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包含其的油墨组合物及薄膜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装膜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包含其的油墨组合物及薄膜封装结构。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被视为一种最有前途的显示技术,因为它具有自亮度,快速响应,宽视角,超薄,高清晰度和耐久性等各种优点。尤其是OLED特别适合柔性显示器,被广泛接受为下一代阴极射线管(CRT)和平板显示器(FPD)。就OLED技术而言,设备封装是最苛刻的任务,因为OLED要求很高防止水分和氧气渗透的程度。因此,高性能的气体扩散壁垒是对于提高OLED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因素。常规的封装方法是通过在惰性气氛中用玻璃盖或金属对OLED器件进行封装,由于封装材料坚硬,没有办法使用在柔性OLED显示屏上。
薄膜封装结构是在基板显示范围内将形成的有机发光器件上方分别将无机膜与有机膜交替叠层至少一层以上,从而覆盖住显示范围来保护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通常将叠层的无机膜与有机膜称为薄膜封装层。具有此薄膜封装层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与具有柔性的基板一起优化设备的柔韧性。另外,此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使设备的多样设计(例:折叠式结构)成为了可能,最重要的是薄型化成为了可能。
封装膜制备过程中,有机层成膜工艺残留的小分子物质极易产生杂气,数据表现为out-gas(杂气排放)数值升高。目前使用的无机膜大多是通过溅射(sputtering)或气相沉积(CVD)等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进行蒸镀,当有机膜中有较多杂气残留时,残留的杂气会释放,导致上方无机膜的平坦度下降,导致WVTR升高,从而对被保护的器件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使制备薄膜封装结构后,具有低out-gas特性的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包含其的油墨组合物及薄膜封装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包含其的油墨组合物及薄膜封装结构,本发明将封装薄膜用化合物用于油墨组合物后使其拥有两个以上光固化作用基的抗氧基剂来提高稳定性,且在薄膜封装结构制造后,其低out-gas特性使柔性有机发光器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薄膜用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化学式1:
化学式1;
其中,R1-R4各自独立地选自H、碳原子小于30的烷基、碳原子小于30的烷氧基、碳原子小于30的含氟烷基、碳原子小于30的芳基、碳原子小于30的取代芳基、碳原子小于30的芳杂环基、碳原子小于30的取代芳杂环基;
X1-X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小于30的烷基、碳原子小于30的烷氧基、碳原子小于30的含氟烷基、碳原子小于30的芳基、碳原子小于30的取代芳基、碳原子小于30的芳杂环基、碳原子小于30的取代芳杂环基,
或,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结构:
Y1、Y2选自以下结构:
Y8自独立地选自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C50的烷基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为元素的结合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可以用于制造具有一个或多个其他光以及热可以固化的丙烯基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具有一个或以上受光或热产生自由基以及酸的化合物或混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制成薄膜后,水汽透过率在9×10-2g/m2·day以下。
优选地,所述封装薄膜用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学式001-004: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油墨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装薄膜用化合物9.5-90%、光引发剂0.5-10%、丙烯酸单体9.5-90%。
优选地,丙烯酸单体为2-苯氧乙基丙烯酸,2-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4-苯氧基丁基丙烯酸,4-苯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5-苯氧基戊基丙烯酸,5-苯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6-苯氧基己基丙烯酸,6-苯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7-苯氧基庚基丙烯酸,7-苯氧基庚基(甲基)丙烯酸,8-苯氧基辛基丙烯酸,8-苯氧基辛基(甲基)丙烯酸,9-苯氧基壬基丙烯酸,9-苯氧基壬基(甲基)丙烯酸,10-苯氧基癸基丙烯酸,10-苯氧基癸基(甲基)丙烯酸,2-(苯硫基)乙基丙烯酸,2-(苯硫基)乙基(甲基)丙烯酸,3-(苯硫基)丙基丙烯酸,3-(苯硫基)丙基(甲基)丙烯酸,4-(苯硫基)丁基丙烯酸,4-(苯硫基)丁基(甲基)丙烯酸,5-(苯硫基)戊基丙烯酸,5-(苯硫基)戊基(甲基)丙烯酸,6-(苯硫基)己基丙烯酸,6-(苯硫基)己基(甲基)丙烯酸,7-(苯硫基)庚基丙烯酸,7-(苯硫基)庚基(甲基)丙烯酸,8-(苯硫基)辛基丙烯酸,8-(苯硫基)辛基(甲基)丙烯酸,9-(苯硫基)壬基丙烯酸,9-(苯硫基)壬基(甲基)丙烯酸,10-(苯硫基)癸基丙烯酸,10-(苯硫基)癸基(甲基)丙烯酸,2-(萘-2-基氧基)乙基丙烯酸,2-(萘-2-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3-(萘-2-基氧基)丙基丙烯酸,3-(萘-2-基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4-(萘-2-基氧基)丁基丙烯酸,4-(萘-2-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5-(萘-2-基氧基)戊基丙烯酸,5-(萘-2-基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6-(萘-2-基氧基)己基丙烯酸,6-(萘-2-基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7-(萘-2-基氧基)庚基丙烯酸,7-(萘-2-基氧基)庚基(甲基)丙烯酸,8-(萘-2-基氧基)辛基丙烯酸,8-(萘-2-基氧基)辛基(甲基)丙烯酸,9-(萘-2-基氧基)壬基丙烯酸,9-(萘-2-基氧基)壬基(甲基)丙烯酸,10-(萘-2-基氧基)癸基丙烯酸,10-(萘-2-基氧基)癸基(甲基)丙烯酸,2-(萘-2-基硫代)乙基丙烯酸,2-(萘-2-基硫代)乙基(甲基)丙烯酸,3-(萘-2-基硫代)丙基丙烯酸,3-(萘-2-基硫代)丙基(甲基)丙烯酸,4-(萘-2-基硫代)丁基丙烯酸,4-(萘-2-基硫代)丁基(甲基)丙烯酸,