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及城市规划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二)
背景技术
跟驰换乘的公交车的发明专利申请,已经在36卷4101期2020年10月09日专利公报公布。跟驰换 乘的公交车,简称:跟驰换乘公交车。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前车、后车可以在行进中连接、断开。在跟驰换 乘公交车的正面、背面、侧面,有供乘客通过的车门,其中,正面门、背面门用于乘客在前车、后车之间 换乘,侧面门用于乘客上下车。跟驰换乘公交车的车内地板平整,车内地板与站台高度基本一致,便于乘 客上下车以及在车内站立、走动、换乘。
多辆跟驰换乘公交车单机连接成为: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不停站连续行驶,每 当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接近公交车站,就有停站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单机起步、加速,从前面连接、加入跟 驰换乘公交车列队,同时,在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的队尾有跟驰换乘公交车单机断开、退出、减速、停站。
跟驰换乘公交车采用并改进了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车辆跟驰技术。跟驰换乘公交车要求道路曲线半 径大、路面质量好、有标线磁钉等自动驾驶导航设施、无线通信可靠、行驶不受阻碍、延续不断的单向环 路。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在单向环路行驶,自动驾驶、列队跟驰的可靠性高,效率高。
跟驰换乘公交车与曲折形岛式站台的高架环路配合,就构成了一种:工程量小、造价低、站间距离小、 平均速度高、便于穿越旧城区、便于资源共享、便于职住平衡的城市高架公共交通系统。这种高架公共交 通系统可以用于引导旧城区扩张、也可以用于新城区建设,其效果明显优于用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 干,以及用地铁引导城市扩张。高架环路也可以称为:高架环状通道。
跟驰换乘公交车与高架环路配合主要解决长距离、大范围的城市公共交通问题。还需要提出地面公共 交通道路方案,解决现有城市的地面公共交通、地面社会车辆、自行车、步行之间的矛盾,提高城市地面 交通的综合效率;同时,解决高架环路公交乘客的门到站问题、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考察,并查阅有关技术刊物、专利文献,没有发现与本发明同样的技术方案。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
背景技术
文件如下:【1】田耕.并联高架快速路:中国,ZL200520001065.4[P].公告日2007.2.14.
【2】田耕.扭环线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国,200910000364.9[P].
公开日2009.5.20.公开号CN 101435178A.
【3】田耕.并联高架路的岛式车站的立柱站棚:中国,200910163025.2[P].
发明专利申请日2009.8.20.公开日2010.1.20.公开号CN 101629410A.
【4】田耕.并联高架路的中间匝道的中凹形墩柱盖梁:中国,200910163026.7[P].
发明专利申请日2009.8.20.公开日2010.3.17.公开号CN 101671983A.
【5】田耕.并联高架路岛式车站的阶梯形站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59811.2[P].
发明专利申请日2009.12.15.公布日2010.05.19公布号CN 101709573 A
【6】田耕.并联高架路的高架平面交叉路口及换乘站: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43840.5[P].
发明专利申请日2010.4.12.
【7】田耕.并联高架路的迂回式立体交叉路口及换乘站: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45773.0[P].
发明专利申请日2010.4.14.
【8】田耕.并联高架路车站与高架铁路客站并行构成的带状交通枢纽,中国,专利号:ZL 201010210134.8,
专利申请日:2010年06月28日,授权公告日:2016年03月23日.
【9】田耕.关于并联高架快速路的设想[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9):114.
【10】田耕.并联高架快速路[J].交通标准化,2009,(2/3)上半月刊:118.
【11】田耕.关于并联高架路与扭环线型地铁的设想[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6):24.
【12】田耕.并联高架路的中间匝道及岛式车站站棚[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132.
【13】田耕.并联高架路岛式车站的阶梯形站台及换乘站[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4):17.
【14】田耕.扭环线型的地铁[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6):11.
【15】田耕.用并联高架快速路引导城市圈的土地利用[OL].新浪博客,[2010、6、15],
http://blog.sina.com.cn/blgjksl.此文章获得:2010“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 低碳生活”网络征集活动优秀作品荣誉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章。
【16】田耕.纵列串联布置的高架铁路客站及带状交通枢纽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0,(11):19.
