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隔膜泵

文档序号:4675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58次 英文

一种双联隔膜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吸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联隔膜泵。

背景技术

微型电动隔膜泵是用微型直流电动机做动力驱动装置,驱动内部机械偏心装置做偏心运动,由偏心运动带动内部的隔膜做往复运动。从而对固定容积的泵腔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压缩时抽气口关闭,排气口打开形成微正压)、拉伸(压缩时排气口关闭,抽气口打开形成负压),在泵抽气口处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气体(或液体)压(吸)入泵腔,再从排气口排出。

另外,微型真空泵,微型抽气泵,负压泵都是隔膜式的,正因为抽气口处或者抽排气口可以与外界大气形成压力差,同时不像大型真空泵需要润滑油和真空泵油,不会污染工作介质,而且具有体积小巧、噪音低、免维护,可以连续24小时运转等优点,所以微型真空泵被作为动力装置,广泛用于气体采样、气体循环、真空吸附、加速过滤、抽水等等场合,在医疗、卫生、科研、环保、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饮水机,咖啡机,净水机,空气净化器,泡茶机,水循环设备,尤其是饮用水领域等尤其受青睐。

但是,在应用到产品本身时,由于设计应用的结构的需要,所需出水口的位置随着产品本身变化,会提出不同要求,现有的解决方案均为设置两个联排的泵体,在各个泵体下安装对应所需的电机来驱动泵体,两个电机对应两个泵体,这样往往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在生产中也会造成产能受限,增加组装工序,在后期产品应用中也需要设计相应的复杂控制电路,同时应用的产品体积也会增大,在售出后,维修难度也变得十分棘手。

故此,现有的双泵体隔膜泵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使用单个电机即可分别单独驱动两个联排泵体中任意一个泵体工作的双联隔膜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双联隔膜泵,包括有:

泵体座,在该泵体座上端面凹陷的形成有左右两个相互连通的进水腔,在所述进水腔内分别具有一独立的出水腔以及分别形成于所述出水腔外围,且上下贯通所述进水腔底面的至少一个进水流道,在所述出水腔内分别同样具有上下贯通的出水流道;

端盖,该端盖盖合于所述泵体座上,并能使所述进水腔以及所述出水腔分别形成封闭的中空状容置空间,在所述端盖上表面设有能与所述进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以及分别能与所述出水腔相连通的出水口,采用共用一个进水口,单独各自独立的两个出水口,减少了进水口的设置,节约成本,结构更合理;

贴合与所述泵体座底面的膜片座,在该膜片座内对应左右两所述进水腔位置分别设有隔膜室,在所述隔膜室内分别设有能将进入所述进水腔内的液体经所述进水流道抽入后从所述出水流道挤出的挤压件;

中空且顶部呈开口状的驱动座,该驱动座扣合于所述膜片座的底面,且在该驱动座内设有能分别单独驱动两所述挤压件工作的传动装置;

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进水流道处,且能动态堵塞该进水流道的第一软阀片,该第一软阀片分别设置在所述泵体座底面,在所述出水腔内分别动态设有能堵塞所述出水流道的第二软阀片,其中,当所述挤压件将进入所述进水腔内的液体经所述进水流道抽入时,所述第一软阀片打开对应的进水流道,同时所述第二软阀片封闭对应的所述出水流道,当所述挤压件将抽入的液体经所述出水流道挤压而出时,所述第一软阀片封闭所述进水流道,同时所述第二软阀片打开所述出水流道;

