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

文档序号:4352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56次 英文

一种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如公告号为“CN208267492U”,名称为“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中国专利,在将一个车辆存放进停车位后,在车辆出入口处需要放置一个空载载车板以便下次车辆的驶入,就需要等待一个运送空载载车板行程的时间,这样不但浪费了车主的时间,也导致了能源损耗的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存车效率低下以及浪费能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圆柱结构的多层框架、交换装置、搬运装置、车位装置;

所述多层框架包括与地面平齐的交换层、多个存车层、设置在多层框架中心用于垂直连通交换层和多个存车层的巷道;每个存车层均包含多个径向排列的停车位;

所述交换装置设置在交换层内,包括一个载车板、升降机构、上层交换机构、下层交换机构;所述上层交换机构位于所述下层交换机构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位于下层交换机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下层交换机构上的载车板升降至上层交换机构;

所述搬运装置设置在巷道内,包括一个载车板、提升机、旋转机构、搭接机构、上层搬运机构、下层搬运机构;所述上层搬运机构位于下层搬运机构的上方;所述提升机用于实现所述搬运装置在巷道内的上下运动;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实现所述搭接机构、上层搬运机构和下层搬运机构的同步自转;

所述停车位上设置车位装置,所述车位装置包括一个载车板、上层输送机构、下层输送机构;所述上层输送机构位于所述下层输送机构的上方;

所述交换装置的上层交换机构与搬运装置的上层搬运机构交换载车板;同时,所述搬运装置的下层搬运机构与交换装置的下层交换机构交换载车板;

所述搬运装置的上层搬运机构与车位装置的上层输送机构交换载车板;同时,所述车位装置的下层输送机构与搬运装置的下层搬运机构交换载车板;

所述搬运装置的搭接机构搬运装置与交换装置或车位装置的搭接,将搬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至交换装置或车位装置,实现载车板在搬运装置与交换装置或车位装置之间的交换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包括升降框架、垂直轨道、平层定位装置;所述垂直轨道沿着巷道设在所述多层框架上;所述平层定位装置包括转盘、驱动电机和四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杆、滑杆、滑杆座以及与滑杆相适配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安装在垂直轨道上,且与交换层、每层存车层对应;所述滑杆座和驱动电机安装在升降框架上;所述转盘在驱动电机驱动下,通过所述四个定位组件中的滑杆与相应定位座配合,实现提升机在巷道内的平层定位。所述平层定位装置的结构采用中国专利CN208280694U。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框架包括升降框架,所述搭接机构位于升降框架中心的上方;所述平层定位装置的转盘位于升降框架中心,所述滑杆座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的四个端部,所述连杆沿着升降框架设置且位于升降框架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盘驱动连杆运动;所述升降框架的端部设置提升导轮组,所述提升导轮组与垂直轨道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机构包括中心框架、以及对称设置在中心框架两侧的两个安装架;

所述下层搬运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上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三输送单元、下搬运电机;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第三转动轴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三转动轴两端的第三滚轮和第三链轮;所述第三链轮位于安装架外侧,所述第三滚轮位于安装架内侧;所述下搬运电机固连在一侧安装架上,所述下搬运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驱动链轮,所述第二驱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第三链轮连接;

所述上层搬运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安装架上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四输送单元、上搬运电机、搬运连轴、传动力轴、传动力链轮;所述第四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第四转动轴以及分别设置在第四转动轴两端的第四滚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位于安装架外侧,所述第四滚轮位于安装架内侧;位置对称的两个第四转动轴之间通过搬运连轴连接;所述上搬运电机固连在另一侧安装架上,所述上搬运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驱动链轮,所述第一驱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第四链轮连接;

所述传动力轴与搬运连轴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架上,且穿过安装架外侧后安装传动力链轮,所述传动力链轮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第三链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机构还包括搭接齿轮组,所述搭接齿轮组包括主动搭接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轮、环形轨道、旋转电机、旋转主动齿轮、旋转被动齿轮;所述旋转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底部;所述环形轨道固连在升降框架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升降框架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与旋转被动齿轮啮合,所述旋转被动齿轮固定在中心框架底部,所述旋转被动齿轮的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升降框架中心;

