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磁浮模组配合的传输线和磁浮混合物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同磁浮模组配合的皮带模组及其混合输送线。
背景技术
磁浮模组(以下简称磁浮模组)的主要由线圈、永磁板、反馈装置构成。电流通过线圈产生行波磁场,从而与永磁板产生相互作用力进而运动,反馈装置获得运动的位置速度等数据给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因为磁浮模组具有速度、精度可控的特性,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有精确加工需求的区域,需要采用磁浮模组这种高速高精度的输送系统。
同时由于磁浮模组购置成本较高,在有些仅需要起到输送功能的路段(对精度速度等无要求的路段),若同样采用磁浮模组对动子进行运输(尤其是长直线运送路段),则磁浮物流路线整体的购置成本会较高。
因此,如何降低磁浮物流路线的购置成本,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同磁浮模组配合的皮带模组及其混合输送线,通过传送带配合对接结构,使得传送带能够带动动子移动,从而取代原有的磁浮模组,适用于在对精度移速无要求的物流路径(如长运输路径和动子回流路径),有效降低磁浮路线的购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同磁浮模组配合的皮带模组,包括缓冲模组、导向路径和驱动组件;导向路径用于引导和限制动子的移动路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送带,电机用于带动传送带移动,动子与传送带之间设有对接结构,传送带带动动子沿导向路径移动;缓冲模组用于相邻的磁浮模组或皮带模组上的动子送入或移出传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同磁浮模组配合的皮带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皮带模组采用了电机带动传送带活动,即动子和传送带通过对接机构完成连接后,即可通过电机和传送带使动子在导向路径上移动,利用传送带提供动力,取代磁浮模组的动力源(驱动线圈),有效的降低成本。
二、路径长度的增加,仅需要通过调整传送带与导向路径的长度即可,因此有效降低了物流路线的整体购置成本,路径较长则可以使用多段皮带模组进行拼接联用。
三、结构紧凑美观,维护成本低。
缓冲模组主要用于驱动动子进入/脱出传送带,给动子进出传送带提供动力,缓冲模组可以是相邻磁浮模组内的电磁线圈,也可以是在传送带两端额外增设的电磁线圈。
其中,传送带可以为皮带、齿形带、链条、线缆等。电机可根据需求选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调速电机等作为动力。
所述对接结构包括以下3种对接方式:
1、以接触式摩擦阻力实现对接的对接结构:如利用动子的重力压在传送带表面形成足够带动动子移动的摩擦力,或者将传送带压在动子表面产生摩擦力。
2、以非接触式互相吸引实现对接的对接结构:如利用磁吸等方式产生非接触式的相互吸引力。
3、以凸起和凹槽相互配合实现对接的对接结构:如优选方案中的齿条和齿槽配合的结构,或者采用插销和插孔等结构。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对接结构包括设置于传送带上的齿条,所述动子背面贴近传送带的地方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条可嵌入齿槽并带动动子运动,齿槽与齿条之间的配合更牢固,可向动子提供足够的推力,不受承载物件重量限制。
动子设有可拆卸的摩擦片,所述齿槽设置于摩擦片表面,摩擦片可以根据需要适应性的进行装卸,以匹配不同物流路线。
优选的,皮带模组还包括稳速模块,稳速模块用于控制动子移动速度,使动子移速趋向于传送带移速或其在缓冲模组上的移动,从而平稳进出传送带。
稳速模块可以采用接触方式,带动动子调速,如稳速模块设置齿轮配合齿槽对动子移动速度进行控制;稳速模块也可以采用非接触方式。稳速模组用于在动子经过缓冲模组后,使动子趋向于传送带的速度进行移动,避免动子与传送带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降低噪音、振动和设备损坏,让动子进出传送带时更为平缓。
优选的,稳速模块也可以采用非接触方式,稳速模块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用于配合动子的永磁体使动子移动速度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一致。由于动子进出缓冲模块时,速度有变化,因此使用电磁线圈对动子移速进行控制,动子速度变化的过渡相对更为平缓,动子与稳速模块之间分离,动子变速产生的能量释放由电磁线圈吸收,且不会传递到稳速模块的机械部分,从而降低振动产生。
若换用直接接触的方式,虽然基本能够实现缓冲和速度调整,但是接触方式的缓冲容易产生振动,且振动通过接触传导出去,过渡没有电磁线圈来的平缓,且需要其他额外缓冲部件去中和速度变化差。
导向路径为导轨,动子上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块,通过滑块配合导轨,以使动子牢牢的沿导向路径行进。其中,导向路径可以为弧形、直线形或其他异形路径,本发明中优选为导向路径为直线形。
