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装置、微生物检测系统以及微生物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装置、微生物检测系统以及微生物检测方法。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我们通常所能看见的微生物一般为的微生物菌落,而在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肉眼是看不见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确认微生物的存在,我们需要借助微生物检测仪器检测,微生物检测仪器一般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形成检测图像,在微生物分散较均匀的情况下检测结果较准确,但实际在对微生物进行检测过程中,并在操作者将采集的样本放入培养管中时,不同的操作者的操作存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同采集样本的细菌活性也有强弱,导致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会存有差异,使得将培养管放入微生物检测仪器中进行检测时会有盲区存在,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的问题,尤其针对传染性微生物和严重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漏检和错检均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高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微生物检测系统以及微生物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机构和至少一个样品放置套件,所述样品放置套件与所述壳体机构连接;
至少一个微生物检测器,所述微生物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壳体机构上,所述微生物检测器与所述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所述微生物检测器与所述壳体机构转动连接,且所述微生物检测器沿环绕所述样品放置套件的周壁的方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放置套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样品放置管和第二样品放置管,所述第一样品放置管和所述第二样品放置管均与所述壳体机构连接,所述微生物检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样品放置管和所述第二样品放置管对应设置,所述微生物检测器沿环绕所述第一样品放置管的周壁的方向转动,且所述微生物检测器沿环绕所述第二样品放置管的周壁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样品放置管上开设有第一放置口和第二放置口,所述第一放置口与所述第二放置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样品放置管的两端,所述第一放置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放置口的直径,所述第二样品放置管上开设有第三放置口,所述第三放置口位于所述第二样品放置管靠近所述第一样品放置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放置口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放置口的直径,所述第一放置口、所述第二放置口和所述第三放置口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放置套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固体放置管和液体放置管,所述固体放置管与所述液体放置管均与所述壳体机构连接,所述固体放置管用于放置所述固体培养管,所述液体放置管用于放置穿设所述固体放置管的液体培养管;
所述微生物检测器包括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均与所述壳体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与所述固体放置管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检测器沿环绕所述固体放置管的周壁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检测器与所述液体放置管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检测器沿环绕所述液体放置管的周壁的方向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机构包括外壳和扫描组件,所述外壳与所述扫描组件连接;
所述样品放置套件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样品放置套件阵列排布成n列;
所述微生物检测器的个数为n个,n个所述微生物检测器并排设置,每一所述微生物检测器与每一列所述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n个所述微生物检测器均与所述扫描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扫描组件带动每一所述微生物检测器沿所述扫描组件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所述样品放置套件处。
一种微生物检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机构上,以使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样品放置套件处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与所述微生物检测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器装置,所述显示器装置与所述微生物检测器电连接。
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所述微生物检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以获得培养管的环绕检测图像;
对环绕检测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并展示所述检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操作,以使所述样品放置套件处于预设温度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微生物检测装置中,由于微生物检测器与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并且由于微生物检测器与壳体机构转动连接,且微生物检测器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的周壁的方向转动,使得将培养管放入至样品放置套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微生物检测器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灵敏度,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微生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微生物检测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微生物检测装置的另一局部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微生物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微生物检测装置的又一局部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微生物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微生物检测系统的爆炸图;
