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1547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86次 英文

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水,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酒店、餐馆超过350万家,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数量高达20000吨。由于餐厨泔水产生量大,细菌、酵母菌等活菌含量非常高,极易变质腐败,孳生和招引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污染环境。

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置不当,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例如:直接将餐厨泔水作为生猪的饲料、非法收集利用泔水油等。

如何回收与处理餐厨垃圾,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开始了餐厨垃圾产业化进程,把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力图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餐厨垃圾回收环节没有监管、餐厨垃圾回收乏力,无法保障城市餐厨垃圾处理企业足够的原料,从而造成不少城市餐厨垃圾产业化由于规模效益不足而经营困难。

本发明旨在对餐馆的餐厨泔水进行监管和有效回收,职能部门通过为餐馆提供免费的泔水桶和免费的回收服务来杜绝餐馆对泔水的不当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餐厨垃圾的回收量来了解餐馆的经营状况,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此外,通过对泔水进行集中的有效的处理也能变废为宝,生产出生物柴油、有机肥等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垃圾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所述垃圾桶底部设有RFID标签;所述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包括第一箱体、第一隔板、升降机构及斜坡,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箱体的底部,斜坡设置于第一箱体一侧,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箱体内并将第一箱体分割为归还区和领取区;归还区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RFID读取器,领取区设有第二传送带、RFID读写器,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第一RFID读取器与RFID读写器均设置于斜坡上,用于识别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归还区还设有第一闸门以及第一闸门按钮,领取区还设有第二闸门以及第二闸门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领取区还设有第二RFID读取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泔水回收车,所述泔水回收车包括车辆本体、设置于车辆本体上的第二箱体、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于第二箱体内并将第二箱体分割为回收区和发放区;回收区设有第三传送带,发放区设有第四传送带,第三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第二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另一侧设置有辅助对接传送带,用于与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剪叉式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另一侧设有第一箱门,第二箱体一侧设有第二箱门。

相应的,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包括:

S1.接收第一RFID读取器读取的设置于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信息;

S2.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第一闸门打开,并判断垃圾桶是否置于第一传送带上,若是,则执行步骤S3;

S3.开启第一传送带,并基于第一传送带的转动将垃圾桶传送至第一箱体另一侧;

S4.当第一传送带停止后第一闸门自动关闭,同时第二闸门自动打开,并判断用户是否需要领取新的垃圾桶,若否,则通过第二闸门按钮关闭第二闸门;若是,则执行步骤S5;

S5.接收RFID读写器读取的新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信息,并写入商户账户,第二闸门自动关闭,关门后控制第二传送带向前传送一个新垃圾桶。

相应的,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包括:

S1.接收第二RFID读取器获取的商户身份码的信息,并自动打开第二闸门;

S2.接收RFID读写器读取的新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信息,并将商户身份码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中,第二闸门自动关闭,关门后控制第二传送带向前传送一个新垃圾桶。

相应的,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包括:

S1.打开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出口处的第一箱门;

S2.将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通过升降机构升起,其中升起的位置为第一箱体的辅助对接传送带与第二箱体内的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处于同一水平;

S3.打开泔水回收车第二箱门,并使泔水回收车的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与辅助对接传送带连接;

S4.开启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以及辅助对接传送带,将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中归还区内的垃圾桶传送至泔水回收车的回收区内,将泔水回收车中发送区内的垃圾桶传送至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中领取区内;

S5.当传送结束后,泔水回收车驶离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并关闭泔水车的第二箱门以及和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第一箱门;

S7.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通过升降机构降落至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实行了回收区和发放区分离的模式,保证了发放区和新桶的整洁。该装置采用了RFID标签以及读写器,读取泔水桶的使用情况能对餐馆的泔水回收进行有效监管。该装置采用传送带的模式,回收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归还垃圾桶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领取垃圾桶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泔水回收车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传送带爆炸图;

图9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泔水车发放/回收新桶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泔水回收车与站点对接细节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泔水回收车与站点衔接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领取/归还垃圾桶的流程图;

其中,1.盖子;2.把手;3.轮子;4.RFID标签;5.桶体;6.第一箱体;7. 第一隔板;8.升降机构;9.斜坡;10.第一传送带;11.第二传送带;12.第一RFID 读取器;13.RFID读写器;14.第一闸门;15.第二闸门;16.第一闸门按钮;17. 第二闸门按钮;18.第二RFID读取器;19.第一箱门;20.车辆本体;21.第二箱体;22.第二隔板;23.第二箱门;24.第三传送带;25.第四传送带;26-1.传送带; 26-2.滚筒;26-3.电动机;26-4.固定平台;26-5.支撑连接件;26-6.传送带支撑板;26-7.重力传感器;27.辅助对接传送带;81.剪叉式支架;82.移动滑槽;83. 液压油缸;84.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及方法。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垃圾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以及泔水回收车。

