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识别技术的智能指挥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指挥管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识别技术的智能指挥管理方法及系统。背景技术
为了预防避免和解决由自然或人为影响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需要一个全方位的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掌握管理区域内的人员履职、事件发生、出入登记等情况,来确保区域内的稳定运转。
现有技术中存在相应的技术手段如:扫码进行防疫登记、通过行程码获取形成信息,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扫描二维码进行防疫登记,该方法目前普遍应用于各个小区,通过扫描社区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然后进入小区,小区在后台可以查询所有的登记记录,但这种形式较为繁琐,必须将二维码张贴出来,用户需要扫码才能进行。
行程码,通过手机号获取人员的行程数据,然后在登记点出示,这种方法没有进行电子化登记,并且有时候会因为网络、数据更新不及时、手机权限的问题而不展示途径地,查询功能针对的是用个人身份证号注册的手机号码,如果是单位手机,没有绑定个人身份证号无法查询。另外行程码的信息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才能够查询到,对于上述的不足,使得登记信息不准确,没有历史记录可追溯,无法生成统计数据。
同时,同时也有相关的专利文献对工作人员的执勤进行管理,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0277746.X公开的一种监所智能巡检执勤管控系统和方法,其基于RFID的定位方法实时获取狱警在监区的位置信息,自动判断监所工作人员的在岗状态和巡检任务状态,实现了狱警执勤的全方位管控。但上述发明不适用于在户外检测以及在一定区域内,没有固定路线的巡检任务。由于巡查人员日常的巡查路线都有不同,所以利用RFID射频技术覆盖范围内的全部路线成本较高,另外巡查路线可能有其他人员干扰,准确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识别技术的智能指挥管理方法及系统,可以对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进行登记、分析和预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识别技术的智能指挥管理方法,在监管区域内创建多个点位,工作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在点位识别并进行工作登记,流动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在点位进行出入登记;
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的信息数据通过个人客户端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工作人员的信息数据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几种:身份信息、基本信息和所在位置信息;流动人员的信息数据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几种:人员身份、基本信息、登记时间、地理位置和行程信息;
大数据平台对后台管理系统统计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并将结果反馈至后台管理系统,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向个人客户端发出预警。
点位由管理人员创建,点位的创建采用以下步骤:
管理员通过个人客户端或Web端创建点位,并录入点位信息,包括名称、隶属关系、地理位置、点位属性信息;其中,地理位置从在个人客户端或Web端的地图中选择;
创建该点位的管理人员为点位负责人,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负责人可继续添加下属分支点位,并为分支点位设定子管理员,子管理员可管理自己所在的相应点位或继续添加下属分支点位。
所述工作人员分为固定执勤人员和巡查执勤人员;
后台管理系统每间隔一端时间通过固定执勤人员的个人客户端获取其地理位置;
