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器,尤其涉及一种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
背景技术
海洋船是为离岸作业工程提供服务的一系列船舶的统称。人类通常利用海洋船在海上进行作业。
船靠岸时,由于船即将靠岸有一定的速度,从而会与码头相撞受损,且船靠岸后,人们下岸也较为不便,需要人们搭建临时踏板,从而使得船只靠岸较为不便。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对靠岸船只进行减震,且方便人们下船的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船即将靠岸有一定的速度,从而会与码头相撞受损,且船靠岸后,人们下岸也较为不便,需要人们搭建临时踏板,从而使得船只靠岸较为不便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靠岸船只进行减震,且方便人们下船的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
技术方案为:一种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包括有安装板、支撑板、支撑杆、固定桩、限位杆、第一直线弹簧、压杆、缓冲机构和搭板机构,安装板顶部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下侧设有两个支撑杆,支撑板顶部对称式设有固定桩,固定桩上均滑动式设有限位杆,固定桩和限位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限位杆上均设有压杆,安装板上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缓冲机构,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搭板机构。
进一步的,缓冲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减震板、第一滑杆、第二直线弹簧和缓冲垫,安装板顶部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对称式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均滑动式设有三个第一滑杆,三个第一滑杆之间均连接有减震板,减震板与固定板之间均连接有三个第二直线弹簧,第二直线弹簧均套在第一滑杆上,减震板之间连接有缓冲垫。
进一步的,搭板机构包括有固定座、第一伸缩杆、第一限位板、第二伸缩杆和踏板,安装板顶部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对称式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板,固定座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伸缩杆,支撑板上滑动式设有踏板,踏板与第二伸缩杆转动式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有引流框、储水箱、第一转轴、转板、第一固定柱、平皮带、第二转轴、第一直齿轮和第一齿条,安装板顶部右侧中间设有引流框,安装板顶部设有储水箱,储水箱顶部与支撑板连接,安装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对称式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下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引流框转动式连接,第一转轴中间设有转板,转板位于引流框内,第一固定柱上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侧之间均通过皮带轮绕有平皮带,第二转轴两侧均设有第一直齿轮,踏板两侧均连接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直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限流机构,限流机构包括有第三转轴、第一扭簧、隔离板和第二限位板,储水箱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两侧均与储水箱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第三转轴上设有隔离板,储水箱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隔离板相邻。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有拉杆、固定框、挡板、第二固定柱、第二滑杆和第三直线弹簧,储水箱右侧中间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挡板,挡板上均设有第二固定柱,固定框两侧均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与挡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第二固定柱上侧均设有拉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柱、绕线轮、第二直齿轮和第二齿条,支撑板顶部靠近限位杆的位置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柱,第三固定柱上均转动式设有绕线轮,绕线轮上均设有第二直齿轮,第一齿条顶部均设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直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第三直线弹簧为复位弹簧。
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达到了可以对靠岸船只进行减震,且方便人们下船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船只靠岸时,与减震板和缓冲垫相撞,缓冲垫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进而不会损坏船身;
3、本发明通过第一齿条带动踏板进行移动,使得踏板移出可以与船身相靠,进而方便人们可以下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缓冲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B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搭板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C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伸缩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D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限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E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排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F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绕线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_安装板,2_支撑板,3_支撑杆,4_固定桩,5_限位杆,6_第一直线弹簧,7_压杆,8_缓冲机构,81_固定板,82_减震板,83_第一滑杆,84_第二直线弹簧,85_缓冲垫,9_搭板机构,91_固定座,92_第一伸缩杆,93_第一限位板,94_第二伸缩杆,95_踏板,10_伸缩机构,101_引流框,102_储水箱,103_第一转轴,104_转板,105_第一固定柱,106_平皮带,107_第二转轴,108_第一直齿轮,109_第一齿条,11_限流机构,111_第三转轴,112_第一扭簧,113_隔离板,114_第二限位板,12_排水机构,121_拉杆,122_固定框,123_挡板,124_第二固定柱,125_第二滑杆,126_第三直线弹簧,13_绕线机构,131_第三固定柱,132_绕线轮,133_第二直齿轮,134_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如图1-8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支撑板2、支撑杆3、固定桩4、限位杆5、第一直线弹簧6、压杆7、缓冲机构8和搭板机构9,安装板1顶部左侧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下侧设有两个支撑杆3,支撑板2顶部右侧前后对称式设有固定桩4,固定桩4上均滑动式设有限位杆5,固定桩4和限位杆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直线弹簧6,限位杆5左侧均设有压杆7,安装板1右侧设有缓冲机构8,安装板1和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搭板机构9。
