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的防落物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的防落物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建设日趋完善,公路以桥梁形式跨越铁路的工程日益增多。无论是铁路管理部门还是公路建设部门,对于上跨既有铁路的公路桥梁的运营安全都非常重视。在公路与市政桥梁上跨铁路时,为避免货物坠落对其下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影响,需设置有效的防落物设施。
然而为了进行防落物设施的安装、更换及保养,现场作业人员需要长时间的在桥面上开展切割打磨、除锈焊接等作业流程,大大增加了临近铁路及公路施工作业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拆装的桥梁的防落物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的防落物墙,所述桥梁具有防撞墙,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撞墙上的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沿纵桥向依次排列;
多个防落物墙单元,所述防落物墙单元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一一对应,所述防落物墙单元包括墙体和与所述墙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插接配合且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沿纵桥向设置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所述第一插接槽插接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底座和两个底座连接板,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撞墙连接,两个所述底座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底座连接板之间的间隔处形成所述第一插接槽。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底座加劲板,两个所述底座连接板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底座连接板背离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一侧与多个所述底座加劲板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底座连接板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避让缺口一一对应的横桥向加劲板,所述横桥向加劲板与所述插接板连接且与所述避让缺口插接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底座加劲板,所述底座加劲板在各所述避让缺口的外侧两两对称且间隔设置,所述避让缺口与两两相对的所述底座加劲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共同形成第二插接槽,所述横桥向加劲板与所述第二插接槽插接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底座加劲板和限位板,所述两个底座连接板中,至少一个所述底座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底座加劲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座加劲板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以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座加劲板之间的间隔处形成第三插接槽;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插接槽对应的横桥向加劲板,所述横桥向加劲板与所述插接板连接且与所述第三插接槽插接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连接板具有多个第一紧固孔,所述插接板具有多个第二紧固孔,两个所述底座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插接板上的所述第二紧固孔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所述紧固件一一对应穿过连通的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以使所述插接板与两个所述底座连接板紧固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连接板具有邻近所述第一紧固孔设置的多个第一手孔,所述插接板具有邻近所述第二紧固孔设置的多个第二手孔,两个所述底座连接板上的所述第一手孔与所述插接板上的所述第二手孔一一对应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钢丝网,所述第一手孔通过所述钢丝网封堵;和/或,所述第二手孔通过所述钢丝网封堵。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预埋单元,所述预埋单元还包括锚筋,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撞墙通过所述锚筋锚固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沿纵桥向设置的插接板,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与所述插接板插接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包括主体钢板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钢板底部的钢板底座,所述钢板底座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包括至少一个纵桥向加劲板和多个所述主体钢板,各所述主体钢板沿竖桥向依次排列;
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主体钢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纵桥向加劲板;或,
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主体钢板之间以及位于最上层的所述主体钢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纵桥向加劲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钢板为波形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的防落物墙,桥梁具有防撞墙,该防落物墙由设置在所述防撞墙上的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和多个防落物墙单元构成,防落物墙单元包括墙体和与墙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其中,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插接配合且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即可完成防落物墙的安装,无需现场切割打磨及除锈焊接,施工方便且易于拆除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桥梁的防落物墙的构造图,图中同时示出了防撞墙;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防落物墙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所示第一连接组件与紧固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所示第二连接组件与紧固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防落物墙单元10;墙体11;纵桥向加劲板111;主体钢板112;钢板底座113;第二连接组件12;插接板121;第二手孔121a;第二紧固孔121b;横桥向加劲板122;第一连接组件20;第一插接槽20a;第二插接槽20b;避让缺口21c;间隔空间22a;第三插接槽20c;底座连接板21;第一手孔21a;第一紧固孔21b;底座加劲板22;限位板23;底座24;锚筋25;防撞墙3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中,“纵桥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横桥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的防落物墙,桥梁具有防撞墙30,请参阅图1,该防落物墙包括设置在防撞墙30上的多个第一连接组件20和多个防落物墙单元10,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组件20和防落物墙单元10均可以模块化、预制化,各第一连接组件20沿纵桥向依次排列,防落物墙单元10与第一连接组件20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一个防落物墙单元10均对应有一个第一连接组件20,且多个防落物墙单元10也是沿纵桥向依次排列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有利于实现工厂化的预制和现场装配化施工,以加快安装速度,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减少工人临近铁路施工作业时间。