后台管理系统每间隔一端时间通过移动执勤人员的个人客户端获取其地理位置,生成巡逻轨迹。
所述预警包括脱岗预警、巡查预警、监测预警和可疑行为预警;
所述脱岗预警是指:当获取到固定执勤人员的地理位置脱离所在点位一段时间时,向该固定执勤人员的个人客户端发出脱岗提示;当某点位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执勤人员时,发出脱岗预警;
所述巡查预警是指:巡查执勤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上传异常巡查结果,后台管理系统向其它个人客户端发出异常提示;
所述监测预警是指:后台管理系统连接有卫星、检测和报警设备,通过卫星、检测和报警设备进行应急事件的监测,当检测应急事件,可自动推送事件信息至后台管理系统;指挥人员通过后台管理系接收到事件信息并向工作人员的个人客户端下达任务;
所述可疑行为预警是指:对流动人员出入登记的信息、地理位置和人员轨迹,进行大数据人员行为分析、用户画像分析,判断流动人员进入区域后是否有可疑行为和发生可疑行为的概率,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后台管理系统并向个人客户端发出相应的预警提示。
后台管理系统对各点位的点位压力值进行计算,当某一点位的点位压力值超过阈值后,后台管理系统向附近未超过阈值的执勤点位发出调度信息,接收到调度信息的个人客户端的工作人员作为调度人员前往超过阈值的点位;
调度人员在超过阈值的点位进行工作登记,后台管理系统重新计算该点位的点位压力值,当点位压力值小于阈值后,后台管理系统停止发出调度信息;
点位压力=(影响因素当前值/影响因素阈值)*影响因素所占比重。
影响因素包括以下的任一个:人员流动、天气状况、执勤复杂度、特殊节日。
大数据平台对后台管理系统统计后的数据,进行阶段性或年度工作的指标评估、区域安全等级评估,并形成总结报告;
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知识融合和关联,构建知识图谱,为可以有效预测事件的发生和发生概率,从机器认知角度,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撑。
一种基于识别技术的智能指挥管理系统,包括日常执勤登记模块、督导检查登记模块和人员出入登记模块;
日常执勤登记模块,通过识别技术来获取被管理者身份信息、基本信息和所在位置信息,来判断可进行的操作,完成自动考勤、自动登记、自动上报;
检查登记模块,检查队伍可查看点位的执勤人员信息,并上传检查结果等信息至后台,管理人员可通过个人客户端和后台系统查看检查记录;检查队伍中的检查人员到达点位附近,系统获取地理位置,自动将距离最近的点位信息展示出来,直接进行检查登记;
人员出入登记模块,对通过点位的人员及车辆进行出入登记,提取用户的联系方式、地理位置信息,将信息保存并登记。
还包括物资管理登记模块,利用RFID技术,对装备器材进行出库、入库信息化管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包括检查人员、执勤人员、登记人员,通过各种识别技术进行统一平台的综合的管理,将各类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将所有需要管理的区域细分下沉到各个“点位”并可以分散至多个区域,不仅适用社区,还适用于森林防火、山区管理、保安公司管理等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本方法可不需要扫描二维码,只需要获取登记人员和登记点的地理位置,用户打开应用程序后自动关联,并录入信息进行登记,或者利用其他识别技术,获取登记人员身份,从系统中提取信息,完成出入登记。
将行政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实现点位跨行政管理,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场景;
通过数据分析计算,以自动调度执勤人员代替人工划分责任区域;
通过人员轨迹、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分析,进行自动预警,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脱岗漏岗和危险事件,能够对周边组织调用和处置;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处理、建模和分析,生成管理评价或总结报告,进行大数据预测,分析事件发生概率,使之更好的应对和防范,使管理更加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基于识别技术的智能指挥管理方法,在监管区域内创建多个点位,工作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在点位识别并进行工作登记,流动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在点位进行出入登记;