图8为图6所示微生物检测系统的另一爆炸图;
图9为图6所示微生物检测系统的剖视图;
图10为图6所示微生物检测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装置。上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结构和至少一个微生物检测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机构和至少一个样品放置套件,样品放置套件与壳体机构连接。微生物检测器设置在壳体机构上,微生物检测器与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微生物检测器与壳体机构转动连接,且微生物检测器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的周壁的方向转动。
上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中,由于微生物检测器与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并且由于微生物检测器与壳体机构转动连接,且微生物检测器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的周壁的方向转动,使得将培养管放入至样品放置套件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微生物检测器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的周壁的方向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得到培养管的360°环绕图像,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灵敏度,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可以理解,在检测过程中,操作者将采集的样本放入培养管中时,不同的操作者可能会有差异,且不同的样本的细菌活性也有强弱,导致培养管中的细菌出现的位置和数量的分布均会存有差异,进而使得在固定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难免有盲区存在,尤其是样本中采集到的微生物数量较少和具有其它杂菌干扰生长的情况下,更加容易造成漏检或错检的问题,即可以理解为以正视培养管的侧壁的某一处为正视角度,若在正视角度上检测到一个细菌的存在,则在侧视角度上可能存在多个细菌排列的情况,而单个细菌则会存在漏检的可能性,加上存在其他杂菌干扰的情况下,则会存在错检的可能性;进一步地若微生物检测仪器的检测视角刚好为正视角度,则使得微生物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不准确,而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则避免了检测存在盲区的问题,提高了培养管中微生物的检测灵敏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准确性。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以下对本申请的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包括壳体结构100和至少一个微生物检测器200。壳体结构100包括壳体机构110和至少一个样品放置套件120,样品放置套件120与壳体机构110连接。微生物检测器200设置在壳体机构110上,微生物检测器200与样品放置套件120对应设置,微生物检测器200与壳体机构110转动连接,且微生物检测器200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120的周壁的方向转动。
上述的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中,由于微生物检测器200与样品放置套件120对应设置,并且由于微生物检测器200与壳体机构110转动连接,且微生物检测器200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120的周壁的方向转动,使得将培养管放入至样品放置套件120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微生物检测器200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120的周壁的方向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得到培养管的360°环绕图像,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灵敏度,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样品放置套件12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和第二样品放置管120b,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和第二样品放置管120b均与壳体机构110连接,微生物检测器200分别与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和第二样品放置管120b对应设置,微生物检测器200沿环绕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的周壁的方向转动,且微生物检测器200沿环绕第二样品放置管120b的周壁的方向转动,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上开设有第一放置口121和第二放置口122,第一放置口121与第二放置口122分别位于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的两端,第一放置口121的直径大于第二放置口122的直径,第二样品放置管120b上开设有第三放置口123,第三放置口123位于第二样品放置管120b靠近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的一端,第三放置口12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口122的直径,第一放置口121、第二放置口122和第三放置口123同轴设置。可以理解,培养管具有长短之分,一般固体培养管的口径较液体培养管的口径大,因此,口径较大而长度较短的一般为固体培养管,口径较小而长度较长的一般为液体培养管,若将样品放置套件120的口径设置成与液体培养管相配适,则无法将固体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120而对固体培养管进行检测,降低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普适性;若将样品放置套件120的口径设置成与固体培养管相配适,则样品放置套件120的长度较短,使得液体培养管较难充分进入样品放置套件120进行微生物检测,降低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检测准确性,若将样品放置套件120的长度增长,则固体培养管会没入样品放置套件120内,导致固体培养管较难熊样品放置套件120中拿出,降低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使用便利性,因此,在本申请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中,使得第一放置口121与第二放置口122分别位于