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堆垛车

文档序号:1557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75次 英文

一种高强度堆垛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备属于堆垛运输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堆垛车。

背景技术

堆垛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 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堆垛车是一种工业装卸搬运机械,堆垛车具有行走和提升货物的功能,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堆垛车具有结构紧凑,运输灵活,操作简单,回转半径小,防爆安全性能高等特点,适用于狭窄通道和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是高架仓库、车间装卸托盘化的理想设备,通常应用于工厂、车间、仓库、车站、码头等处的货物搬运与堆垛。

堆垛车在实际使用中,货物的重心常常是存在偏斜的,货物的形状也有很多是不规则的,由于没有稳定装置,这使得在运输途中出现路况不佳或急停、转弯时,存在很大的倾覆风险,针对这个状况,公开号CN111792571A 一种用于叉车的稳定叉装置及叉车提到了设置第一货叉机构和第二货叉机构相互配合用于夹紧货物,但是这样的装置只能在上下一个方向上移动,因此只适用上平面平整的货物。

另外,为保证堆垛车前叉的结构强度,前叉通常为厚度较大的U型钢,且前叉通常用于对运输货物进行支撑,因此前叉的开口朝下,大幅提升前叉的架构强度,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堆垛车通常需要运输的重量远超过运输限额,因此对前叉的结构强度造成较大的压力,且堆垛车不仅用于搬运堆放在前叉上的货物,也会用于运输钢卷钢带等无法放置在前叉上的货物,这些货物通常需要悬挂在前叉上,前叉在较小的面积上承受了较大的压力,需要前叉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现有的前叉结构无法满足超负荷的使用,现有结构存在可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堆垛车针对运输中存在的倾覆风险,提供了一种载货时能够在左右和前后两个维度上进行调节角度后再压紧货物的高强度堆垛车。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强度堆垛车,包括车体及固定设置在车体前端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之间设置有一个能够沿导向柱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提升架,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架上方与两个导向柱之间设置有一个能够沿导向柱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货物稳定装置,该货物稳定装置包括整体为矩形的移动座板,在移动座板的平面中心设有能够围绕中心点轴线转动的转动叉臂,该转动叉臂由两条平行臂和连接两条平行臂的转动盘组合而成,在两条平行臂的端部设有压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在其中一条平行臂外侧的第一驱动电机,平行于两条平行臂且一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主轴及平行臂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另一条平行臂的连接轴,以及套接在连接轴上的压紧盘,压紧盘能够围绕连接轴的轴线转动,这样在载运货物时,在前后方向能够将压紧盘的平面调整到与货物的上平面接触部位平行,以便于更好的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盘上设置若干圆周阵列的压紧件,该压紧件上部为螺杆,螺杆穿过压紧盘两者间隙配合,在螺杆上部套设压缩弹簧,通过垫片和螺母使压缩弹簧的下端部抵触在压紧盘的外表面,压缩弹簧上端部与垫片抵触,通过转动螺母来调整压紧件的压紧力,压紧力根据载运货物的特征调整相合适的压紧力,在路况不良的地方弹性预紧力具有一定的吸振效果,提高抗倾覆性能,另外还能够根据载运货物的特征,压缩弹簧进行去除,形成刚性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叉臂中的转动盘在其连接移动座板处的背面设置旋转驱动装置,该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第二驱动电机主轴的蜗杆,与蜗杆配合的涡轮,该涡轮贴近移动座板一侧的端部与转动叉臂中的转动盘连接,转动叉臂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实现在货物的左右方向将压紧盘的平面调整到与货物的上平面接触部位平行,以便于更好的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向远离车体方向延伸的延长板,该延长板远离车体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沿延长板长度方向转动的从动轮,车体下端转动设置有驱动车体移动的一个驱动轮和两个万向轮,两个万向轮分别位于上述驱动轮的两侧,提升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向远离车体方向延伸的底板,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扣合在该底板上的货叉,该货叉朝向提升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安装板,两个货叉朝向提升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故定设置在上述提升架上,货叉位于上述底板的正上方,延长板位于底板的正下方,货叉、底板与延长板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从动轮、驱动轮与万向轮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延长板的长度小于货叉与底板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板,该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延长板朝向提升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检测货叉负载的第一负荷传感器,该负荷传感器的上端面贴靠在上述安装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延长板远离提升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检测货叉负载的第二负荷传感器,该第二负荷传感器的上端面贴靠在上述货叉的下端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延长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上述第二负荷传感器的安装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货物稳定装置设置成两个维度上能够调节角度,使其压紧装置与货物的上平面达到平行,还能够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弹性或刚性预紧力,因此,适应性更好、稳定性更好,并且有效降低了倾覆风险。

另外,从动轮安装在延长板上,延长了车体整体的支撑面积,大幅提升车体的稳定性,通过在提升架上设置底板并在地板上扣合货叉后对货物进行支撑的方式,大幅加强了货叉整体的结构强度,并通过将底板固定设置在提升架上,将货叉固定设置在安装板后再将安装板固定在提升架上的安装方式有效提升货叉与提升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并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负荷传感器与第二负荷传感器感应货叉的压力,当负载过大时对操作者发出提醒,有效保证堆垛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提升架部位结构爆炸图;

