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背景技术
钢板剪力墙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侧力结构,因其延性好、抗侧刚度大很快被证明是优秀的抗震耗能构件;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率先应用于实际工程,近年来在我国的高烈度地区也开始应用,如:天津的津塔、上海锦江饭店和天津国际金融会议酒店等。钢板剪力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1、自重轻;2、刚度大;3、较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4、钢板剪力墙厚度薄,占用建筑空间少;5、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
传统的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在使用过程中有两个缺陷,一是滞回曲线有“捏缩”现象,不利于耗能;二是在较小的荷载甚至是自重作用下即引起屈曲,不具备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为克服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提出了加劲钢板剪力墙和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与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相比,加劲钢板剪力墙的加劲肋限制了钢板的面外屈曲,改善了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利用混凝土盖板限制了钢板的屈曲效应,改善了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同时混凝土盖板还能起到防火、保温、隔声的作用;然而加劲钢板剪力墙和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均不能承担竖向荷载,而实际工程应用中剪力墙不可避免的会承担竖向荷载甚至会利用剪力墙承担全部竖向荷载,不能承担竖向荷载的缺陷限制了加劲钢板剪力墙和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改善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且可以承担竖向荷载的新型抗侧力加劲双钢板剪力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包括双钢板和边缘构件,所述边缘构件包括边缘柱和边缘梁,所述双钢板顶端和底端均与边缘梁固定连接,所述双钢板通过边缘梁与两侧边缘柱相连,所述双钢板内侧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加劲肋。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劲肋竖直等距离安装在双钢板内侧,安装在所述第一加劲肋的个数超过4根,所述第一加劲肋端部与双钢板1端部间距为20-50mm。
优选的,所述边缘柱两端两侧分别安装有若干个横向的第二加劲肋,所述边缘梁两相对侧中部竖直安装有若干个第三加劲肋。
优选的,第一加劲肋包括一字型钢板和圆形芯管。
优选的,所述双钢板和边缘梁通过螺栓和焊接连接,所述双钢板和第一加劲肋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边缘柱和第二加劲肋通过焊接连接,所述边缘梁和第三加劲肋通过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双钢板分开一定的距离内置第一加劲肋形成箱型钢板剪力墙,该种截面形式大大的提高了钢板剪力墙的面外刚度,使得该种双钢板剪力墙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而不过早的发生面外屈曲,在水平力作用下,内加劲肋限制双钢板的面外鼓曲变形,提高了钢板剪力墙的面外刚度使得该种双钢板剪力墙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同时利用第一加劲肋与双钢板互相约束屈曲变形,效防改善了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同时克服了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盖板时削弱内嵌钢板影响耗能能力及施工工艺复杂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图1中A-A截面视图。
图3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图1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图4中B-B截面视图。
图6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图4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图7中C-C截面视图。
图9为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图7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双钢板;2、第一加劲肋;3、边缘柱;4、边缘梁;5、第二加劲肋;6、第三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3,一种兼顾承重和耗能的内加劲双钢板剪力墙,包括双钢板1和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包括边缘柱3和边缘梁4,双钢板1顶端和底端均与边缘梁4固定连接,双钢板1通过边缘梁4与两侧边缘柱3相连,双钢板1内侧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加劲肋2,双钢板1为高强度高延性钢材或低屈服点高延性钢材。
双钢板1分开一定的距离内置第一加劲肋2形成箱型钢板剪力墙,该种截面形式大大的提高了钢板剪力墙的面外刚度,使得该种双钢板剪力墙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而不过早的发生面外屈曲,在水平力作用下,第一加劲肋2限制双钢板1的面外鼓曲变形,提高了双钢板1的侧向刚度,改善了钢板剪力墙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与加劲钢板剪力墙相比,加劲双钢板剪力墙的加劲肋限制双钢,1的面屈曲变形、双钢板1限制第一加劲肋2的屈曲变形,二者协同工作,因此滞回曲线更加饱满;且具有较大的面外刚度,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与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相比,加劲双钢板1剪力墙构造简单,克服了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盖板时削弱内嵌钢板影响耗能能力及施工工艺复杂的缺点。
双钢板1之间预留焊接第一加劲肋2的距离,优选双钢板1的间距不小于150mm,过小的间距不利于焊接作业,且会导致面外刚度较低不利于承担竖向荷载,具体间距可根据需要承担的竖向荷载按照面外整体稳定条件确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加劲肋2竖直等距离安装在双钢板1内侧,安装在第一加劲肋2的个数超过4根,第一加劲肋2端部与双钢板1端部间距为20-50mm,第一加劲肋2与双钢板1上下边缘预留距离,可防止第一加劲肋2与双钢板1焊接、双钢板1与边缘梁4焊接时局部的应力复杂与应力集中现象;
双钢板1侧边自由宽度为第一加劲肋2间距的一半,在地震作用下,第一加劲肋2可限制内嵌钢板发生整体或局部屈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边缘柱3两端两侧分别安装有若干个横向的第二加劲肋5,保证边缘柱3不发生局部屈曲,边缘梁4两相对侧中部竖直安装有若干个第三加劲肋6,保证边缘梁4在双钢板1的作用下不发生局部屈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双钢板1和边缘梁4通过螺栓和焊接连接,双钢板1和第一加劲肋2通过焊接连接,边缘柱3和第二加劲肋5通过焊接连接,边缘梁4和第三加劲肋6通过焊接连接,实现组件间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4~图6,实施例一的边缘柱3和边缘梁4为钢结构框架梁柱,实施例二的边缘柱3和边缘梁4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实施例一中双钢板1与边缘梁4的连接可直接采用焊接方式,实施例二中双钢板1与边缘梁4的连接需通过预埋到边缘梁4中的钢板连接。
实施例三
参见图7~图9,实施例一中双钢板1之间的第一加劲肋2为竖向一字型钢板,实施例三中双钢板1之间的第一加劲肋2采用钢管。
双钢板1分开一定的距离内置第一加劲肋2形成箱型钢板剪力墙,该种截面形式大大的提高了钢板剪力墙的面外刚度,使得该种双钢板剪力墙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而不过早的发生面外屈曲,在水平力作用下,内加劲肋限制双钢板的面外鼓曲变形,提高了钢板剪力墙的面外刚度使得该种双钢板1剪力墙具有承担竖向荷载的能力,同时利用第一加劲肋2与双钢板1互相约束屈曲变形,效防改善了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同时克服了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盖板时削弱内嵌钢板影响耗能能力及施工工艺复杂的缺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节能环保用的建筑墙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