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的两端,第一放置口121的直径大于第二放置口122的直径,第三放置口123位于第二样品放置管120b靠近第一样品放置管120a的一端,第三放置口12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口122的直径,第一放置口121、第二放置口122和第三放置口123同轴设置,不但确保了口径较小的培养管和口径较小的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准确度,而且不妨碍口径较小的培养管和口径较小的培养管的取出和放入,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普适性,此外,由于第一放置口121的直径大于第二放置口122的直径,第三放置口12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放置口122的直径,使得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可以对口径较小的培养管和口径较小的培养管同时进行微生物检测,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检测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器包括转盘机构、电机机构和发射接收机构,转盘机构与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电机机构与壳体机构连接,电机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转盘机构连接,发射接收机构设置在转盘机构靠近样品放置套件的一侧,发射接收机构沿环绕样品放置管的周壁的方向转动。可以理解,发射接收机构设置在转盘机构靠近样品放置套件的一侧,并利用电机机构带动转盘机构转动而实现了自身沿环绕样品放置管的周壁的方向转动,即通过电机机构控制转盘机构的转动而实现了发射接收机构沿环绕样品放置管的周壁的方向转动,进而实现了微生物检测器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灵敏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样品放置套件120包括同轴设置的固体放置管120c和液体放置管120d,固体放置管120c与液体放置管120d均与壳体机构110连接,固体放置管120c用于放置固体培养管,液体放置管120d用于放置穿设固体放置管120c的液体培养管。可以理解,固体放置管120c和液体放置管120d同轴设置,固体放置管120c用于放置固体培养管,液体培养管用于放置穿设固体放置管120c的液体培养管,不但确保了口径较小的培养管和口径较小的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准确度,而且不妨碍口径较小的培养管和口径较小的培养管的取出和放入,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普适性。进一步地,微生物检测器200包括第一检测器210和第二检测器220,第一检测器210和第二检测器220均与壳体机构110转动连接,第一检测器210与固体放置管120c对应设置,且第一检测器210沿环绕固体放置管120c的周壁的方向转动,第二检测器220与液体放置管120d对应设置,且第二检测器220沿环绕液体放置管120d的周壁的方向转动。可以理解,第一检测器210与固体放置管120c对应设置,且第一检测器210沿环绕固体放置管120c的周壁的方向转动,第二检测器220与液体放置管120d对应设置,且第二检测器220沿环绕液体放置管120d的周壁的方向转动,实现了固体培养管和液体培养管的独立检测,减少了微生物检测的数据量,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数据独立性,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得到的检测数据的分析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结构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器210包括转盘211、电机和测定组件212,转盘211与固体放置管120c对应设置,电机与壳体机构110连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盘211连接,测定组件212设置在转盘211靠近固体放置管120c的一侧,测定组件212沿环绕固体放置管120c的周壁的方向转动。可以理解,测定组件212设置在转盘211靠近固体放置管120c的一侧,并利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盘211连接而是实现了自身沿环绕固体放置管120c的周壁的方向转动,即通过电机控制转盘211的转动而实现了测定组件212沿环绕固体放置管120c的周壁的方向转动,进而实现了微生物检测器200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灵敏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定组件212包括光源发射部2121和光源接收部2122,光源发射部2121和光源接收部2122均与转盘211连接,光源发射部2121与光源接收部2122分别相对位于固体放置管120c的两侧,光源发射部2121与光源接收部2122沿环绕固体放置管120c的周壁的方向转动。可以理解,光源发射部2121与光源接收部2122分别相对位于固体放置管120c的两侧,光源发射部2121与光源接收部2122沿环绕固体放置管120c的周壁的方向转动,更好地实现了测定组件212对培养管进行的360°环绕式检测,并且更好地实现了测定组件212对固体放置管120c的检测数据有效性,避免了检测存在盲区的问题,提高了培养管中微生物的检测灵敏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准确性。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机构110包括外壳111和扫描组件112,外壳111与扫描组件112连接。进一步地,样品放置套件120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样品放置套件120阵列排布成n列。更进一步地,微生物检测器200的个数为n个,n个微生物检测器200并排设置,每一微生物检测器200与每一列样品放置套件120对应设置;n个微生物检测器200均与扫描组件112转动连接,且扫描组件112带动每一微生物检测器200沿扫描组件112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样品放置套件120处。可以理解,扫描组件112带动每一微生物检测器200沿扫描组件112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样品放置套件120处,减少了微生物检测器200的使用量,并且实现了各样品放置套件120中的培养管的独立检测,减少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制备成本,并且减少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体积,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携带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组件112包括延伸方向相同的固体扫描件112A和液体扫描件112B,固体扫描件112A和液体扫描件112B均与外壳111连接,每一第一检测器210与每一列固体放置管120c对应设置,n个第一检测器210均与固体扫描件112A转动连接,固体扫描件112A带动每一第一检测器210沿固体扫描件112A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固体放置管120c处;每一第二检测器220与每一列液体放置管120d对应设置,n个第二检测器220均与液体扫描件112B转动连接,液体扫描件112B带动每一第二检测器220沿液体扫描件112B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液体放置管120d处。