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源显示方法、系统、微显示芯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显示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视频源显示方法、系统、微显示芯片和存储介质。背景技术
随着AR、VR以及MR地迅速发展,微显示成为关键技术之一。在微显示领域,有空间彩色和时序彩色两种显示方式。微显示相对于传统显示有体积小、分辨率高等优势,但随着视频源头分辨率越来越高,以及工艺、像素物理尺寸、成本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微显示芯片在面积难以做到更小。
其中,LCoS芯片最常用的显示方式为RGB空间彩色显示,即RGB彩色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分辨率像素点都可以表示一种颜色,而时序彩色是利用了人眼的视觉短暂性,将三基色光进行快速分时显示,给人眼的感觉就是稳定的彩色图像,但目前的微显示芯片基本上都是仅支持显示对应的分辨率的视频源,虽然也有一些可以支持显示多种分辨率的视频源的方法,如专利申请CN110136644A 于2019年08月16 日公开的一种提高显示分辨率的视频显示系统,虽保留了视频源的像素信息,但只针对空间彩色具有某种像素结构的若干物理像素点集合上进行4采样模式显示;另一个专利申请CN111402781A于2020年07月10日公开的一种像素空间抽样减小显示屏面积的显示系统,抽样时丢失了视频源的部分像素信息,效果不好;但针对时序彩色,像素点和物理像素点一一对应,一个像素点对应一个物理像素点,需要突破物理像素点进行处理,没有相关方法。
因此,目前的微显示芯片支持的分辨率的视频源较为固定,导致通用性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微显示芯片通用性低的视频源显示方法、系统、微显示芯片和存储介质。
一种视频源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显示方式对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进行格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数据流;
采用预先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像素采样,获得各子数据帧;
通过所述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所述子数据帧进行处理,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所述像素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获得处理后的数据流;
将所述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缓存解析后,输出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重组融合算法的重叠方式为:
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与各所述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Vn(i,j)重叠的区域,按照除第一个子数据帧为完全重叠外,其余的子数据帧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重组融合运算,获得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的像素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其余的子数据帧部分重叠的方式为:
在横向上每个子数据帧的重叠区域为(f-1)/f 、(f-2)/f 、(f-3)/f …1/f,共f-1个子数据帧,f为采样模式的横向上的值;
在纵向上每个子数据帧的重叠区域为(g-1)/g 、(g-2)/g 、(g-3)/g …1/g,共g-1个子数据帧,g为采样模式的纵向上的值;
斜向上的横向与纵向交叉点处的重叠区域为横向上和横向上子数据帧的重叠区域乘积,即( (f-1)/f)*( (g-1)/g),共f*g-f-g+1个子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视频源数据流的分辨率大于等于所述处理后的数据流的分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后的数据流为时序彩色和空间色彩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的像素结构为田字形、品字形、L形和长条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模式表示为f×g,其中,f、g为正整数,f≥r/a,g≥s/b,r×s表示视频源数据流的分辨率,a×b表示处理后的数据流的分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后的数据流对应的显示格式为空间彩色和时序彩色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视频源显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寄存器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显示方式和采样模式;
信号格式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显示方式对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进行格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数据流;
采样控制模块,用于采用预先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像素采样,获得各子数据帧;
数据重组融合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所述子数据帧进行处理,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所述像素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获得处理后的数据流;
存储模块,用于缓存所述处理后的数据流;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处理后的数据流,并输出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
微显示芯片模块,用于根据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显示。
一种微显示芯片,包括存储模块、信号格式转换模块、采样控制模块、数据重组融合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微显示芯片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视频源显示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视频源显示方法的步骤。
上述视频源显示方法、系统、微显示芯片和存储介质,通过根据显示方式对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进行格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数据流;采用预先配置的采样模式对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像素采样,获得各子数据帧;通过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子数据帧进行处理,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像素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获得处理后的数据流;将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缓存解析后,输出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显示。