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rp系统及其在双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的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9017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100次 英文

一种ERP系统及其在双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ERP系统及其在双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x86服务器在架构、制程工艺、核心数量等方面不断的提升,性能直追小型机,通用性和标准化相当成熟,更加合适于企业长远应用和需求扩展,更加容易维护与更新,能随需应变满足高负载需求,X86服务器的使用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且从市场的情况来看,Oracle公司已经终止Oracle Solaris操作系统的产品线,小型机转X86已经势在必行。加上同等配置的服务器,X86服务器的采购与维保价格也远低于小型机,从经济上看X86服务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大多数的企业实用ERP系统已久,但随着小型机转X86的不断提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优势的不断凸显,为了ERP系统在未来能更好的维护和运行,对将ERP系统从小型机服务器上迁移至X86服务器的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对应的迁移系统和在双数据中心中部署其使用方法则十分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RP系统及其在双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ERP系统,包括登录系统、功能系统及数据中心系统,其中,

所述登录系统,用于记录并预先存储给定到ERP系统用户的账号,并将用户的账号信息传递至所述数据中心系统;同时与所述功能系统连接,访问并接收功能系统发出需求请求,并接收需求请求得到的反馈结果;

所述功能系统,用于实现ERP系统的用户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管理流紧密地集成起来,存储于所述数据中心系统,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

所述数据中心系统,用于ERP系统向X86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及部署。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功能系统至少包括成本核算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和物流管理子系统;

所述成本核算子系统、所述采购管理子系统、所述销售管理子系统、所述生产管理子系统和所述物流管理子系统,各自独立完成与所述登录系统和所述数据中心系统的数据信息传递。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中心系统至少包括源数据库模块、源数据模型、双数据部署系统及目的数据库模块;

其中,所述源数据模块,用于存储处理ERP系统的供应商清单、客户信息、库存数据、销售订单、购货订单、财务应收账款及财务应付账款数据信息;

所述源数据模型,用于对数据源进行模型定义,以方便数据源从ERP系统导出时,对数据源属性进行检验、修正,以确保导出的数据源正确无误;

所述双数据部署系统,用于实现ERP系统与X86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源数据模型选用Oracle模型实现。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双数据部署系统包括数据迁移模块、动态迁移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以及辅助功能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采用并行传递信息方式连接。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迁移模块,用于将ERP系统中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转换并迁移至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和X86服务器中供用户管理使用。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动态迁移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数据迁移模块在进行数据导出导入时,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的变化包含数据的新增和修改,并可以动态地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实时迁移到X86服务器。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是基于异构系统实现源数据库模块与目的地数据库模块之间的数据拷贝,和ERP系统与X86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切换,及各类文件、日志的管理。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在进行系统和数据切换时,基于R3LOAD工具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实现数据的部署方案与用户访问行为的匹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RP系统在双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安全网络环境中,ERP系统和X86PC服务器启动并完成注册;

S200,X86服务器每隔预定时间ERP系统发送获取任务的请求,ERP系统的数据中心系统进行数据库全备份,并创建导出、导入目录,根据数据量预留足够空间,合理选择并生成任务配置信息;

S300,基于任务的配置信息,源数据模型根据X86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对正在执行的任务数量、数据信息进行转换,发送至双数据部署系统;

S400,双数据部署系统基于所获取的任务信息,对迁移的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目的地数据库模块;

S500,对已处理和导入的数据进行校验;

S510,如果校验成功则将数据源由切换到X86服务器的数据库或存储器中,以完成数据迁移

S520,如果校验失败则记录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含失败次数和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处理和校验,直到校验成功时,将数据源到X86服务器的数据库或存储器以完成数据迁移。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ERP系统中通过设置数据中心系统,采用双数据部署的方式,基于数据异构可实现数据从ERP系统到X86服务器的迁移。这样的数据迁移仅需办公人员即可处理,无需专业人士介入,且程序自动化处理数据效率随着数据量提成呈几何倍增加,可为公司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另外,本方法不仅适用于ERP数据迁移,所有类似数据迁移任务都可类似进行处理,使用方法简单快速,而且在迁移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修复,修正,确保了数据源到目的地数据库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ERP系统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中心系统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数据部署系统的框架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双数据部署系统的框架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ERP系统在双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ERP系统,其至少包括登录系统100、功能系统200及数据中心系统300,其中,

登录系统100,用于记录并预先存储给定到ERP系统用户的账号,并将用户的账号信息传递至数据中心系统300;同时与功能系统200连接,访问并接收功能系统200发出需求请求,并接收需求请求得到的反馈结果。

功能系统200,用于实现ERP系统的用户(例如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管理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并存储于数据中心系统,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在本发明中,功能系统200至少包括成本核算子系统310、采购管理子系统320、销售管理子系统330、生产管理子系统340和物流管理子系统350。功能系统200中的各个子系统,各自独立完成与登录系统100和数据中心系统300的数据信息传递。其中,成本核算子系统310,用于将公司的生产成本核算和实际成本相比较,根据订单完成的数量和准时交货数量归集成本,反应出生产的每个产品在不同订单中的实际生产成本,并生成成本核算日志或报告,传递至数据中心系统300中进行存储。采购管理子系统320,用于实现对公司的原材料的招投标管理、采购申请、采购原材料入库、发票登记、不合格物料的退换货等的管理,并生成采购记录日志或报告传递至数据中心系统300中进行存储。销售管理子系统330,用于完成在ERP系统中将销售订单录入,销售订单执行,销售价格管理,折扣管理,退换货管理及销售结算管理等事务,生成销售事务数据信息存储于数据中心系统300中。生产管理子系统340,用于依据每个销售订单的具体销售产品数量,确定公司生产部的主生产计实,生产部在根据各车攻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订单的交货期确定和下达各车攻和员工的生产订单和生产计实,组织生产等事务,并生成生产事务数据信息存储于数据中心系统300中。

