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背景技术
椎体骨折的阅片工作量大且繁重,是因为椎体骨折阅片一般采用胸椎X射线的侧位片和腰椎X射线的侧位片,阅片内容至少包括胸椎T4-12椎体和腰椎L1-4椎体至少13个最易发生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椎体,若所有胸腰椎要兼顾则要判读近20个椎体的情况。虽然胸椎和腰椎各个椎体的形态略有差异,但一般的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至少包含2000-3000张摄片。
这对阅片者的工作强度及一致性要求几个且极易造成视觉疲劳等不可抗因素,导致最终阅片结果存在偏移。
同时椎体骨折的阅片方法众多,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公认阅片方法。
ABQ阅片法和半定量阅片法是目前使用较多且获得较多认可的椎体骨折阅片方法,但是对于科研尤其是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此两者阅片方法均相对比较消耗人力和时间,长时间阅片对阅片者的技术水平和一致性要求也很高。
在较大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偏移。临床较常用的定性阅片法阅片速度较快、工作压力较低,但由于其不能定量分析椎体骨折的严重分级等数据,几乎不被用于科研中。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从而解决目前椎体骨折阅片方法不统一、大量阅片工作的任务繁重及存在多人多地阅片可能造成的阅片结果偏移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预设数量的摄片图像信息,将获取到的摄片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并建立摄片数据库;
S2:将待阅摄片与摄片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预设椎体分类信息,根据预设椎体分类信息识别椎体的预设位置;
S3:通过预设定位对预设位置的椎体进行定位分析,并得到该预设位置的椎体对应的压缩率;
S4:通过压缩率落入的预设分级区间得到对应的预设骨折等级,并生成诊断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定位位于所述预设位置的椎体的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和椎体正中的上下各两个定位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
S32:通过比较步骤S31中的定位点得到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和椎体正中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
S33:通过预设算法得到所述预设位置的椎体对应的压缩率。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算法为:(所述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大值-所述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小值)/所述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大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S41:判断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一预设分级区间、第二预设分级区间和第三预设分级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包括:
S411:当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一预设分级区间时,则通过半定量诊断法对预设位置的椎体按照一度骨折等级来进行诊断,并生成诊断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包括:
S412:当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二预设分级区间时,则通过半定量诊断法对预设位置的椎体按照二度骨折等级来进行诊断,并生成诊断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包括:
S413:当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三预设分级区间时,则通过半定量诊断法对预设位置的椎体按照三度骨折等级来进行诊断,并生成诊断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
S5:将大于等于一度骨折等级的椎体诊断报告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并汇总形成临床椎体骨折诊断报告。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解决了目前临床或科研工作中的椎体骨折阅片方法不统一,在同一阅片工作甚至同一张摄片阅片时由于阅片人员或采用的方法不同会造成阅片结果不同,影响临床诊断和科研数据的有效性的问题。