所述搭接机构还包括第一搭接架、第二搭接架、与安装架平行的平移杆、搭接电机;第一搭接架、第二搭接架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两者相对的一端通过平移杆连接,所述搭接电机固连在中心框架上,所述搭接电机驱动平移杆在中心框架上沿平移杆双向平移;第一搭接架、第二搭接架的另一端均安装两个对称的搭接齿轮组;

每个所述搭接齿轮组还包括中间齿轮,每个所述中间齿轮与主动搭接齿轮啮合,每个所述中间齿轮的齿轮轴安装中间链轮;

在第一搭接架上,所述第一驱动链轮还与一个中间链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链轮还与另一个中间链轮连接;

在第一搭接架上,第三输送单元的其中一个第三链轮与一个中间链轮连接;第四输送单元的其中一个第四链轮与另一个中间链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交换层包括一个或两个交换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交换机构包括前过渡机构和后交换机构;前过渡机构和后交换机构并列设置在下层交换机构上方,且前过渡机构靠近巷道;

所述下层交换机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下层架、靠进巷道且对称设置的多组同步运动的第一输送单元、远离巷道且对称设置的多组第一被动轮单元;所述下层架底部两端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固定在交换层上;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下层架上的第一转动轴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两端的第一滚轮和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位于下层架外侧,所述第一滚轮位于下层架内侧;第一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下层架内侧的第一被动滚轮;

最靠近巷道且位置对称的两个第一转动轴之间通过交换连轴连接,所述交换连轴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被搭接齿轮,所述第一被搭接齿轮与主动搭接齿轮相对应;

所述后交换机构包括两个与下层架对应且并排设置的上层架、靠进巷道且对称设置在上层架的多组同步运动的第二输送单元、远离巷道且对称设置在上层架的多组第二被动轮单元、两个上交换电机、平移机构;所述上交换电机驱动相应上层架上的第二输送单元运动;所述平移机构用于实现两个上层架相背运动或复位;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上层架上的第二转动轴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两端的第二滚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位于上层架外侧,所述第二滚轮位于上层架内侧;第二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上层架内侧的第二被动滚轮;

所述前过渡机构包括两个过渡架、多组过渡滚轮;所述两个过渡架分别与对应两个下层架固连;多组过渡滚轮对称且转动设置在过渡架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两个平移电机、四个平移轮、两组平移轨道;每组平移轨道位于上层架两端且固定在下层架上;每个所述平移电机固定在相应侧的下层架上;所述平移电机驱动相应侧上层架的平移轮沿平移轨道相背运动或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车位装置还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车位架、停车传动轴;

所述上层输送机构包括靠近巷道且对称设置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五输送单元、远离巷道且对称设置的多个独立的第三被动轮单元;

所述第五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车位架上的第六转动轴以及分别设置在第六转动轴两端的第六滚轮和第六链轮;所述第六链轮位于车位架外侧,所述第六滚轮位于车位架内侧;所述第三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车位架内侧的第三被动滚轮;

所述下层输送机构包括靠进巷道且对称设置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六输送单元、远离巷道且对称设置的多个独立的第四被动轮单元;

所述第六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车位架上的第七转动轴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七转动轴两端的第七滚轮和第七链轮;所述第七链轮位于车位架外侧,所述第七滚轮位于车位架内侧;所述第四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车位架内侧的第四被动滚轮;

最靠近巷道且位置对称的两个第七链轮之间通过停车连轴连接,所述停车连轴上设置有第二被搭接齿轮;所述第二被搭接齿轮与主动搭接齿轮相对应;所述停车连轴中部设有第一停车链轮;

所述停车传动轴与所述停车连轴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所述停车传动轴的两端穿过车位架后安装传递链轮,所述传递链轮与其中一个第六链轮连接;所述停车传动轴中部安装第二停车链轮,所述第二停车链轮与所述第一停车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该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中,搬运装置通过提升导轮组与垂直轨道实现在巷道内升降运动,通过平层定位装置停在交换层或者停车层,通过旋转机构使得搭接机构与交换装置相对或者与目标停车位上的车位装置相对,实现载有车辆的载车板在交换装置、搬运装置、车位装置之间进行转移,实现车辆的存取,该发明中搬运装置既可以将车辆从地面交换层升降到目标停车层,又可以将车辆搬运到目标停车位,仅需搬运装置与交换装置、车位装置协同配合,避免了升降机、搬运机等多个机构和复杂结构,存取过程简单,输送流程简短,缩短了车辆存取时间。