基于上述方案,参见图4和图5,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方案:一种混合输送线,包括动子、磁浮模组、摆渡模组和上述皮带模组,所述磁浮模组、摆渡模组及皮带模组组合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送料系统,所述动子在循环系统内单向移动;摆渡模组用于将动子在磁浮模组的端部和皮带模组的端部进行转移;皮带模组用于将动子从磁浮模组末端的摆渡模组送至磁浮模组起点处的摆渡模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混合输送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将皮带模组混入磁浮输送物流线内,在动子回流阶段(对动子移速、位置精度无要求),使用皮带模组替换磁浮模组,通过传送带将动子带回至磁浮模组的起点,节约了大量成本,且不会影响效率,更加合理有效。
二、通过皮带模组、磁浮模组和摆渡模组的排列组合可以根据不用客户的不同需求来定制,更加的简洁。
三、皮带模组的主要使用场合为:循环回流过程无特定工艺操作的场合使用,循环回流工程无需柔性控制要求场合使用。
其中,摆渡模组包括摆渡驱动器,摆渡模组的活动形式主要为往复移动,摆渡驱动器可以采用直线电机、顶杆电机、伺服电机、丝杠模组或气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同磁浮模组配合的皮带模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动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动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混合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混合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皮带模组;10、缓冲模组;11、传送带;111、齿条;12、导向路径;13、稳速模块;14、电机;2、摆渡模组;20、对接座;3、动子; 30、永磁体;31、齿槽;32、摩擦片;33、防撞块;3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同磁浮模组配合的皮带模组1,包括缓冲模组10、导向路径12、驱动组件、稳速模块13。
导向路径12用于引导和限制动子3的移动路径,导向路径12为导轨,动子3上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块34(参见图3)。
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4和传送带11,电机14用于带动传送带11移动,动子3与传送带11之间设有对接结构,当动子3和传送带11对接完成后,传送带11带动动子3沿导向路径12移动。电机14为步进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传送带11两端部旋转。
如图2所示,对接结构包括设置于传送带11上的齿条111,动子3表面设有可拆卸的摩擦片32,摩擦片32与传送带11贴合的面上设有齿槽31,齿条111可嵌入齿槽31并带动动子3运动。
缓冲模组10主要用于驱动动子3,使其进出到稳速模块13,用于相邻的磁浮模组0或皮带模组1上的动子3送入或移出稳速模块13。
稳速模块13用于控制动子3移动速度,平稳进出传送带11。稳速模块13 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用于配合动子3永磁体30使动子移动速度相对于传送带11的速度保持一致,使得动子3进出传送带11时更为平缓。
动子3从稳速模块13进入传送带11时,让动子3移速趋向于传送带11 移速。动子从传送带11进入稳速模块13时,让动子3移速趋向于其在缓冲模组10上的移动速度。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的混合输送线,包括动子3、磁浮模组0、摆渡模组2和实施例1中提到的皮带模组1。
磁浮模组0、摆渡模组2及皮带模组1组合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送料系统,动子3在循环系统内单向移动;摆渡模组2用于将动子3在磁浮模组0的端部和皮带模组1的端部进行转移;皮带模组1用于将动子3从磁浮模组0末端的摆渡模组2送至磁浮模组0起点处的摆渡模组2上。
皮带模组1包括两段缓冲模组10,缓冲模组10设置于皮带模组1两端,两个缓冲模组10通过导向路径12相连通。
摆渡模组2包括对接座20,对接座20上设置有导轨21,磁浮模组0包括基座,保持摆渡模组2在与磁浮模组0对接时,对接座20上的导轨21与基座上的导轨21连通,动子3可以从基座运动到对接座20上,缓冲模组10包括缓冲座100,缓冲座100用于与对接座20对接并连通,使动子3可以无障碍的移动到缓冲座100上,缓冲座100上设置有轨道101,轨道101用于连通对接座20上的导轨21,动子3可以从导轨21上直接移动到轨道101上。
摆渡模组2包括摆渡驱动器,摆渡驱动器采用直线电机。
上述所有的磁浮模组0、摆渡模组2及皮带模组1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动子3移动也在同一水平面中移动。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相较于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有的磁浮模组0、摆渡模组2及皮带模组1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动子 3移动也在同一竖直面中移动。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码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