图3为提升架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4为底板与货叉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货物稳定装置结构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货物稳定装置后视图。

图中标记:1、车体;2、导向柱;3、提升架;4、延长板;5、从动轮;6、驱动轮;7、万向轮;8、底板;9、货叉;10、安装板;11、货物稳定装置;111、移动座板;112、转动叉臂;113、压紧装置;1131、第一驱动电机;1132、连接轴;1133、压紧盘;1134、压紧件;114、旋转驱动装置;1141、第二驱动电机;1142、蜗杆;1143、涡轮;12、第一负荷传感器;13、第二负荷传感器;14、安装槽;1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7所示,一种高强度堆垛车,包括车体1及固定设置在车体1前端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向柱2,两个导向柱2之间活动设置有一个能够沿导向柱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提升架3,导向柱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向远离车体1方向延伸的延长板4,该延长板4远离车体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沿延长板4长度方向转动的从动轮5,车体1下端转动设置有驱动车体1移动的一个驱动轮6和两个万向轮7,两个万向轮7分别位于上述驱动轮6的两侧,提升架3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向远离车体1方向延伸的底板8,底板8上固定设置有一个扣合在该底板8上的货叉9,该货叉9朝向提升架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安装板10,两个货叉9朝向提升架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上,安装板10故定设置在上述提升架3上,货叉9位于上述底板8的正上方,延长板4位于底板8的正下方,货叉9、底板8与延长板4一一对应,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架3上方两个导向柱2之间还活动设置有一个能够沿导向柱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货物稳定装置11。

所述货物稳定装置11包括整体为矩形的移动座板111,在移动座板111的平面中心设有能够围绕中心点轴线转动的转动叉臂112,该转动叉臂112由两条平行臂和连接两条平行臂的转动盘组合而成,在两条平行臂的端部设有压紧装置113。所述压紧装置113包括安装在其中一条平行臂外侧的第一驱动电机1131,平行于两条平行臂且一端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131主轴及平行臂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另一条平行臂的连接轴1132,以及套接在连接轴1132上的压紧盘1133,压紧盘1133能够围绕连接轴1132的轴线转动。

所述压紧盘1133上设置若干圆周阵列的压紧件1134,该压紧件1134上部为螺杆,螺杆穿过压紧盘1133两者间隙配合,在螺杆上部套设压缩弹簧,通过垫片和螺母使压缩弹簧的下端部抵触在压紧盘的外表面,压缩弹簧上端部与垫片抵触,通过转动螺母来调整压紧件1134的压紧力。

所述转动叉臂112中的转动盘在其连接移动座板111处的背面设置旋转驱动装置114,该旋转驱动装置11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141,连接第二驱动电机1141主轴的蜗杆1142,与蜗杆1142配合的涡轮1143,该涡轮1143贴近移动座板111一侧的端部与转动叉臂中的转动盘连接。

压紧件1134与载运货物抵触部位,根据货物特性设置成接触面为平面的橡胶材料、尼龙材料或者接触面为齿状的金属材料。货物稳定装置11的升降采用电机与螺杆配合驱动,并且配制线束槽伸缩链将随行的电缆放置进去,以在升降过程中保护电缆不被损伤。

所述每个延长板4上的从动轮5分别设置有两个,且从动轮5的下端位于延长板4外部,从动轮5的上端位于延长板4内且位于延长板4上端面下方。所述从动轮5、驱动轮6与万向轮7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延长板4的长度小于货叉9与底板8的长度。

通过将从动轮5安装在延长板上,延长了车体1整体的支撑面积,大幅提升车体1的稳定性,通过在提升架3上设置底板8并在地板上扣合货叉9后对货物进行支撑的方式,大幅加强了货叉9整体的结构强度,并通过将底板8固定设置在提升架3上,将货叉9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后再将安装板10固定在提升架3上的安装方式有效提升货叉9与提升架3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堆垛车能够进行短时间的超负荷作业,大幅提升堆垛车的适用性。

所述导向柱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板15,该限位板15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柱2上。限制提升架3的移动距离,避免提升架3移动距离过大脱离导向柱2,安全性较高。

所述延长板朝向提升架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检测货叉9负载的第一负荷传感器12,该负荷传感器的上端面贴靠在上述安装板10的下端面上,所述延长板远离提升架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检测货叉9负载的第二负荷传感器13,该第二负荷传感器13的上端面贴靠在上述货叉9的下端面上。所述延长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上述第二负荷传感器13的安装槽14。由于没有可靠的辅助安全作业系统,时常会发生存取货的安全问题。在堆垛车的货叉9装载货物时,由于货物存放在货架的高处或者要装载的货物没有规则的形状,人的肉眼很难判断出堆垛车装载是否发生偏载超重,假若没有对货叉9的偏载或超重进行安全提示,当负载出现严重的偏载或超重时常容易造成货物损伤、堆垛车倾倒事故,严重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通过设置在底板8上的第一负荷传感器12与第二负荷传感器13感应货叉9的压力,当负载过大或负载出现较大距离上的偏移时对操作者发出提醒,有效保证堆垛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提升机和仓储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