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5366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42次 英文

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窑炉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气烧石灰竖窑是属冶金工业窑炉,是当今石灰煅烧热工装备之一,属直筒式窑型,采用上、下两排各布置10个周边套筒式烧嘴,以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气体为燃料生产活性石灰,其具有可利用低热值煤气,窑炉龄8年以上,投资小、建设周期短的优势,是钢铁冶金行业石灰生产的主要窑型之一。气烧石灰竖窑以煤气为燃料,并配以助燃风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较大量的热烟气,其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热烟气温度高达>650℃,且含有大量的粗颗粒性粉尘,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长期受高温含尘烟气的机械冲刷和装料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极易造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热膨胀热烟气外逸,造成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冒尘和炙烤、烧损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机械、电气设备。

为保护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设备和工艺气流控制,现有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多采用的是一种组合式锥台预制块,如图1以及图2所示,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是由组合的6件单件重量约800kg的预制件111围砌成锥台结构110,锥台结构110的外侧被支撑外脚120限制移动,锥台结构110的中心装有耐热钢材质的烟气导流的中心烟囱100,从而实现热烟气集中从中心烟囱引流外排,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设置方式易造成预制件裂变受损,并与中心烟囱间挤压出>50mm的间隙150,致使含有粉尘的热烟气从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外逸喷出,对安装在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的设备造成高温炙烤而变形损坏,同时加料时易造成热烟气瞬间外逸飘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改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扇形状的多个第一预制块,第一预制块的厚度为170-230mm,顶部弧长为600-650mm,底部弧长为1300-1400mm,重量大于550kg且不大于650kg。

获得至少两组预制组块,每组预制组块包括两个扇形状的第二预制块,第二预制块与第一预制块的厚度、顶部弧长、底部弧长均相同,第二预制块的重量小于第一预制块的重量且不小于550kg,两个第二预制块相邻的一侧边均开设有构成排烟口的半径为280-320mm的半圆孔。

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分别吊装至中心烟囱的周向且低于中心烟囱的加料口,使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在气烧石灰竖窑的窑体的顶端拼接并形成围设在中心烟囱周向的锥台结构,且每组预制组块的两个半圆孔对接形成圆形的排烟口,然后采用钢带围扎箍紧。封堵中心烟囱伸出锥台结构且高于加料口的一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首先,采用特定半径的半圆孔及其设置于第二预制块的侧边的特定设置方式,结合特定的厚度、顶部弧长、底部弧长以及重量的配合,不仅可顺畅排烟,同时即使锥台结构存在排烟口的基础上,也能够避免锥台结构的强度的下降,避免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预制块以及第二预制块被损坏影响气密性。其次,在施工完成后将排烟口下移至锥台结构,并且与加料口错位设置,避免加料口被打开时热烟气瞬间外逸飘尘,同时使得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温度低,保护了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外的设备不被高温长期炙烤,避免中心烟囱膨胀向外挤压,使锥台结构稳定且紧密与中心烟囱的紧密贴紧。最后由于热烟气从低位的锥台结构引出,且锥台结构的截面面积大于中心烟囱,因此保证了中心烟囱的高位处在加料口打开时呈负压状态,自加料口加入的石料与下方烟气不会逆向流动接触,进一步避免加料时热烟气瞬间外逸飘尘。

也即是,上述安装方式可使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在处于高温热烟气的条件下,可延长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耐材寿命,保证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不泄漏冒尘,保证安装在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的设备稳定的运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包括中心烟囱和锥台结构,中心烟囱设有加料口以及用于封闭加料口的料门,加料口位于锥台结构外,中心烟囱伸出锥台结构的一端的端部被封闭,锥台结构设置在气烧石灰竖窑的窑体的顶端并围设于中心烟囱,锥台结构设有用于输出烟气的至少两个排烟口。

锥台结构由多个扇形状的第一预制块和至少两组预制组块拼接所得,第一预制块的厚度为170-230mm,顶部弧长为600-650mm,底部弧长为1300-1400mm,重量大于550kg且不大于650kg。