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的信息数据通过个人客户端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工作人员的信息数据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几种:身份信息、基本信息和所在位置信息;流动人员的信息数据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几种:人员身份、基本信息、登记时间、地理位置和行程信息;
大数据平台对后台管理系统统计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并将结果反馈至后台管理系统,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向个人客户端发出预警。
进一步,点位由管理人员创建,点位的创建采用以下步骤:
管理员通过个人客户端或Web端创建点位,并录入点位信息,包括名称、隶属关系、地理位置、点位属性信息;其中,地理位置从在个人客户端或Web端的地图中选择;
创建该点位的管理人员为点位负责人,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负责人可继续添加下属分支点位,并为分支点位设定子管理员,子管理员可管理自己所在的相应点位或继续添加下属分支点位。
对每个点位和下属分支点位生成唯一的识别码返回至点位详情中,人员通过扫描识别吗或搜索点位名称进行入队,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
方式一、扫描点位识别码入队,工作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扫描点位识别码,返回点位信息包括id、名称进行精确查找。
方式二、搜索点位名称入队,工作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搜索队点位名称,后台管理系统根据人员地理位置所在区划,优先将该区划内匹配到的点位置顶展示,选择申请加入。
用户进入点位范围内时,后台管理系统使用openfire向用户即时推送加入点位的询问信息,包含当前点位的基础信息,用户选择确定则加入点位,用户身份变更为执勤人员,选择取消则不加入点位,身份不会变更,同时系统会记录用户到达过点位的记录,并使用openfire向点位管理后台进行推送。
通过上述方式加入点位时,后台管理系统首先在人员数据库中根据人员信息查询匹配,返回匹配到的人员信息,若无匹配信息,则手动填写个人资料,并申请加入点位,后台管理系统将申请信息返回给点位所属单位的Web端审核列表和点位管理员的个人客户端进行审核,其中审核的过程为逐级审核,审核结果信息将返回给申请人个人客户端中。
进一步,工作人员分为固定执勤人员和巡查执勤人员,即为固定点执勤和移动执勤。可通过识别技术来获取被管理者身份信息、基本信息和所在位置信息,来判断可进行的操作,完成自动考勤、自动登记、自动上报等。
固定点执勤:点位的执勤人员,可通过扫描点位识别码或者对人员通过识别技术获取身份和地理位置进行打卡,后台管理系统将人员执勤状态置为执勤中,并在用户允许以及个人客户端运行的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获取其地理位置,判断其脱岗漏岗情况。
移动执勤:后台管理系统可对点位的巡查执勤人员进行划分巡查责任区域,巡查执勤人员执勤打卡后,可以进行游走巡逻,后台每隔一段时间获取其地理位置生成人员巡逻轨迹,在巡逻中如发生情况或发现异常,可通过个人客户端上报巡查报告,后台管理系统自动获取其最新的地理位置和人员上报的信息,并可以在后台对巡查人员进行电话、视频沟通。
进一步,对通过点位的流动人员及车辆进行出入登记,人员可使用个人客户端扫描点位二维码,个人客户端会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提取用户的联系方式、地理位置等信息,将信息保存并登记。
具体的:
1、人员打开个人客户端时,系统获取地理位置与附近点位匹配进行自动登记;
2、通过点位现场识别装置,获取人员身份、基本信息、登记时间及其地理位置,进行自动登记;
3、若该人员在客户端中完善了个人信息,则出入登记时自动提取,不需要再次填写,若该人员有过任意点位的登记记录,系统自动提取其车辆信息及来源地信息,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4、与运营商对接,获取人员行程信息,将危险行程历史显示在用户的个人客户端中。
