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文档序号:7841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21次 英文

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的出行规律是城市计算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出行方式是出行规律中的重要内容,研究出行方式为智慧城市规划提供重要数据。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传统的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出行方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时空信息;基于所述时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路段信息;基于所述路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行方式的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时空信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路段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路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一方面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出行方式确定的效率和准确度。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中任一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包括:

101、获取用户的时空信息。

102、基于所述时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路段信息。

103、基于所述路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通过基于时空信息确定路段信息,基于路段信息确定出行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调查问卷的方式,可以提高出行方式确定的效率和准确度。

其中,用户在使用具有定位功能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时,可以通过APP上传用户的时空信息。时空信息包括用户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可以为经纬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通过各种公开、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时空数据,例如可以是从公开数据集处获取的,或者是经过了用户的授权从用户处获取的。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是在经用户授权后执行的,其执行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用户使用的APP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获取用户的时空信息,比如,用户使用地图导航类的APP时,可以周期性采集用户的时空信息,或者,用户使用新闻类、外卖类的APP时,可以在使用这类APP时,基于使用事件触发对用户的时空信息的采集。

获取用户的时空信息后,时空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可以基于所述时间信息,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排序,以确定原始位置点;若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合并所述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以确定合并位置点;基于所述合并位置点,确定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端点。

通过将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的原始位置点进行合并,可以去除一些噪声信息,降低运算复杂度。

比如,针对每个用户,可以获取该用户在预设的统计时段内的时空信息,预设的统计时段比如为一天。如图2所示,获取一天内的用户的时空信息后,按照时间信息的先后顺序,对这一天内的位置信息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作为原始位置点,图2中的圆点表示原始位置点。

确定原始位置点后,可以基于原始位置点的位置信息计算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并与第一预设距离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第一预设距离为d,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d对应的路段用细实线表示,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一预设距离d对应的路段用粗实线表示。

若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间隔,则合并这两个相邻的原始位置点。若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间隔,则保持原始位置点并作为合并位置点。因此,合并位置点可以包括多个原始位置点进行合并后得到的位置点,和/或,原始位置点。如图3所示,多个原始位置点合并后的合并位置点用黑点表示,将原始位置点保留为合并位置点用白点表示。

基于合并位置点确定用户的出行路段的端点时,可以包括:若所述合并位置点的停留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或,所述合并位置点与预先确定的所述用户的常访地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确定所述合并位置点为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端点。

通过基于停留时长和/或常访地位置点确定出行路段的端点,可以符合用户的出行路段的实际情况,提高出行路线的端点的准确度。

其中,可以根据合并位置点对应的原始位置点计算合并位置点的停留时长,比如,某个合并位置点是由多个原始位置点合并得到的,这多个原始位置点中的各个原始位置点的时间信息中的最小时间为t1,最大时间为t2,则该合并位置点的停留时长为t2-t1。若某个合并位置点为一个原始位置点,则停留时长为0。

如图4所示,预设时长用t表示,图4中的第一个(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合并位置点和第四个合并位置点的停留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第一个合并位置点和第四个合并位置点为出行路线的端点。

另外,若某个合并位置点的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t,但是,若该合并位置点与用户的常访地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该合并位置点也作为出行路线的端点。比如,图4中,虽然第二个合并位置点和第三个合并位置点的停留时长小于预设时长t,但是,若第二个合并位置点与第三个合并位置点与所述用户的任一个常访地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D,则这两个合并位置点也为出行路段的端点。

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长内的历史位置点;对所述历史位置点进行聚类,以获得至少一个类,所述至少一个类中的各个类中包括至少一个历史位置点;在所述至少一个类中删除历史位置点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和/或,历史位置点出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类,以获得剩余类;将所述剩余类中包括的历史位置点作为所述常访地位置点。

通过对历史位置点进行聚类处理,以及进行一定的删除处理,可以提高常访地位置点的有效性。

预设历史时长比如为该用户的最近3个月,在最近3个月内,可以采集这3个月的每天内的该用户的时空信息,将时空信息中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作为历史位置点。对历史位置点进行聚类是指将空间距离相近的历史位置点聚类为一个类。聚类比如为空间密度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从而可以得到至少一个类,每个类中的历史位置点的空间距离较近。

