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化石油气运输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液化气船。背景技术
液化石油气是天然气生产和原油精炼的衍生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其中,液化气船是运输液化石油气的主要载体。为了更好地迎接市场需求,液化气船的舱容尺度向更高级别增加已经成为液化气船设计建造市场的主趋势。因受码头航道的尺寸限制,液化气船在向大型化发展时很难在船舶长度、宽度等主尺度上有新突破,势必会存在船舶型深增加的情况。液化气船一般包括主甲板,与主甲板相距预定高度的位置处设置有集管,在船舶型深增加时,该集管的位置过高,其与码头的装卸高度不匹配,很难与码头的装卸管道对接,影响液化石油气的装卸过程。
因此,如何在船舶型深增加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液化气船,以满足集管的装卸高度要求,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化气船,其能够在主甲板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主甲板与集管出口对应的区域开设开口,并在开口内设有与主甲板相距预设高度的集液盘,通过降低集液盘的高度来调整集管出口的高度,使得集管出口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匹配,进而实现集管与码头的装卸管道的对接。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化气船,包括:
液货舱;
液货舱围护系统,具有用于容纳液货舱的容腔;液货舱围护系统包括船壳外板和主甲板,主甲板的侧端与船壳外板的上端连接;
主甲板上设置有集管,主甲板与集管出口对应的区域开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与主甲板相距预设高度的集液盘,集管出口与集液盘相距预定高度;集液盘与主甲板的高度差满足:在停靠码头时,集管出口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匹配,集管与码头的装卸管道对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船壳外板与主甲板的交汇处形成有与容腔隔开的顶边舱,顶边舱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第一舱室位于开口的下方,第二舱室位于主甲板中的非开口区域的下方,且为水密舱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舱室内设有排水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开口内嵌设有U型连接件,集液盘固定在U型连接件的U型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在预定投影方向上集液盘的投影与开口的投影重合,或者,集液盘的投影落在开口的投影内部,预定投影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集液盘与主甲板的高度差根据码头的装卸管道的高度调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集管出口与集液盘的距离等于或者大于900m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集管出口通过连接法兰与码头的装卸管道连接,在预定投影方向上连接法兰的投影落在集液盘的投影内部,预定投影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主甲板包括有两组,两组主甲板沿船体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液化气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如下:
在船舶型深增加的情况下,本申请能够在主甲板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主甲板与集管出口对应的区域开设开口,并在开口内设有与主甲板相距预设高度的集液盘,在集管出口和集液盘之间的距离为定值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集液盘的高度来调整集管出口的高度,使得集管出口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匹配,进而实现集管与码头的装卸管道的对接。并且,船壳外板与主甲板交汇处的顶边舱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将位于主甲板中非开口区域下方的第二舱室作为水密舱室,可进一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液化气船中与主甲板开口区域所对应位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液化气船中与主甲板中非开口区域所对应位置的主视剖面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示说明:
100主甲板;110开口;200集液盘;300集管;400船壳外板;500顶边舱中的第一舱室;510顶边舱中的第二舱室;600容腔;700液货舱;800U型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叙述方便,文中方向定义如下:沿船体高度方向,从船顶至船底方向为垂向,指向船顶的方向为上方,指向船底的方向为下方;沿船体宽度方向,从船体左舷至右舷为横向;沿船体长度方向,从船艏至船艉方向为纵向。上述方向定义对本申请的结构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化气船。
参见图1~图4,该液化气船包括液货舱700和液货舱围护系统。液货舱围护系统具有用于容纳液货舱700的容腔600,且包括船壳外板400和主甲板100,主甲板100的侧端与船壳外板400的上端连接。
主甲板100上设置有集管300,主甲板100与集管300出口对应的区域开设有开口110,开口110内设有与主甲板100相距预设高度的集液盘200。集管300出口与集液盘200相距预定高度,具体地,集管300出口与集液盘200的距离D1根据规范和操作标准要求得到,上述D1优选为等于或者大于900mm。集液盘200与主甲板100的高度差满足:在停靠码头时,集管300出口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匹配,集管300与码头的装卸管道对接。本实施例中,集液盘200与主甲板100的高度差根据码头的装卸管道的高度调整。
