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玻璃隔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墙相关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钢化玻璃隔墙。背景技术
玻璃隔墙是一种到顶的,可完全划分空间的隔断,专业型的高隔断间,不仅能实现传统的空间分隔的功能,而且他在采光、隔音、防火、环保、易安装、可重复利用、可批量生产等特点上明显优于传统隔墙,玻璃隔墙主要作用就是使用玻璃作为隔墙将空间根据需求划分,更加合理的利用好空间,满足各种家装和工装用途。玻璃隔墙通常采用钢化玻璃,具有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优点,所以更加安全,固牢和耐用,而且玻璃打碎后对人体的伤害比普通玻璃小很多。
在对钢化玻璃安装时需要通过传统的定位件与地面、墙顶定位后,将钢化玻璃嵌入在定位件之间从而对钢化玻璃定位,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
1、安装过程中,通过将四个定位件两两安装在地面以及墙顶上,之后将钢化玻璃嵌入在定位件之间,嵌入时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上下布置的定位件之间的距离大于钢化玻璃的高度,且定位件内部的宽度大于钢化玻璃的厚度,因此将钢化玻璃嵌入其中后,钢化玻璃与定位件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容易出现轻微晃动的情况;
安装时由于钢化玻璃面积较大且重量较重,人员将其嵌入到锁定后的定位件时,难度较大,且容易出现钢化玻璃边缘出现划痕等情况,严重情况直接造成钢化玻璃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化玻璃隔墙,包括墙体、定位装置、密封板和顶住架,墙体的拐角位置套设有定位装置,左右布置的定位装置之间连接有密封板,墙体的下端均匀安装有顶住架。
所述的墙体包括钢化玻璃组、第一保护条、两个第二保护条、第三保护条,钢化玻璃组的上端边缘嵌入有第一保护条,钢化玻璃组左右两端的边缘嵌入有两个第二保护条,钢化玻璃组的下端边缘嵌入有第三保护条,通过第一保护条、第二保护条、第三保护条对钢化玻璃组的四周进行包边处理,一方面避免了搬运时割伤手部,另一方面由于钢化玻璃的周边比中部脆弱,对钢化玻璃的四周包裹式保护,以防搬运时撞碎的可能性。
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包裹架一、包裹架二、连接件、密封帽、对准柱一和对准柱二,包裹架一的前端卡接有包裹架二,连接件穿过包裹架二上的通孔、钢化玻璃组后与包裹架一进行螺纹配合连接,包裹架一的外端开设有对准孔一,对准孔一内部设置有对准柱一,包裹架二的外端开设有对准孔二,对准孔二内部设置有对准柱二,对准柱一、对准柱二的设置是在两个墙体相邻安装时对两个贴合在一起的包裹套起到插入定位的作用,保证了墙体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接件的前端套设有密封帽,密封帽对拧紧后的连接件露出的部分进行套设密封,从而提高了美观性。
所述的密封板包括板体、滑块、内置弹簧,板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滑块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且内凹槽与滑块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
所述的顶住架包括嵌入柱、定位柱,嵌入柱设置在钢化玻璃组的下端,嵌入柱可从钢化玻璃组的下端撤出,嵌入柱的前后两端对称嵌入有定位柱,定位柱对安装时的墙体的前后两端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在玻璃胶注入之前将定位柱从嵌入柱上拆下,之后将嵌入柱从钢化玻璃组上拆下,注入玻璃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化玻璃组包括钢化玻璃、疏水膜,钢化玻璃的前后两端面对称贴有透明的疏水膜,疏水膜的设置减小了钢化玻璃表面残留水滴的可能性,同时疏水膜的设置对钢化玻璃意外破碎溅出的渣粒起到阻挡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保护条、第二保护条、第三保护条之间形成回型的包边结构,从而对墙体四周进行包边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保护条的外壁上铺设有密封层,且密封层由橡胶材质制得,密封层的设置提高了相邻墙体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保护条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方槽,钢化玻璃组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对应槽,且方槽与对应槽之间的位置相对应,方槽、对应槽的开设是为了嵌入柱的临时插入,且在顶住架撤出后,后续安装上的板体对玻璃胶限位的同时,会将方槽遮挡隐藏,从而提高了