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站楼的横向金属坡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属屋面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航站楼的横向金属坡屋面系统。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在建筑行业,金属材料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一种金属屋面应运而生,而现有金属屋面为了提高对于屋面安装的效率,有的采用模块化的金属屋面结构,可以拆卸装配的模块化的金属屋面结构通常防水效果不佳。
但是,作为暴露在户外的金属屋面结构,其排水防水性能关乎金属屋面的可靠性,因此,目前金属屋面的排水方法很多是将屋面的雨水雪水迅速排到地面,无法对于水流进行分情况的分流,无法有效利用最后汇聚后的雨水。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航站楼的横向金属坡屋面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以拆卸装配的模块化的金属屋面结构通常防水效果不佳,目前金属屋面的排水方法很多是将屋面的雨水雪水迅速排到地面,无法对于水流进行分情况的分流,无法有效利用最后汇聚后的雨水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金属坡屋面实现了有效防水排水,对雨水雪水进行分流,能有效利用汇聚后的雨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站楼的横向金属坡屋面系统,包括位于航站楼屋面中间的屋顶板材、多个金属屋面板、天沟、檐沟和暗沟;
多个所述金属屋面板沿着所述屋顶板材周围呈现阶梯式分布至屋檐,每个所述金属屋面板的宽度从屋顶到屋檐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天沟位于所述屋顶板材与多个所述金属屋面板之间,所述天沟内设有第一虹吸排水系统,所述檐沟位于所述金属屋面板上接近屋檐处,且所述檐沟的形状与所述天沟的形状相同,所述檐沟内设有第二虹吸排水系统;
所述暗沟位于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金属屋面板之间的底部,长度相邻的所述金属屋面板之间设有伸缩缝,所述暗沟连通所述檐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金属屋面板包括第一金属屋面板和第二金属屋面板,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远离所述天沟或者所述檐沟,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的一端与所述天沟的一端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在宽度方向上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底板、板肋、第一咬合部和第二咬合部;
所述第一底板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板肋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且向外倾斜向上设置;
所述第一咬合部是由所述板肋的自由端朝着所述第一底板的内侧弯折后并在弯折后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一咬合部的开口朝着所述第一底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咬合部的底部外围设有内凹的咬合面;
所述第二咬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咬合部是由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向上弯曲后,再连续向下弯曲形成的半闭合的圆形结构;
每个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包括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一体成型并沿着所述第二底板向下弯折的弯折部,所述第二底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咬合部,所述第三咬合部与所述第二咬合部结构相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阶梯式分布的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之间或者第一金属屋面板与第二金属屋面板之间均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且所述第二咬合部扣合在所述第一咬合部的外围形成锁合腔,所述第三咬合部扣合在所述第一咬合部的外围形成锁合腔;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座、支撑部、支撑部倾斜段和梅花锁合头;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屋面上,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撑部弯折后形成支撑部倾斜段,所述支撑部倾斜段的端部设有梅花锁合头;所述支撑部倾斜段位于所述板肋向内部弯折处的上方,所述梅花锁合头位于所述锁合腔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金属屋面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及屋面之间设有楔形保温结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沟的开口上方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位于侧壁上端的第一不锈钢结构、位于天沟侧壁的第二不锈钢结构和固定锁扣件;