在大量阅片工作任务繁重时,人工阅片时对于阅片人员的严重负担且在高强度工作条件下可能会导致阅片结果的偏移,本发明大大降低了阅片工作时间压力、人力物力并最大限度提高的阅片结果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流程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流程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椎体摄片阅片的方法,如图1中所示,本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预设数量的摄片图像信息,将获取到的摄片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并建立摄片数据库;
S2:将待阅摄片与摄片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预设椎体分类信息,根据预设椎体分类信息识别椎体的预设位置;
S3:通过预设定位对预设位置的椎体进行定位分析,并得到该预设位置的椎体对应的压缩率;
S4:通过压缩率落入的预设分级区间得到对应的预设骨折等级,并生成诊断报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阅片前通过将调研得到的14075张DICOM格式的摄片上传服务器,并建立总体摄片数据库。将待阅摄片导入并匹配总体摄片数据库中与之对应的预设椎体分类信息,预设椎体分类信息包括胸椎和腰椎的分类信息。
根据该分类信息则可以识别待阅摄片中椎体的预设位置,预设位置则是根据整体X线摄片的形态来定位各个椎体即胸椎T4-12和腰椎L1-4的位置。
开始单次阅片工作,自动识别椎体形态的外观的多个定位点,通过多个定位点得到该预设位置的椎体对应的压缩率,再通过压缩率落入的预设分级区间得到对应的预设骨折等级,得到椎体压缩率后根据压缩率的百分比数值。参考半定量诊断法对椎体骨折0、1、2、3度骨折等级的分级来进行诊断,同时生成包含相应诊断信息的诊断报告。
其中,步骤S3包括:
S31:定位位于所述预设位置的椎体的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和椎体正中的上下各两个定位点。
其中,步骤S3包括:
S32:通过比较步骤S31中的定位点得到椎体前缘、椎体后缘和椎体正中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中,步骤S3还包括:
S33:通过预设算法得到所述预设位置的椎体对应的压缩率。
其中,预设算法为:
(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大值-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小值)/三组上下定位点高度差数值的最大值。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定位定位位于椎体形态的外观的6个定位点,利用椎体及椎间盘、软组织等在X射线片上的密度不同可以划分椎体的边界,边界为类长方形边界,6个定位点即是长方形的4个顶点及上下缘的2个中点,同时也是椎体前缘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椎体后缘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椎体正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在定位点自动确认后阅片者仍可进行手动的微调,阅片者在定位完成后,可再次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对于目视阅片意见再次手动调整6个定位点,以便更精确的定位到精确的椎体形态,也可以省去人工调整过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片效率和整体阅片的一致性。
完成定位步骤后,自动计算出每组定位点间的高度值,即椎体前缘的高度值、椎体后缘的高度值和椎体正中的高度值,再取此3组数据中的最大值进而最小值进行计算,算法为:(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该数值即是此椎体的压缩率。
同时如果最小值为椎体前缘的高度即称为“楔形变(wedge)”、最小值为椎体后缘的高度即称为“压缩变(crush)”、最小值为椎体正中处的高度即称为“双凹变(biconcave)”。
其中,步骤S4包括:
S41:判断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一预设分级区间、第二预设分级区间和第三预设分级区间。
参阅图2,其中;
步骤S41包括:S411:当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一预设分级区间时,则通过半定量诊断法对预设位置的椎体按照一度骨折等级来进行诊断,并生成诊断报告。
参阅图3,其中;
步骤S41包括:S412:当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二预设分级区间时,则通过半定量诊断法对预设位置的椎体按照二度骨折等级来进行诊断,并生成诊断报告。
参阅图4,其中;