可以理解,固体扫描件112A带动每一第一检测器210沿固体扫描件112A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固体放置管120c处,而液体扫描件112B带动每一第二检测器220沿液体扫描件112B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液体放置管120d处,实现了液体培养管和固体培养管的独立检测,减少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数据量,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中各培养管的数据独立性,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得到的检测数据的分析速度。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体扫描件112A包括从动座112a和调节件112b,从动座112a与调节件112b连接,从动座112a上开设有n个滑动槽1123,每一第一检测器210与每一滑动槽1123对应设置,每一第一检测器210设置在对应的滑动槽1123内并与从动座112a转动连接,调节件112b与外壳111连接,调节件112b带动每一第一检测器210沿调节件112b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固体放置管120c处。可以理解,调节件112b实现了第一检测器210相对于外壳111的移动,进而使得每一第一检测器210沿调节件112b的延伸方向分别移动至对应列的任一固体放置管120c处,实现了第一检测器210对对应列上的任一固体放置管120c处的培养管的检测,进而在减少微生物检测器200的使用量的情况下,确保了各样品放置套件中的培养管的独立检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节件112b包括丝杆副1121和两个轴承1122,丝杆副1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1122的内环连接,两个轴承1122的外环安装在外壳111上,丝杆副1121的动力输出端与从动座112a连接,在减少了微生物检测器200的使用量的情况下,更好地确保了各样品放置套件120中的培养管的独立检测。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体扫描件112A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件112c,导向件112c的延伸方向与调节件112b的延伸方向相同,导向件112c穿设于从动座112a并与从动座112a滑动连接,且导向件112c的两端均与外壳111连接。可以理解,仅凭借调节件112b对从动座112a进行位置调节时,从动座112a带动第一检测器210的移动稳定性较差,使得从动座112a易相对于调节件112b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对第一检测器210得到的固体培养管的检测数据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本申请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中,使得导向件112c的延伸方向与调节件112b的延伸方向相同,导向件112c穿设于从动座112a并与从动座112a滑动连接,提高了从动座112a的移动稳定性,进而确保了第一检测器210的检测准确度。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体扫描件112A还包括两个导向件112c,两个导向件112c分别相对设置在调节件112b的两侧,更好地提高了从动座112a的移动稳定性,进而更好地确保了第一检测器210的检测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体扫描件和液体扫描件的结构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组件112还包括控制件112C,控制件112C与外壳111连接,且控制件112C分别与固体扫描件112A和液体扫描件112B电连接,更好地实现了调节件112b的自动调节性能,提高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检测自动性。
请参阅图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系统10。上述的微生物检测系统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微生物检测装置10a。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包括壳体结构100和至少一个微生物检测器200。壳体结构100包括壳体机构110和至少一个样品放置套件120,样品放置套件120与壳体机构110连接。微生物检测器200设置在壳体机构110上,微生物检测器200与样品放置套件120对应设置,微生物检测器200与壳体机构110转动连接,且微生物检测器200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120的周壁的方向转动。
上述的微生物检测系统10中,采用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对培养管进行检测,而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中的微生物检测器200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灵敏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准确性。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加热装置20a,加热装置20a设置在壳体机构110上,以使加热装置20a对样品放置套件120处进行加热。可以理解,不同的微生物具有自身的最适生长温度,为了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使得加热装置20a设置在壳体机构110上,以使加热装置20a对样品放置套件120处进行加热至待检测微生物的最佳生长温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效率,并且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准确度。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机构110上开设有安装腔114、抽风口115和循环风口116,抽风口115和循环风口116均与安装腔114连通。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图8和图9,加热装置20a包括循环安装组件201、抽风组件202和加热组件203,循环安装组件201与壳体机构110连接形成循环通道204,循环通道204分别与抽风口115和循环风口116连通,抽风组件202设置在抽风口115处并与外壳机构110连接,加热组件203设置在循环通道204内,且加热组件203与循环安装组件201或壳体机构110连接。可以理解,使得加热组件203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后,再利用抽风组件202将加热的风于循环通道204与安装腔114内循环流通,使得样品放置套件120处的温度均匀,且避免了加热组件203通过使得样品放置套件120的温度上升,进而使得培养管的温度上升时,外壳机构110的温度上升,进而影响了微生物检测器200的检测功能,甚至造成微生物检测器200损坏,此外,外壳机构110的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样品放置套件120的温度的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培养管中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微生物漏检和错检的问题,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位于安装腔内并与外壳机构连接,温控器与加热组件电性连接,温控器用于控制安装腔内的温度,更好地实现了加热组件的自动加热性能和温度可控性能,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自动性。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03包括发热件2031和电源,发热件2031和电源均与外壳机构110连接,发热件2031设置在循环通道204内,电源与发热件2031电连接,更好地实现了培养管的均匀加热,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包括发热陶瓷和电池,发热陶瓷和电池均与外壳机构连接,发热陶瓷设置在循环通道内,电池与发热陶瓷电连接,更好地实现了培养管的均匀加热,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准确性。