【17】田耕.带状铁路客运枢纽探讨[J].综合运输,2016,(7):69.
【18】田耕.环状城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315740.8,专利申请日:2017年05月08日.
【19】田耕.并联高架路的曲折形岛式站台,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488082.4,
专利申请日:2020年05月29日.
【20】田耕.跟驰换乘的公交车,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650214.9,
专利申请日:2020年07月07日。在36卷4101期2020年10月09日专利公报公布
【21】新华网.伦敦计划打造全球“最适宜步行”城市.www.xinhuanet/2018-07-20/
【22】Cashcow.2020年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趋势。趋势九:自动驾驶技术进化。
2020.1.1。@IT经理网。www.ctocio.com
【23】狩集 浩志,80km/h车距仅4米4辆卡车自动列队行驶。2013-2-28.卡车之家www.360che.com
【24】https://www.next-future-mobility.com/
【25】陈玉娇,邓智团.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计划,国际城市观察,2020-12-15
【26】东方新闻.沙特:宣布首个“零碳城市”计划.央视网,2021-01-11
【27】新华网.我国自主研发成功地铁列车自主运行系统.www.xinhuanet/2021-05-10/
(三)
发明内容
:[1]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跟驰换乘公交车在地面运行提供必要的道 路条件,同时兼顾社会车辆、自行车、行人的通行。
[2]本发明提出的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在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9R1的两侧有一系列红绿灯liga1、liga1’,liga2、liga2’,liga3、 liga3’,liga4、liga4’,liga5、liga5’,liga6、liga6’,liga7、liga7’,liga8、liga8’等, 这一系列红绿灯,用行驶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BUS1g3、BUS1g2、BUS1g1作为触发信号源,在t1、t2、 t3等时刻,触发红绿灯远程控制系统,使这一系列红绿灯逐次转变为绿灯,保证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一 路绿灯、连续行驶。用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作为红绿灯的触发信号源,可以是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BUS1g3、 BUS1g2、BUS1g1的车载无线信号,也可以是地面单向环路9R1沿线布设的有线或无线信号。跟驰换乘公 交车列队BUS1g3、BUS1g2、BUS1g1以及跟随的社会车辆car1、car2等形成了的车队,该车队以对行人车 辆友好的、安全的速度,例如:约20km/h至50km/h,一路绿灯,连续行驶,同时,保证停站1g1的 跟驰换乘公交车单机BUS1g4的起步、加速、连接、加入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BUS1g3、BUS1g2,以及跟驰 换乘公交车单机BUS1g1从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BUS1g3、BUS1g2、BUS1g1的队尾断开、退出、减速、停站 1g1。
红绿灯的绿灯被触发后,绿灯的延时时间tg由红绿灯远程控制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而转变为 红灯,红灯经延时时间tr后,红绿灯的绿灯将再次被触发。红绿灯远程控制系统是已有的技术。已有的 红绿灯远程控制系统可以用多种方式触发,例如用于救护车、救火车优先通行。