一能在正转时驱动传动装置进行正转,进而带动其中一所述挤压件工作、能在反转时驱动传动装置进行反转,进而带动另一所述挤压件工作的驱动件,该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座上,其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挤压件包括有分别活动嵌置在所述隔膜室内的至少二个皮碗,在所述皮碗底部均固定有皮碗摆杆,在所述皮碗摆杆底部活动套设有能依次带动各个皮碗产生挤压抽吸动作,进而使所述隔膜室内空间容积减小或增大的摇摆件,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两所述摇摆件之间,并分别与两所述摇摆件单独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摇摆件包括有摇摆支架,在所述摇摆支架顶部分别设有多个能容所述皮碗摆杆底端对应插入的第一通孔,在所述摇摆支架底部中心分别设有一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下方活动套设有能被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旋转的偏心轴套,在该偏心轴套上贯穿有能容所述连接杆插入的偏心轴孔,在所述驱动座内分别对应各个所述摇摆支架下方可转动的设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的顶端固定于上方对应的所述偏心轴套底部,并位于所述偏心轴孔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驱动座内腔顶部以及底部的正反转轮,在所述正反转轮之间设有能经由驱动件驱动转动的驱动轮,在该驱动轮上设有能在正转或反转时分别与上下对应的所述正反转轮单独进行连接,进而带动其旋转的离合件,两所述正反转轮分别与对应的左右两所述偏心轴套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在位于所述驱动座内腔顶部的所述正反转轮上固定设有同轴心的第一齿轮,在所述驱动座内腔底部的所述正反转轮上固定设有同轴心的第二齿轮,在其中一所述偏心轴套的旋转轴上设有与该旋转轴同轴心,且能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在另一所述偏心轴套的旋转轴上设有与该旋转轴同轴心,且能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离合件包括有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底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一侧为斜面、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一单向齿,和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二齿轮顶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一侧为斜面、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二单向齿,所述第一单向齿和第二单向齿的斜面朝向相反,至少一个上下贯穿于所述驱动轮上的第二通孔,在该第二通孔内活动设有一能在该第二通孔内上下移动呈柱状的离合销,该离合销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呈相反的斜面,其中,位于离合销顶部的斜面与所述第一单向齿的斜面相互挤压,以迫使所述离合销由第二通孔内向下移动,从而使该离合销底部的直立面与所述第二单向齿的直立面相互抵靠,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反之离合销则由第二通孔内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有效的解决了单个电机分别单独驱动两个联排泵体中的任意一个,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减少生产成本。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有安装于所述驱动座底部的电机,在所述驱动座底部壁面和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座内腔底部的所述正反转轮以及的第二齿轮的中心轴处均贯穿设有能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出的第三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出所述第三通孔后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直径,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壁面不接触所述第三通孔内壁面。

作为本发明离合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离合件包括有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底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一侧为斜面和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一单向齿,和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二齿轮顶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一侧为斜面和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二单向齿,所述第一单向齿和第二单向齿的斜面朝向相反,在所述驱动轮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单向齿斜面方向相同,且端部能抵挡在所述第一单向齿直立面上的弹性片A,在所述驱动轮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单向齿斜面方向相同,且端部能抵挡在所述第二单向齿直立面上的弹性片B。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弹性片和弹性片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单向齿和所述第二单向齿均由塑胶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巧妙设计的离合件,分别驱动上下正反转轮转动,进而使其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偏心轴套进行转动,能在双联排的泵体中分别单独控制其中一个泵体进行工作的方案,能达到在应用到产品中时,只需一个电机即可方便的根据需要使用任何一个泵体进行出水的效果,无需因为泵体本身的结构而单独设计对应的转换出水道,例如需要多个出口位置时,无需增加阀门来切换出口流向,只需一个简单的电机换向电路,即可实现,减少了隔膜泵本身以及应用产品的制造成本和体积,以及组装工序,同时有效降低了后期维修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视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视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的分解视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的分解视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的分解视图之三。