防落物墙单元10包括墙体11和与墙体11连接的第二连接组件12,第二连接组件12与第一连接组件20插接配合且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也就是说,通过紧固件将插接配合后的第二连接组件12与第一连接组件20紧固连接,即可完成防落物墙的安装,安装快速,施工高效便捷,具有良好的后期维护性。
防落物墙单元10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比如,防落物墙单元10的长度可以是2m~4m,以便于防落物墙单元10的制造、运输及安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及图7,紧固件可以是螺栓,在方便紧固的同时使结构更牢靠。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6,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沿纵桥向设置的第一插接槽20a,第二连接组件12包括插接板121,插接板121与第一插接槽20a插接配合,采用插接的方式可以使得在后续养护过程中防落物墙的更换更便捷。
一实施例中,插接板121可以是钢板,以增强结构的刚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连接组件20还包括底座24和两个底座连接板21,底座24与防撞墙30连接,两个底座连接板21设置在底座24上且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两个底座连接板21之间的间隔处形成第一插接槽20a。
一实施例中,底座24可以是钢板,以增强结构的刚度。
一实施例中,底座连接板21可以是钢板,以增强结构的刚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连接组件20还包括底座加劲板22,两个底座连接板21中,至少其中一个底座连接板21背离第一插接槽20a的一侧与多个底座加劲板22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至少其中一个底座连接板21背离第一插接槽20a的一侧与一个底座加劲板22连接。
一实施例中,底座加劲板22可以是钢板,以增强结构的刚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两个底座连接板21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避让缺口21c,也就是说可以是一个底座连接板21具有避让缺口21c,也可以是两个底座连接板21均具有避让缺口21c。
第二连接组件12还包括与避让缺口21c一一对应的横桥向加劲板122,横桥向加劲板122与插接板121连接且与避让缺口21c插接配合,使结构更稳固。
可以理解的是,横桥向加劲板122与避让缺口21c一一对应指的是,横桥向加劲板122在插接板121上的位置与避让缺口21c在底座连接板21上的位置是一致的,且横桥向加劲板122的厚度宜略小于避让缺口21c宽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连接组件20还包括多个底座加劲板22,底座加劲板22在各避让缺口21c的外侧两两对称且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在一个避让缺口21c的相对第一插接槽20a的远离侧,沿避让缺口21c的外边缘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底座加劲板22,以保证结构局部的稳定。
避让缺口21c与两两相对的底座加劲板22之间的间隔空间22a共同形成第二插接槽20b,横桥向加劲板122与第二插接槽20b插接配合,可以使结构更紧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连接组件20还包括底座加劲板22和限位板23,两个底座连接板21中,至少一个底座连接板21的端部设置有底座加劲板22。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一个底座连接板21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底座加劲板22,也可以是一个底座连接板21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底座加劲板22,且底座连接板21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
限位板23与底座加劲板22沿横桥向间隔设置,以使限位板23与底座加劲板22之间的间隔处形成第三插接槽20c,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板23设置在底座加劲板22相对于底座连接板21的远离侧,且与底座加劲板22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三插接槽20c,可以在起到加劲作用的同时,提供可插接稳固的槽体。
第二连接组件12还包括与第三插接槽20c对应的横桥向加劲板122,也就是说,横桥向加劲板122在第二连接组件12上的位置与第三插接槽20c在第一连接组件20上的位置是相对应的,且横桥向加劲板122的厚度宜略小于第三插接槽20c宽度,以便于插接。
横桥向加劲板122与插接板121连接且与第三插接槽20c插接配合,可以使结构的连接性更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5,底座连接板21具有多个第一紧固孔21b,插接板121具有多个第二紧固孔121b,两个底座连接板21上的第一紧固孔21b与插接板121上的第二紧固孔121b一一对应连通,也就是说,第一紧固孔21b与第二紧固孔121b的数量应一致,第一紧固孔21b在底座连接板21上的位置与第二紧固孔121b在插接板121上的位置也应一致,以便于底座连接板21与插接板121紧固连接。
多个紧固件一一对应穿过连通的第一紧固孔21b与第二紧固孔121b,以使插接板121与两个底座连接板21紧固连接,可以使结构易拆除更换,可直接在桥面完成拆除、维护及安装作业,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紧固件穿过两个第一紧固孔21b与一个第二紧固孔121b,以完成结构的紧固连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5,底座连接板21具有邻近第一紧固孔21b设置的多个第一手孔21a,插接板121具有邻近第二紧固孔121b设置的多个第二手孔121a,两个底座连接板21上的第一手孔21a与插接板121上的第二手孔121a一一对应连通,也就是说第一手孔21a与第二手孔121a的数量应一致,第一手孔21a在底座连接板21上的位置与第二手孔121a在插接板121上的位置也应一致,以便于工人能够通过连通的第一手孔21a和第二手孔121a安装、检查或更换紧固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手孔21a和第二手孔121a的大小应能使工人戴上手套并握住工具的手能方便地通过。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5,第一手孔21a与第二手孔121a可以为圆形、椭圆型、矩形及其他可以便于人手通过的形状。
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20还包括钢丝网,第一手孔21a通过钢丝网封堵;和/或,第二手孔121a通过钢丝网封堵,也就是说,紧固件安装完成之后,可以利用钢丝网封堵第一手孔21a或第二手孔121a,或者同时封堵第一手孔21a和第二手孔121a,以避免物体穿过连通的第一手孔21a和第二手孔121a后掉落至桥下。
钢丝网可以选用目数较细的细目钢丝网,比如,钢丝网可以采用5mm×5mm的细目钢丝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5,第一连接组件20为预埋单元,预埋单元还包括锚筋25,底座24与防撞墙30通过锚筋25锚固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组件20可以通过预埋的方式预先安装在防撞墙30上,以简化后续安装施工的程序,且可以使结构更稳固。
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沿纵桥向设置的插接板,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接槽,第一插接槽与插接板插接配合。
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将第一插接槽设置在第二连接组件上,将插接板设置在第一连接组件上。
本实施例可以是将上述实施例中除底座24及和锚筋25外的第一连接组件20的结构与第二连接组件12的结构进行交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墙体11包括主体钢板112和设置在主体钢板112底部的钢板底座113,可以使墙体11具有自重较轻、抗冲击性好的特征,钢板底座113与第二连接组件12连接,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墙体11包括至少一个纵桥向加劲板111和多个主体钢板112,各主体钢板112沿竖桥向依次排列,每相邻的两个主体钢板11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纵桥向加劲板111,以提高墙体11的结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个主体钢板112之间以及位于最上层的主体钢板11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纵桥向加劲板111,以使主体钢板112刚度更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主体钢板112为波形钢板,具有重量轻、抗冲击性好、施工方便、易于快速更换等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墙体11也可以是防落物网,以提高防落物墙的通风性能。
一实施例中,为保证预埋件的耐久性,所有暴露于大气环境中预埋件的钢结构均可以采用防腐处理。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