预制组块包括两个扇形状的第二预制块,第二预制块与第一预制块的厚度、顶部弧长、底部弧长均相同,第二预制块的重量小于第一预制块的重量且不小于550kg,两个第二预制块相邻的一侧边均开设有构成排烟口的半径为280-320mm的半圆孔,每组预制组块的两个半圆孔对接形成圆形的排烟口。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由于用于输出烟气的排烟口下移至锥台结构,因此加料口投影位置与排烟口错位设置,避免料门打开时造成热烟气瞬间外逸飘尘,同时使得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温度低,保护了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外的设备不被高温长期炙烤,避免中心烟囱膨胀向外挤压,使锥台结构稳定且紧密与中心烟囱的紧密贴紧。同时由于热烟气从低位的锥台结构引出,且锥台结构的截面面积大于中心烟囱,因此保证了中心烟囱的高位处在加料口打开时呈负压状态,自加料口加入的石料与下方烟气不会逆向流动接触,进一步避免加料时热烟气瞬间外逸飘尘。

同时特定半径的半圆孔及其设置于第二预制块的侧边的设置方式,结合特定的厚度、顶部弧长、底部弧长以及重量的配合,可在即使锥台结构存在排烟口的基础上,也能够避免锥台结构的强度的下降,避免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预制块以及第二预制块被损坏影响气密性。

综上,上述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在处于高温热烟气的条件下,可延长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耐材寿命,避免泄漏冒尘,同时保证安装在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的设备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使用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使用后的俯视图;

图3为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b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b的俯视图;

图5为第二预制块的俯视图。

图标:10a-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b-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0-中心烟囱;110-锥台结构;111-预制件;113-第一预制块;114-预制组块;115-第二预制块;1151-顶部弧长;1153-底部弧长;1155-侧边;1156-半圆孔;116-吊装件;117-排烟口;120-支撑外脚;130-加料口;131-料门;140-窑体;15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采用如图1所示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其中箭头方向为排烟方向,采用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进行热烟气集中从中心烟囱100引流外排的过程中,申请人经研究发现,一方面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本身存在一定的工艺缺陷,在中心烟囱100处加料和抽引烟气,热烟气温度较高,在350-650℃,窑况异常时温度高约700℃,高温造成中心烟囱100受热膨胀,膨胀应力会对外围的预制件111耐材进行向外挤压,造成预制件111裂变受损,并与中心烟囱100间挤压出如图2所示的间隙150,致使含有粉尘的热烟气从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外逸喷出,对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设备造成高温炙烤而变形损坏。另一方面,加料是从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的中心烟囱100侧面加进去的,倒料时由于中心烟囱100的料门131打开,常会造成热烟气自加料口130瞬间外逸飘尘。

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扇形状的多个第一预制块。

第一预制块的厚度为170-230mm,顶部弧长为600-650mm,底部弧长为1300-1400mm,重量大于550kg且不大于650kg。

第一预制块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五个等,在此不做限定。

S2、获得至少两组预制组块。

预制组块的数量可以为两组或三组等,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每组预制组块包括扇形状的第二预制块,第二预制块与第一预制块的厚度、顶部弧长、底部弧长均相同,便于拼接形成锥台结构,同时保证锥台结构的强度。

第二预制块的任意一侧边开设有构成排烟口的半径为280-320mm的半圆孔,第二预制块的重量小于第一预制块的重量且不小于550kg,也即是说,第二预制块开半圆孔的方式使得第二预制块的重量小于第一预制块的重量,在侧边开半圆孔的方式、特定半径的半圆孔以及第二预制块特定的尺寸互相配合,有效避免影响第二预制块强度以及拼接后锥台结构的强度。

同时相比于现有的800kg的重量,上述特定重量的第一预制块以及第二预制块更有利于吊装,降低施工难度。

为了提高锥台结构的稳定性,可选地,每组预制组块包括两个第二预制块,两个第二预制块相邻的一侧边均开设有构成排烟口的半径为280-320mm的半圆孔。此条件下,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拼接形成围设在中心烟囱周向的锥台结构的步骤包括:使每组预制组块的两个第二预制块的两个半圆孔对接形成圆孔作为排烟口,也即是,此时的排烟口为半径为300mm的圆形排烟口。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制块与第二预制块的材质相同,保证锥台结构的强度。