所述第一不锈钢结构包括固定段、第一竖直段和第一倾斜段;所述固定段位于所述天沟的上端外侧且与所述天沟底部平行,所述竖直段与所述固定段垂直且连续,所述第一竖直段的端部并朝着靠近天沟的一侧,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一竖直段连续且端部朝着靠近所述固定段的方向;
所述第二不锈钢结构包括位于天沟侧壁的包裹部和沿着所述天沟侧壁向着天沟底部方向弯折的第二倾斜段;
所述固定锁扣件包括第一扣合段、第二竖直段、第三倾斜段和第三竖直段,所述第一扣合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方向相同并位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内侧,所述第二竖直段与所述第一扣合段连续,且同时在所述天沟侧壁方向上设置,所述第三倾斜段与所述第二竖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竖直段与第三倾斜段连续并与所述第二金属屋面板的弯折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扣合段扣合在所述第一倾斜段外侧,所述第一竖直段扣合在所述第一扣合段的外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屋面板靠近边缘部位均设有泡沫堵头,所述泡沫堵头由所述金属屋面板到所述楔形保温结构底部的厚度方向上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泡沫堵头的底部固定有不锈钢滴水件,所述不锈钢滴水件为“7”字形结构,所述“7”字形结构的拐角朝着相邻的所述金属屋面板远离所述伸缩缝的一侧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屋面板上设有多条与金属屋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凸条,雨水落在阶梯式分布的多个金属屋面板上,从每个金属屋面板上的多条凸条逐步流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屋顶板材为矩形结构,所述屋顶板材的外围延伸至屋檐处设有多条分水线,多条所述分水线将多个连接的所述金属屋面板分成不同方向的阶梯式区域,雨水落在阶梯式分布的多个金属屋面板上,通过不同分水线流向所述金属屋面板不同方向的阶梯式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了屋顶板材、多个金属屋面板、天沟、檐沟和暗沟的结构形式,多个金属屋面板沿着屋顶板材周围呈现阶梯式分布至屋檐,且倾斜设置,并通过天沟及天沟内的第一虹吸排水系统对于屋顶板材上的水和直接进入天沟内的水进行排放,通过檐沟及其檐沟内的第二虹吸排水系统对于通过阶梯式金属屋面板自流而下的水进行排放,再通过长度方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之间的伸缩缝底下的暗沟将金属屋面板上的雨水排到檐沟内的第二虹吸排水系统,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系统再排出到集中排水的区域,还有部分雨水可以通过自重在金属屋面板上流到屋檐,这样将不同的雨水进行分流排出的方式,有效排水,防止积水,还能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系统和第二虹吸排水系统排出的水排放到集中排水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航站楼的横向金属坡屋面系统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金属屋面板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屋面板阶梯式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在宽度方向上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金属屋面板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金属屋面板与天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沟上端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7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缝及其暗沟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2的B处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缝及其暗沟的三维示意图;
图标:1-屋顶板材;2-金属屋面板;21-第一金属屋面板;22-第二金属屋面板;211-第一底板;212-板肋;213-第一咬合部;214-内凹的咬合面;215-第二咬合部;22-第二金属屋面板;221-第二底板;222-弯折部;223-第三咬合部;3-天沟;31-固定组件;311-固定段;312-第一竖直段;313-第一倾斜段;314-第二倾斜段;315-包裹部;32-溢水口;33-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4-固定锁扣件;341-第一扣合段;342-第二竖直段;343-第三倾斜段;344-第三竖直段;4-檐沟;41-第二虹吸排水系统;5-楔形保温结构;6-固定支架;61-固定座;62-支撑部;63-支撑部倾斜段;64-梅花锁合头;7-伸缩缝;8-暗沟;9-不锈钢滴水件;10-泡沫堵头;11-保温棉;12-钢板;1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站楼的横向金属坡屋面系统,包括位于航站楼屋面中间的屋顶板材1、多个金属屋面板2、天沟3、檐沟4和暗沟8;