数据中心系统300,用于ERP系统向X86服务器的数据迁移及部署。在本发明中,如2所示,数据中心系统300至少包括源数据库模块210、源数据模型220、双数据部署系统230及目的数据库模块240。其中,源数据模块210,用于存储处理ERP系统的供应商清单,客户信息,库存数据,销售订单,购货订单,财务应收账款,财务应付账款等数据信息。源数据模型220,用于对数据源进行模型定义,以方便数据源从ERP系统导出时,对数据源属性进行检验、修正,以确保导出的数据源正确无误;在本实施例中,源数据模型220可以选用Oracle模型等模型实现。双数据部署系统230,用于实现ERP系统与X86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双数据部署系统230至少包括数据迁移模块231、动态迁移模块232、数据管理模块233以及辅助功能模块234,各个模块之间采用并行传递信息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数据迁移模块231,用于将ERP系统中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转换并迁移至数据管理模块233和服务器(例如X86服务器)中供用户管理使用。更具体的是,管理平台向ERP系统发出数据导出请求,源数据库模块210停止系统的所有服务,并对导出数据源备份,数据迁移模块231创建导出、导入目录,根据数据类型,预留足够数据量空间,选择合理并行处理数和拆分表数量,再根据SQLSERVER数据库到WSACF框架之间的数据迁移协议,确立导入策略,执行数据导入,并正确配置在目的数据库模块240中数据库相关参数。在确定导入策略时,为了提高迁移效率,优选基于数据安全策略和迁移协议适配选用从源系统导出数据的同时,在目标系统上进行数据导入,双向并行的导入策略。而在配置目的数据库模块中的相关参数时,可基于数据并行导入选用的工具进行适配设置,例如选用SWPM工具并行迁移数据时,配置包含具有JAVA运行环境的正确参数。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动态迁移模块232,用于实时监测数据迁移模块231在进行数据导出导入时,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的变化包含数据的新增和修改,并可以动态地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实时迁移到X86服务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管理模块233,是基于异构系统实现源数据库模块210与目的地数据库模块240之间的数据拷贝和ERP系统与X86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切换,及各类文件、日志的管理。优选的,数据管理模块233在进行系统和数据切换时,基于R3LOAD工具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实现数据的部署方案与用户访问行为的匹配,改善数据系统运行性能。具体是如下:

在按照Lcol字段长度,将数据库分成N个数据集。每个数据集存储的文件大小定义为F,假设数据文件的导出速率为μ,导出文件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Ts服从随机指数分布,导入到导出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eμΔt为非间隔时间Δt内的正确导出率(有效率),则将t时间内数据文件导出大小函数记为如公式(1)所示。

对在t时间内数据集没有离开ERP系统的概率函数Pt定义为公式(2)所示:

Pt=Fe-μΔt (2)

为了进一步优化进程数量和缩短数据导出导入时间,在对数据迁移进行监测判断时选用数据集总和算法进行判断,具体是T0-Tk(k=0,1,2,、、、、、N)传递的数据集数文件大小函数为公式(3):

由总和的大小来监测和判断修正的数据文件,进而通过与Fμ(T-Δt)比较大小,来判断数据迁移是否完整。具体是与公式(3)比较,当文件大小相同时表示数据迁移完整,否则为数据迁移不完整。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功能模块234,用于为系统升级提供扩展功能服务。例如辅助功能模块234中选用SUM工具,可以基于SUM工具包括重要发行变更的发行升级、含EHP安装的系统更新、应用支持包、应用Java补丁、更正已安装的软件信息等功能,从而总体提升数据中心系统100的总体性能和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改进在于提供一种ERP系统在双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安全网络环境中,ERP系统和X86PC服务器启动并完成注册;

S200,X86服务器每隔预定时间ERP系统发送获取任务的请求,ERP系统的数据中心系统进行数据库全备份,并创建导出、导入目录,根据数据量预留足够空间,合理选择并生成任务配置信息;

S300,基于任务的配置信息,源数据模型根据X86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对正在执行的任务数量、数据信息进行转换,发送至双数据部署系统;

S400,双数据部署系统基于所获取的任务信息,对迁移的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目的地数据库模块;

S500,对已处理和导入的数据进行校验;

S510,如果校验成功则将数据源由切换到X86服务器的数据库或存储器中,以完成数据迁移;

S520,如果校验失败则记录失败信息,所述失败信息包含失败次数和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处理和校验,直到校验成功时,将数据源到X86服务器的数据库或存储器以完成数据迁移。

在步骤S520中对异常数据进行修复处理和校验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521,先对被判定为异常的数据在双数据部署系统中再次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成功则将数据源由ERP系统直接导入X86服务器的数据库以完成数据迁移,如果校验失败则记录失败信息,将校验失败记录失败信息到异常信息表中;

S521,从异常信息表中获取校验失败的数据信息,按照正序循环处理数据,生成源数据库接收、兼容的数据格式,例如Rowkey、转换为HBase的数据格式,送回源数据库,由源数据库进行修复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ERP系统中通过设置数据中心系统,采用双数据部署的方式,基于数据异构可实现数据从ERP系统到X86服务器的迁移。这样的数据迁移仅需办公人员即可处理,无需专业人士介入,且程序自动化处理数据效率随着数据量提成呈几何倍增加,可为公司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另外,本方法不仅适用于ERP数据迁移,只要对参数对照表描述清楚,所有类似数据迁移任务都可类似进行处理,使用方法简单快速,而且在迁移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修复,修正,确保了数据源到目的地数据库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子中未说明的部件结构、连接关系、工作原理等均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在此不再重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应用于大数据云办公的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介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