如图1所示为垃圾桶结构示意图,垃圾桶包括盖子1、把手2、轮子3、RFID标签4、桶体5;盖子1设置于桶体5的上面,用于将开口的桶体盖住;把手2设置于桶体5上表面,便于用户推拉;轮子3设置于桶体5下表面,便于垃圾桶的移动;RFID标签4设置于桶体底部,标签中存储有该垃圾桶相关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的垃圾桶也可以是现有的符合要求的垃圾桶,只要在垃圾桶底部设置RFID标签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制作的成本。

如图2所示为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结构示意图,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包括第一箱体6、第一隔板7、升降机构8、斜坡9、第一箱门19,升降机构9 设置于第一箱体6的底部,用于控制第一箱体6的升降;斜坡9设置于第一箱体6一侧,用于方便用户将垃圾桶推入或拉出;第一箱门19安装于第一箱体 6另一侧;第一隔板7设置于第一箱体6内并将第一箱体6分割为归还区和领取区。

如图3所示为归还垃圾桶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状态示意图,归还区设有第一传送带10、第一RFID读取器12、第一闸门14以及第一闸门按钮16;第一传送带10设置于归还区箱体的底部,用于将归还的垃圾桶传输至归还区出口处;第一闸门14安装于归还区箱体的靠近斜坡的一侧,以使用户不可以随便推入任意的垃圾桶;第一闸门按钮16设置于归还区箱体的一侧,用于使用户手动关闭第一闸门;第一RFID读取器12设置于归还区入口处的斜坡9 表面,用于读取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4。

如图4所示为领取垃圾桶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状态示意图,领取区设有第二传送带11、RFID读写器13、第二闸门15、第二闸门按钮17、第二 RFID读取器18;第二传送带11设置于领取区箱体的底部,用于将垃圾桶传输至领取区出口处;第二闸门15安装于领取区箱体靠近斜坡的一侧,以使用户不可以随便拉出垃圾桶;第二闸门按钮17设置于领取区箱体的一侧,用于使用户手动关闭第二闸门;RFID读写器13设置于领取区出口处的斜坡9表面,用于读写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4;第二RFID读取器18设置于领取区箱体表面,用于识别商户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送带10与第二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相反;第一闸门按钮与第二闸门按钮只能控制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的关闭,不能控制第一闸门、第二闸门的打开。

在本实施例中,正常情况下第一闸门均可以根据指令自动关闭,不需要用户去手动关闭;若系统中的指令出现错误时,用户可通过第一闸门按钮来使第一闸门关闭。

如图5所示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升降机构8为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平台26-4、剪叉式支架81、移动滑槽82、液压油缸83、固定底座84;固定平台26-4与固定底座84之间通过剪叉式支架81连接,移动滑槽82设置于固定底座84内,并使剪叉式支架81的可以在移动滑槽82内滑动;液压油缸83设置于固定底座84内,以带动剪叉式支架81的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机构的实现方式也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机构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提出的方式。

如图6所示为泔水回收车结构示意图,泔水回收车包括车辆本体20、设置于车辆本体20上的第二箱体21、第二隔板22、第二箱门23;第二箱门23 设置于第二箱体21一侧;第二隔板22设置于第二箱体21内并将第二箱体21 分割为回收区和发放区。

回收区设有第三传送带24,用于回收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中归还区中的垃圾桶;发放区设有第四传送带25,用于向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中领取区发送新的垃圾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且第三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第二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同。

如图7-8所示为本实施例涉及的传送带的机构示意图;传送带包括传送带 26-1、滚筒26-2、电动机26-3、固定平台26-4、支撑连接件26-5、传送带支撑板26-6;重力传感器26-7;传送带26-1绕过滚筒26-2,电动机26-3设置于传送带26-1的两侧,固定平台26-4设置于传送带26-1的底部,传送带支撑板 26-6设置于上层传送带底下,传送带支撑板26-6与固定平台26-4通过支撑连接件26-5连接,重力传感器26-7设置于上层传送带与传送带支撑板26-6之间。