请一并参阅图2、图7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通讯装置30a,通讯装置30a与微生物检测器200电连接。可以理解,通讯装置30a用于收集培养管的采样数据和培养管的间隔检测图形,进而上传至大数据分析装置50a进行数据分析而得到检测结果,实现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结果的展示。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显示器装置40a,显示器装置40a与微生物检测器200电连接。可以理解,显示器装置40a用于展示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结果,使得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可以在任何地方得到检测结果并进行展示,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使用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大数据分析装置50a,大数据分析装置50a设置在壳体机构110上,且大数据分析装置50a分别与通讯装置30a和显示器装置40a电连接。可以理解,大数据分析装置50a与显示器装置40a电连接,用于对培养管的采样数据和培养管的间隔检测图形进行分析,实现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的监测数据分析,此外,大数据分析装置50a与显示器装置40a电连接,实现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的数据可展示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大数据分析装置包括图像识别组件和分析组件,图像识别组件和分析组件均设置在壳体机构上,且图像识别组件和分析组件电连接,图像识别组件用于对微生物检测器得到的图像进行识别并标记待检测目标,分析组件对待检测目标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待检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菌落的大小、微生物菌落的形状、微生物菌落的颜色和微生物菌落中心至边缘颜色变化梯度中的至少一种,检测结果至少包括取样者性别、取样者年龄、取样时间、取样地区、待检测的微生物种类,此外,检测结果还包括但不仅限于待检测的微生物的数量检测结果、判断待检测的微生物的有无的检测结果、待检测的微生物的繁殖能力的检测结果、待检测的微生物的药物敏感度的检测结果和待检测的微生物的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检测结果还可以根据使用户自定义筛选条件进行有目的性的展示,以使使用者通过自定义的筛选条件直观的得到自定义检测结果,自定义检测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的传染能力、抗生素对微生物的耐药性、微生物的易感人群、微生物的易流行区域和指定时间内微生物的爆发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隔离箱60a,壳体结构100、通讯装置30a、显示器装置40a和大数据分析装置50a均安装在隔离箱60a上。可以理解,隔离箱60a实现了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与外界环境的隔离,为微生物提供一个更好地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对微生物的检测,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灵敏性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准确度。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箱60a包括箱本体601和盖本体602,盖本体602盖设在箱本体601上,且盖本体602与箱本体601活动连接,盖本体602与样品放置套件120对应设置,有利于培养管的放入和取出,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使用的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本体602包括可视化窗口6021和连接体6022,可视化窗口6021与连接体6022连接,可视化窗口6021与样品放置套件120对应设置,连接体6022与箱本体601活动连接,使得操作者可以随时通过可视化窗口6021观察箱本体601内的培养管的变化,有利于操作者对微生物生长环境的调整,进而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继而有利于微生物检测装置10a对微生物的检测,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灵敏性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箱还包括箱把手,箱把手与箱本体活动连接,有利于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携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使用的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6、图8和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箱60a还包括缓冲件603,缓冲件603设置在箱本体601上,用于支撑缓冲箱本体601,以减少箱本体601的震动,提高了微生物培养和检测的稳定性,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影响和损坏,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准确度,并且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打印装置70a,打印装置70a设置在隔离箱60a上,且打印装置70a与显示器装置40a电连接,有利于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检测数据记录和检测数据传递,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使用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印装置为内嵌式热敏打印机,更好地实现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记录和检测数据传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扫码装置,扫码装置设置在箱本体上,扫码装置与通讯装置电连接,扫码装置用于扫描培养管上的采样数据,确保了培养管数据的对