对应每个类,若该类中的历史位置点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n,则删除该类。和/或,若该类中的历史位置点的出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m,则删除该类。其中,每个历史位置点的时空信息中包括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时间信息可以为该历史位置点对应的日期,比如某年某月某日,若同一个位置信息对应多个不同的日期,则该同一个位置信息的历史位置点的出现次数为该不同的日期的数量。

在至少一个类中删除上述的类后,获得剩余类,每个剩余类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历史位置点,可以将这些历史位置点的平均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点作为剩余类对应的位置点,将剩余类对应的位置点作为该用户的常访地位置点,从而,如上描述,可以基于常访地位置点确定出行路段的端点。

获得出行路段的端点后,可以将相邻的两个出行路段的端点之间的路段作为一个出行路段,如图4所示,由于四个合并位置点均为出行路段端点,则可以确定出三个出行路段,分别用第一出行路段、第二出行路段和第三出行路段表示。

对于某个出行路段,该出行路段的两个端点中,将时间较小的端点作为出行路段的起点,将时间较大的端点作为出行路段的终点。

路段信息除了出行路段的端点之外,还可以包括如下信息: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行耗时、出行距离。

出发时间,出行路段的起点对应的时间。其中,若起点是由多个原始位置点合并后得到的,则将这多个原始位置点中的最晚时间作为起点对应的时间。若起点是原始位置点,则将该原始位置点的时间作为该起点对应的时间。

到达时间,出行路段的终点对应的时间。其中,若终点是由多个原始位置点合并后得到的,则将这多个原始位置点中的最早时间作为终端点对应的时间。若终点是原始位置点,则将该原始位置点的时间作为该终点对应的时间。

出行耗时,出行路段的终点对应的时间减去该出行路段的起点对应的时间。

出行距离,出行路段的终点与出行路段的起点之间的距离。距离可以是直线距离或曼哈顿距离。距离可以基于终端的位置信息和起点的位置信息计算。若出行路段的端点(起点或终点)为多个原始位置点合并后得到,则可以将这多个原始位置点的平均位置信息,作为对应的端点的位置信息,若端点为原始位置点,则将原始位置点的位置信息作为端点的位置信息。

因此,通过上述处理,对应每个用户的每个出行路段,可以获得该出行路段的端点、出行距离和出行耗时等信息,之后,可以基于这些信息确定对应的出行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路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包括:获取所述路段信息对应的待处理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所述待处理信息包括:所述路段信息对应的原始位置点的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出行路段的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

通过上述的标识信息或者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可以提高出行方式确定的准确度和效率。

一方面,待处理信息可以为所述路段信息对应的原始位置点的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之后,可以将该标识信息对应的出行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即,所述路段信息包括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所述待处理信息为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所述获取所述路段信息对应的待处理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包括:接收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之间的原始位置点对应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括所述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出行方式,作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通过基于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出行方式,可以在上报信息中包含标识信息时,简便快速地获得出行方式。

具体地,若所述标识信息为驾车导航标识,确定所述出行方式为驾车出行;或者,若所述标识信息为公交车上的wifi标识,且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原始位置点的运动轨迹与所述公交车轨迹匹配,确定所述出行方式为公交车出行;或者,若所述标识信息为地铁基站标识,确定所述出行方式为地铁出行。其中,公交车上的wifi标识以及公交车轨迹可以预先配置,以获知上述的wifi标识是否为公交车上的wifi标识以及运动轨迹是否与公交车轨迹匹配。