5-(萘-2-基硫代)戊基丙烯酸,5-(萘-2-基硫代)戊基(甲基)丙烯酸,6-(萘-2-基硫代)己基丙烯酸,6-(萘-2-基硫代)己基(甲基)丙烯酸,7-(萘-2-基硫代)庚基,丙烯酸,7-(萘-2-基硫代)庚基(甲基)丙烯酸,8-(萘-2-基硫代)辛基丙烯酸,8-(萘-2-基硫代)辛基(甲基)丙烯酸,9-(萘-2-基硫代)壬基丙烯酸,9-(萘-2-基硫代)壬基(甲基)丙烯酸,10-(萘-2-基硫代)癸基丙烯酸,10-(萘-2-基硫代)癸基(甲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氧基)乙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3-([1,1`-联苯基]-4-基氧基)丙基丙烯酸,3-([1,1`-联苯基]-4-基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4-([1,1`-联苯基]-4-基氧基)丁基丙烯酸,4-([1,1`-联苯基]-4-基氧基)丁基(甲基)丙烯酸,5-([1,1`-联苯基]-4-基氧基)戊基丙烯酸,5-([1,1`-联苯基]-4-基氧基)戊基(甲基)丙烯酸,6-([1,1`-联苯基]-4-基氧基)己基丙烯酸,6-([1,1`-联苯基]-4-基氧基)己基(甲基)丙烯酸,7-([1,1`-联苯基]-4-基氧基)庚基丙烯酸,7-([1,1`-联苯基]-4-基氧基)庚基(甲基)丙烯酸,8-([1,1`-联苯基]-4-基氧基)辛基丙烯酸,8-([1,1`-联苯基]-4-基氧基)辛基(甲基)丙烯酸,9-([1,1`-联苯基]-4-基氧基)壬基丙烯酸,9-([1,1`-联苯基]-4-基氧基)壬基(甲基)丙烯酸,10-([1,1`-联苯基]-4-基氧基)癸基丙烯酸,10-([1,1`-联苯基]-4-基氧基)癸基(甲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硫代)乙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硫代)乙基(甲基)丙烯酸,3-([1,1`-联苯基]-4-基硫代)丙基丙烯酸,3-([1,1`-联苯基]-4-基硫代)丙基(甲基)丙烯酸,4-([1,1`-联苯基]-4-基硫代)丁基丙烯酸,4-([1,1`-联苯基]-4-基硫代)丁基(甲基)丙烯酸,5-([1,1`-联苯基]-4-基硫代)戊基丙烯酸,5-([1,1`-联苯基]-4-基硫代)戊基(甲基)丙烯酸,6-([1,1`-联苯基]-4-基硫代)己基丙烯酸,6-([1,1`-联苯基]-4-基硫代)己基(甲基)丙烯酸,7-([1,1`-联苯基]-4-基硫代)庚基丙烯酸,7-([1,1`-联苯基]-4-基硫代)庚基(甲基)丙烯酸,8-([1,1`-联苯基]-4-基硫代)辛基丙烯酸,8-([1,1`-联苯基]-4-基硫代)辛基(甲基)丙烯酸,9-([1,1`-联苯基]-4基硫代)壬基丙烯酸,9-([1,1`-联苯基]-4-基硫代)壬基(甲基)丙烯酸,10-([1,1`-联苯基]-4-基硫代)癸基丙烯酸,10-([1,1`-联苯基]-4-基硫代)癸基(甲基)丙烯酸,2-羟基-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2-羟基-2-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羟基-2-(萘-2-基氧基)乙基丙烯酸,2-羟基-2-(萘-2-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氧基)乙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2-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2-(2-苯氧基乙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2-(苯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氧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2-(([1,1`-联苯基]-4-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苯硫基)甲氧基)乙基丙烯酸,2-((苯硫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萘-2-基硫代)甲氧基)乙基丙烯酸,2-((萘-2-基硫代)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3,3`-(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二丙烯酸,3,3`-(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3,3`-(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丙烷-3,1-二烯)二丙烯酸,3,3`-(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丙烷-3,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3,3`-(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二丙烯酸,3,3`-(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3,3`-(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二丙烯酸,3,3`-(4,4`-(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4,4`-(9H-芴-9,9-二烯)双(4,1-次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3,3'-(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3,3'-(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3,3'-(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3,3'-(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丙烷-3,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3,3'-(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丙烷-3,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3,3'-(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丙烷-3,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3,3'-(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丙烷-3,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2,2'-(4,4'-(丙烷-2,2-二烯)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2,2'-(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2,2'-(4,4'-氧基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酯),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二丙烯酸,2,2'-(2,2'-(2,2'-(