多个金属屋面板2沿着屋顶板材1周围呈现阶梯式分布至屋檐,每个金属屋面板2的宽度从屋顶到屋檐的方向倾斜设置;
天沟3位于屋顶板材1与多个金属屋面板2之间,天沟3内设有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3,檐沟4位于金属屋面板2上接近屋檐处,且檐沟4的形状与天沟3的形状相同,檐沟4内设有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天沟3用于排放屋顶板材1上的积水和直接落入天沟3内的雨水,檐沟4用于收集直接落入檐沟4的雨水和通过阶梯式金属屋面板2流下后落入的水;
暗沟8位于长度方向上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之间的底部,长度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之间设有伸缩缝7,暗沟8连通檐沟4,暗沟8用于将相邻金属屋面板2的伸缩缝7流入的雨水有效排到檐沟4内,并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排出。
多个金属屋面板2沿着屋顶板材1周围呈现阶梯式分布至屋檐,且倾斜设置,并通过天沟3及天沟3内的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3对于屋顶板材1上的水和直接进入天沟3内的水进行排放,通过檐沟4及其檐沟4内的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对于经过阶梯式金属屋面板2自流而下的水进行排放,再通过长度方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之间的伸缩缝7底下的暗沟8将金属屋面板2上的雨水排到檐沟4内的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再排出到集中排水的区域,还有部分雨水可以通过自重在金属屋面板2上流到屋檐,这样将不同的雨水进行分流排出的方式,从不同方向及其根据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排水,防止积水,还能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3和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排出的水排放到集中排水区域,集中排水区域可以将雨水有效的利用,另外,整个屋面这种阶梯式的设计整体上更具独特性。
结合图2-7所示,多个所述金属屋面板2包括第一金属屋面板21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2,第一金属屋面板21远离天沟3或者檐沟4,第二金属屋面板22的一端与天沟3或者檐沟4的一端连接;
参照图2所示,每个第一金属屋面板21在宽度方向上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底板211、板肋212、第一咬合部213和第二咬合部215;
第一底板211相对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板肋212在第一底板211的一端且向外倾斜向上设置;
第一咬合部213是由板肋212的自由端朝着第一底板211的内侧弯折后并在弯折后的端部形成,第一咬合部213的开口朝着第一底板211的外侧,第一咬合部213的底部外围设有内凹的咬合面214;
第二咬合部215设置在第一底板211的另一端,第二咬合部215是由第一底板211的一端向上弯曲后,再连续向下弯曲形成的半闭合的圆形结构;相邻的第一金属屋面板21之间连接时,第二咬合部215用于扣设在第一咬合部213的外围,由于第一咬合部213的底部外围设有内凹的咬合面214,在第二咬合部215扣设在第一咬合部213的外围时,内凹的咬合面214对应的突出部分顶紧第二咬合部215的内围,增加第二咬合部215扣合在第一咬合部213外围时的受力点,增强二者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由于金属屋面板2为倾斜设置,每个金属屋面板2按照其倾斜度从高到低由由屋面上端到下端排布,这样在遇到雨水时,雨水就能很顺畅的顺着倾斜的金属屋面板2流下,雨水落下时,从第一底板211流向第二咬合部215的外围,再通过第二咬合部215的外围继续流下,此时要求第二咬合部215完全包裹住第一咬合部213的外围,那么雨水在顺着第二咬合部215流下时,不会顺着第一咬合部213和第二咬合部215接触的缝隙中流到锁合腔内部,这种连接方式密封性更好,防水效果更好。
参照图6所示,每个第二金属屋面板22包括第二底板221,与第二底板221一体成型并沿着第二底板221向下弯折的弯折部222,第二底板22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咬合部223,第三咬合部223与第二咬合部215结构相同。第二金属屋面板22的一端包括沿着第二底板221向下弯折的弯折部222,弯折部222便于与天沟3的侧壁上端连接。
另外,第一底板211与板肋21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100度,这是因为所有的金属屋面板2呈现阶梯式且倾斜设置,当一个第一金属屋面板21在放置时,屋面的高处对应第一底板211靠近板肋212的一端,相邻的两个第一金属屋面板21在连接时,第一底板211与板肋212之间的夹角为90-100度便有了可以放置连接件的空间,该连接件为相邻两个第一金属屋面板21之间的连接件,还能保证放置连接件的空间不至于太大,影响整体屋面的性能,另外,由于这种角度的设置,一个第一金属屋面板21在放置时,靠近板肋212的一端为高处,可以避免水流集中在第一底板211与板肋212之间的拐角处。