跟驰换乘公交车利用自动驾驶、列队跟驰技术,在确定的单向环路行驶,是有条件无人自动驾驶,虽 然可以预先设定诸多参数,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反馈,需要调整,需要自动化闭环系统。即:跟驰 换乘公交车及社会车辆组成的车队不能按照设定程序,被动的开环运行;用行驶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作 为信号源,触发红绿灯是必要的。
本发明用行驶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作为信号源,触发地面单向环路沿线的红绿灯,这一技术可以参 考铁路移动闭塞技术,地铁列车自主驾驶技术。
2、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9R1的弯道半径r大,地面单向环路9R1的弯道半径r可以满足跟驰 换乘公交车列队在转弯行驶中前车、后车连接、断开的需求,可以满足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在转弯行驶中 乘客在前车、后车之间走动、换乘的需求。
3、地面单向环路9R1的路面质量好,道路标线、磁钉等导航设施完善、便于识别。
4、地面单向环路9R1的公交站1g1、1g2、1g3等的站台g08高度与跟驰换乘公交车的车内地板08高度基 本一致。方便乘客上下车以及在车内站立、走动、换乘。
5、上、下行地面单向环路之间,如:9R1与9R99之间,或9R200与9R300之间,或9R400自身的上、下 行路之间,的距离较近。可以缩短公交乘客往返步行的距离,方便行人、车辆过路、暂停。
6、地面单向环路9R1可以是:相切环线,如:9R1与9R99,也可以是:类似现有的城市环路的同心环线, 如:9R200与9R300,也可以是:一条道路的终端呈大回转弯形成的逆时针环线,如:9R400。
[3]本发明提出的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的有益效果是:
1、为跟驰换乘公交车在地面道路的行驶、运营提供了条件。可以发挥跟驰换乘公交车平均时速高、站间 距小、设站灵活、输送能力大的优势。地面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BUS1g3、BUS1g2、BUS1g1的平均时速, 约为20-50km/h,站间距离约为300m,设站灵活,乘客步行距离短。实际效果明显优于地铁、小汽车。这 使得公共交通优势明显,让人们更愿意采用公共交通。
2、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与社会车辆形成的车队队形紧凑,匀速行驶,通过时间短;与现有的统一控制、 智能交通方法相比,地面道路综合效率明显提高。
3、兼容了门到门的社会车辆交通。在机动化时代,城市交通必须兼容并且抑制门到门的社会车辆。
4、行人过路斑马线的间距近,车辆过路的路口间距近,减少行人车辆绕行,缩短了过路时间。
5、在跟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9R1、9R99沿线的两侧,商业窗口多,交通与城市功能密切融合。
6、地面慢行路80、81、81’、82、82’、83、83’、84、84’,92、9100等解决地面慢行交通问题,跟 驰换乘公交车的地面单向环路9R1、9R99等解决城市局部地区的中等速度公共交通问题,高架环路8R解 决大范围的快速公共交通问题,内环路8b、外环路8a解决大范围的高速社会车辆交通问题。四者配合利 于城市资源丰富,利于城市资源共享。
7、利于职住平衡。
8、技术比较简单。利用、简化、改进了现有的自动驾驶跟驰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快速实用化。
9、在地面单向环路(9R1),跟驰换乘公交车可以用检测结果与记录比对,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列队跟 驰的可靠性。
10、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安全性好。
11、抑制小汽车上路、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四)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架环路、地面单向环路、地面慢行路的立体交叉俯视图。