5、对不同点位登记录入的字段信息进行自定义,生成点位出入登记专属二维码,满足不同地区点位对来访人员的信息采集需求。例如在疫情防控地区设置“体温”为必填项,而在疫情低风险地区设置“体温”为选填项。
进一步,设置规定的队伍为检查队伍,前往各点位检查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通过个人客户端扫描点位识别码,可查看该点位的执勤人员信息,并上传检查结果等信息至后台,管理人员可通过个人客户端和后台系统查看检查记录。
作为进一步优化,检查人员到达点位附近,打开个人客户端检查上报功能,系统获取地理位置,自动将距离最近的点位信息展示出来,直接进行检查登记。
进一步,利用RFID技术,对装备器材进行出库、入库信息化管理。通过RFID标签固定粘贴在每个装备器材上,用RFID读写器对装备器材上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并将消防器材出库信息按照出勤编号分类保存,有利于对器材进行系统化取用,方便对器材的损耗和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查询和管理,提高器材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预警包括脱岗预警、巡查预警、监测预警和可疑行为预警;
后台管理人员通过Web端和平板电脑,可查看各点位人员执勤情况,查看工作人员是否脱岗漏岗,统计巡查人员在责任区范围内或范围外的打卡记录。可查看各个点位人员出入登记记录,通过人员身份证信息、行程信息和历史登记信息判断其是否的外来人员,通过车牌号信息判断是否为外来车辆。作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提供预警功能,对工作人员个人客户端、Web端和平板电脑进行预警,如下:
脱岗预警:固定执勤人员在执勤状态中每隔一段时间系统获取其地理位置,若脱离其固定点位一段时间后,向固定执勤人员推送脱岗提示,同时向Web端和平板电脑推送脱岗提示;当某点位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工作人员进行执勤,则在Web端和平板电脑产生脱岗点位预警信息。
巡查预警:当巡查执勤人员通过个人客户端上报异常巡查结果时,在向Web端和平板电脑推送巡查异常提示。
监测预警:系统可集成卫星、检测、报警设备,当检测到应急事件,可自动推送事件信息在Web端和平板电脑中预警提示,并将距离最近的点位信息推送至Web端和平板电脑,领导或后台指挥人员收到预警信息并下达任务,附近点位的工作人员个人客户端收到任务信息后前往发生地点。
可疑行为分析:通过对出入人员提交的基本信息、登记信息、地理位置和人员轨迹等,进行大数据人员行为分析、用户画像分析,判断该人员进入区域后是否有可疑行为和发生可疑行为的概率,并将分析结果返回至工作人员和后台进行相应的预警提示。
进一步,用地理信息技术,基于二、三维地图进行数据的展示、管理、分析,具体包括:
在地图显示管辖范围内所有点位的分布情况,可在地图上点击点位展示其组织信息、点位工作人员最新位置、检查登记、出入登记信息;可展示周边重要目标、环境、人口等信息,结合现有点位分布情况,在地图上直接创建点位。
对工作人员在考勤时的最新位置和轨迹信息进行地图展示。
在地图上,还可实时接收最新巡查报告、情报信息、事件预警信息,在地图上可直接进行事件处置和任务下发。
进一步,后台管理系统对各点位的点位压力值进行计算,当某一点位的点位压力值超过阈值后,后台管理系统向附近未超过阈值的执勤点位发出调度信息,接收到调度信息的个人客户端的工作人员作为调度人员前往超过阈值的点位;
调度人员在超过阈值的点位进行工作登记,后台管理系统重新计算该点位的点位压力值,当点位压力值小于阈值后,后台管理系统停止发出调度信息;具体的:系统根据就近原则,利用openfire消息推送技术,推送任务调度信息至执勤点位压力值相对小的点位的巡逻执勤人员的个人客户端。
点位压力=(影响因素当前值/影响因素阈值)*影响因素所占比重。
例如:正常人员流动阈值为3,当前人员流动值为4,人员流动因素所占比重为0.5,则执勤点位压力值=3/4*0.5=0.375
进一步,影响因素包括以下的任一个:人员流动、天气状况、执勤复杂度、特殊节日。
进一步,利用百度地图的鼠标监听事件实现,当鼠标按下时,触发鼠标按下事件和鼠标移动事件,获取到每次移动时的坐标,将每个点记录下俩,利用“点动成线”的原理,将每次获取到的坐标与前一次获取到的坐标连接成线。当鼠标抬起时,将之前所有连成的线去掉,利用记录下来的点进行绘面(注意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环),形成自定义执勤范围。
进一步,大数据平台对后台管理系统统计后的数据,进行阶段性或年度工作的指标评估、区域安全等级评估,并形成总结报告;