可使微显示芯片显示视频源时不受物理像素的限制,达到低分辨率的微显示芯片可用于显示高于自身分辨率的视频源的目的,也可用于显示特殊分辨率的场合,提高了微显示芯片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视频源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帧1920×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的像素点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2x2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1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2x2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2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2x2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3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2x2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4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一帧1920×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的像素点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1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2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3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4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5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6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7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8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采用3x3采样后,进行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处理子数据帧9的排列位置示意图;
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视频源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的视频源显示方法,可以嵌入驱动模块中,与微显示芯片交互实现;也可以嵌入微显示芯片中,作为微显示芯片的一部分,由微显示芯片执行所述视频源显示方法。该视频源显示方法可用于LCoS、OLED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视频源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0,根据显示方式对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进行格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数据流。
其中,所述转换后的数据流对应的显示格式为空间彩色和时序彩色中的任意一种。格式转换包括信号类型的转换,以及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转换为所需数据格式等等,信号类型的转换可以如HDMI转RGB,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转换为所需数据格式,如: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为空间彩色的视频源数据流,而微显示芯片是采用的时序彩色的显示方式,则将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转换为时序彩色的数据流,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为时序彩色的视频源数据流,而微显示芯片是采用的空间彩色的显示方式,则将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转换为空间彩色的数据流,如果微显示芯片是采用的显示方式与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的格式对应,则无需格式转换。
空间彩色的一个像素点(分辨率像素点)指的是具有某种像素结构的若干物理像素点集合,一个像素点对应多个物理像素点,每个物理像素点对应一个实际显示电路,是显示的最小单位,而时序彩色的像素点和物理像素点一一对应,一个像素点对应一个物理像素点。
步骤S240,采用预先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像素采样,获得各子数据帧。
其中,采集子数据帧的采样模式表示为f×g,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可选的采样模式有多种,如:2×2、3×3等等,其中,f、g为正整数, f≥r/a,g≥s/b,r×s表示视频源数据流的分辨率,a×b表示处理后的数据流的分辨率。
步骤S260,通过所述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所述子数据帧进行处理,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所述像素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获得处理后的数据流。
其中,对于时序彩色,由于物理像素上的限制,一个像素信息只能对应在一个物理像素点上显示,为了显示更多像素信息且不能让相邻的像素点信息完全重合,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重组的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其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显示,可用于时序彩色显示,也可用于空间彩色显示,可选多种采样方式,不受物理像素的限制,达到低分辨率显示高分辨率的目的。数据重组融合算法不受像素结构的限制,可用多种采样模式,不受物理像素的限制,达到显示高于自身分辨率的视频源的目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芯片面积,降低了功耗。视频源数据流的分辨率大于等于处理后的数据流的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重组融合算法的重叠方式为: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与各所述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对应的像素值Vn(i,j)重叠的区域,按照除第一个子数据帧为完全重叠外,其余的子数据帧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重组融合运算,获得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的像素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其余的子数据帧部分重叠的方式为:在横向上每个子数据帧的重叠区域为(f-1)/f 、(f-2)/f 、(f-3)/f …1/f,共f-1个子数据帧,f为采样模式的横向上的值;在纵向上每个子数据帧的重叠区域为(g-1)/g 、(g-2)/g 、(g-3)/g …1/g,共g-1个子数据帧,g为采样模式的纵向上的值;斜向上的横向与纵向交叉点处的重叠区域为横向上和横向上子数据帧的重叠区域乘积,即( (f-1)/f)*( (g-1)/g),共f*g-f-g+1个子帧。
步骤S280,将所述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缓存解析后,输出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显示。
其中,显示的像素结构可以为田字形、品字形、L形和长条形中的任意一种,还可以是其他像素结构,可根据微显示芯片和实际需要采用对应的像素结构进行显示。
上述视频源显示方法,通过根据显示方式对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进行格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数据流;采用预先配置的采样模式对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像素采样,获得各子数据帧;通过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子数据帧进行处理,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像素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获得处理后的数据流;将处理后的数据流进行缓存解析后,输出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显示。可使微显示芯片显示视频源时不受物理像素的限制,达到低分辨率的微显示芯片可用于显示高于自身分辨率的视频源的目的,也可用于显示特殊分辨率的场合,提高了微显示芯片通用性,同时也可减小系统使用微显示芯片的面积,降低系统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视频源显示方法,以选择2×2采样模式,采用960×540分辨率的时序彩色显示1920×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如图2所示,输入一帧1920×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的像素点的位置示意图,选择2x2采样模式进行采样,得到4个子数据帧,分别为子数据帧1、子数据帧2、子数据帧3、子数据帧4,每个子数据帧的分辨率为960×540。子数据帧1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3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2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4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3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5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4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6的示意进行排列。