图2是高架环路的横断面及地面单向环路的侧立面图。
图3是距离相近的两条地面单向环路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地面单向环路两侧的红绿灯被依次触发恢复的示意图。
图5是两条距离相近的地面单向环路的横断面图。
图6是高架环路、地面单向环路、地面慢行路、地面内外环路的配合图。
图7是高架环路与地面单向环路配台的城市俯视图。
图8是地面单向环路的三种基本形式图。
图9是地面单向环路基本形式的组合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
图1是高架环路、地面单向环路、地面慢行路的立体交叉俯视图。
图1标出了:高架环路8R,加速行车道1z、1z’,减速停车路段2z100、2z100’、2z1、2z1’,曲 折形岛式站台即高架公交站3z-100、3z-1,楼梯4、4’,应急停车区5z100、5z100’、5z1、5z1’,升 降机6zlift、6zlift’,噪声隔离墙7、7’,地面慢行路80;停在3z-1站的慢年BUSs2、快车BUSf6, 在加速行车道1z行驶的慢车BUSs1,快车列队BUSf5、BUSf4、BUSf3、BUSf2、BUSf1,停在3z-100站的 慢车BUSs1(b)、快车BUSf5(b),在1z’行驶的快车列队中的BUS f’。图1中的高架环路8R是车辆在高 架道路上逆向行驶,主要为公共交通服务的并联高架路形式。这里,BUS表示公交车,f表示跟驰换乘公 交车即:快车,f’表示反向行驶的快车,s表示站站停慢车,后缀1、2、3、4、5、6等表示最近的目标 停车站。图1还标出了:高架环路的宽度参考值16m,站间距300m,0点:高架环路周长30km,即有100 个高架公交站。
理想的步行城市不是让人们被迫的长距离步行,而是让公共交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人们舒适的 步行。所以,根据西班牙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路网间距340m的经验,并适当简化,本发明提出的城市模型, 公交车站间距约为300m-360m。跟驰换乘公交车的特点之一是:不会因站间距离近,而降低运行的平均时 速。
图1还标出了:在高架站台3z-1下,两条距离相近的地面单向环路9R1、9R99,两条地面单向环路 之间的地面停车区5g,行人安全岛5gm,两条地面单向环路之间的距离w;还标出了9R1的:公交车道9R1a, 辅助车道9R1b,斑马线zeb,红绿灯liga2、liga2’;正在9R1a上行驶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BUS1g3、 BUS1g2、BUS1g1,这里,BUS表示公交车,1表示1路环行,g表示地面,3、2、1表示最近的目标停车站。 标出了地面单向环线9R99的:公交车道9R99a,辅助车道9R99b,红绿灯ligb2、ligb2’。
图1还标出了:在高架站台3z-100下,地面慢行路9100。
跟驰换乘公交车在高架环路8R的运行过程是:BUSs2、BUSf6停在3z-1站;BUSs1以及连接在一起快 车列队BUSf5、BUSf4、BUSf3、BUSf2、BUSf1在1z上行驶,乘客可以在行驶中的快车列队的前、后车之 间换乘;将在3z-1下车的乘客聚集在BUSf1:
当快车列队驶近3z-1时,快车列队发出信号,BUSs2、BUSf6收到信号,起步,从2z并入1z,加速; BUSs1从1z并入2z,减速;BUSf1从快车列队BUSf5、BUSf4、BUSf3、BUSf2断开、退出,从1z并入2z, 减速;BUSs1、BUSf1停在3z-1站;
BUSf6与以正常速度行驶的快车列队连接,形成新的快车列队:BUSf6、BUSf5、BUSf4、BUSf3、BUSft2, 驶向3z-2。
以上过程周而复始。停在3z-100站的BUSs1(b)、BUSf5(b)等待着下一个快车列队。
设:跟驰换乘公交车快车列队的行驶速度60km/h。即:每18s,快车列队每行进300m,就有一辆快 车单机从前面连接、加入快车列队;每18s,快车列队每行进300m,就有一辆快车单机从后面断开、退出 快车列队:连接、加入与断开、退出分别进行,相互不干扰。快车列队越长,间隔时间越短,其输送能力 越大。如图1所示,快车单机的长度5m,载20人;5辆快车列队,快车列队的长度25m,载100人。
为了调整运输能力,跟驰换乘的公交车队的长度会有不同,短途乘客需乘坐站站停的慢车。