(2)该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中,在车辆从交换装置转移至搬运装置上时:通过搬运装置的第四输送单元以及交换装置的第二输送单元,交换装置的上层交换机构上的载有车辆的载车板转移至搬运装置的上层搬运机构上;与此同时,通过搬运装置的第三输送单元以及交换装置的第一输送单元,搬运装置的下层搬运机构上的空载的载车板转移至交换装置的下层交换机构上;在车辆从搬运装置转移至车位装置上时:通过搬运装置的第三输送单元以及车位装置的第五输送单元,搬运装置的下层输送机构上的空载的载车板转移至搬运装置的下层搬运机构;与此同时,通过搬运装置的第四输送单元以及车位装置的第六输送单元,上层搬运机构上载有车辆的载车板转移至车位装置的上层输送机构上;

本发明中,搬运装置在交换装置与车位装置之间,通过同层的输送单元实现运送载车板,不需要循环运送,运送效率高,保证了在地面层的交换装置一直空载车板,在存放车辆时无需等待运送空载车板,缩短存取流程,大大节省了存取车时间,提高了载车板车库的存取效率,节约能源。

(3)本发明中搬运装置可实现垂直、平移、旋转三维的同步搬运,存取车速度快,效率高;巷道占用空间小,节约空间,最大程度上将停车库的空间用于停放车辆,能够存数量较大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交换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停车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交换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交换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搬运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搬运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搭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位装置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位装置的下层输送机构连接载车板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位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交换层中搬运装置的搭接机构与交换装置、车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层框架、11-交换层、12-存车层、13-巷道、14-停车位、2-交换装置、21-升降机构、22-后交换机构、221-上层架、223-第二被动滚轮、224- 上交换电机、226-第二链轮、227-第二滚轮、228-第二转动轴、23-下层交换机构、231-下层架、239-第一转动轴、233-第一滚轮、234-第一链轮、236-固定座、237-交换连轴、238-第一被搭接齿轮、24-前过渡机构、241-过渡架、 242-过渡滚轮、251-平移电机、252-平移轮、253-平移轨道;3-搬运装置、31- 提升机、311-升降框架、301-主动链轮、302-被动链轮、303-提升导轮组、310- 定位座、312-垂直轨道、313-平层定位装置、314-转盘、315-驱动电机、317- 连杆、318-滑杆、319-滑杆座、32-旋转机构、321-旋转轮、322-环形轨道、 323-旋转电机、324-旋转主动齿轮、325-旋转被动齿轮、33-搭接机构、331- 第一搭接架、332-第二搭接架、333-平移杆、334-搭接电机、34-上层搬运机构、342-第四滚轮、343-第四链轮、344-上搬运电机、345-搬运连轴、346-第一驱动链轮、347-传动力轴、348-传动力链轮、349-第四转动轴、35-下层搬运机构、356-第三转动轴、352-第三滚轮、353-第三链轮、354-下搬运电机、 355-第二驱动链轮、36-搭接齿轮组、37-主动搭接齿轮、371-中间齿轮、372- 中间链轮、38-中心框架、39-安装架、4-车位装置、41-上层输送机构、42-下层输送机构、43-车位架、441-第六转动轴、442-第六链轮、443-第六滚轮、 463-第七转动轴、461-第七滚轮、462-第七链轮、47-第四被动滚轮、48-停车连轴、481-停车传动轴、49-第二被搭接齿轮、40-第一停车链轮、401-第二停车链轮、402-传动链轮、5-载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4所示,该双载车板同时交换的圆形立体车库,包括圆柱结构的多层框架1、交换装置2、搬运装置3、车位装置4;多层框架1包括与地面平齐的交换层11、多个存车层12、设置在多层框架1中心用于垂直连通交换层11 和多个存车层12的巷道13;每个存车层12均包含多个径向排列的停车位14;

