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验证方法

文档序号:6293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150次 英文

一种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板质量验证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力推广可再生无污染高能量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产业获得了不断发展,风电塔用结构钢板需求量日益增大。经大量的风电塔筒安装前检验,发现钢板存在分层、非金属夹杂含量高、偏析等问题。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均具有普遍性。结合塔筒倾倒、折弯案例分析发现,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塔筒钢板既受承载压力,又会产生一定的疲劳应力,因此钢板中带状组织及偏析等会影响其服役性能;同时大量的硫化锰、氧化铝夹杂物会影响基体连续性,产生分层缺陷。而现有标准中,未将显微组织、偏析及非金属夹杂等检验内容作为质量验证的指标,具有片面性。依据标准不能达到对钢板质量做出准确评估的目的,对实际风电塔应用产生不利影响,埋下重大安全隐患,后果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目前还未形成系统全面的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质量验证体系。针对以上提出一种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质量验证方法,严格把控钢板质量,保证服役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验证方法,该方法能够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进行验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断口宏观分析:

2)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进行非金属夹杂检验;

3)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步骤1)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1)将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横向截取2个板状拉伸标准试样,再进行室温拉伸试验;

12)将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纵向截取3个V型冲击试样,根据钢板质量等级选择试验温度,对V型冲击试样进行对应温度冲击试验;

13)将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横向截取2个弯曲标准试样,再对弯曲标准试样进行180°弯曲试验;

14)以获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冲击吸收能量和弯曲试验结果,并对拉伸、冲击断口进行宏观观察,确认断口处是否有分离裂开现象,同时确认外表面是否产生裂纹。

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

将待检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纵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非金属夹杂观察,分析非金属夹杂的整体分布状态及类别,再进行非金属夹杂物评级,以判断是否存在夹杂物引起的分层缺陷。

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

将待检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纵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通过质量百分浓度为4%的硝酸酒精侵蚀,再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基体显微组织分析,观察中心位置是否存在偏析及分层缺陷;当贝氏体含量≤30%,根据钢中带状组织评定图谱进行带状组织评级,确定贝氏体条带的位置,当贝氏体含量>30%时,形成偏析,则注明偏析位置。

所述风电塔用结构钢板包括C、Si、Mn、P、S、Cr、Ni、Cu、N及Fe,其中,C的质量百分数、Si的质量百分数、Mn的质量百分数、P的质量百分数、S的质量百分数、Cr的质量百分数、Ni的质量百分数、Cu的质量百分数及N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0.24%)、(0-0.55%)、(0-1.60%)、(0-0.035%)、(0-0.035%)、(0-0.30%)、(0-0.30%)、(0-0.40%)及(0-0.012%)。

所述风电塔用结构钢板为连铸坯热轧钢。

所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厚度小于20mm,宽度大于等于600mm。

所述风电塔用结构钢板中的金相组织包括铁素体及珠光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验证方法在具体操作时,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断口宏观分析、非金属夹杂检验及显微组织分析,以校验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避免实际运行中由其引起的质量问题及不良后果,弥补单纯依靠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验证指标的片面性,实现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整体质量的准确评估,保证服役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拉伸断口的宏观照片;

图2为实施例一中非金属夹杂的照片;

图3为实施例一中带状组织的照片;

图4为实施例一中基体显微组织的照片;

图5为实施例二中拉伸断口的宏观照片;

图6为实施例二中非金属夹杂的照片;

图7为实施例二中带状组织的照片;

图8为实施例二中基体显微组织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发明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本发明所述的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质量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及断口宏观分析:

步骤1)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1)将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横向截取2个板状拉伸标准试样,再进行室温拉伸试验;

12)将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纵向截取3个V型冲击试样,根据钢板质量等级选择试验温度,对V型冲击试样进行对应温度冲击试验;

13)将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横向截取2个弯曲标准试样,再对弯曲标准试样进行180°弯曲试验;

14)以获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冲击吸收能量和弯曲试验结果,并对拉伸、冲击断口进行宏观观察,确认断口处是否有分离裂开现象,同时确认外表面是否产生裂纹。

2)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进行非金属夹杂检验;

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

将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纵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非金属夹杂观察,分析非金属夹杂的整体分布状态及类别,再进行非金属夹杂物评级,以判断是否存在夹杂物引起的分层缺陷。

3)对风电塔用结构钢板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

将待检风电塔用结构钢板沿纵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通过质量百分浓度为4%的硝酸酒精侵蚀,再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基体显微组织分析,观察中心位置是否存在偏析及分层缺陷;当贝氏体含量≤30%,根据钢中带状组织评定图谱进行带状组织评级,确定贝氏体条带的位置,当贝氏体含量>30%时,形成偏析,则注明偏析位置。