步骤S41包括:S413:当所述压缩率是否落入第三预设分级区间时,则通过半定量诊断法对预设位置的椎体按照三度骨折等级来进行诊断,并生成诊断报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根据压缩率数值落入分级为0.2-0.25,0.25-0.4,0.4-1.0三级的区间,参考半定量诊断法对椎体骨折的分度进行诊断即为一、二、三度骨折等级,低于0.2则定为零度骨折等级;由此通过压缩率落入的预设分级区间来确定骨折等级。
其中,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将大于等于一度骨折等级的椎体诊断报告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并汇总形成临床椎体骨折诊断报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完成分级诊断后,根据分级情况,通过筛选汇总将分度大于等于一度骨折等级的椎体单独罗列出来,形成临床可用的椎体骨折诊断报告。
同时后台程序也会自动导出包含全部信息如患者个人情况、骨折椎体、骨折椎体的分度等情况的汇总表,用于后续的信息调阅或科研目的;最后完成整个建立摄片库的阅片工作,无论是标准的临床诊断报告还是后续的用于科研分析的数据,均可随时导出或备份。
具体的,遗传性或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除外;任何遭受可导致脊柱外科手术的严重创伤或椎体肿瘤等病变和包括骨水泥及其他会影响脊柱形态的治疗。我们会告知愿意参与的受试者关于胸腰椎侧位X线检查的风险,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拍摄一张胸腰椎侧位X射线摄片。
所有的X线摄片通过电子版以DICOM或JPG的格式存储其分辨率至少为1280×1024并统一收集到的病史汇总到数据库。基于Genant教授等建立半定量诊断法的AI辅助被用于诊断椎体骨折和骨折的分度。
阅片过程:利用软件的自动导入功能,将筛选后的14075张DICOM格式的摄片导入阅片软件,建立每次阅片或研究的总体摄片数据库。
利用软件自动识别椎体形态的外观的6个定位点,及椎体前缘的最高最低点、椎体后缘的最高最低点和椎体的正中最高最低点。
完成定位后计算每组最高最低的高度值,通过此高度值来确定椎体的压缩率。
得到椎体压缩率后根据压缩率的百分比数值,参考半定量诊断法对椎体骨折0、1、2、3度骨折的分级来进行骨折的分级诊断⑤完成分级诊断后,系统会根据分级情况,将分度大于等于1度的椎体单独罗列出来,形成临床可用的椎体骨折诊断报告。
同时系统的后台程序也会自动导出包含全部信息如患者个人情况、骨折椎体、骨折椎体的分度等情况的汇总表,用于后续的信息调阅或科研目的。
最后完成整个建立摄片库的阅片工作,无论是标准的临床诊断报告还是后续的用于科研分析的数据,均可随时导出或备份。
具体的,通过利用半定量阅片法的诊断原理,利用电脑AI技术实现自动定量及计算,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能达到最高的一致性结果。
在阅片前可以将所有DICOM格式摄片统一建立总的摄片库,利用软件导入功能,导入至系统建立单次阅片库,可根据每次患者群体或科研受试者群体不同,建立不同的阅片库来单独分析每次不同阅片。
完成导入后即可开始单次阅片工作,阅片开时候后软件首先根据选择的导入部位不同,如胸椎侧位或腰椎侧位X线摄片,并根据整体X线摄片的形态来定位各个椎体即胸椎T4-12和腰椎L1-4的位置,再自动识别椎体形态的外观的6个定位点。
利用椎体及椎间盘、软组织等在X射线片上的密度不同可以划分椎体的边界,边界为类长方形边界,6个定位点即是长方形的4个顶点及上下缘的2个中点,同时也是椎体前缘的最高最低点、椎体后缘的最高最低点和椎体的正中最高最低点;在定位点自动确认后仍可进行手动的微调。
阅片者或者软件使用者在系统定位完成后,可再次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对于目视阅片意见再次手动调整6个定位点,以便更精确的定位到精确的椎体形态,但也可以省去人工调整过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片效率和整体阅片的一致性。
完成定位步骤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出每组定位点间的高度值,即椎体前缘的高度值、椎体后高度和椎体的正中处的高度值,再计算此3组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的数值,该数值即是此椎体的压缩率;同时如果最小值为椎体前缘的高度即称为“楔形变(wedge)”、最小值为椎体后缘的高度即称为“压缩变(crush)”、最小值为椎体正中处的高度即称为“双凹变(biconcave)”。
根据压缩率数值分级为0.2-025,0.25-0.4,0.4-1.0分三级的椎体高度压缩数值,并对应半定量诊断法对椎体骨折的分度即为1、2、3度骨折,可以完成骨折的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最终诊断。
完整完成总体摄片库的分级诊断后,系统可自动统计相关阅片结果如:总体1度以上骨折即椎体骨折的检出率、各个椎体骨折分度和各分度下各个椎体的骨折情况等,以便临床或后续科研时进行参考使用会。
所有阅片库中的文件完成阅片工作后作,无论是标准的临床诊断报告还是后续的用于科研分析的数据,均可随时导出或备份,也可以形成纸质版的报告,大大降低了阅片工作时间压力、人力物力并最大限度提高的阅片结果的一致性。
本方法解决了目前临床或科研工作中的椎体骨折阅片方法不统一,在同一阅片工作甚至同一张摄片阅片时由于阅片人员或采用的方法不同会造成阅片结果不同,影响临床诊断和科研数据的有效性的问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