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
发电厂的大型氢气冷却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中的氢气或其它气体由于系统复杂,存在一定许可条件下的气体微量泄漏,由于泄漏,系统压强会不断下降,而降到一定程度必须进行补气才能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鉴于此,需要对泄漏率进行计算和监测,以及时发现泄漏率的异常。相关技术中的标准泄漏率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在每次补气之后计算非连续的泄漏率。无法准确的反映泄漏率的异常变化,不利于监测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因此,亟需准确实时的计算冷却系统的气体泄漏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设时段内,确定补气时段,所述补气时段为向氢气冷却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补充氢气的时段;
根据所述补气时段前后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以及大气压强,确定压强修正增加值,气体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温度,大气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强;
针对所述预设时段内的每个采样时刻,进行以下操作,得到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将该采样时刻预设时长之前的采样时刻作为计算起始时刻,将该计算起始时刻至该采样时刻之间的时段作为该采样时刻对应的子时段,所述预设时长远远大于所述补气时段的时长;
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不相重合,则根据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相重合,则将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与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的叠加结果作为更新的气体压强,并根据该更新的气体压强、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预设时段内,确定补气时段,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依次连续增加,则将所述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中最早的采样时刻作为所述补气时段的开始时刻;
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所述开始时刻之后的某个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低于该采样时刻前一个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则将该采样时刻作为该补气时段的结束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补气时段前后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以及大气压强,确定压强修正增加值,包括:
根据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前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后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提示操作,所述提示操作用于提示对所述冷却系统进行密封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预设时段内,确定补气时段,所述补气时段为向氢气冷却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补充氢气的时段;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补气时段前后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以及大气压强,确定压强修正增加值,气体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温度,大气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强;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针对所述预设时段内的每个采样时刻,进行以下操作,得到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将该采样时刻预设时长之前的采样时刻作为计算起始时刻,将该计算起始时刻至该采样时刻之间的时段作为该采样时刻对应的子时段,所述预设时长远远大于所述补气时段的时长;
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不相重合,则根据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相重合,则将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与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的叠加结果作为更新的气体压强,并根据该更新的气体压强、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依次连续增加,则将所述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中最早的采样时刻作为所述补气时段的开始时刻;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所述开始时刻之后的某个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低于该采样时刻前一个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则将该采样时刻作为该补气时段的结束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前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后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提示操作,所述提示操作用于提示对所述冷却系统进行密封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通过将包含补气时段的预设时段划分为多个子时段,并分别计算每个子时段的气体泄漏率,由此可以跨越补充氢气的时段实现多个时段的气体泄漏率的实时计算,此外,本公开将补充氢气所带来的冷却系统的实际压强修正增加值考虑到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因素中,由此可以有效减少子时段内补充氢气对冷却系统内的气体压强变化所带来的偏差,这样,本公开既能够保障每个采样时刻气体泄漏率的准确性,又能够使得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时段不再局限于两次加氢之间,能够更加灵敏准确的反映冷却系统的气体泄漏率的历史趋势变化,各采样时刻的气体泄漏率可比性强,有助于监测人员及时发现氢气泄漏量的异常上升,维护核电站安全运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应用示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可以例如为个人电脑、服务器等,泵公开对终端设备的类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0,在预设时段内,确定补气时段,所述补气时段为向氢气冷却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补充氢气的时段;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步骤100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依次连续增加,则将所述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中最早的采样时刻作为所述补气时段的开始时刻;
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所述开始时刻之后的某个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低于该采样时刻前一个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则将该采样时刻作为该补气时段的结束时刻。
步骤101,根据所述补气时段前后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以及大气压强,确定压强修正增加值,气体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温度,大气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步骤101包括:
根据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前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后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
举例来讲,可以根据式一确定补气时段所带来的压强修正增加值。