缓冲机构8包括有固定板81、减震板82、第一滑杆83、第二直线弹簧84和缓冲垫85,安装板1顶部右侧前后对称式设有固定板81,固定板81上均滑动式设有三个第一滑杆83,三个第一滑杆83之间均连接有减震板82,减震板82与固定板81之间均连接有三个第二直线弹簧84,第二直线弹簧84均套在第一滑杆83上,减震板82之间连接有缓冲垫85。
搭板机构9包括有固定座91、第一伸缩杆92、第一限位板93、第二伸缩杆94和踏板95,安装板1顶部右侧前后对称式设有固定座91,固定座91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板93,固定座91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伸缩杆92,第一伸缩杆92上侧均滑动式设有第二伸缩杆94,支撑板2右侧滑动式设有踏板95,踏板95与第二伸缩杆94转动式连接。
船靠岸时,可以使用本固定器, 本固定器固定在岸边,船即将靠岸时,可以将船上的连接绳扔到支撑板2上,并将连接绳拴住限位杆5,船移动至与缓冲垫85和减震板82接触时,会将缓冲垫85和减震板82向左侧压动,第二直线弹簧84被压缩,缓冲垫85和减震板82可以保护船身不受损坏,然后使用者可以将踏板95沿支撑板2向右侧抽出,踏板95带动第二伸缩杆94沿第一伸缩杆92向右上方移动,且第一伸缩杆92向右侧转动至与右侧的第一限位板93接触,此时踏板95与船身相靠近,使得船上的人员可以通过踏板95下岸,当使用者需要将船驶出时,可以通过压杆7将限位杆5向下移动,使得第一直线弹簧6被压缩,如此使得限位杆5可以与连接绳脱离,然后使用者不再对压杆7和限位杆5施加力,在第一直线弹簧6的复位作用下,压杆7和限位杆5向上移动复位,且在第二直线弹簧84的复位作用下,缓冲垫85和减震板82反向移动复位,然后人们可以将踏板95沿支撑板2向左侧移动收起,第一伸缩杆92向左侧转动,且第二伸缩沿第一伸缩杆92向下移动复位。
实施例2
一种海洋船舶靠岸用辅助固定器,如图1、图2、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伸缩机构10,伸缩机构10包括有引流框101、储水箱102、第一转轴103、转板104、第一固定柱105、平皮带106、第二转轴107、第一直齿轮108和第一齿条109,安装板1顶部右侧中间设有引流框101,安装板1顶部设有储水箱102,储水箱102顶部与支撑板2连接,安装板1右侧前后对称式设有第一固定柱105,第一固定柱105下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103,第一转轴103与引流框101转动式连接,第一转轴103中间设有转板104,转板104位于引流框101内,第一固定柱105上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107,第一转轴103和第二转轴107前后两侧之间均通过皮带轮绕有平皮带106,第二转轴107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直齿轮108,踏板95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一齿条109,第一齿条109与第一直齿轮108啮合。
当船逐渐靠近固定器时,船行驶带起的海水冲沿引流框101下侧进而流动至储水箱102中,海水冲进引流框101内与转板104接触时,使得转板104和第一转轴103顺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皮带轮和平皮带106带动第二转轴107和第一直齿轮108转动,由于储水箱102对第一齿条109导向限位,通过第一直齿轮108和第一齿条109啮合,进而第一齿条109带动踏板95向右侧移动,如此无需人工手动将踏板95向右侧移出,更加方便人们下岸。
还包括有限流机构11,限流机构11包括有第三转轴111、第一扭簧112、隔离板113和第二限位板114,储水箱102右下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111,第三转轴111前后两侧均与储水箱102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112,第三转轴111上设有隔离板113,储水箱102前后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板114,第二限位板114位于隔离板113右侧。
海水通过引流框101冲进储水箱102时,使得隔离板113向储水箱102内侧翻转,第一扭簧112发生形变,在第二限位板114的作用下,隔离板113无法向储水箱102外侧翻转,进而海水无法从储水箱102中流出,如此转板104只能保持顺时针转动,方便将踏板95移出,当没有海水冲向隔离板113时,在第一扭簧112的复位作用下,隔离板113反向转动复位。
还包括有排水机构12,排水机构12包括有拉杆121、固定框122、挡板123、第二固定柱124、第二滑杆125和第三直线弹簧126,储水箱102右侧中间设有固定框122,固定框122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挡板123,挡板123上均设有第二固定柱124,固定框122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杆125,第二滑杆125与挡板123之间均连接有第三直线弹簧126,第二固定柱124上侧均设有拉杆121。
船靠岸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通过两侧的拉杆121将第二固定柱124和挡板123向外侧移动,第三直线弹簧126被压缩,此时挡板123不再堵住储水箱102中的开口位置,海水通过储水箱102的开口位置流动至转板104上,使得转板104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皮带轮和平皮带106带动第二转轴107和第一直齿轮108进行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直齿轮108和第一齿条109啮合,进而第一齿条109带动踏板95向左侧移动收起,如此无需人工手动将踏板95收起,随后使用者不再对拉杆121、第二固定柱124和挡板123施加力,在第三直线弹簧126的复位作用下,第二固定柱124和挡板123向内侧移动复位。
还包括有绕线机构13,绕线机构13包括有第三固定柱131、绕线轮132、第二直齿轮133和第二齿条134,支撑板2顶部右侧前后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柱131,第三固定柱131上均转动式设有绕线轮132,绕线轮132上均设有第二直齿轮133,第一齿条109顶部均设有第二齿条134,第二齿条134与第二直齿轮133啮合。
使用者将船上的连接绳对绕线轮132绕几圈之后,再套在限位杆5上,第一齿条109带动第二齿条134向右侧移动时,通过第二齿条134与第二直齿轮133啮合,使得绕线轮132转动对连接绳收线,当第一齿条109带动第二齿条134向左侧移动时,通过第二齿条134与第二直齿轮133啮合,使得绕线轮132转动对连接绳放线,如此可以对连接绳进行收纳归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便携式客船用轻质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