图7为图5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分解视图之四。

图9为本发明的分解视图之五。

图10为本发明中离合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双联隔膜泵,由上而下包括有:注塑成型的泵体座10,在该泵体座10上端面凹陷的形成有左右两个相互连通的进水腔11,在两所述进水腔11内分别具有一个独立的出水腔12,以及分别环绕在对应的所述出水腔12外围,且上下贯通所述进水腔11底面的至少一个进水流道13,在两个所述出水腔12内分别同样具有上下贯通的出水流道14,在本实施例中出水腔12由一圆形向上凸出的环体形成于进水腔11的底部表面上;盖合于所述泵体座10上注塑成型的端盖20,该端盖20能使所述进水腔11以及所述出水腔12分别形成封闭的各自中空状容置空间,在所述端盖20上表面设有能与所述进水腔11相连通的进水口21,以及分别能与两所述出水腔12相连通的出水口22;贴合与所述泵体座10底面注塑成型的膜片座30,在该膜片座30内对应左右两所述进水腔11位置分别设有贯穿状的多个隔膜室31,在各所述隔膜室31内分别嵌置有能将进入所述进水腔11内的液体经所述进水流道13抽入后从所述出水流道14挤出的挤压件32;中空且顶部呈开口状同样注塑成型的驱动座40,该驱动座40扣合于所述膜片座30的底面,且在该驱动座40内设有能分别单独驱动两所述挤压件32工作的传动装置50;其中,在各所述进水流道13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能动态堵塞该进水流道13的第一软阀片15,该第一软阀片15分别设置在所述泵体座10底面对应各所述进水流道13,在两个所述出水腔12内分别动态设有能堵塞所述出水流道14的第二软阀片16,该第二软阀片16具体设置在出水腔12内腔的底部上表面,上述第一软阀片15以及第二软阀片16均需完全覆盖所在对于的流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所述挤压件32将进入所述进水腔11内的液体经所述进水流道13抽入时,所述第一软阀片15打开对应的进水流道13,同时所述第二软阀片16封闭对应的所述出水流道14,当所述挤压件32将抽入的液体经所述出水流道14挤压而出时,所述第一软阀片15封闭所述进水流道13,同时所述第二软阀片16打开所述出水流道14,即第一软阀片15以及第二软阀片16均为单向阀片,当然此类结构在现有技术中为惯用常规手段,在此就不再赘述;一个能在正转时驱动传动装置50进行正转,进而带动其中一个所述挤压件32工作、能在反转时驱动传动装置50进行反转,进而带动另一所述挤压件32工作的驱动件60,该驱动件60设置于所述驱动座40上,其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装置50相连接,具体地,所述驱动件60为安装于所述驱动座40底部的电机61。

请参阅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挤压件32包括有分别活动嵌置在各所述隔膜室31内的的皮碗321,单侧所述进水腔11下方的所述隔膜室31内的各个皮碗321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皮碗321底部均分别固定有皮碗摆杆323,在所述皮碗摆杆323底部活动套设有能依次带动各个皮碗321产生挤压抽吸动作,进而使所述隔膜室31内空间容积减小或增大的摇摆件33,在各所述皮碗摆杆323上,且位于所述摇摆件33上方均固定形成有能被所述摇摆件33顶压的凸球3231,所述传动装置50设置在两所述摇摆件33之间,并分别与两所述摇摆件33单独相连接。

其中,所述摇摆件33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摇摆支架331,在所述摇摆支架331顶部对应上方的各所述皮碗摆杆323分别设有多个能容对应的所述皮碗摆杆323底端对应插入的第一通孔332,在所述摇摆支架331底部中心分别设有一连接杆333,在所述连接杆333下方活动套设有能被所述传动装置50驱动旋转的偏心轴套334,在该偏心轴套334上贯穿有能容所述连接杆333插入的偏心轴孔3341,在所述驱动座40内分别对应各个所述摇摆支架331下方固定设有转轴座401,该转轴座401上可转动的竖直设有旋转轴3342,该旋转轴3342的顶端固定于上方对应的所述偏心轴套334底部,并位于所述偏心轴孔3341的一侧,以此使偏心轴套334在以旋转轴3342为轴心转动时,所述连接杆333产生偏心运动,由于上方的皮碗321被限制在所述隔膜室31内,不会产生位移,其下方的摇摆支架331就会产生摇摆的效果,此时各个皮碗321被摇摆支架331带动就能依次产生被挤压形变的动作,进而将皮碗321内的空间容积改变,以此产生抽吸动作,完成对进入所述进水腔11内的液体经所述进水流道13抽入、和将抽入的液体经所述出水流道14挤压而出的效果。

另外,重点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至图9所示为,从图中可清楚看出所述传动装置50包括有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驱动座40内腔顶部以及底部的正反转轮51,其中位于所述驱动座40内腔顶部的正反转轮51由所述驱动座40内腔顶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端部具有一圆形凸块的卡接柱402卡接安装,该正反转轮51以卡接柱402为轴心进行旋转(具体可结合附图3理解),而位于所述驱动座40内腔底部的正反转轮51则由所述驱动座40内腔底部向上突起形成的一内部具有空腔的卡接台403卡接安装(具体同样请结合附图3中所示),上述中在位于所述驱动座40内腔顶部的所述正反转轮51上固定设有同轴心的第一齿轮511,在位于所述驱动座40内腔底部的所述正反转轮51上固定设有同轴心的第二齿轮522,在其中一(附图中左侧的)所述偏心轴套334的旋转轴3342上固定设有与该旋转轴3342同轴心,且能与第一齿轮511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34,在另一所述偏心轴套334(即附图中右侧)的旋转轴3342上固定设有与该旋转轴3342同轴心,且能与第二齿轮522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35,两所述正反转轮51分别通过与各自对应第一齿轮511和第二齿轮522与左右两所述偏心轴套334上各自对应的第一从动齿轮34和第二从动齿轮35相啮合连接,在所述正反转轮51之间设有能经由驱动件60驱动转动的驱动轮52,在该驱动轮52上设有能在正转或反转时分别与上下对应的所述正反转轮51单独进行连接,进而带动其旋转的离合件53。