现有液化气船在增加舱容时,通常不可避免地会增加船舶型深,即抬高主甲板100的位置以增加船体的高度。主甲板100位置抬高时,主甲板100上的集管300位置也抬高,使得集管300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不匹配,很难与码头的装卸管道对接。而本申请在主甲板100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主甲板100与集管300出口对应的区域开设有开口110,并在开口110内设有与主甲板100相距预设高度的集液盘200,在集管300出口和集液盘200之间的距离D1为定值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集液盘200的高度来调整集管300出口的高度,使得集管300出口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匹配,进而实现集管300与码头的装卸管道的对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图4,集管300出口与液化气船吃水线的距离D2处于预设范围内,上述液化气船吃水线指的是船舶夏季载重线,也可以描述为船舶的最大吃水深度,具体地,集管300出口与液化气船吃水线的距离D2根据码头的装卸高度调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3,船壳外板400与主甲板100的交汇处形成有与容腔600隔开的顶边舱,顶边舱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舱室500和第二舱室510,第一舱室500位于主甲板100中开口110的下方,第二舱室510位于主甲板100中的非开口区域的下方,且为水密舱室。
较佳地,按照积水排放要求,可在第一舱室500内布设排水管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和图2,主甲板100包括有两组,两组主甲板100沿船体宽度方向对称布置在液化气船上。每组主甲板100均沿船体宽度方向延伸,且主甲板100中位于船体左舷或者右舷侧的侧端与船壳外板400的上端连接。船壳外板400的上端优选为超出主甲板100预定高度。
每组主甲板100与集管300出口对应的区域均开设有开口110,开口110内设有与主甲板100相距预设高度的集液盘200,集液盘200的高度低于主甲板100的高度,且集液盘200与主甲板100的高度差根据码头的装卸高度调整。集管300出口与集液盘200之间的距离D1为定值,在集管300出口和集液盘200之间的距离D1为定值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集液盘200的高度来调整集管300出口的高度,使得集管300出口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匹配,进而实现集管300与码头的装卸管道的对接。
集液盘200以现有的合适方法安装在上述开口110内。例如,开口110内嵌设有U型连接件800,集液盘200固定在U型连接件800所限定出的U型腔内。U型连接件800可焊接在开口110附近的主甲板100上,也可与开口110附近的主甲板100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上述可拆卸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又如,集液盘200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连接件未与集液盘200相连的一端固定在开口110附近的主甲板100上。同样地,连接件可焊接在开口110附近的主甲板100上,也可与开口110附近的主甲板100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上述可拆卸方式包括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较佳地,U型连接件800或者连接件均可采用聚氨酯等材料制备而成。
较佳地,在预定投影方向上集液盘200的投影与开口110的投影重合,或者,集液盘200的投影落在开口110的投影内部,预定投影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集管300的入口与液货舱700连通,出口通过连接法兰与码头的装卸管道连通,集管300主要是用于在液化气船停靠在码头上,将液货舱700中的液化石油气输送到码头的装卸管道中。本实施例中,集管300包括液相管和气相管,且集管300通过支架固定在主甲板100上。
较佳地,因主甲板100舾装等布置要求,集管300出口处的连接法兰与左舷或者右舷边的距离为1米以上。
液化石油气具有低温特性,需在集管300出口处的连接法兰的正下方布置集液盘200,该集液盘200采用不锈钢等耐低温材料制成,集液盘200的厚度不小于2mm,且在预定投影方向上连接法兰的投影要落在集液盘200的投影内部,以保证输送过程中泄露的液化石油气均能落在集液盘200上,避免泄露的液化石油气直接落在主甲板100上以对主甲板100造成损伤,从而影响液化气船的可靠性。上述预定投影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船壳外板400和液货舱700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内填充有氮气等惰性气体,以防止液化石油气泄露时发生火灾或者爆炸。船壳外板400和液货舱700之间优选为间隔1m以上。为了提高船壳外板400的结构强度,船壳外板400的内表面可沿船体高度方向布设有若干个增强板,相邻增强板之间的间距可相同或者不相同。
同样地,为了提高主甲板100的结构强度,主甲板100的内表面可沿船体宽度方向布设有若干个增强板,相邻增强板之间的间距可相同或者不相同。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在船舶型深增加的情况下,本申请能够在主甲板100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主甲板100与集管300出口对应的区域开设开口110,并在开口110内设有与主甲板100相距预设高度的集液盘200,在集管300出口和集液盘200之间的距离D1为定值的情况下,通过降低集液盘200的高度来调整集管300出口的高度,使得集管300出口的高度与码头的装卸高度匹配,进而实现集管300与码头的装卸管道的对接。并且,船壳外板400与主甲板100交汇处的顶边舱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舱室500和第二舱室510,将位于主甲板100中非开口区域下方的第二舱室510作为水密舱室,可进一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