如图1、3、5、6所示,交换层11包括两个交换装置2,交换层11其他位置可以设置为停车位;交换装置2包括一个载车板5、升降机构21、上层交换机构、下层交换机构23;上层交换机构位于下层交换机构23的上方;

下层交换机构23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下层架231、靠进巷道13且对称设置的多组同步运动的第一输送单元、远离巷道13且对称设置的多组第一被动轮单元;下层架231底部两端设置固定座236,固定座236底部固定在交换层11上;第一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下层架231上的第一转动轴239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轴239两端的第一滚轮233和第一链轮234;第一链轮234位于下层架231外侧,第一滚轮233位于下层架231内侧;第一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下层架231内侧的第一被动滚轮;最靠近巷道13且位置对称的两个第一转动轴239之间通过交换连轴237连接,交换连轴237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被搭接齿轮238,第一被搭接齿轮238与主动搭接齿轮37相对应;

上层交换机构包括前过渡机构24和后交换机构22;前过渡机构24和后交换机构22并列设置在下层交换机构23上方,且前过渡机构24靠近巷道13;前过渡机构24包括两个过渡架241、多组过渡滚轮242;两个过渡架241分别与对应两个下层架231固连,多组过渡滚轮242对称且转动设置在过渡架241 内侧;后交换机构22包括两个与下层架231对应且并排设置的上层架221、靠进巷道13且对称设置在上层架221的多组同步运动的第二输送单元、远离巷道13且对称设置在上层架221的多组第二被动轮单元223、两个上交换电机 224、平移机构;第二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上层架221上的第二转动轴228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转动轴228两端的第二滚轮227和第二链轮226;第二链轮 226位于上层架221外侧,第二滚轮227位于上层架221内侧;上交换电机224 的输出轴连接链轮,该链轮与对应侧的其中一个第二链轮226连接,实现上交换电机224驱动相应上层架221上的第二输送单元运动;第二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设置在上层架221内侧的第二被动滚轮223;过渡滚轮242、第二滚轮227、第二被动滚轮223可以与载车板5配合、连接,当载车板5在交换装置2上层时,过渡滚轮242、第二滚轮227、第二被动滚轮223共同托撑着载车板5;平移机构用于实现两个上层架221相背运动或复位,具体方式为:平移机构包括两个平移电机251、四个平移轮252、两组平移轨道253;每组平移轨道253 位于上层架221两端且固定在下层架231上;每个平移电机251固定在相应侧的下层架231上;平移电机251驱动相应侧上层架221的平移轮252沿平移轨道253相背运动或复位;

升降机构21位于下层交换机构23下方中央位置,采用剪式升降机构,其顶部支撑起载车板5底面,升降机构21用于升降下层交换机构23上的载车板 5,使其转移至升降机构21上,方便后续车辆驶入上层的载车板5上;

如图7-11所示,搬运装置3设置在巷道13内,包括一个载车板5、提升机31、旋转机构32、搭接机构33、上层搬运机构34、下层搬运机构35;上层搬运机构34位于下层搬运机构35的上方;

提升机31用于实现搬运装置3在巷道13内的上下运动,具体结构为:提升机31包括升降框架311、垂直轨道312、平层定位装置313;所述垂直轨道 312沿着巷道13设在所述多层框架1上;升降框架311包括升降框架311,升降框架311的端部设置提升导轮组303,提升导轮组303与垂直轨道312适配;平层定位装置313的转盘314位于升降框架311中心,平层定位装置313包括转盘314、驱动电机315和四个定位组件;每个定位组件包括连杆317、滑杆318、滑杆座319以及与滑杆318相适配的定位座310,连杆317沿着升降框架 311设置且位于升降框架311的下方;定位座310安装在垂直轨道312上且与交换层11、每层存车层12对应;滑杆座319固定设置在升降框架311的四个端部;滑杆318与滑杆座319之间构成移动副;驱动电机315安装在升降框架 311上,驱动电机315的输出轴上连接主动链轮301,转盘314的盘轴连接被动链轮302,主动链轮301与被动链轮302通过链条连接,驱动电机315通过转盘314驱动连杆317运动,连杆317带动滑杆318,实现滑杆318与相应定位座310配合连接,实现提升机31在巷道13内的平层定位;