可选地,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均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原料混合,浇注振动成型后室温养护,然后在100-150°烘烤20-28h所得。

其中,混合可采用搅拌方式进行,例如搅拌5-10min使原料混合均匀,浇注振动成型可将混合后的原料注入模具中后,在振动台上或借助振动棒浇注振动成型,在此不做限定,室温养护则包括:先将振动成型后的预制块与模具一起室温养护24h,然后再脱模,在室温后养护24h即可。

原料包括:混合物料、减水剂以及水。

其中,减水剂的添加量为混合物的0.10~0.25wt%,水的添加量为混合物的5.0~6.5wt%;按质量百分比计,混合物料包括75~90wt%的高铝矾土熟料,3~15wt%的蓝晶石细粉,1~10wt%的氧化铝微粉,0~10wt%的铝酸盐水泥,以及1~5wt%的硅铝凝胶。上述原料配比合理,同时结合特定的制备工艺,保证获得的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的强度高且隔热效果佳。

由于实际的安装过程采用吊装的方式安装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因此,可选地,施工方法还包括分别对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预埋吊装件,其中,吊装件沿顶部弧长与底部弧长的中心连线对称设置,吊装件位于中心连线长度的2/3处且偏置于靠近顶部弧长的一端。上述设置位置不仅便于吊装,同时也可保证吊装过程中第一预制块以第二预制块的平稳性,提高安装后拼接的精准度,保证密封性佳。

S3、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分别吊装至中心烟囱的周向且低于中心烟囱的加料口,使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在气烧石灰竖窑的窑体的顶端拼接形成围设在中心烟囱周向的锥台结构,且每组预制组块的两个半圆孔对接形成圆形的排烟口,然后采用钢带围扎箍紧。

可选地,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拼接形成围设在中心烟囱周向的锥台结构的步骤包括:使至少两个排烟口沿锥台结构的周向等距间接布置,可使锥台结构较为均匀的受力,提高其稳定性。

可选地,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拼接形成围设在中心烟囱周向的锥台结构的步骤包括:使排烟口沿中心烟囱的轴线对称,使得烟气排出效率佳。

可选地,当第一预制块的数量为四个,预制组块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预制组块包括两个第二预制块时,将多个第一预制块、预制组块分别吊装至中心烟囱的周向的步骤包括:按照两个第一预制块、一预制组块、两个第一预制块、一预制组块的方式依次吊装并围设在中心烟囱的周向,然后采用钢带围扎箍紧,保证锥台结构稳定的设置在窑体的顶端且与中心烟囱连接,以封闭窑体的顶端,使热烟气沿预设的烟气口排出。

其中,钢带可采用150mm宽的扁钢带。

由于热烟气热量高,为了避免热烟气可能影响第二预制块的半圆形断面膨胀,可选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采用钢带围扎箍紧后,在圆形的排烟口内安装耐热钢管。

S4、封堵中心烟囱伸出锥台结构且高于加料口的一端。使热烟气只能从排烟口排出。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3以及图4,一种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b,其包括中心烟囱100和锥台结构110。

中心烟囱100设有加料口130以及用于封闭加料口130的料门131,加料口130位于锥台结构110外,中心烟囱100伸出锥台结构110的一端的端部被封闭,锥台结构110设置在气烧石灰竖窑的窑体140的顶端并围设于中心烟囱100。

可选地,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b包括支撑外脚120,支撑外脚120围设在窑体140的顶端外缘,锥台结构110的顶端围设并递交在中心烟囱100的外壁,锥台结构110的底端与窑体140的顶端连接且位于支撑外脚120的内侧,支撑外脚120与中心烟囱100配合以用于限制锥台结构110移动。

锥台结构110设有排烟口117,其中如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为排烟方向。

其中,排烟口117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四个等,其中,全部排烟口117沿锥台结构110的周向等距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中,排烟口1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排烟口117沿中心烟囱100的轴线对称布置。