图1中的升降机6zlift、6zlift’用于车辆上下高架路;与匝道相比,采用升降机6zlift、6zlift’ 可以减小高架路的体量;在公交乘客少时,8R可以用于货运。公交车分散的停在高架环路8R下的地面, 根据情况,随时投入、退出运营,车辆调度接近实际,避免了建设大型停车场。
图2是高架环路的横断面及地面单向环路的侧立面图。
图2标出了:高架环路8R,加速行车道1z、1z’,减速停车路段2z,曲折形岛式站台即高架公交站 3z-1,楼梯4,停站的跟驰换乘公交车BUSf6,行驶的跟驰换乘公交车BUSf1、BUSf’,地面慢行路80, 地面单向环路9R1,地面公交站1g1,停站的跟驰换乘公交车BUS1g4,行驶中的跟驰换乘公交车BUS1g3、 BUS1g2、BUS1g1,城市功能区21、21’;图1还标出了8R上部的宽度16m。8R的路面高度7m。
从图2可见,高架公交站3z-1与地面公交站1g1的距离近、上下方便,城市交通与城市功能区21、 21’密切融合。
图3是距离相近的两条地面单向环路的局部俯视图。
图3的地面单向环路9R1包括:公交车道9R1a,辅助车道9R1b,地面公交站1g1、1g2、1g3,地面 公交站楼梯4g,高架公交站楼梯4’,4’的上端连接高架公交站3z-1,红绿灯liga1、liga1’、liga2、 liga2’、liga3、liga3’、liga4、liga4’、liga5、liga5’、liga6、liga6’、liga7、liga7’、liga8、 liga8’,斑马线zeb:停站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单机BUS1g6、BUS1g5、BUS1g4,行驶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列 队BUS1g3、BUS1g2、BUS1g1,跟随行驶的社会车辆car1、car2等:这里BUS1g表示1路地面环行公交车, 后缀6、5、4、3、2、1等表示最近的目标停车站。
图3的地面单向环路9R99包括:公交车道9R99a、辅助车道9R99b,为了图面简洁,只标出了:地面 公交站99g9、99g10、99g11,高架公交站楼梯4,停站的跟驰换乘公交车单机BUS99g13,行驶的社会车 辆car99,红绿灯ligb1、ligb1’,ligb4、ligb4’:
图3还标出了:两条地面单向环路之间的应急停车区5g、交叉路口停车区5gX、行人安全岛5gm,地 面慢行路82、82’,停车区的备用公交车BUS1gb,停车区的car3、car4,路口的car5,路口停车区的car6: 两条地面单向环路之间的距离w。
图3还标出了:相邻地面公交站的距离360m,单向环路周长7.2km,单向环路启点0。设地面跟驰换 乘公交车的时速36km/h,地面跟驰换乘公交车环行一周用时12min,环行1/4周用时3min。
图3标出了横截面截取线A-A。
因为,图3的地面单向环路9R1、9R99分别运行、互不干涉,所以,图3所示的道路是:距离相近的 两条地面单向环路。
图4是地面单向环路两侧的红绿灯被依次触发恢复的示意图。
见图4及图3,在t1、t1’、t1”、t1”’等时刻,红绿灯liga1、liga2、liga3、liga4等被依次触发,变为绿灯,经过tg时段后,红绿灯liga1、liga2、liga3、liga4等被依次恢复为红灯;经过 tr时段,在t2、t2’、t2”、t2”’等时刻,红绿灯liga1、liga2、liga3、liga4等,再被依次触 发,变为绿灯,经过tg时段后,红绿灯liga1、liga2、liga3、liga4等,再被依次恢复,变为红灯;这 一过程周而复始。
在tg时段,地面单向环路9R1主要满足跟驰换乘公交车的运行需求。在tr时段的地面单向环路9R1 主要满足人车过路的需求。为了简洁起见,这里将复杂的通行需求简化为沿着9R1的红绿灯被依次触发、 恢复两种情况。为了简洁起见,这里只画出了4个地面单向环路两侧的红绿灯被依次触发、恢复的示意图。
图5是两条距离相近的地面单向环路的横断面图;图5是图3的A-A横断面图。
图5标出了:地面单向环路9R1、9R1的公交车道9R1a、辅助车道9R1b、公交站1g2、公交站台地面 g08、楼梯4g、红绿灯liga4及liga4’、停站的公交车BUS1g5、公交车内地板08、公交车背面门05; 地面单向环路9R99、9R99的公交车道9R99a、辅助车道9R99b、公交站99g10、公交站台地面g08、楼梯 4g、红绿灯ligb4及ligb4’、停站的公交车BUS99g13、公交车内地板08、公交车正面门02;9R1与9R99 之间的行人安全岛5gm,9R1与9R99之间的距离W。从图5可见公交车内地板08与公交站台地面g08的 高度一致。