对于某个原始位置点,其上报的信息中不仅可以包括时空信息,还可以包括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比如,用户在使用地图类APP进行导航时,地图类APP上传的该用户的信息中除了时空信息,还可以包括驾车导航标识,以标识用户在进行导航操作。又比如,用户在乘坐公交车时使用某个定位APP,比如某个新闻类APP,该新闻类APP上传的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的时空信息,还可以包含用户所乘坐的公交车上的wifi标识,其中,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可以扫描或者连接该公交车上的wifi,从而该新闻类APP可以上传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扫描或连接的wifi的wifi标识。又比如,用户在乘坐地铁时,一般来讲,为了提高移动设备的信号强度,在地铁站会部署移动信号用的基站,此时,上传的时空信息中可以包括地铁基站标识。

若接收到任一原始位置点对应的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则可以基于该标识信息确定出对应的出行方式。

比如,出行路段的两个端点为端点A和端点B,端点A是由原始位置点1~5合并得到,端点B是由原始位置点6~8合并得到,若原始位置点1~8中的任一位置点对应的上报信息中包括上述的标识信息,则确定该出行路段的出行方式为标识信息对应的出行方式。

另一方面,若没有接收到上述的标识信息,则可以基于出行路段的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确定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即,所述路段信息包括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和出行耗时,所述待处理信息为所述出行路段的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所述获取所述路段信息对应的待处理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包括:基于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确定所述出行路段的同组路段;确定待聚类的类别数,以及确定所述同组路段中的待处理同组路段;对所述待处理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进行聚类,以获得所述类别数的类,不同的类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耗时所属的类,将所述类对应的出行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通过对同组路线的出行耗时进行聚类,基于聚类结果确定出行方式,可以提高出行方式确定的效率。

其中,同组路段是指起点和终端均分别位于同一个栅格内的路段。

如图5所示,对于某个城市,可以预先将该城市的地图分为多个栅格,比如,每个栅格均为1km*1km大小。假设针对某个用户的某个出行路段-X,该出行路段的起点和终点分别用A和B表示。预设处理时长比如为最近1个月。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获得所有用户在该最近1个月内的出行路段的路段信息,若某个出行路段-Y的起点和终端也分别位于上述的A和B所在的栅格内,则认为该出行路段-Y与上述的出行路段-X为同组路段。类似地,假设出行路段-Z的起点在A所在栅格内,且出行路段-Z的终点在B所在的栅格内,则出行路段-Z、出行路段-Y、出行路段-X为同组路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段信息还包括所述出行路段的出行距离,所述确定待聚类的类别数,以及确定所述同组路段中的待处理同组路段,包括:若所述出行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确定待聚类的类别数为预设个数,以及,将所述同组路段均作为所述待处理同组路段;或者,若所述出行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将所述同组路段中,已确定的出行方式的类别数作为所述待聚类的类别数,将所述同组路段中除了出行方式已确定的同组路段之外的其他同组路段,作为待处理同组路段。

通过基于出行距离确定相应的类别数和待处理同组路段,可以提高确定出的出行方式的准确度。

以上述的出行路段-X为例,若该出行路段-X的两个端点A和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L,则表明A和B间的距离较短,一般来讲,此时的出行方式为步行或骑行,因此,上述的预设个数可以为两类,出行耗时较短的类对应步行,出行耗时较长的类对应骑行。

比如,出行路段-X、出行路段-Y、出行路段-Z为同组出行路段,且出行路段-X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出行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L,则对出行路段-X的出行耗时、出行路段-Y的出行耗时、出行路段-Z的出行耗时进行k-means距离,其中k=2,即最终会聚类为2类,一类为较短的出行耗时对应的类,一类为较长的出行耗时对应的类,假设出行路段-X的出行耗时聚类到较短的出行耗时对应的类,则用户在出行路段-X内的出行方式为骑行,反之,假设出行路段-X的出行耗时聚类到较长的出行耗时对应的类,则用户在出行路段-X内的出行方式为步行。

依然以上述的出行路段-X为例,若该出行路段-X的两个端点A和B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L,则表明A和B间的距离较长,一般来讲,此时的出行方式为驾车出行、公交出行或地铁出行。