当然,当第一金属金属屋面板21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2连接时,和上述相邻的第一金属屋面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金属屋面板2还包括靠近檐沟4处的第三金属屋面板(图中未画出),第三金属屋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屋面板21包括板肋212的一端结构相同,另一端的结构与第二金属屋面板22包括弯折部222的结构相同,这样就会使得第三金属屋面板在檐沟4处的连接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2在天沟3处的连接相同,同时第三金属屋面板的另一端也能和第一金属屋面板21连接,相邻的第一金属屋面板21和第三金属屋面板之间的连接时,和上述相邻的第一金属屋面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可选的,在阶梯式分布的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金属屋面板21之间或者第一金属屋面板21与第二金属屋面板22之间均通过固定支架6连接,且第二咬合部215扣合在第一咬合部213的外围形成锁合腔,第三咬合部223扣合在第一咬合部213的外围形成锁合腔;
继续参照图5所示,该固定支架6指上述提到的相邻两个第一金属屋面板21之间的连接件,固定支架6包括固定座61、支撑部62、支撑部倾斜段63和梅花锁合头64;固定座61固定在屋面上,支撑部62垂直于固定座61,支撑部62弯折后形成支撑部倾斜段63,支撑部62与支撑部倾斜段63的角度为100-120度,支撑部倾斜段63的端部设有梅花锁合头64;
以相邻的第一金属屋面板21连接为例,支撑部倾斜段63位于板肋212向内部弯折处的上方,梅花锁合头64位于锁合腔内;当然,第一金属屋面板21和上述靠近檐沟4处的第三金属屋面板之间也通过固定支架6连接。
由于从垂直于屋面的支撑部62到支撑部倾斜段63,直到梅花锁合头64进入锁合腔内,需要有一定的角度,而设置成100-120度对于板肋212及板肋212向着第一金属屋面板21向内的横向弯折段而言,也有了一定的缓冲力,另外在遇到外界压力时,压力不会直接全部垂直作用于屋面,而是分散至支撑部倾斜段63的底部,对于屋面来说也能降低外界压力带来的影响。
因此,通过上述方案,支撑部62和支撑部倾斜段63设置成弯折的状态,该固定支架6在连接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时,有了作用力方向的改变,该固定支架6与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散成垂直方向的力和与垂直方向倾斜的作用力,相比于作用于一个方向的力,作用在不同方向的力整体对于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来说,其防风效果好,可靠性高,支撑部倾斜段63的自由端还设有梅花锁合头64,以相邻的第一金属屋面板21连接为例,梅花锁合头64还可以与第一咬合部213有效的配合并顶紧,相邻第一金属屋面板21整体连接的稳定性有效提高。
支撑部62靠近固定座61的一端粗于靠近支撑部倾斜段63的一端,支撑部倾斜段63靠近支撑部62的一端粗于支撑部倾斜段63靠近梅花锁合头64的一端,由于固定座61是直接固定在屋面上的,固定支架6既是固定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的作用,又起到支撑的效果,因此设计成将支撑部62靠近固定座61的一端设置的较粗,其底部支撑效果好,稳定性高,另外,因为在支撑部倾斜段63与支撑部62有弯折段,其弯折段的强度及稳定性要求高,否则容易变形,影响金属屋面板2之间的连接。
每个金属屋面板2与固定支架6及屋面之间设有楔形保温结构5。楔形保温结构5作为支撑金属屋面板2重要结构,达到对金属屋面板2全面的支撑并保温的作用。
可选的,参照图7-10所示,天沟3的开口上方包括固定组件31,固定组件31包括位于侧壁上端的第一不锈钢结构、位于天沟3侧壁的第二不锈钢结构和固定锁扣件34;第一不锈钢结构为了防止天沟3侧壁渗漏雨水、防水,第二不锈钢结构用于连接在天沟3的上端,同时用于和第一不锈钢结构连接;
第一不锈钢结构包括固定段311、第一竖直段312和第一倾斜段313;固定段311位于天沟3的上端外侧且与天沟3底部平行,第一竖直段312与固定段311垂直且连续,第一竖直段312的端部并朝着靠近天沟3的一侧,第一倾斜段313与第一竖直段312连续且端部朝着靠近固定段311的方向;
第二不锈钢结构包括位于天沟3侧壁的包裹部315和沿着天沟3侧壁向着天沟3底部方向弯折的第二倾斜段314;
固定锁扣件34包括第一扣合段341、第二竖直段342、第三倾斜段343和第三竖直段344,第一扣合段341与第二倾斜段314方向相同并位于第二倾斜段314的内侧,第二竖直段342与第一扣合段341连续,且同时在天沟3侧壁方向上设置,第三倾斜段343与第二竖直段342的夹角为钝角,第三竖直段344与第三倾斜段343连续并与第二金属屋面板22的弯折部222固定连接,且第一扣合段341扣合在第一倾斜段313外侧,第一竖直段312扣合在第一扣合段341的外侧。
通过上述方案,首先天沟3侧壁的第二不锈钢结构是为了防止天沟3内部渗水,而且第二不锈钢结构的第二倾斜段314扣合在固定锁扣件34的第一扣合段341上,第一扣合段341扣合在第一倾斜段313上,固定锁扣件34的另一端端部的第三竖直段344与第二金属屋面板22之间的弯折部222连接,同时,第一不锈钢结构的第一竖直段312还和第二金属屋面板22的弯折部222连接为一体,而第一不锈钢结构的第一倾斜段313上,首先,使得第一不锈钢结构与天沟3的上端端口外侧连接为一体,而第二不锈钢结构又和固定锁扣件34及其第一不锈钢结构扣合为一体,这样就会使得天沟3靠近上端端口处的密封性能更好,并且在天沟3的内壁及其上端均有不锈钢结构,没有缝隙可以使得雨水进入天沟3的内部,或者进入第二金属屋面板22的内部,有效的防水,固定锁扣件34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连接的紧密性。