4,4'-硫代双(4,1-亚苯基)双(二烯))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氧基)双(乙烷-2,1-二烯)双(2-甲基丙烯酸),聚酯型氨基甲酸酯二丙烯酸脂,树丙烯二丙烯酸,聚酯型氨基甲酸酯,环氧基丙烯酸,苯硫基乙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异壬酯,苯氧基-2-甲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苯氧基苄酯,3-戊氧基-2-甲基-乙基(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苯甲醇,3-苯氧基-2-硬脂氧基(甲基)丙烯酸酯,2-1-萘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2-萘基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2-1-乙二醇丙烯酸酯或2-2-乙二醇丙烯酸酯,三甲醇丙烷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乙烷二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和1,11-十一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光聚合引发剂和/或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优选地,所述光聚合引发剂为苯乙酮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噻吨酮系化合物、基于安息香的化合物、苯偶姻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咔唑基化合物、二酮化合物、硼酸磺酸化合物、重氮基化合物、咪唑基化合物和联咪唑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更加优选地,所述苯乙酮系的化合物为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丁氧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苯乙酮,对丁基三氯苯乙酮,叔丁基二氯苯乙酮,4-氯苯乙酮,2,2'-二氯-4-苯氧基苯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和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丹-1-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二苯甲酮的化合物为二苯甲酮,苯甲酰基苯甲酸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酯,4-苯基二苯甲酮,羟基二苯甲酮,丙烯酸酯化的二苯甲酮,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以及'-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4'-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和3,3'-二甲基-2-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噻吨酮系化合物为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异氰酸酯和丙基噻吨酮和2-氯噻吨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基于安息香的化合物为安息香,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异丙基醚,安息香异丁基醚和苄基二甲基缩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三嗪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4,6-三氯-s-三嗪,2-苯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3',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4'-甲氧基萘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对甲氧基苯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对甲苯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联苯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双(三氯甲基)-6-苯乙烯基-s-三嗪,2-(萘-1-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4-甲氧基萘-1-基)-4,6-双(三氯甲基)-s-三嗪,2-4-三氯甲基(哌啶基)-6-三嗪和2-4-三氯甲基(4'-甲氧基苯乙烯基)-6-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为基于过氧化物的化合物和/或基于偶氮双的化合物。
更加优选地,所述过氧化基化合物为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甲基异丁基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甲基环己酮和过氧化乙酰丙酮,过氧化异丁酰,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邻甲基苯甲酰,过氧化双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2,4,4,-三甲基戊基-2-氢过氧化物,二异丙基苯氢过氧化物,异丙苯过氧化物,叔丁基氢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1,3-双(叔丁氧基异丙基)苯,叔丁基过氧戊酸正丁酯二烷基过氧化物,2,4,4-三甲基戊基过氧苯氧基乙酸酯,二异丙基苯氢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苯甲酸酯,二叔丁基过氧三甲基己二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环己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过氧化乙酰环己基磺酰基和丁基过氧芳基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基于偶氮双的化合物为1,1'-偶氮双环己烷-1-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异丁酸甲酯),2,2'-偶氮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α,α'-偶氮二(异丁腈)和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的引发剂及在本发明中限定的引发剂的用量范围内时,可以在成膜过程中的曝光期间充分地发生固化,以获得优异的可靠性。