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包裹架一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连接件的后端为螺纹结构,螺纹孔与连接件的后端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对合并后的包裹架一、包裹架二进行位置锁定,锁定后的包裹架一、包裹架二对墙体的一个拐角进行包裹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的前端开设有一字槽,方便螺丝刀等工具对连接件的拧转,包裹架一上开设有定位孔,锁定件穿过定位孔后与地面、墙顶进行锁定,从而对包裹架一的位置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包裹架一的侧端开设有L型槽一,包裹架二的侧端开设有L型槽二。
作为优选,所述的包裹架一与包裹架二合并后形成包裹套,包裹套包裹在钢化玻璃组的拐角部分,从而对钢化玻璃组的一侧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嵌入柱的中部位于对应槽内,嵌入柱为L型结构。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隔墙,采用可拆分的包裹架一、包裹架二来代替传统的定位件,先将包裹架一与安装点锁定后将墙体直接按压在包裹架一之间,之后通过包裹架二的合并从而对墙体的四个拐点进行包裹式定位,包裹架一、包裹架二合并形成的包裹套与墙体之间无缝隙贴合,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且通过直接按压的方式代替了倾斜嵌入的方式,避免了边缘出现划痕以及破碎的情况,同时通过临时安装在墙体上的顶住架对地面的支撑,减小了人员的手动扶持力,提高了安装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隔墙,钢化玻璃组采用四周包边的方式加强了钢化玻璃组四周的稳定度,减小了安装时因意外撞击造成破碎的可能性;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隔墙,定位装置中的包裹架一、包裹架二合并后相当于传统的定位件,当其拆开后将包裹架一单独锁定在安装点时,此时便可将墙体直接按压在包裹架一之间,直接按压保证了包裹架一与墙体周边的贴合程度,无需考虑留有空间用来调节墙体嵌入时的位置,提高了安装时的契合度,避免了安装后出现晃动的可能性;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隔墙,在墙体安装后,在对墙体、地面之间的间隙处以及墙体、墙顶之间的间隙处进行玻璃胶的注入,提高了墙体安装的稳定程度,同时提高了密封效果,之后通过密封板的嵌入防止玻璃胶的溢出,同时也对玻璃胶进行了遮挡,提高了美观效果;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隔墙,顶住架与墙体的下端采用可拆式连接,墙体安装时,通过顶住架对墙体下端的临时支撑,减小了人员扶持墙体时所用的力度,减小了劳动强度以及安装难度,在墙体安装后,将顶住架撤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墙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钢化玻璃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保护条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保护条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密封板的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顶住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钢化玻璃隔墙,包括墙体1、定位装置2、密封板3和顶住架4,墙体1的拐角位置套设有定位装置2,左右布置的定位装置2之间连接有密封板3,墙体1的下端均匀安装有顶住架4。
所述的墙体1包括钢化玻璃组11、第一保护条12、两个第二保护条13、第三保护条14,钢化玻璃组11的上端边缘嵌入有第一保护条12,钢化玻璃组11左右两端的边缘嵌入有两个第二保护条13,钢化玻璃组11的下端边缘嵌入有第三保护条14,通过第一保护条12、第二保护条13、第三保护条14对钢化玻璃组11的四周进行包边处理,一方面避免了搬运时割伤手部,另一方面由于钢化玻璃111的周边比中部脆弱,对钢化玻璃111的四周包裹式保护,以防搬运时撞碎的可能性。
所述的钢化玻璃组11包括钢化玻璃111、疏水膜112,钢化玻璃111的前后两端面对称贴有透明的疏水膜112,疏水膜112的设置减小了钢化玻璃111表面残留水滴的可能性,同时疏水膜112的设置对钢化玻璃111意外破碎溅出的渣粒起到阻挡的情况。