当然,檐沟4开口上端的设置、暗沟8上端两侧的设置均与天沟3上端开口的设置相同,均可以采用第一不锈钢结构和第二不锈钢结构的方式。
继续参照图11所示,可以在天沟3上方部分区域连接盖板13,那么当屋顶板材1中有雨水时,部分雨水通过中间板材落入天沟3内,还有雨水通过盖板13直接流下并继续向着阶梯式的金属屋面板2上流动,不至于使得屋顶板材1上的积水过多或者说天沟3不足以使得中间屋顶板材1上的雨水排下。
可选的,参照图12-14所示,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金属屋面板2靠近边缘部位均设有泡沫堵头10,泡沫堵头10由金属屋面板2到楔形保温结构5底部的厚度方向上设置。
由于金属屋面板2是倾斜的,且多个金属屋面板2由屋顶到屋檐呈台阶式分布,因此为金属屋面板2底部为楔形保温结构5,楔形保温结构5底部设有钢板12,钢板12固定在屋面保温棉11上;钢板12是支撑楔形保温结构5的作用,并将楔形保温结构5与保温棉11连接,其中保温棉11可以采用120mm厚24kg/m的保温玻璃棉,而金属屋面板2靠近边缘部位的泡沫堵头10高度为金属屋面板2和楔形保温结构5的厚度之和,防止雨水从伸缩缝7进入后,再继续渗透至金属屋面板2和楔形保温结构5内,有效防止雨水渗透蔓延,使得雨水尽可能的通过伸缩缝7流入暗沟8内部。
可选的,泡沫堵头10的底部固定有不锈钢滴水件9,不锈钢滴水件9为“7”字形结构,“7”字形结构的拐角朝着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远离伸缩缝7的一侧设置。
首先,“7”字形结构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的长度小于竖直段的长度,且水平段和竖直段形成拐角,水平段通过螺栓固定在楔形保温结构5的底部,设置本结构可以防止雨水从伸缩缝7中流入至暗沟8时,渗透至金属屋面板2及其楔形保温结构5的底部,雨水流下时,雨水从伸缩缝7竖向流入一部分,即便有少量的雨水横向蔓延,因为有了“7”字形结构竖直段的遮挡,雨水不会再横向蔓延,而是竖直落入至暗沟8内,或者顺着“7”字形结构竖直段流入至暗沟8内。
本发明实施例的雨水落在屋顶板材1上,从屋顶板材1流入至位于屋顶板材1周围的天沟3内,继续通过天沟3内的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3流向集中排水区域;雨水落在阶梯式分布的多个金属屋面板2上,从阶梯式的多个金属屋面板2逐渐落下,流入檐沟4内,通过檐沟4内的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流向集中排水区域;雨水从长度方向上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之间的伸缩缝7流到暗沟8内,从暗沟8流入檐沟4,通过檐沟4内的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流向集中排水区域。
可以将雨水通过不同的方式分流,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3和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排出的雨水可以集中到外部的其他区域,并可以对该区域的雨水进行有效的利用,而檐沟4内的雨水包括直接落入檐沟4内部的雨水,有通过阶梯式金属屋面板2落入檐沟4内部的雨水,还有雨水通过长度方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2的伸缩缝7流入到暗沟8内,再通过暗沟8流入到檐沟4内,进而通过第二虹吸排水系统41将雨水根据设计集中排出到其他区域,以便对于雨水进行有效利用;另外雨水还可以从阶梯式的金属屋面板2自流而下,通过多种排水方式可以有效的防止积水。
继续参照图6所示,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3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外部的排水系统,天沟3的侧壁还设有不锈钢溢水口32,不锈钢溢水口32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连接,设置不锈钢溢水口32的目的是防止降雨量大时,天沟3内的水通过第一管道流通的速度慢,雨水一部分通过第一虹吸排水系统33的第一管道排出,当雨水较多时,到达不锈钢溢水口32时,可以通过不锈钢溢水口32再次进入第二管道,通过第二管道再进入第一管道内部,然后共同排到集中排水区域,整个屋面可以通过多个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加快排水的速度。
金属屋面板2上设有多条与金属屋面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凸条,雨水落在阶梯式分布的多个金属屋面板2上,从每个金属屋面板2上的多条凸条逐步流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每个金属屋面板2的上表面设置凸条的目的是,在雨水顺着金属屋面板2流下时,凸条有了缓冲雨水的冲击和导流的效果。
屋顶板材1为矩形结构,屋顶板材1的外围延伸至屋檐处设有多条分水线,多条分水线将多个连接的金属屋面板2分成不同方向的阶梯式区域,雨水落在阶梯式分布的多个金属屋面板2上,通过不同分水线流向金属屋面板2不同方向的阶梯式区域,通过分水线的设置可以不同方向排水,进一步减少了积水的产生,也增强了航站楼金属屋面板2设计的独特性。
另外,本发明屋顶板材1上方还设有多条指示廊,指示廊上设有天窗,指示廊的方向与航站楼的正门旅客进门出门方向一致,可以达到引导旅客的作用,天窗也可以利用自然光,节能,为了进一步节省环保,还可以在屋顶板材1上设置多个天阳能电池板,节省电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屋面板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屋面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