旋转机构32用于实现搭接机构33、上层搬运机构34和下层搬运机构35 的同步自转,具体结构为:旋转机构32包括旋转轮321、环形轨道322、旋转电机323、旋转主动齿轮324、旋转被动齿轮325;旋转轮321固定安装在安装架39底部;环形轨道322固连在升降框架311上;旋转电机323设置在升降框架311上;旋转电机323的输出轴连接旋转主动齿轮324,旋转主动齿轮324 与旋转被动齿轮325啮合,旋转被动齿轮325固定在中心框架38底部,旋转被动齿轮325的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升降框架311中心;下层搬运机构35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安装架39上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三输送单元、下搬运电机 354;第三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架39上的第三转动轴35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三转动轴356两端的第三滚轮352和第三链轮353;第三链轮353位于安装架39外侧,第三滚轮352位于安装架39内侧;下搬运电机354固连在一侧安装架39上,下搬运电机35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驱动链轮355,第二驱动链轮355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第三链轮353连接;

上层搬运机构34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个安装架39上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四输送单元、上搬运电机344、搬运连轴345、传动力轴347、传动力链轮348;第四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安装架39上的第四转动轴349以及分别设置在第四转动轴349两端的第四滚轮342和第四链轮343;第四链轮343位于安装架39 外侧,第四滚轮342位于安装架39内侧;位置对称的两个第四转动轴349之间通过搬运连轴345连接;上搬运电机344固连在另一侧安装架39上,上搬运电机344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驱动链轮346,第一驱动链轮346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第四链轮343连接;传动力轴347与搬运连轴345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架39上,且穿过安装架39外侧后安装传动力链轮348,传动力链轮348通过链条与其中一个第三链轮353连接;

搭接机构33位于升降框架311中心的上方;搭接机构33包括中心框架38、以及对称设置在中心框架38两侧的两个安装架39、搭接齿轮组36、第一搭接架331、第二搭接架332、与安装架39平行的平移杆333、搭接电机334;

第一搭接架331、第二搭接架332均滑动设置在安装架39上,且两者相对的一端通过平移杆333连接,搭接电机334固连在中心框架38上,搭接电机 334驱动平移杆333在中心框架38上沿平移杆333双向平移;第一搭接架331、第二搭接架332的另一端均安装两个对称的搭接齿轮组36;每个搭接齿轮组 36包括主动搭接齿轮37、中间齿轮371,每个中间齿轮371与主动搭接齿轮 37啮合,每个中间齿轮371的齿轮轴安装中间链轮372;在第二搭接架332上,第一驱动链轮346还与一个中间链轮372连接;第二驱动链轮355还与另一个中间链轮372连接;在第一搭接架331上,第三输送单元351的其中一个第三链轮353与一个中间链轮372连接;第四输送单元341的其中一个第四链轮343 与另一个中间链轮372连接。停车位14上设置车位装置4,车位装置4包括一个载车板5、上层输送机构41、下层输送机构42、并列设置的两个车位架43、停车传动轴481;上层输送机构41位于下层输送机构42的上方;

如图12-15所示,停车位14上设置车位装置4,车位装置4包括一个载车板5、上层输送机构41、下层输送机构42、并列设置的两个车位架43、停车传动轴481;上层输送机构41位于下层输送机构42的上方;

上层输送机构41包括靠近巷道13且对称设置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五输送单元、远离巷道13且对称设置的多个独立的第三被动轮单元;第五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车位架43上的第六转动轴44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六转动轴441两端的第六滚轮443和第六链轮442;第六链轮442位于车位架43外侧,第六滚轮443位于车位架43内侧;第三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车位架43内侧的第三被动滚轮;

下层输送机构42包括靠进巷道13且对称设置的多个同步运动的第六输送单元、远离巷道13且对称设置的多个独立的第四被动轮单元;第六输送单元包括设置在车位架43上的第七转动轴463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七转动轴463两端的第七滚轮461和第七链轮462;第七链轮462位于车位架43外侧,第七滚轮461位于车位架43内侧;第四被动轮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车位架43内侧的第四被动滚轮47;最靠近巷道13且位置对称的两个第七链轮462之间通过停车连轴48连接,停车连轴48上设置有第二被搭接齿轮49;第二被搭接齿轮 49与主动搭接齿轮37相对应;停车连轴48中部设有第一停车链轮40;停车传动轴481与停车连轴48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停车传动轴481的两端穿过车位架43后安装传递链轮402,传递链轮402与其中一个第六链轮442连接;停车传动轴481中部安装第二停车链轮401,第二停车链轮401与第一停车链轮40通过链条连接。