此时,可以基于已确定的出行方式及其对应的出行方式已确定的同组路段,确定待聚类的类别数以及待处理同组路段。

比如,出行路段-1~出行路段-N为同组出行路段,且出行路段-1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出行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L,假设其中的出行路段-2~出行路段-4的出行方式已确定,比如,通过上述的标识信息确定,具体如,出行路段-2对应的标识信息为驾车导航标识,则出行路段-2的出行方式为驾车出行,出行路段-3对应的标识信息为公交wifi标识,则出行路段-3的出行方式为公交车出行,出行路段-4对应的标识信息为公交wifi标识,则出行路段-4的出行方式为公交车出行。由于已确定的出行方式为两类,即驾车出行和公交车出行,则待聚类的类别数为2。另外,将出行路段-1~出行路段-N中,除了出行路段-2~出行路段-4之外的出行路段作为待处理同组路段。

之后,可以对这些待处理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进行k-means聚类,此时的类别k也为2,聚类时可以依据出行耗时聚为不同的类,比如,可以按照出行耗时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为C1、C2这两个类。上述出行方式已确定的出行方式也可以依据出行耗时进行排序,比如,驾车出行的平均耗时为25分钟,公交车出行的平均耗时为35分钟,则可以按照出行耗时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为:驾车出行、公交车出行。之后基于排序顺序确定对应的出行方式。比如,若出行路段-1属于C1类,则对应的出行方式为驾车出行,反之,若出行路段-1属于C2类,则对应的出行方式为公交车出行。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所述出行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且不存在出行方式已确定的同组出行路段,则可以设置聚类的类别数为3,将所有的同组出行路段作为待处理同组路段。

图6是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行方式的确定装置。如图6所示,出行方式的确定装置600包括:获取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和第二确定模块603。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用户的时空信息;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所述时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路段信息;第二确定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路段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空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所述路段信息包括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时间信息,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排序,以确定原始位置点;若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合并所述相邻的原始位置点,以确定合并位置点;基于所述合并位置点,确定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端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进一步具体用于:若所述合并位置点的停留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和/或,所述合并位置点与预先确定的所述用户的常访地位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确定所述合并位置点为所述用户的出行路段的端点。

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600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预设历史时长内的历史位置点;对所述历史位置点进行聚类,以获得至少一个类,所述至少一个类中的各个类中包括至少一个历史位置点;在所述至少一个类中删除历史位置点的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和/或,历史位置点出现次数小于预设次数的类,以获得剩余类;将所述剩余类对应的位置点作为所述常访地位置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3具体用于:获取所述路段信息对应的待处理信息,基于所述待处理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所述待处理信息包括:所述路段信息对应的原始位置点的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或者,所述出行路段的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段信息包括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所述待处理信息为所述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3进一步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之间的原始位置点对应的上报信息,所述上报信息包括所述与出行方式相关的标识信息;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出行方式,作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段信息包括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和出行耗时,所述待处理信息为所述出行路段的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3进一步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出行路段的端点,确定所述出行路段的同组路段;确定待聚类的类别数,以及确定所述同组路段中的待处理同组路段;对所述待处理同组路段的出行耗时进行聚类,以获得所述类别数的类,不同的类对应不同的出行方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耗时所属的类,将所述类对应的出行方式确定为所述用户在所述出行路段内的出行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路段信息还包括所述出行路段的出行距离,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3进一步具体用于:若所述出行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确定待聚类的类别数为预设个数,以及,将所述同组路段均作为所述待处理同组路段;或者,若所述出行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将所述同组路段中,已确定的出行方式的类别数作为所述待聚类的类别数,将所述同组路段中除了出行方式已确定的同组路段之外的其他同组路段,作为待处理同组路段。

本实施例中,通过基于时空信息确定路段信息,基于路段信息确定出行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调查问卷的方式,可以提高出行方式确定的效率和准确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相似内容可以相互参考。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不表示重要程度高低、时序先后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7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助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包括计算单元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707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电子设备7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输入单元7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7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7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7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709允许电子设备7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7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7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7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7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702和/或通信单元7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7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703并由计算单元7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7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出行方式的确定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Virtual Private Server",或简称"VPS")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在线匹配资源的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