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360度织向的鞋面织造方法

文档序号:3737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66次 英文

一种具有360度织向的鞋面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鞋面制造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360度织向的鞋面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通鞋面的製造方法采用单一织向,即由下往上或者由下往上的织向进行编织,由此会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针织品的线圈结构,会存在横向拉力与竖向拉力不同的现象,单一织向使得针织品只能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存在不同的拉力,然而人体的脚部在不同的位置需要不同的拉力方向,例如,鞋头位置相对应脚趾位置需要较强的对抗拉力,足弓位置需要较强的包裹力,即弹力,单一织向只能在两个垂直方向存在不同拉力,无法满足鞋面对脚部不同位置拉力的不同需要。

2.单一织向只能做平行于织向的间色或者垂直于织向的掛毛,大大限制了间色及图案的排放。

3.单一织向对花纹的排列也存在一定限制,无法使织法与鞋面的弧度相贴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有360度织向的鞋面织造方法,通过织块织法的设置,解决了针织品由于采用单一织向而导致限制了拉力方向、间色及花纹排列的问题,实现了鞋面得到若干不同的拉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且可得到多样的间色及图案的排放,可满足排花多种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360度织向的鞋面织造方法,包括有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织块,所述织块采用铲针织法编织而成;所述织块包括有若干行织条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织条包括有若干线圈相互连接而成;

所述织条相对于所述织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从远离所述织块中心线的织条到靠近所述织块中心线的织条所需要的线圈数量依次递增。

其中,首尾是按照编织先后来进行定义,先进行编织的为首,后编织的为尾。

铲针织法是不完全编织完机板上的所有线圈,只选择部分线圈进行编织,使得织针上的线圈所编织的次数不同的织法。

所述织块的首尾两侧轮廓呈一往所述织块中心线靠近的斜线。

通过编织织条中线圈数量的不同,织块的左右侧形成高度差,使织块的两侧形成向织块中心线靠近的斜线,再将织块首尾相连接,该织法可得到若干不同的拉力方向,从而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且通过该种织法可得到多样的间色及图案的排放,同时在排花的方向上也可做出不一样的效果,实现外观多样性,满足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织块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圆形或者扇形或者无限循环的螺旋状形,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来进行编织所需要的形状,满足多样性,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织块编织采用横机编织,所述织块编织工艺采用纬编工艺,线圈之间环环相扣连接,保障线圈编织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竖向最大拉力容量为半个线圈的长度,所述线圈的横向最大拉力容量为一个线圈的长度,所述织块首尾依次相连接后形成多方位拉力,其中,多方位拉力是指由于织块首尾依次相连接后线圈排放的角度的改变,从而使得各个织块中线圈的竖向拉力的方向呈不同方向的竖向拉力,各个织块中线圈的横向拉力方向呈不同方向的横向拉力,即可得到多方位拉力,可有效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满足鞋面对脚部不同位置拉力的不同需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织块织法的设置,解决了针织品由于采用单一织向而导致限制了拉力方向、间色及花纹排列的问题,实现了鞋面得到若干不同的拉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且可得到多样的间色及图案的排放,可满足排花多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织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织法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织块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织块首尾依次相连接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一的织块首尾依次相连接结合图;

图6为本发明中线圈最大拉力容量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普通织向针织品拉力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织法的针织品拉力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飞线织法排布示意图。

图中标记:织块1,织条11,线圈111;横机2,竖向拉力3,竖向最大拉力容量31;横向拉力4,横向最大拉力容量41;飞线5,飞线密集区域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中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360度织向的鞋面织造方法,包括有首尾依次相连接的织块1,所述织块1采用铲针织法编织而成;所述织块1包括有若干行织条11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织条11包括有若干线圈111相互连接而成;

所述织条11相对于所述织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从远离所述织块中心线的织条到靠近所述织块中心线的织条所需要的线圈111数量依次递增。

其中,首尾是按照编织先后来进行定义,先进行编织的为首,后编织的为尾。

铲针织法是不完全编织完机板上的所有线圈,只选择部分线圈进行编织,使得织针上的线圈所编织的次数不同的织法。

所述织块的首尾两侧轮廓呈一往所述织块中心线靠近的斜线。

通过编织织条中线圈数量的不同,织块的左右侧形成高度差,使织块的两侧形成向织块中心线靠近的斜线,再将织块首尾相连接,该织法可得到若干不同的拉力方向,从而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且通过该种织法可得到多样的间色及图案的排放,同时在排花的方向上也可做出不一样的效果,实现外观多样性,满足需求。

优选的,织块编织过程中的首行织条的线圈数量为1个,下一行织条的线圈数量为5个,往后的织条线圈由此递增至21个后,再进行对线圈数量进行递减,其递减的程度和递增的程度是对称的。

进一步的,所述织块1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圆形或者扇形或者无限循环的螺旋状形,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来进行编织所需要的形状,满足多样性,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织块1编织采用横机2编织,所述织块编织采用纬编工艺,线圈之间环环相扣连接,保障线圈编织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竖向最大拉力容量31为半个线圈的长度,所述线圈的横向最大拉力容量41为一个线圈的长度,所述织块1首尾依次相连接后形成多方位拉力,多方位拉力是指由于织块首尾依次相连接后线圈排放的角度的改变,从而使得各个织块中线圈的竖向拉力3的方向呈不同方向的竖向拉力,各个织块中线圈的横向拉力4方向呈不同方向的横向拉力,即可得到多方位拉力,可有效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满足鞋面对脚部不同位置拉力的不同需要。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9,不同之处为,按照实施1中的织法织成的织物,在此基础上加上影响拉力的飞线织法5,其中飞线织法5是由SP INLAY机器所做的一种中间可以夹一条完全不成圈的飞线的织法,SP INLAY机器为现有技术的机器,通过飞线织法5,由于不成圈的飞线不存在能有弹力存量的线圈结构,在飞线位置便会在横向方向上失去弹力,即会有更强的拉力,而整块布片保留原有的竖向弹力;飞线密集区域51横向对抗拉力强,脚跟部分需要更强的对抗拉力,在鞋面裁剪过程中,便可将鞋面中的鞋跟位置放置在飞线最密的地方,从而控制不同的力量,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有效提高其鞋面质量。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9,不同之处为,按照实施1中的织法织成的织物,在此基础上加上影响拉力的半转底面令士织法,其半转底面令士织法为现有技术可实现,通过该设置,可改变织物拉力,在同一块布片上的不同位置上得到不同的拉力,将拉力最强位置放置于鞋面中的最需要支撑力的鞋跟部位,可有效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织块织法的设置,解决了针织品由于采用单一织向而导致限制了拉力方向、间色及花纹排列的问题,实现了鞋面得到若干不同的拉力方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增强鞋面对脚部的支撑力,且可得到多样的间色及图案的排放,可满足排花多种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一种单向导湿毛巾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