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用Pn(i,j)表示,i为行数,j为列数,n为子数据帧编号;像素点Pn(i,j)对应的像素值用Vn(i,j)表示,i为行数,j为列数,n为子数据帧编号;实际微显示芯片物理像素点用F(i,j)表示。
如图3所示,子数据帧1中的像素值V1(i,j)依次落在物理像素点F(i,j)上,一一对应即可。如图4所示,子数据帧2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列的像素点上,图4中的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1/2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2(i,j)的1/2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2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2(1,1)为例,P2 (1,1)像素点的像素值V2 (1,1)的1/2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2 (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另外1/2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1,2)上,其中列尾F(1,960)显示的像素值为V2 (1,959)/2加上V2(1,960)/2,另外的V2 (1,960)/2舍掉,列头F(1,1)缺少的1/2可以取V2 (1,1)/2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5所示,子数据帧3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1/2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3(i,j)的1/2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3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3(1,1)为例,P3 (1,1)像素点的像素值V3 (1,1)的1/2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3 (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另外1/2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2,1)上,其中行尾F(1080,1)显示的像素值为V3 (1079,1)/2加上V3 (1080,1)/2,另外的V3 (1080,1)/2舍掉,行头F(1,1)缺少的1/2可以取V3 (1,1)/2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6所示,子数据帧4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两列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1/4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4(i,j)的1/4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4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4(1,1)为例,P4 (1,1)像素点的像素值V4 (1,1)的第一份1/4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 (1,1)上,P4 (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二份1/4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 (1,2)上,P4 (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三份1/4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 (2,1)上,P4(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四份1/4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2列的像素点F(2,2)上,其中行尾F(1080,1)显示的像素值为V4 (1079,1)/4加上V4 (1080,1)/4,另外的V4(1080,1)/2舍掉,行头F (1,1)缺少的3/4可以取V4 (1,1)/4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从原理上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排列方式依次显示4个子数据帧就可以完成入口1帧数据的显示,但一个像素点作为物理最小显示单元,未对子数据帧进行重组融合,一个像素点不能横跨在两个像素点上显示。所以本申请提出列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将落在960×540分辨率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上的各子数据帧的数据按照图3-图6的示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等效于4个子数据帧的显示效果,实际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计算公式为:
这里对各个子数据帧的权重均设为1/4,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权重系数,且采用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个子数据帧处理时,各个子数据帧在显示输出的权重可根据需要单独设置。
以F(2,2)为例,实际的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为:
至此完成1920×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在960×540分辨率的显示。实现低分辨率微显示芯片显示高分辨率视频源,且显示效果优于自身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视频源显示方法,以选择3×3采样模式,采用640×360分辨率的时序彩色显示1920×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如图7所示,为输入一帧1920×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的像素点的位置示意图,选择3×3采样模式进行采样,得到9个子数据帧,分别为子数据帧1、子数据帧2、子数据帧3、子数据帧4、子数据帧5、子数据帧6、子数据帧7、子数据帧8、子数据帧9,每个子数据帧的分辨率为640×360。子数据帧1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8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2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9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3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10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4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11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5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12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6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13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7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14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8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15的示意进行排列,子数据帧9的各个像素点的像素信息按照图16的示意进行排列。
