提示,避免涉水险情,实时监测驾驶状态,避免疲劳驾驶。
附图说明
图1是系统结构原理图,图2是特殊车辆处理流程图,图3是积水路段应对流程图,图4是疲劳驾驶应对流程图,图5是排队车辆函数曲线图,图6是停车数量和排队长度曲线图,图7是延误时间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具体的说明。
系统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行人端的主要功能是手机接收公共交通运行状态、手机提示紧急避让车辆,车辆端的主要功能是座舱内监控、道路信息采集、车与车间通信,路侧端的主要功能是智能网联指路标志实时发布信息、转发信号灯颜色和配时,云端的主要功能是数据计算、转发。
为减少特殊车辆耽误救援的时间,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对特殊车辆、行人等进行红色标记,其它车辆为弱色标记,其它车辆遇到特殊状况,经过交警许可后,也可申请临时的红色标记,红色标记显示在周围车辆端的显示屏上,以及相应的语音提示,通知周围车辆让出道路。
下雨或施工出现积水,应对流程如图3所示,车辆端获取路侧端发布的积水严重路段信息,同时也自主检测积水深度,前者依赖于气象局通过智能网联指路标志,显示积水路段的信息,后者依赖于车辆端的相应传感器。
座舱内疲劳监测及应对流程如图4所示,车辆端不定时的采集驾驶人的姿态信息,包括面部表情、头部姿态、眼球聚焦度,当系统判断出驾驶者有疲劳驾驶的风险,语音提示驾驶人就近高速休息,当发现驾驶人有生命危险,系统自动把车内视频传给公安部门。
为了验证信号灯的调整对于缓解排队拥堵的改善,令排队车辆的函数曲线如图5所示,设车辆在t1,t2,…时刻分别到达,累计到达数可表示为函数A(t),车辆在t1’,t2’,…时刻分别离开,累计离开数可表示为函数D(t)
在时刻ti,累计到达数为A(ti),累计离开数为D(ti),排队长度Q(ti)为
Q(ti)=A(ti)-D(ti)
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在时刻ti,到达的车辆为j,离开的时刻为tj’=D-1(j),等待时间为Wj=D-1(j)-A-1(j)
t时刻到达函数A(t)的斜率为λ(t)=(dA(t)/d(t)),是t时刻的瞬时到达率,t时刻离开函数D(t)的斜率为μ(t1)=(dD(t)/dt),是t时刻的瞬时离开率
通行能力不能超过服务率μ(t),若λ(t)<μ(t),则无排队,D(t)同A(t)重合,车辆进入即离开;若λ(t)>μ(t),则出现排队;若λ(t)=服务率μ(t),则排队长度最大
车辆的排队等待时间为n辆车的平均等待时间为时段T内的车辆总数为平均排队长度为
两个曲线所包面积相等nWa=TQa或Qa=nWa/T,n/T为单位时间内到达车辆的平均数,即平均排队长度=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到达率。
基于VISSIM道路仿真软件以及C#编程软件,得出数字化仿真结果,并用MATLAB图形化处理,验证优化后的自适应信号灯对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并为实际信号灯的布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设置仿真条件,将单条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设定为每小时900辆,如图6所示,在1200~1800秒之间,四个方向的车流量均达到最大值,每240秒监测一次车流量改变信号灯的路段,如图7所示,信号灯在时间段内的最大队列长度、队列内停车次数、交叉口总延误指标,均优于未改变信号灯的路段。
上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