图6是高架环路、地面单向环路、地面慢行路、地面内外环路的配合图
图6标出了:高架环路8R,高架环路公交车站3z-99、3z-100、3z-1、3z-2、3z-3;地面单向环路 9R97、9R99、9R1、9R3,地面单向环路车站97g11,99g1、99g6、99g9、99g10、99g11、99g16,1g1、1g2、 1g3、1g6、1g11、1g16,3g1;地面慢行路9100、92,地面慢行路80、81、81’、82、82’、83、83’、 84、84’;地面外环路8a、涵洞cul,地面内环路8b、涵洞cul’,城市功能区21、21’,居住区21b、 21b’,城市功能区居住区构成了城区21B,城市外围21D,城市绿心21G,图6还标出了高架环路的站间 距300m,高架环路与内、外环路的距离1500m。
设各地面单向环路相同。以地面单向环路9R1为例:车站20个(1g1至1g20),站间距360m,环路 周长7.2km;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时速36km/h,跟驰换乘公交车列队环行一周用时12min,乘客1g1到1g6 车上用时3min。设跟驰换乘公交车发车间隔2min,即乘客候车最长时间2min。从家门到1g6,距离300m, 乘客步行5min,候车2min,从1g6到1g11,乘客车上用时3min,共计:10min。骑自行车,1.5km,用时 10min。
地面单向环路9R1内的市区面积:0.3×2×1.5×2=1.8km2,可容纳城市人口3.6万人。地面单向环 路需要停站公交车20辆,发车时间间隔2min,3辆列队,行驶车辆3×6=18辆,即共需要跟驰换乘公交 车单机20+18=38辆。服务人口3.6万人。
地面内环路8b、外环路8a,是社会车辆的主要通道。通过涵洞cul、cul′及相应的道路,便于城 区21B、城市外围21D、城市绿心21G之间联系。
图7是高架环路与地面单向环路配合的城市俯视图。
图7标出了:高架环路8R,高架车站3z-1、3z-2,......3z-50、3z-51、3z-52,......3z-99、3z-100, 地面单向环路9R1、9R3,......9R47、9R47、9R51、9R53,......9R97、9R99,地面外环路8a、地面内环路 8b,城区21B,城市外围21D,城市绿心21G;图7还标出了:高架环路到内、外环路的距离均为1500m, 3z-1是0点,8R周长30km,相邻各站间距300m;半程,从3z-1到3z-51,或从3z-99到3z-49等,均 为15km。设:快车列队运行速度:60kn/h,即:300m/18s,15km/15min;也就是,在8R,任意两个最远 高架站之间,乘客乘坐跟驰换乘的公交车,车上用时,均约为15min。8R沿线两侧各1.5km,市区面积900km2, 可容纳城市人口约180万人。
在图7,高架环状通道8R主要负责乘客长距离的快速移动,9R1等50条地面单向环路主要负责乘客的 局部交通及接驳,内环路8b、外环路8a主要负责社会车辆的大范围移动。
图8是地面单向环路的三种基本形式图。
图8a是如同图6、图7的地面单向环路的简图。9R99与9R1顺时针单向环行相切,形成了上、下行 的路段。
图8b的9R200、R300是两条方向相反的地面单向环路。
图8c的9R400是逆时针的地面单向环路,在9R400的端部有较大逆时针回转环,9R400的自身形成 了上、下行路段。因为9R400的上、下行路段分别受到各自红绿灯的控制,所以9R400被分格成了两条地 面单向环路。
图8a、8b、8c标出了地面单向环路的转弯半径r,r反映出:地面单向环路的转弯半径大。
图9是地面单向环路基本形式的组台图。
在图9a,9Ra1、9Ra2、9Ra3、9Ra4、9Ra5、9Ra6、9Ra7、9Ra8等8个顺时针地面单向环路相切,还 有方向相反的地面单向环路9R201、9R301,方向相反的地面单向环路9R202、8R302。在图9a的9Ra1等 与9R301、9R202相交处,9R301、9R202的公交车先行。
在图9b,逆时针的地面单向环路9R401、9R402相交,在相交点增加了立交桥9RX。
图9a、图9b的地面单向环路构成了:城市地面公交路网。其可以用于改造现有的城市地面公交路网。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基于固废利用的轻质二灰土路基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