应性,使得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得到更好地展示,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自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样数据包括样本病人的性别、样本病人的年龄、样本病人的疾病名称、待检测微生物种类、样本的来源、抗生素耐药性、样本检测时间以及样本检测所在的地区,其中,样本的来源为离体的样本,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唾液、血液、组织液、尿液、粪便、白带和肛门拭子提取物;又如,待检测微生物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真菌、病毒、细菌、螺旋体和支原体,如此,有利于后续的大数据处理和分析,使得分析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扫码装置为扫码器,更好地实现了培养管数据的对应性,使得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得到更好地展示,并且更好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自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警示装置,警示装置设置在外壳机构上并与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且警示装置分别与通讯装置和大数据分析装置电连接。可以理解,警示装置用于在大数据分析装置利用通讯装置上传的数据分析得到待检测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后对操作者进行警示或提示,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及时可知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警示装置包括指示灯组件和发声组件,指示灯组件设置在外壳机构上,且指示灯组件与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指示灯组件与大数据分析装置电连接,发声组件设置在所隔离箱或外壳机构上,发声组件与大数据分析装置电连接。可以理解,发声组件用于在大数据分析装置利用通讯装置上传的数据分析得到待检测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后对操作者进行警示,给操作者发出其中的培养管中待检测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已出,提醒操作者进行查看,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及时可知性;指示灯组件用于提示操作者分析得到的检测结果对应的培养管,有利于操作者的及时观察和检测结果的及时反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指示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指示灯和控制芯板,指示灯与控制芯板电连接,指示灯与样品放置套件对应设置,控制芯板与大数据分析装置电连接,更好地实现了操作者的及时观察和检测结果的及时反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声组件为音响或喇叭,更好地实现了检测结果的及时可知性。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供电装置80a,供电装置80a设置在隔离箱60a上,供电装置80a分别与加热装置20a、通讯装置30a、显示器装置40a、大数据分析装置50a、打印装置70a、扫码装置和警示装置电连接。可以理解,将供电装置80a设置在隔离箱60a上,实现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自供电性能,进而减少了户外使用较难连接电源的问题,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使用便利性。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80a包括供电组件801和开关组件802,供电组件801通过开关组件802分别与加热装置20a、通讯装置30a、显示器装置40a、大数据分析装置50a、打印装置70a、扫码装置和警示装置电连接,开关组件802分别控制供电组件801与加热装置20a、通讯装置30a、显示器装置40a、大数据分析装置50a、打印装置70a、扫码装置或警示装置电连接的通路和断路。可以理解,使得开关组件802分别控制供电组件801与加热装置20a、通讯装置30a、显示器装置40a、大数据分析装置50a、打印装置70a、扫码装置或警示装置电连接的通路和断路,更好地实现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启停,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续航能力。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供电装置80a还包括保险组件803,保险组件803与供电组件801电连接,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10的使用安全性。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系统10还包括数据导出装置90a,数据导出装置90a设置在外壳机构110或隔离箱60a上,数据导出装置90a与大数据分析装置50a电连接,实现了检测结果的共享性和及时反馈性。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导出装置90a包括USB接口901、网口902和串口903,USB接口901、网口902和串口903均设置在外壳机构110或隔离箱60a上,且USB接口901、网口902和串口903均与大数据分析装置50a电连接,更好地实现了检测结果的共享性和及时反馈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方法。上述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检测。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以获得培养管的环绕检测图像;对环绕检测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并展示检测结果。
上述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中,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而利用微生物检测系统中的微生物检测器对培养管进行循环间隔式的360°环绕检测,再利用通讯装置和大数据分析装置对360°环绕检测得到的检测图形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结果的灵敏性和准确度,并在得到待检测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后利用警示装置对操作者进行警示和提示,以及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装置、打印装置和数据导出装置进行结果展示,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反馈及时性和可展示性。
请一并参阅图1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以下对本申请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以获得培养管的环绕检测图像。可以理解,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而利用微生物检测系统中的微生物检测器对培养管进行循环间隔式的360°环绕检测,再利用通讯装置和大数据分析装置对360°环绕检测得到的检测图形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灵敏度,并且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准确性。