本实施例中,交换装置2、搬运装置3、车位装置4均设置有止挡机构,具体可采用中国专利CN211421988U公开的一种用于双层载车板的止挡机构,防止载车板5在交换装置2、搬运装置3、车位装置4发生相对位移,避免载车板5滑落。

一、采用本发明进行存车步骤如下:

1、车辆驶入交换层11,进而行驶至交换装置2

在交换层11的交换装置2上,其上层架221上的第二滚轮227、第二被动滚轮223上连接着载车板5;

车辆驶入与地面平齐的交换层11,进而行驶至交换装置2的载车板5上。

2、车辆从交换装置2转移至搬运装置3上

在位于巷道13的搬运装置3上,其下层搬运机构35的第三滚轮352上连接着载车板5;

通过提升导轮组303与垂直轨道312,搬运装置3实现在巷道13内垂直方向的升降运动,然后,搬运装置3通过平层定位装置313停在交换层11,再通过旋转机构32,使搭接机构33与交换装置2相对,搭接电机334启动,第二搭接架332向交换装置2靠近,直到第二搭接架332上的搭接齿轮组36与第一被搭接齿轮238啮合;下搬运电机354、上搬运电机344、上交换电机224 均启动,第二输送单元、第三输送单元、第四输送单元同时开始输送工作,第二滚轮227、第三滚轮352、第四滚轮342、搭接齿轮组36均同时转动,在第二滚轮227转动力带动下,载有车辆的载车板5经前过渡机构24向搬运装置3 靠近,搭接齿轮组36带动第一被搭接齿轮238转动;通过搬运装置的第四滚轮342以及交换装置2的第二滚轮227、第二被动滚轮223,交换装置2的上层交换机构上的载有车辆的载车板5转移至搬运装置3的上层搬运机构34上;与此同时,通过搬运装置3的第三滚轮352以及交换装置2的第一滚轮233、第一被动滚轮,下层搬运机构35的载车板5转移至交换装置2的下层交换机构23上;搭接电机334反转,第二搭接架332向交换装置2远离,直到第二搭接架332回到初始位置;

此时,交换装置2的上层架221上没有载车板5,下层架231上有载车板 5;为保证后续存车时,车辆可以直接驶入交换装置2的上层,通过平移机构,两个上层架221分别背向平移,再通过升降机构21,位于下层架231上的载车板5被升起,当两个上层架221复位后,升降机构21下降,载车板5被转移至上层架221上。

3、车辆从搬运装置3转移至车位装置4上

在位于停车位14的车位装置4上,其下层输送机构42的第六滚轮443、第三被动滚轮上连接着载车板5;

搬运装置3在垂直的巷道13内上下运动,直到在目标层停下,旋转机构 32使搭接机构33与目标停车位相对,搭接电机334启动,第二搭接架332向目标停车位上的车位装置4靠近,直到第二搭接架332上的搭接齿轮组36与第二被搭接齿轮49啮合;下搬运电机354、上搬运电机344均启动,第三输送单元、第四输送单元同时开始输送工作,第三滚轮352、第四滚轮342、搭接齿轮组36均同时转动,搭接齿轮组36带动第二被搭接齿轮49转动;通过搬运装置3的第三滚轮352以及车位装置4的第六滚轮443、第三被动滚轮,下层输送机构42上的载车板5转移至搬运装置3的下层搬运机构35上;与此同时,通过搬运装置的第四滚轮342以及车位装置4的第七滚轮461、第四被动滚轮47,上层搬运机构34上载有车辆的载车板5转移至车位装置4的上层输送机构41上;

搭接电机334反转,第二搭接架332向车位装置4远离,直到第二搭接架 332回到初始位置。

以上存车动作连贯、统一、无间歇。

二、采用本发明进行取车步骤与存车步骤相反。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智能速建可拆立体停车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