可选地,每个排烟口117口内安装有耐热钢管,耐热钢管的内壁半径为285mm。

锥台结构110由多个,具体例如两个、三个或四个等扇形状的第一预制块113和至少两组,具体例如两组、三组等的预制组块114拼接所得,每组预制组块114包括两个第二预制块115。

本实施例中,锥台结构110由四个扇形状的第一预制块113和两组预制组块114拼接所得。

其中请参阅图4以及图5,第一预制块113的厚度为200mm,顶部弧长1151为600mm,底部弧长1153为1400mm,重量600kg。每组预制组块114包括两个第二预制块115,每个第二预制块115与第一预制块113的厚度、顶部弧长1151、底部弧长1153均相同,也即是,锥台结构110由均分的四个第一预制块113以及四个第二预制块115拼接所得。其中,每组预制组块114的两个第二预制块115相邻的一侧边1155均开设有半径为280-320mm,例如300mm的半圆孔1156,两个第二预制块115的两个半圆孔1156对接形成圆形的排烟口117。

其中,第一预制块113与第二预制块115的材质相同,第一预制块113、第二预制块115均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原料搅拌混合均匀,浇注振动成型后,先将振动成型后的预制块与模具一起室温养护24h,然后再脱模,在室温后养护24h,然后在100-150°烘烤24h干燥所得。

其中,原料包括:混合物料、减水剂以及水,减水剂的添加量为混合物的0.2wt%,水的添加量为混合物的5.5wt%。按质量百分比计,混合物料包括80wt%的高铝矾土熟料,10wt%的蓝晶石细粉,5wt%的氧化铝微粉,3wt%的铝酸盐水泥,以及2wt%的硅铝凝胶。

可选地,第一预制块113、第二预制块115均设有吊装件116,其中,吊装件116沿对应的第一预制块113或第二预制块115的顶部弧长1151与底部弧长1153的中心连线对称设置,吊装件116位于中心连线长度的2/3处且偏置于靠近顶部弧长1151的一端。

具体地,吊装件11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M20的六角螺母,以及一长度为100mm的直径20mm的圆钢,两个六角螺母的一端预埋入对应的第一预制块113或第二预制块115,两个六角螺母的另一端分别与圆钢焊接。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使用6个月后,虽然试用期间经历了窑况异常时温度,但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的锥台结构110与中心烟囱100之间未出现间隙150,该连接处气密性佳,优于图1所示的方案。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10a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清除气烧石灰竖窑的窑体140的顶端的填料和砂石,完全暴露中心烟囱100,在窑体140的顶端设置支撑外脚120且使支撑外脚120围设在窑体140的顶端的外边缘。

(2)获得扇形状的四个第一预制块113以及两个预制组块114,每个预制组块114包括两个第二预制块115。按照两个第一预制块113、一预制组块114、两个第一预制块113、一预制组块114的方式依次吊装并围设在中心烟囱100的周向,且每个预制组块114的两个预制块的两个半圆孔1156对接形成圆形的排烟口117,然后采用150mm宽的扁钢带围扎箍紧,保证锥台结构110稳定的设置在窑体140的顶端且与中心烟囱100连接,以封闭窑体140的顶端,使热烟气沿预设的排烟口117排出。

(3)在圆孔内安装耐热钢管,并且封堵中心烟囱100伸出锥台结构110且高于加料口130的一端。

本申请提供的施工方法简单,施工得到的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密封性佳,较好实现锥台结构与烟囱间的紧密贴紧;热烟气通过低位锥台结构引出,保证了加料口打开时,加料口所在的中心烟囱的高位处是负压状态,石料与热烟气不再逆向流动接触;同时热烟气改从锥台结构引出,使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温度较低,保护了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外的设备不被高温长期炙烤;延长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在高温热烟气下的使用寿命,保证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不泄漏冒尘,以及保证安装在气烧石灰竖窑窑顶结构设备稳定生产运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一种多孔隔热耐火砖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