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用Pn(i,j)表示,i为行数,j为列数,n为子数据帧编号;像素点Pn(i,j) 对应的像素值用Vn(i,j)表示,i为行数,j为列数,n为子数据帧编号;实际微显示芯片物理像素点用F(i,j)表示。
如图8所示,子数据帧1中的像素值V1(i,j)依次落在物理像素点F(i,j)上,一一对应即可。如图9所示,子数据帧2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列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2/3或1/3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2(i,j)的2/3或1/3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2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2(1,1)为例,P2(1,1)像素点的像素值V2(1,1)的2/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2(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1/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1,2)上,其中列尾F(1,640)显示的像素值为V2(1,639)/3加上V2(1,640)*2/3,另外的V2(1,640)/3舍掉,列头F(1,1)缺少的1/3可以取V2(1,1)/3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10所示,子数据帧3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列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2/3或1/3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3(i,j)的2/3或1/3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3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3(1,1)为例,P3(1,1)像素点的像素值V3(1,1)的1/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3(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2/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1,2)上,其中列尾F(1,640)显示的像素值为V3(1,639) *2/3加上V3(1,640)/3,另外的V3(1,640)*2/3舍掉,列头F(1,1)缺少的2/3可以取V3(1,1)*2/3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11所示,子数据帧4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2/3或1/3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4(i,j)的2/3或1/3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4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4(1,1)为例,P4(1,1)像素点的像素值V4(1,1)的2/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4(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另外1/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2,1)上,其中行尾F(360,1)显示的像素值为V4(359,1)/3加上V4(360,1)*2/3,另外的V4(360,1)/3舍掉,行头F(1,1)缺少的1/3可以取V4(1,1)/3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12所示,子数据帧5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2/3或1/3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5(i,j)的2/3或1/3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5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5(1,1)为例,P5(1,1)像素点的像素值V5(1,1)的1/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5(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另外2/3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2,1)上,其中行尾F(360,1)显示的像素值为V5(359,1) *2/3加上V5(360,1)/3,另外的V5(360,1)*2/3舍掉,行头F(1,1)缺少的2/3可以取V5(1,1)*2/3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13所示,子数据帧6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两列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4/9或2/9或1/9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6(i,j)的4/9或2/9或1/9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6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6(1,1)为例,P6(1,1)像素点的像素值V6(1,1)的第一份4/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6(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二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1,2)上,P6(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三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2,1)上,P6(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四份1/9应该显示在微显示芯片实际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2列的像素点F(2,2)上,其中行尾F(360,1)显示的像素值为V6 (359,1)*2/9加上V6(360,1)*4/9,另外的V6(360,1)*3/9舍掉,行头F(1,1)缺少的5/9可以取V6(1,1)*5/9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14所示,子数据帧7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两列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4/9或2/9或1/9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7(i,j)的4/9或2/9或1/9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7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7(1,1)为例,P7(1,1)像素点的像素值V7(1,1)的第一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7(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二份4/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1,2)上,P7(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三份1/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2,1)上,P7(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四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2列的像素点F(2,2)上,其中行尾F(360,1)显示的像素值为V7(359,1)/9加上V7(360,1)*2/9,另外的V7(360,1)*3/9舍掉,行头F(1,1)缺少的7/9可以取V7(1,1)*7/9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15所示,子数据帧8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两列的像素点上,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重叠的部分(用数字4/9或2/9或1/9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