其中,ΔP为压强修正增加值,P1为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前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单位为KPa(G)),T1为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前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温度(单位为℃),B1为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前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大气压强(单位为KPa(A)),P2为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后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单位为KPa(G)),T2为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后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温度(单位为℃),B2为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后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大气压强,紧邻间内各采样点的氢气压强修正增加值(单位为KPa(A))。
步骤102,针对所述预设时段内的每个采样时刻,进行以下操作,得到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其中,步骤102可以包括:
步骤1020,将该采样时刻预设时长之前的采样时刻作为计算起始时刻,将该计算起始时刻至该采样时刻之间的时段作为该采样时刻对应的子时段,所述预设时长远远大于所述补气时段的时长;例如,所述预设时长可以为8小时,所述补气时段的时长可以为0.25小时。
步骤1021,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不相重合,则根据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举例来讲,若判断子时段的结束时刻早于补气时段的开始时刻,或子时段的开始时刻晚于补气时段的结束时刻,则可以确定子时段与补气时段不相重合。这种情况下,补充氢气的操作不会对子时段内的气压造成影响,可以采用实际测得的气体压强数值进行计算。例如,可以根据式二,计算得到该采样时刻的气体泄漏率:
其中,ΔV为给定状态下该采样时刻对应的24小时气体泄漏量(单位为m3/24h),给定状态为给定状态下大气压强P0=101.3KPa(A),给定状态下大气绝对温度T0=293K,Δt为预设时长,V为补气时段的充气总容积(单位为m3),T0为给定大气压下绝对温度,P3为该子时段的开始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单位为KPa(G)),T3为该子时段的开始时刻所采集的气体温度(单位为K),B3为该子时段的开始时刻所采集的大气压强(单位为KPa(A)),P4为该子时段的结束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单位为KPa(G)),T4为该子时段的结束时刻所采集的气体温度(单位为K),B4为该子时段的结束时刻所采集的大气压强。
步骤1022,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相重合,则将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与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的叠加结果作为更新的气体压强,并根据该更新的气体压强、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举例来讲,若判断子时段内所包含的时刻与补气时段内所包含的时刻存在交集,则可以确定子时段与补气时段相重合。可以根据式三,计算得到该采样时刻的气体泄漏率:
其中,式三与式一、式二中相同的参数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此不再赘述。
通常来讲,当检修人员检测到冷却系统内的氢气压强降到约290KPa(G)时进行持续补气操作,直至冷却系统内的氢气压强约300KPa(G)时停止补气,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相重合的情况下,补充氢气所增加气体压强会与子时段开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在数值上相差较大,会严重降低后续泄漏率计算的准确性,采用子时段开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与压强修正增加值作为更新的气体压强,有助于减少补气带来的误差,此外,由于补气时段的时长远远小于预设时长,可以基本忽略补气时段对子时段结束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的影响。
这样,本公开可以根据补气时段与子时段之间的时刻先后关系,灵活的调整补气带来的气体压强变化在计算过程中的使用,由此使得各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更符合实际泄漏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提示操作,所述提示操作用于提示对所述冷却系统进行密封操作。
图2是根据一应用示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示意图。相关技术采用的泄漏率计算中,固定的计算跨度取8小时。从采用本公开方法计算得到的气体泄漏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数据体现出比较好的连续性。其中,运行本公开方法的系统在10月14日20:00左右,发现了泄漏率有明显的上升。在10月15日12:00左右,维修人员及时采取了注胶操作,随后泄漏率马上下降到了正常值。而在此阶段,使用手动方法计算并通报的结果由于上升幅度不明显,难以确定泄漏率上升。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装置的框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用于在预设时段内,确定补气时段,所述补气时段为向氢气冷却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补充氢气的时段;
第二确定模块31,用于根据所述补气时段前后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以及大气压强,确定压强修正增加值,气体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为所述冷却系统内气体的温度,大气压强为所述冷却系统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强;
第三确定模块32,用于针对所述预设时段内的每个采样时刻,进行以下操作,得到每个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将该采样时刻预设时长之前的采样时刻作为计算起始时刻,将该计算起始时刻至该采样时刻之间的时段作为该采样时刻对应的子时段,所述预设时长远远大于所述补气时段的时长;
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不相重合,则根据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若该子时段与所述补气时段相重合,则将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与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的叠加结果作为更新的气体压强,并根据该更新的气体压强、该计算起始时刻采集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该采样时刻采集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所采集气体压强依次连续增加,则将所述多个连续的采样时刻中最早的采样时刻作为所述补气时段的开始时刻;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所述开始时刻之后的某个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低于该采样时刻前一个采样时刻采集的气体压强,则将该采样时刻作为该补气时段的结束时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前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以及紧邻所述补气时段之后的采样时刻所采集的气体压强、气体温度、大气压强,确定所述压强修正增加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预设时段内,若采样时刻对应的气体泄漏率超过预设阈值,则执行提示操作,所述提示操作用于提示对所述冷却系统进行密封操作。
针对上述装置的说明已经在针对上述方法的说明中进行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发电机氢气实时泄漏率的计算装置的框图。例如,例如,装置19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4,装置1900包括处理组件1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1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9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950被配置为将装置1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958。装置1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9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900的处理组件19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公开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曲面结构上材料应力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