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穿戴设备迅速兴起,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种类繁多,如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体验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企业设计出各种风格的表带,以供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然而,在更换表带后,若想要智能手表/手环的显示部分跟表带相对应,则往往需要用户手动切换工作模式,操作复杂,用户使用体验较差。因此,如何智能识别可穿戴设备的表带类型,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可穿戴设备的表带的自动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可穿戴设备本体;
表带,所述表带包括分别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两侧连接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的用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端部均设有磁性件;
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并位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与所述表带的连接处,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所述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所述第二磁性件信息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得到当前表带。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根据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表带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接收工作模式设定请求,获取所述工作模式设定请求中携带的工作模式设定信息;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定信息更新所述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生成切换确认信息,并进行显示或语音播报;
在接收到用户反馈的确认切换指令时,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获取所述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并检测所述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实时电平发生变化时,判断所述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符合预设条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可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还包括:
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设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与所述表带的连接处,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
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判断所述光线强度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预设趋势;若符合预设趋势,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可选地,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均包括磁极信息、磁场强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在检测到表带断开时,开始计时,以得到断开时长;
在检测到所述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停止工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霍尔传感器获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所述第二磁性件信息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得到当前表带。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表带识别程序,所述表带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识别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表带、霍尔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其中,表带包括分别与可穿戴设备本体两侧连接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用于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端部均设有磁性件;霍尔传感器设置于可穿戴设备本体并位于可穿戴设备本体与表带的连接处,用于获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控制芯片设置于可穿戴设备本体,用于根据第一磁性件信息、第二磁性件信息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得到当前表带。本发明中,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中内置霍尔传感器,同时在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端部均设置磁性件,通过霍尔传感器来读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从而确定出表带类型。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不同表带的识别,从而可便于后续根据识别得到的表带类型实现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由于霍尔传感器和磁性件价格低、性价比高,其设计开发更加简便,成本较低,从而可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表带、霍尔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其中,表带可包括分别与可穿戴设备本体两侧连接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可以是独立的(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一体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用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端部均设有磁性件,其中,该磁性件可选地为磁铁,可以理解,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可同时均设置相同或不同极性的磁铁(如图1所示),当然,也可以只在第一表带或第二表带中设置一个磁铁,或者在第一表带或第二表带中均不设置磁铁,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表带,此外,还可以设置不同磁场强度的磁铁,以进一步增加表带的类型。可穿戴设备本体包括控制芯片及与控制芯片通信连接的霍尔传感器,可选地,控制芯片可通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两线式串行总线)通讯线与霍尔传感器连接。霍尔传感器设于可穿戴设备本体与表带的连接处,霍尔传感器至少包括两个(如图1中的霍尔传感器1和霍尔传感器2),一个用于与第一表带连接时检测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另一个用于与第二表带连接时检测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当然,根据所需检测的磁性件信息,霍尔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四个,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两个,其中一个为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一个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此外,可穿戴设备本体还可以包括表盘和扣置在表盘上的能够显示画面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可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或MIPI DS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Display Serial Interface,移动行业处理器显示串行接口)等类型的接口与控制芯片连接,可通过控制显示屏显示不同的画面来切换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所述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
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所述第二磁性件信息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得到当前表带。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在检测到表带被更换时,通过霍尔传感器获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
其中,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可以包括磁极信息、磁场强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磁极信息即为磁性件的极性信息,磁场强度信息即为检测到的磁性件的磁场的强度,可用不同的强度等级或具体数值进行表征。在获取磁性件信息时,若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仅包括磁极信息,可只需在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一个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留有两个输出口,一个用于磁铁S极的输出检测,一个用于磁铁N极的检测输出,当然可以理解,霍尔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磁铁有无的检测。若磁性件信息仅包括磁场强度信息,可只需在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一个线性型霍尔传感器。若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包括磁极信息和磁场强度,则需在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两个霍尔传感器,一个为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一个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