S200、对环绕检测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并展示检测结果。可以理解,利用通讯装置和大数据分析装置对360°环绕检测得到的检测图形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并在得到待检测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后利用警示装置对操作者进行警示和提示,以及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装置、打印装置和数据导出装置进行结果展示,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反馈及时性和可展示性。
上述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中,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而利用微生物检测系统中的微生物检测器对培养管进行循环间隔式的360°环绕检测,再利用通讯装置和大数据分析装置对360°环绕检测得到的检测图形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结果的灵敏性和准确度,并在得到待检测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后利用警示装置对操作者进行警示和提示,以及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装置、打印装置和数据导出装置进行结果展示,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反馈及时性和可展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的步骤之前,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操作,以使样品放置套件处于预设温度环境。可以理解,不同的微生物具有自身的最适生长温度,而采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温度调节操作,以使样品放置套件处于预设温度环境,即使得样品放置套件处的培养管的温度处于待检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检测,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并且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的步骤之前,微生物检测系统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培养管进行扫码操作,得到培养管的采样数据。可以理解,采用微生物检测系统中的扫码装置扫描培养管上的采样数据,保了培养管数据的对应性,使得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得到更好地展示,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检测自动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固定处理,确保了培养管的检测稳定性。
进一步地,设置微生物检测系统的采集数据间隔时间a和培养温度b。可以理解,待检测微生物的种类不同,使得待检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不同,若使得微生物检测系统中的微生物检测器不停地对培养管进行环绕检测,则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能耗,进而减少了微生物检测系统的续航时间,对于繁殖生长时间较长待检测微生物而言,造成微生物检测系统的断带检测,进而影响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准确性;若统一设定待检测物生物的间隔检测时间和温度,则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并且不利于对待检测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的及时反馈,即使得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反馈存在延迟性,降低了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因此,在本申请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中,根据不同的待检测微生物的种类,设定微生物检测系统的采集数据间隔时间a和培养温度b,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进一步地,对固定处理后的培养管进行第一环绕检测操作,以获得培养管的初始环绕检测图像。可以理解,对固定处理后的培养管进行第一环绕检测操作,以获得培养管的初始环绕检测图像,有利于检测结果的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准确度。
进一步地,根据采集数据间隔时间a和培养温度b对培养管进行间隔环绕检测操作,以获得多组培养管的间隔环绕检测图像,根据不同的待检测微生物的种类,设定微生物检测系统的采集数据间隔时间a和培养温度b,更好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上述的将培养管放置于样品放置套件中进行循环间隔检测操作中,对固定处理后的培养管进行第一环绕检测操作,以获得培养管的初始环绕检测图像,有利于检测结果的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准确度,根据不同的待检测微生物的种类,设定微生物检测系统的采集数据间隔时间a和培养温度b,更好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数据间隔时间a为10min~15min,更好地适配于微生物的生长周期和检测需求,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培养温度b为25℃~80℃,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培养温度b根据待检测的微生物的种类进行适配性调整,提高了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培养管中的待检测微生物为B群链球菌,微生物检测设备对样品放置套件中的样品进行检测得到环绕检测图像,并对环绕检测图像中的颜色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果和展示检测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微生物检测装置10a中,由于微生物检测器200与样品放置套件120对应设置,并且由于微生物检测器200与壳体机构110转动连接,且微生物检测器200沿环绕样品放置套件120的周壁的方向转动,使得将培养管放入至样品放置套件120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微生物检测器200对培养管进行360°环绕式检测,有效地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灵敏度,避免了由于培养管中细菌出现的位置和细菌数量均存有差异,使得通过固定的透射光发射点和接收点或固定的摄像位置对培养管进行检测时存在盲区,导致培养管的微生物检测灵敏度较差,存在漏检和错检而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多级连续发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