所述风电塔用结构钢板包括C、Si、Mn、P、S、Cr、Ni、Cu、N及Fe,其中,C的质量百分数、Si的质量百分数、Mn的质量百分数、P的质量百分数、S的质量百分数、Cr的质量百分数、Ni的质量百分数、Cu的质量百分数及N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0.24%)、(0-0.55%)、(0-1.60%)、(0-0.035%)、(0-0.035%)、(0-0.30%)、(0-0.30%)、(0-0.40%)及(0-0.012%)。

所述风电塔用结构钢板为连铸坯热轧钢。

所风电塔用结构钢板的厚度小于20mm,宽度大于等于600mm。

所述风电塔用结构钢板中的金相组织包括铁素体及珠光体。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风电塔用结构钢板为连铸坯热轧钢Q355D,化学成分为:(C:0.14,Si:0.23,Mn:1.48,P:0.014,S:0.004,Cr:0.046,Ni:0.030,Cu:0.011,N:0.004)。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力学性能检验及断口宏观分析

待检钢板(厚度17.3mm)沿横向(与轧制方向垂直)截取2个板状拉伸标准试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沿纵向(轧制方向)截取3个V型冲击试样,尺寸为10×10×55mm,进行-20℃低温冲击试验;钢板沿横向截取2个全厚度弯曲试样(标准试样),进行180°弯曲试验(D=3a)。

力学性能检验结果为:上屈服强度为397MPa(≥345MPa),抗拉强度为534MPa(470-630MPa)、延伸率为21%(≥20%)、-20℃低温冲击值为108J(≥34J),拉伸断口处分离裂开长度为5mm。

2)非金属夹杂检验

将待检钢板(厚度17.3mm)沿纵向(轧制方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非金属夹杂观察,分析非金属夹杂的整体分布状态及类别,利用显微镜软件系统,进行非金属夹杂物评级,重点观察中心位置,是否存在夹杂物引起的分层缺陷。

非金属夹杂检验结果为:钢板中心位置存在A类(硫化物)和D类(球状氧化物)夹杂物,级别为A类:细系2.5级;D类:细系0.5级;未发现分层缺陷。

3)显微组织分析

将待检钢板(厚度17.3mm)沿纵向(轧制方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通过4%的硝酸酒精侵蚀,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基体显微组织分析,基体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贝氏体集中分布在中心位置,含量为15%,在钢板中心形成贝氏体条带,且贝氏体条带中存在有细长条的硫化物非金属夹杂;带状组织级别为(5B,中心贝氏体条带,15%)。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风电塔用结构钢板为连铸坯热轧钢Q355D,化学成分为:(C:0.14,Si:0.23,Mn:1.48,P:0.014,S:0.004,Cr:0.046,Ni:0.030,Cu:0.011,N:0.004)。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力学性能检验及断口宏观分析

将待检钢板(厚度14.3mm)沿横向(与轧制方向垂直)截取2个板状拉伸试样(标准试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沿纵向(轧制方向)截取3个V型冲击试样,尺寸为10×10×55mm,进行-20℃低温冲击试验;钢板沿横向截取2个全厚度弯曲试样(标准试样),进行180°弯曲试验(D=2a)。

力学性能检验结果为:上屈服强度为363MPa(≥355MPa),抗拉强度为518MPa(470-630MPa)、延伸率为27.5%(≥20%)、-20℃低温冲击值为83.3J(≥34J),拉伸断口存在轻微分离现象,裂开长度为2mm。

2)非金属夹杂检验

将待检钢板(厚度14.3mm)沿纵向(轧制方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非金属夹杂观察,分析非金属夹杂的整体分布状态及类别,利用显微镜软件系统,进行非金属夹杂物评级,重点观察中心位置,是否存在夹杂物引起的分层缺陷。

非金属夹杂检验结果为:钢板中心位置存在A类(硫化物)、B类(氧化铝)和D类(球状氧化物)夹杂物,级别为A类:细系0.5级;B类:粗系2.0级,细系4.0级;D类:细系1.5级;其中,氧化铝夹杂为脆性相,未发现分层缺陷。

3)显微组织分析:

待检钢板(厚度14.3mm)沿纵向(轧制方向),截取全厚度试样,研磨抛光及清洗吹干后,通过4%的硝酸酒精侵蚀,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基体显微组织分析,基体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级别为(5B,珠光体条带)。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一种判定锻造工件裂纹产生阶段的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