所述的第一保护条12、第二保护条13、第三保护条14之间形成回型的包边结构,从而对墙体1四周进行包边处理,所述的第二保护条13的外壁上铺设有密封层,且密封层由橡胶材质制得,密封层的设置提高了相邻墙体1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第三保护条14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方槽,钢化玻璃组11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对应槽,且方槽与对应槽之间的位置相对应,方槽、对应槽的开设是为了嵌入柱41的临时插入,且在顶住架4撤出后,后续安装上的板体31对玻璃胶限位的同时,会将方槽遮挡隐藏,从而提高了美观性。
所述的定位装置2包括包裹架一21、包裹架二22、连接件23、密封帽24、对准柱一25和对准柱二26,包裹架一21的前端卡接有包裹架二22,连接件23穿过包裹架二22上的通孔、钢化玻璃组11后与包裹架一21进行螺纹配合连接,包裹架一21的外端开设有对准孔一,对准孔一内部设置有对准柱一25,包裹架二22的外端开设有对准孔二,对准孔二内部设置有对准柱二26,对准柱一25、对准柱二26的设置是在两个墙体1相邻安装时对两个贴合在一起的包裹套起到插入定位的作用,保证了墙体1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接件23的前端套设有密封帽24,密封帽24对拧紧后的连接件23露出的部分进行套设密封,从而提高了美观性,具体工作时,定位装置2与地面或者墙顶锁定时,在地面或者墙顶上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点的标记,通过锁定件将包裹架一21一一钉在对应的安装点上,将墙体1按压在包裹架一21之间,通过顶住架4对墙体1的下端进行辅助支撑,之后将包裹架二22与包裹架一21合并,通过连接件23对二者进行锁定,通过包裹套(合并后的包裹架二22、包裹架一21)对墙体1的四个拐角进行包裹定位,将密封帽24对连接件23露出的部分进行套设密封,从而提高了美观性。
所述的包裹架一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连接件23的后端为螺纹结构,螺纹孔与连接件23的后端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对合并后的包裹架一21、包裹架二22进行位置锁定,锁定后的包裹架一21、包裹架二22对墙体1的一个拐角进行包裹定位,所述的连接件23的前端开设有一字槽,方便螺丝刀等工具对连接件23的拧转,包裹架一21上开设有定位孔,锁定件穿过定位孔后与地面、墙顶进行锁定,从而对包裹架一21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的包裹架一21的侧端开设有L型槽一,包裹架二22的侧端开设有L型槽二,所述的包裹架一21与包裹架二22合并后形成包裹套,包裹套包裹在钢化玻璃组11的拐角部分,从而对钢化玻璃组11的一侧进行定位。
所述的密封板3包括板体31、滑块32、内置弹簧33,板体31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滑块32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且内凹槽与滑块32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33,内置弹簧33起到复位的作用,具体工作时,在定位装置2对墙体1定位后,撤出顶住架4,分别往墙体1、地面之间以及墙体1、墙顶之间注入玻璃胶,之后按压滑块32至内凹槽内,将板体31插入到左右布置的包裹套之间,之后按压滑块32在内置弹簧33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复位从而卡入到L型槽一或者L型槽二,进而对板体31进行定位,定位后的板体31对玻璃胶前后两侧进行限位密封,防止其溢出影响了美观性。
所述的顶住架4包括嵌入柱41、定位柱42,嵌入柱41设置在钢化玻璃组11的下端,嵌入柱41可从钢化玻璃组11的下端撤出,嵌入柱41的前后两端对称嵌入有定位柱42,定位柱42对安装时的墙体1的前后两端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在玻璃胶注入之前将定位柱42从嵌入柱41上拆下,之后将嵌入柱41从钢化玻璃组11上拆下,注入玻璃胶,所述的嵌入柱41的中部位于对应槽内,嵌入柱41为L型结构。
安装过程:
步骤一:在地面、墙顶选择合适的安装点进行标记;
步骤二:通过锁定件将包裹架一21一一钉在对应的安装点上,将墙体1按压在包裹架一21之间,通过顶住架4对墙体1的下端进行辅助支撑,之后将包裹架二22与包裹架一21合并,通过连接件23对二者进行锁定,通过包裹套(合并后的包裹架二22、包裹架一21)对墙体1的四个拐角进行包裹定位,将密封帽24对连接件23露出的部分进行套设密封;
步骤三:将顶住架4从墙体1上撤出,分别往墙体1、地面之间以及墙体1、墙顶之间注入玻璃胶,之后按压滑块32至内凹槽内,将板体31插入到左右布置的包裹套之间,之后按压滑块32在内置弹簧33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复位从而卡入到L型槽一或者L型槽二,进而对板体31进行定位,定位后的板体31对玻璃胶前后两侧进行限位密封,防止其溢出;
步骤四:重复上述操作对其他墙体1进行依次安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墙板免焊接易装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