表带被更换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获取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并检测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到实时电平发生变化时,判断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符合预设条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2)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与表带的连接处设置光线传感器,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判断光线强度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预设趋势;若符合预设趋势,则判定表带被更换;3)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上设置一表带更换按键,当完成表带更换时,用户可通过按压该表带更换按键触发更换完成的指令,进而使得控制芯片检测到表带被更换。
然后,根据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所述第二磁性件信息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得到当前表带。其中,预设映射关系即为预先设置的不同的磁性件信息与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表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可以包括磁极信息、磁场强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应的,当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为磁极信息时,预设映射关系则对不同的磁极信息与不同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为磁场强度时,预设映射关系则对不同的磁场强度与不同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包括磁极信息和磁场强度时,预设映射关系则对不同的磁极信息及磁场强度与不同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中,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中内置霍尔传感器,同时在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端部均设置磁性件,通过霍尔传感器来读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从而确定出表带类型。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不同表带的识别,从而可便于后续根据识别得到的表带类型实现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由于霍尔传感器和磁性件价格低、性价比高,其设计开发更加简便,成本较低,从而可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根据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表带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得到当前表带之后,控制芯片可根据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表带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然后,将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目标工作模式。具体的,控制芯片可通过给表盘中的显示屏发送工作模式切换指令,该工作模式切换指令中包括目标工作模式的信息,进而显示屏基于该工作模式切换指令显示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以实现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生成切换确认信息,并进行显示或语音播报;
在接收到用户反馈的确认切换指令时,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切换工作模式之前,可预先与用户进行确认是否需要更换,以避免误操作,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具体的,在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之后,可生成切换确认信息,并在显示屏中进行显示或进行语音播报,对应的,用户在看到或听到该切换确认信息,可通过触屏点击或语音回复的方式反馈确认切换指令或拒绝切换指令,控制芯片在接收到用户反馈的确认切换指令时,将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目标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当前表带的类型确定出目标工作模式,进而进行工作模式切换,以实现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接收工作模式设定请求,获取所述工作模式设定请求中携带的工作模式设定信息;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定信息更新所述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可穿戴设备或与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个性化设定其想要的不同表带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而更换各表带所对应的默认工作模式,例如,以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定为例进行说明,可在屏幕中显示各表带当前对应的工作模式,并显示备选工作模式,用户可通过拖拽或点击的方式选择想要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和更换后的备选工作模式,以生成工作模式设定请求。对应的,控制芯片接收到该工作模式设定请求时,获取工作模式设定请求中携带的工作模式设定信息,工作模式设定信息包括待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即上述想要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和目标设定工作模式(即上述更换后的备选工作模式)。
然后,根据获取到的工作模式设定信息更新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即,将该映射关系中的待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更新为目标设定工作模式。
通过上述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设定不同表带的工作模式,实现工作模式的个性化设定,从而可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获取所述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并检测所述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
当检测到所述实时电平发生变化时,判断所述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符合预设条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其中一种表带更换的检测方式,其检测过程如下:
控制芯片获取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并检测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可穿戴设备本体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均设有霍尔传感器,因此获取到的实时电平包括两个。
然后,检测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在检测时,考虑到为增加表带类型,可能某一侧表带中并未设置磁铁,此时,当检测到某一侧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发生变化时,则说明表带被拆卸下来或更换的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相连接,进一步地,可判断该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由于在连接表带时,磁铁靠近霍尔传感器会使得霍尔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在拆卸表带时,磁铁离开霍尔传感器会使得霍尔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因此,预设条件可选地为实时电平的变化趋势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或,实时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若每种类型的表带两侧均设置有磁铁,则需检测到两侧的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均发生变化时,方会进一步检测两侧的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是否符合预设条件,预设条件可选地为实时电平的变化趋势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或,实时电平变为低电平,若均符合上述预设条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还包括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设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与所述表带的连接处,所述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
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判断所述光线强度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预设趋势;若符合预设趋势,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表带更换的检测方式,其检测过程如下:
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与表带的连接处设置光线传感器,该光线传感器设于可穿戴设备本体上、与控制芯片通信连接。当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时,光线传感器将被遮挡,故检测到的光线强度较暗,甚至检测不到光线;而当表带未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时,光线传感器将会检测到外界光线,其光线强度相对较亮。因此,控制芯片可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然后判断光线强度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预设趋势,其中,预设趋势为由强变弱,若符合该预设趋势,说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由表带未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状态转变为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状态,此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可准确检测到表带是否被更换,进而在检测到表带被更换时,及时获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以确定当前表带的类型,进而及时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均包括磁极信息、磁场强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还用于:
在检测到表带断开时,开始计时,以得到断开时长;
在检测到所述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在检测到表带断开时,可开始计时,以得到断开时长。其中,表带断开的检测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通过与表带某一端或两端连接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平为高电平,即说明表带里的磁铁远离霍尔传感器时,此时,则判定表带断开;2)通过设置于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处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为由弱变强时,则判定表带断开。
进一步地,实时检测该断开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检测到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说明可穿戴设备已较长时间不处于佩戴状态,用户很可能将该可穿戴设备放置起来了,则控制可穿戴设备停止工作,以节省电量。其中,停止工作即为使可穿戴设备断电,不运行任何功能。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在检测到表带断开的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还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休眠模式,或者关闭可穿戴设备的预设功能,以节省电量。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所述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还可以进行报警提醒,报警提醒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控制可穿戴设备持续发出报警音;2)向与可穿戴设备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表带与可穿戴设备之间可能脱落了,以便于用户及时发送该情况,以避免可穿戴设备丢失。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霍尔传感器获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表带、霍尔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其中,表带可包括分别与可穿戴设备本体两侧连接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可以是独立的(如图1所示),也可以是一体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用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端部均设有磁性件,其中,该磁性件可选地为磁铁,可以理解,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可同时均设置相同或不同极性的磁铁,当然,也可以只在第一表带或第二表带中设置一个磁铁,或者在第一表带或第二表带中均不设置磁铁,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表带,此外,还可以设置不同磁场强度的磁铁,以进一步增加表带的类型。可穿戴设备本体包括控制芯片及与控制芯片通信连接的霍尔传感器,可选地,控制芯片可通过I2C通讯线与霍尔传感器连接。霍尔传感器设于可穿戴设备本体与表带的连接处,霍尔传感器至少包括两个(如图1中的霍尔传感器1和霍尔传感器2),一个用于与第一表带连接时检测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另一个用于与第二表带连接时检测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当然,根据所需检测的磁性件信息,霍尔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四个,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两个,其中一个为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一个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此外,可穿戴设备本体还可以包括表盘和扣置在表盘上的能够显示画面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可通过SPI或MIPI DSI等类型的接口与控制芯片连接,可通过控制显示屏显示不同的画面来切换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在检测到表带被更换时,通过霍尔传感器获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
其中,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可以包括磁极信息、磁场强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磁极信息即为磁性件的极性信息,磁场强度信息即为检测到的磁性件的磁场的强度,可用不同的强度等级或具体数值进行表征。在获取磁性件信息时,若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仅包括磁极信息,可只需在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一个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开关型霍尔传感器留有两个输出口,一个用于磁铁S极的输出检测,一个用于磁铁N极的检测输出,当然可以理解,霍尔传感器还可以用于磁铁有无的检测。若磁性件信息仅包括磁场强度信息,可只需在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一个线性型霍尔传感器。若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包括磁极信息和磁场强度,则需在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各设置两个霍尔传感器,一个为开关型霍尔传感器、一个为线性型霍尔传感器。
表带被更换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获取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并检测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当检测到实时电平发生变化时,判断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若符合预设条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2)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与表带的连接处设置光线传感器,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判断光线强度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预设趋势;若符合预设趋势,则判定表带被更换;3)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上设置一表带更换按键,当完成表带更换时,用户可通过按压该表带更换按键触发更换完成的指令,进而使得控制芯片检测到表带被更换。
步骤S20,根据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所述第二磁性件信息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得到当前表带。
在获取到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磁性件信息、所述第二磁性件信息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得到当前表带。其中,预设映射关系即为预先设置的不同的磁性件信息与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表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可以包括磁极信息、磁场强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应的,当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为磁极信息时,预设映射关系则对不同的磁极信息与不同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为磁场强度时,预设映射关系则对不同的磁场强度与不同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当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磁性件信息包括磁极信息和磁场强度时,预设映射关系则对不同的磁极信息及磁场强度与不同表带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通过读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从而确定出表带类型。通过上述方式,可实现不同表带的识别,从而可便于后续根据识别得到的表带类型实现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之后,该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根据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当前表带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识别得到当前表带之后,可根据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确定当前表带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步骤S40,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然后,将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目标工作模式。具体的,控制芯片可通过给表盘中的显示屏发送工作模式切换指令,该工作模式切换指令中包括目标工作模式的信息,进而显示屏基于该工作模式切换指令显示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以实现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S40之前,还可以包括:
生成切换确认信息,并进行显示或语音播报;
在接收到用户反馈的确认切换指令时,执行步骤S40:将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切换工作模式之前,可预先与用户进行确认是否需要更换,以避免误操作,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具体的,在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之后,可生成切换确认信息,并在显示屏中进行显示或进行语音播报,对应的,用户在看到或听到该切换确认信息,可通过触屏点击或语音回复的方式反馈确认切换指令或拒绝切换指令,控制芯片在接收到用户反馈的确认切换指令时,将可穿戴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目标工作模式。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当前表带的类型确定出目标工作模式,进而进行工作模式切换,以实现可穿戴设备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30之前,该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还包括:
步骤A,接收工作模式设定请求,获取所述工作模式设定请求中携带的工作模式设定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可穿戴设备或与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终端个性化设定其想要的不同表带对应的工作模式,进而更换各表带所对应的默认工作模式,例如,以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定为例进行说明,可在屏幕中显示各表带当前对应的工作模式,并显示备选工作模式,用户可通过拖拽或点击的方式选择想要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和更换后的备选工作模式,以生成工作模式设定请求。对应的,控制芯片接收到该工作模式设定请求时,获取工作模式设定请求中携带的工作模式设定信息,工作模式设定信息包括待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即上述想要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和目标设定工作模式(即上述更换后的备选工作模式)。
步骤B,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设定信息更新所述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
然后,根据获取到的工作模式设定信息更新预设的表带类型与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即,将该映射关系中的待更换的当前工作模式更新为目标设定工作模式。
通过上述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设定不同表带的工作模式,实现工作模式的个性化设定,从而可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的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10之前,该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还包括:
步骤C,获取所述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并检测所述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D,当检测到所述实时电平发生变化时,判断所述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步骤E,若符合预设条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其中一种表带更换的检测方式,其检测过程如下:
获取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并检测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可穿戴设备本体与第一、第二表带的连接处均设有霍尔传感器,因此获取到的实时电平包括两个。
然后,检测实时电平是否发生变化,判断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在检测时,考虑到为增加表带类型,可能某一侧表带中并未设置磁铁,此时,当检测到某一侧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发生变化时,则说明表带被拆卸下来或更换的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相连接,进一步地,可判断该实时电平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由于在连接表带时,磁铁靠近霍尔传感器会使得霍尔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在拆卸表带时,磁铁离开霍尔传感器会使得霍尔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因此,预设条件可选地为实时电平的变化趋势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或,实时电平变为低电平,此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若每种类型的表带两侧均设置有磁铁,则需检测到两侧的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均发生变化时,方会进一步检测两侧的霍尔传感器的实时电平是否符合预设条件,预设条件可选地为实时电平的变化趋势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或,实时电平变为低电平,若均符合上述预设条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通信连接的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设于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与所述表带的连接处,在上述步骤S10之前,该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还包括:
步骤F,通过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
步骤G,判断所述光线强度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预设趋势;
步骤H,若符合预设趋势,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种表带更换的检测方式,其检测过程如下:
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与表带的连接处设置光线传感器,该光线传感器设于可穿戴设备本体上、与控制芯片通信连接。当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时,光线传感器将被遮挡,故检测到的光线强度较暗,甚至检测不到光线;而当表带未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时,光线传感器将会检测到外界光线,其光线强度相对较亮。因此,可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然后判断光线强度变化趋势是否符合预设趋势,其中,预设趋势为由强变弱,若符合该预设趋势,说明可穿戴设备的状态由表带未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状态转变为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状态,此时,则判定表带被更换。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可准确检测到表带是否被更换,进而在检测到表带被更换时,及时获取第一表带的第一磁性件信息和第二表带的第二磁性件信息,以确定当前表带的类型,进而及时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的第五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还包括:
步骤I,在检测到表带断开时,开始计时,以得到断开时长;
步骤J,在检测到所述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表带断开时,可开始计时,以得到断开时长。其中,表带断开的检测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通过与表带某一端或两端连接的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平为高电平,即说明表带里的磁铁远离霍尔传感器时,此时,则判定表带断开;2)通过设置于表带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处的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本体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变化趋势为由弱变强时,则判定表带断开。
进一步地,实时检测该断开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检测到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说明可穿戴设备已较长时间不处于佩戴状态,用户很可能将该可穿戴设备放置起来了,则控制可穿戴设备停止工作,以节省电量。其中,停止工作即为使可穿戴设备断电,不运行任何功能。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在检测到表带断开的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还可以控制可穿戴设备进入休眠模式,或者关闭可穿戴设备的预设功能,以节省电量。
进一步地,在检测到所述断开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时,还可以进行报警提醒,报警提醒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1)控制可穿戴设备持续发出报警音;2)向与可穿戴设备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表带与可穿戴设备之间可能脱落了,以便于用户及时发送该情况,以避免可穿戴设备丢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表带识别程序,所述表带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可穿戴设备的表带识别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图像拼接的分屏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