8(i,j)的4/9或2/9或1/9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8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8(1,1)为例,P8(1,1)像素点的像素值V8(1,1)的第一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8(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二份1/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1,2)上,P8(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三份4/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2,1)上,P8(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四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2列的像素点F(2,2)上,其中行尾F(360,1)显示的像素值为V8(359,1)*2/9加上V8(360,1)*4/9,另外的V8(360,1)*3/9舍掉,行头F(1,1)缺少的7/9可以取V8(1,1)*7/9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如图16所示,子数据帧9中的一个像素信息横跨在相邻两行两列的像素点上,图中 的实际的物理像素点(用表示)与子数据帧中的像素点(用表示)重叠的部分(用数字 4/9或2/9或1/9表示)含义是:此子数据帧中的某个像素点的像素值V9(i,j)的4/9或2/9或 1/9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点F(i,j)上显示的像素值。以子数据帧9的第1行第1列的像素点P9 (1,1)为例,P9(1,1)像素点的像素值V9(1,1)的第一份1/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1 行第1列像素点F(1,1)上,P9(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二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的物理像 素的第1行第2列的像素点F(1,2)上,P9(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三份2/9应该显示在实际 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1列的像素点F(2,1)上,P9(1,1)像素点的像素值的第四份4/9应该显 示在实际的物理像素的第2行第2列的像素点F(2,2)上,其中行尾F(360,1)显示的像素值为 V9(359,1)*2/9加上V9(360,1)/9,另外的V9(360,1)*3/9舍掉,行头F(1,1)缺少的8/9可以取 V9(1,1)*8/9的相同值代替,依次类推。
从原理上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排列方式依次显示9个子数据帧就可以完成入口1帧数据的显示,但一个像素点作为物理最小显示单元,未对子数据帧进行重组融合,一个像素点不能横跨在两个像素点上显示。所以本申请提出列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将落在640x360分辨率实际的物理像素点上的各子数据帧的数据按照图8-图16的示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等效于9个子数据帧的显示效果,实际显示的像素值(即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的计算公式为:
(V1(i,j)+V2(i,j)*2/3+V2(i,j-1)/3+V3(i,j)/3+V3(i,j-1)*2/3+V4(i,j)*2/3+V4(i-1,j)/3+V5(i,j)/3+V5(i-1,j)*2/3+V6(i,j)*4/9+V6(i,j-1)*2/9+V6(i-1,j)*2/9+V6(i-1,j-1)/9+V7(i,j)*2/9+V7(i,j-1)*4/9+V7(i-1,j)/9+V7(i-1,j-1)*2/9+V8(i,j)*2/9+V8(i,j-1)/9+V8(i-1,j)*4/9+V8(i-1,j-1)*2/9+V9(i,j)/9+V9(i,j-1)*2/9+V9(i-1,j)*2/9+V9(i-1,j-1)*4/9 )/9
这里对各个子数据帧的权重均设为1/9,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权重系数,且采用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个子数据帧处理时,各个子数据帧在显示输出的权重可根据需要单独设置。
以F(2,2)为例,实际显示的像素值为:
(V1(2,2)+V2(2,3)*2/3+V2(2,1)/3+V3(2,2)/3+V3(2,1)*2/3+V4(2,2)*2/3+V4(1,2)/3+V5(2,2)/3+V5(1,2)*2/3+V6(2,2)*4/9+V6(2,1)*2/9+V6(1,2)*2/9+V6(1,1)/9+V7(2,2)*2/9+V7(2,1)*4/9+V7(1,2)/9+V7(1,1)*2/9+V8(2,2)*2/9+V8(2,1)/9+V8(1,2)*4/9+V8(1,1)*2/9+V9(2,2)/9+V9(2,1)*2/9+V9(1,2)*2/9+V9(1,1)*4/9 )/9
至此完成1920x1080分辨率的视频源在640x360分辨率的显示。实现低分辨率微显示芯片显示高分辨率视频源,且显示效果优于自身分辨率。
需要指出,采样控制模块可选多种采样模式,包括但不限2×2子帧采样、3×3子帧采样,2×3子帧采样。 相应地,在视频源分辨率为m×n时,可以选择a×b分辨率的微显示芯片进行显示,其中m/a≥1,n/b≥1的整数。
上述实施例采用时序彩色显示进行说明,本申请也可以用于空间彩色显示,像素结构支持不限于“田字形”,“品字形”,“L形”,“长条形”,可适用于更多不同的实际需求。
为了实现提升显示效果,达到显示效果优于自身分辨率的目的,需要在显示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像素信息。但针对时序彩色,由于物理像素上的限制,一个像素信息只能对应在一个物理像素点上显示,为了显示更多像素信息且不能让相邻的像素点信息完全重合,所以本申请提出了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其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显示,这种方法可用于时序彩色显示,也可用于空间彩色显示,可选多种采样方式,不受物理像素的限制,达到低分辨率显示高分辨率的目的,适用于在低分辨率微显示芯片上显示高于自身分辨率的视频源,也可用于显示特殊分辨率的场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了一种视频源显示系统,包括:寄存器配置模块、信号格式转换模块、采样控制模块、数据重组融合模块、存储模块、解析模块和微显示芯片模块。
寄存器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显示方式和采样模式。
信号格式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显示方式对输入的视频源数据流进行格式转换,获得转换后的数据流。
采样控制模块,用于采用预先配置的采样模式对所述转换后的数据流进行像素采样,获得各子数据帧。
数据重组融合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重组融合算法对各所述子数据帧进行处理,将一个像素点的部分像素信息融合到所述像素点相邻或相近的物理像素点上进行重组,获得处理后的数据流。
存储模块,用于缓存所述处理后的数据流。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处理后的数据流,并输出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
微显示芯片模块,用于根据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显示。
其中,寄存器配置模块、信号格式转换模块、采样控制模块、数据重组融合模块、存储模块和解析模块组成驱动模块,将输出物理像素点的像素值传输给微显示芯片模块进行显示,该驱动模块可支持但不限于RGB888接口、MIPI接口、HDMI接口和VGA等接口,通过信号转换模块转换成为内部需要使用的信号,并通过计算选择其中所需的数据输出给后面的模块。获得处理后的数据流缓存于存储模块,即可提高输出端口的帧率,也可减小存储模块的使用面积。该驱动模块和该微显示芯片模块支持但不限于3840×2160、2560× 1440、1920×1080和1280×720的分辨率的视频源。
关于视频源显示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视频源显示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视频源显示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微显示芯片,包括存储模块、信号格式转换模块、采样控制模块、数据重组融合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微显示芯片执行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视频源显示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