更加优选地,还包括光敏剂,所述光敏剂为四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引发剂与光敏剂一起使用,光敏剂通过吸收光然后激发光以传输其能量来引起化学反应,并且可以防止由于未反应的引发剂引起的透射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油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油墨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2)将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光引发剂、丙烯酸单体真空搅拌混合均匀,过滤,得到所述的油墨组合物。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真空搅拌温度为40-60℃,时间为80-100h。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薄膜封装结构,所述薄膜封装结构是通过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叠层1次以上形成,最外侧为无机层;
其中,所述有机层的材料为油墨组合物;
所述无机层的材料选自氮化硅、氮氧化硅、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和氧化锌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薄膜封装结构的厚度为0.3-20μm。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油墨组合物是由含硅单体(本发明中封装薄膜用化合物)、丙烯酸单体和光引发剂,因含硅单体分子结构中含有刚性基团的芳环和Si原子,相比于不含苯环和硅原子的油墨组合物具有更好的耐热性、透明性、更低的水汽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有机墨水组合物在固化时所产生过多的收缩体积,其用于OLED器件的薄膜封装,能够有效阻隔水和氧气,提高了可靠性,且进一步延长了OLED器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薄膜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有机层材料的处理
其中,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化学式001)、丙烯酸单体(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光引发剂(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
称取25g的001、70g的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以及5g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混合到一起,在50℃的真空下搅拌80h,然后用针筒过滤器进行过滤,使用粒子计数器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粒径大于0.5μm的粒子数不多于50个时,得到有机层材料;
步骤S2:无机层的制备
选用氮化硅作为无机层材料,并通过CVD的方法将无机层材料涂装在待封装物表面形成无机层;
步骤S3:有机层的制备
将有机层材料用喷墨打印机进行无机层表面的喷涂,形成有机层,用100mW/cm2,每次10秒的紫外光照射促使有机层硬化;
步骤S4:薄膜封装结构的形成
按照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的形式进行待封装物表面的沉积涂装成多个无机层和有机层组成的结构,并保证最外侧为无机层,最终沉积涂装在待封装物表面的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层叠的结构即为薄膜封装结构。
实施例2:
薄膜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25g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化学式002)、70g丙烯酸单体(10-苯氧基癸基(甲基)丙烯酸),5g光引发剂(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丹-1-酮);
实施例3:
薄膜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25g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化学式003)、70g丙烯酸单体(2-((苯硫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5g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苯乙酮);
实施例4
薄膜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30g的化学式001、60g的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5g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
实施例5
薄膜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30g的化学式002、60g的10-苯氧基癸基(甲基)丙烯酸、5g的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丹-1-酮。
实施例6:
薄膜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30g的化学式003、60g的2-((苯硫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5g的2-羟基-2-甲基苯乙酮。
对比例1
油墨组合物,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0g的封装薄膜用化合物,98g的丙烯酸单体2-((萘-2-基氧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质量分数及2g的光引发剂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质量分数改为。
性能测试实验
对实施例1-6及对比例1的薄膜封装结构进行水蒸气透过率检测,检测仪器:厂家为美国MOCON公司(美国膜康公司),型号为AQUARAN2的高精度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检测条件:温度85℃,相对湿度85%;检测时长:24小时;
对实施例1-6及对比例1的薄膜封装结构进行透光率检测,检测仪器:透光率测试仪;检测条件:温度40℃,相对湿度85%;
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1:
表1实施例1-6及对比例1的薄膜封装结构的性能测试结构
组别
水蒸气透过率(g/m<sup>2</sup>·d)
透光率(%)
实施例1
4.5*10<sup>-4</sup>
86
实施例2
4.1*10<sup>-4</sup>
85
实施例3
4.6*10<sup>-4</sup>
86
实施例4
4.8*10<sup>-4</sup>
87
实施例5
4.1*10<sup>-4</sup>
85
实施例6
4.3*10<sup>-4</sup>
85
对比例1
9.0*10<sup>-3</sup>
86
由上述表1中可以得出,加入本发明所创造的含硅单体(封装薄膜用化合物)后薄膜封装结构的水蒸气透过率较未加入本发明所创造的含硅单体(封装薄膜用化合物)的薄膜封装结构水蒸气透过率明显降低;通过以上的封装薄膜封装有机发光器件,能够有效隔绝水气,延长有机发光器件的实用寿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丁苯酞开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