而所述离合件53则在本实施例中存在两种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9所示为离合件53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有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511底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朝向转动方向一侧为斜面、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一单向齿5111,和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二齿轮522顶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朝向转动方向一侧为斜面、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二单向齿5222,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和第二单向齿5222的斜面朝向相反,其二者同时转动方向也是相反的,还有上下贯穿于所述驱动轮52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52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一个作为举例,在该第二通孔521内活动设有一能在该第二通孔521内上下移动呈柱状的离合销531,该离合销5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呈相反的斜面,上述,其中,位于离合销531顶部的斜面与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的斜面相互挤压,以迫使所述离合销531由第二通孔521内向下移动,从而使该离合销531底部的直立面与所述第二单向齿5222的直立面相互抵靠,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522转动,反之离合销531则由第二通孔521内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齿轮511转动,由于离合销531顶部和底部具有相反的斜面,而位于离合销531上端的斜面又与其对应临近的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斜面为同向的、位于离合销531下端的斜面又与其对应临近的第二单向齿5222为同向的,故在所述驱动轮52被电机61带着顺时针旋转时,离合销531下端的斜面会被第二单向齿5222的斜面挤压,致使离合销531保持上移的状态,此时离合销531的直立面与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的直立面贴合抵触在一起,第一单向齿5111所在的第一齿轮511被带动旋转,位于附图中左侧的所述偏心轴套334开始工作,左侧的隔膜室31内的皮碗321开始抽吸和挤压动作进行泵水,反之通过改变电机61的转向,让其逆时针旋转时,附图中右侧隔膜室31内的皮碗321开始抽吸和挤压动作进行泵水,本实施例中所用的电机61的换向电路为常见的简单换向电路,此为电学中很现有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当然由于上述所讲的电机61的输出轴要穿过所述驱动座40底部壁面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驱动座40内腔底部的所述正反转轮51以及的第二齿轮522的中心轴后与驱动轮52固定连接,所以在所述驱动座40底部壁面以及设置在该驱动座40内腔底部的所述正反转轮51以及的第二齿轮522的中心轴位置均由下而上贯通有一第三通孔62,该第三通孔62直径大于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直径,且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外壁面不接触所述第三通孔内壁面62,这样确保电机61的输出轴不会影响到第二齿轮522,最后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端部与驱动轮52的中心轴处固定连接。

如图10所示为离合件53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从图中可看出本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基本大同小异,仅仅在离合销531部分有所不同,具体地组成包括有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511底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一侧为斜面和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一单向齿5111A,和固定形成于所述第二齿轮522顶面上,且沿圆周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具有一侧为斜面和对向一侧为直立面的第二单向齿5222A,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A和第二单向齿5222A的斜面朝向相反,到此为止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基本相同,重点在于:在所述驱动轮52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A斜面方向相同,且端部能抵挡在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A直立面上的弹性片A531A,在所述驱动轮52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单向齿5222A斜面方向相同,且端部能抵挡在所述第二单向齿5222A直立面上的弹性片B531B,上述弹性片A531A和弹性片B531B在本实施方式中呈两个相反且上下颠倒的“∠”形,并且所述弹性片A531A和弹性片B531B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单向齿5111A和所述第二单向齿5222A均由塑胶材料制成,两种不同的材料之间可以降低摩擦的消耗,延长寿命,所述弹性片A531A和弹性片B531B斜面设置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离合销531的斜面相同,只是所述弹性片A531A和弹性片B531B利用其具有弹性的特性,在被所述驱动轮52带动转动时,具有相邻的两个斜面挤压时,弹性片会变形下弯,而端部顶压上下各个单向齿的直立面时,则会推动所对应的正反转轮51转动。

至此,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组合有效的解决了单个电机分别单独控制两个联排泵体的工作,无需再由于传统的隔膜泵结构所致需要单独设计转换阀来改变流向,也不需使用两个电机来分别控制,结构简单,值得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一种动盘偏心式压缩机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