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知识融合和关联,构建知识图谱,为可以有效预测事件的发生和发生概率,从机器认知角度,为指挥决策提供支撑。
进一步,划定预警等级,具体分为五个等级,即即I区(低风险区)、II区(较低风险区)、III区(中等风险区)、IV区(较高风险区)、V区(高风险区)。
统计致灾因子,通过历史事件数据,统计可能发生事件原因,生产致灾因子,具体包括:
1、人员密度:通过人员出入登记数据分析计算该区域的人员密度;例如外来人员大量进入某区域,则容易发生人为灾害,从而提高该区域的预警级别;气候条件:接入气象数据,对易发生灾害等事件的气象进行统计分析,例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从而提高该区域的预警级别;
2、特殊节日:如清明节期间,容易由于焚烧纸钱造成火灾;春节期间容易由于爆竹燃烧发生火灾等,从而提高该区域的预警级别;
3、脱岗情况:对各个点位人员执勤情况监控,若一定区域内点位执勤人员有脱岗漏岗情况,则容易忽略该区域内的风险信息,从而提高该区域的预警级别。
一种基于识别技术的智能指挥管理系统,包括日常执勤登记模块、督导检查登记模块和人员出入登记模块;
常执勤登记模块包括固定点执勤和移动执勤。可通过识别技术来获取被管理者身份信息、基本信息和所在位置信息,来判断可进行的操作,完成自动考勤、自动登记、自动上报等。
固定点执勤:点位的执勤人员,可通过扫描点位识别码或者对人员通过识别技术获取身份和地理位置进行打卡,后台将人员执勤状态置为执勤中,并在用户允许以及个人客户端运行的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获取其地理位置,判断其脱岗漏岗情况。
移动执勤:后台可对点位工作人员进行划分巡查责任区域,工作人员执勤打卡后,可以进行游走巡逻,后台每隔一段时间获取其地理位置生成人员巡逻轨迹,在巡逻中如发生情况或发现异常,可通过个人客户端上报巡查报告,系统自动获取其最新的地理位置和人员上报的信息,并可以在后台对巡查人员进行电话、视频沟通。
检查登记模块,检查队伍可查看点位的执勤人员信息,并上传检查结果等信息至后台,管理人员可通过个人客户端和后台系统查看检查记录;检查队伍中的检查人员到达点位附近,系统获取地理位置,自动将距离最近的点位信息展示出来,直接进行检查登记;
人员出入登记模块,对通过点位的人员及车辆进行出入登记,提取用户的联系方式、地理位置信息,将信息保存并登记。
1、人员打开个人客户端时,系统获取地理位置与附近点位匹配进行自动登记;
2、通过点位现场识别装置,获取人员身份、基本信息、登记时间及其地理位置,进行自动登记;
3、若该人员在客户端中完善了个人信息,则出入登记时自动提取,不需要再次填写,若该人员有过任意点位的登记记录,系统自动提取其车辆信息及来源地信息,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4、与运营商对接,获取人员行程信息,将危险行程历史显示在用户的个人客户端中。
对不同点位登记录入的字段信息进行自定义,生成点位出入登记专属二维码,满足不同地区点位对来访人员的信息采集需求。例如在疫情防控地区设置“体温”为必填项,而在疫情低风险地区设置“体温”为选填项。
进一步,还包括物资管理登记模块,利用RFID技术,对装备器材进行出库、入库信息化管理。
其包括监管服务器,用于发布装备器材信息,将装备器材每次的出入库数据信息进行保存,并将器材的出入库信息与发布信息进行比较;器材监管中心,与监管服务器通过RS485信号连接,所述器材监管中心系统用于对器材的出库和入库信息进行记录,并将获得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监管服务器中;RFID标签,与器材监管中心之间无线信号连接,所述RFID标签固定粘贴在每个装备器材上。利用RFID读写器对装备器材上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并将消防器材出库信息按照出勤编号分类保存。
在上述各模块中,涉及到与工作人员个人客户端进行任务推送、消息通知,利用指挥中心系统向工作人员发送紧急定位命令,获取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通过最优距离算法计算出距离各个执勤点最近的工作人员,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首先紧急定位得到人员坐标及坐标对应的geohash入库,其中geohash为索引列,输入执勤点坐标,并换算为geohash,并设定其精确度(模糊查询的长度),然后获取其相邻的8个邻居,共得到9个点,依次左like查询这九个点的范围,获得工作人员目标子集。
上述,本发明包括web端、个人客户端和平板电脑端,个人客户端与web端之间数据同步,web与个人客户端和平板电脑端连接。
上面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