如图9-11所示为泔水回收车与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对接示意图;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第一箱体19另一侧还设有辅助对接传送带27,使其相对于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另一侧凸出一定距离;其中辅助对接传送带27分为归还区的辅助对接传送带和领取区的辅助对接传送带。当泔水回收车与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需要对接时,驾驶员将泔水回收车向后倒车,使辅助对接传送带27与第三传送带24、第四传送带25相连接。

如图12为领取/归还垃圾桶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将垃圾桶归还于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实现方式为:

商户归还旧垃圾桶时,将垃圾桶推到斜坡上,第一RFID读取器12读取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4,当识别垃圾桶信息后第一闸门14向内打开,商户将垃圾桶推到第一传送带10指定位置上,第一传送带10底部的重力传感器感受到重力稳定后,将垃圾桶向内传送一定距离,当第一传送带10稳定后第一闸门14自动关闭,同时第二闸门15自动打开;若用户需要领取新垃圾桶时则继续将新垃圾桶从第二传送带11上领走,路过斜坡9上的RFID读写器13时, RFID读写器13会读取新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4并将商户身份信息写入 RFID标签中,即将读取的RFID标签与商户信息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后的信息存储于系统的存储器中,以便用户归还垃圾桶时可以与用户相对应。写入结束后第二闸门15自动关闭,关门后第二传送带11向前传送一个新垃圾桶。

若用户只想归还旧垃圾桶并不需要领取新垃圾桶,通过点击第二闸门按钮 17即可关闭第二闸门15。

在本实施例中,从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领取垃圾桶的实现方式为:

若商户第一次领取新垃圾桶或者没有相对应的旧垃圾桶归还,但用户想领取新垃圾桶或想额外多领取垃圾桶时,需要商户凭借预先设置好的身份码,在第二RFID读取器18处刷身份码,当读取好商户信息后,第二闸门15自动打开,此时商户就可以将新垃圾桶从第二传送带11上拉下来,并被设置于斜坡 9上的RFID读写器13读取新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4,将商户身份信息写入RFID标签中,即将读取的RFID标签与商户信息进行绑定,并将绑定后的信息存储于系统的存储器中,以便用户归还垃圾桶时可以与用户相对应。当写入结束后第二闸门15自动关闭,关门后第二传送带11向前传送一个新垃圾桶。

本实施例中若用户已经归还了旧垃圾桶,则不需要刷身份码,第二闸门 15会自动打开,此后的流程与商户归还旧垃圾桶流程中第二闸门15打开后的流程相同。

本实施例中泔水回收车与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衔接后,发放回收垃圾桶的实现方式为:

首先打开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第一箱门19,工作人员通过升降机构8 将整个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升起,升起的高度为辅助对接传送带27与第三传送带24、第四传送带25处于同一水平即可;然后驾驶员驾驶泔水回收车向后倒车,使第三传送带24、第四传送带25与辅助对接传送带27连接,接着开启所有传送带的电动机,以使将归还区的旧垃圾桶传送至回收区内,将发送区内的新垃圾桶传送至领取区内;最后当传送结束后,泔水回收车缓慢离开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并关闭第一箱门19和第二箱门23,工作人员通过升降机构8将整个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缓慢降落至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实行了回收区和发放区分离的模式,保证了发放区和新桶的整洁。该装置采用了RFID标签以及读写器,读取泔水桶的使用情况能对餐馆的泔水回收进行有效监管。该装置采用传送带的模式,回收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包括:

S1.接收第一RFID读取器读取的设置于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信息;

S2.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第一闸门打开,并判断垃圾桶是否置于第一传送带上,若是,则执行步骤S3;

S3.开启第一传送带,并基于第一传送带的转动将垃圾桶传送至第一箱体另一侧;

S4.当第一传送带停止后第一闸门自动关闭,同时第二闸门自动打开,并判断用户是否需要领取新的垃圾桶,若否,则通过第二闸门按钮关闭第二闸门;若是,则执行步骤S5;

S5.接收RFID读写器读取的新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信息,并将商户身份码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中,第二闸门自动关闭,关门后控制第二传送带向前传送一个新垃圾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是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实现的,其具体方法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多做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实行了回收区和发放区分离的模式,保证了发放区和新桶的整洁。该方法采用了RFID标签以及读写器,读取泔水桶的使用情况能对餐馆的泔水回收进行有效监管。该方法采用传送带的模式,回收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包括:

S1.接收第二RFID读取器获取的商户身份码的信息,并自动打开第二闸门;

S2.接收RFID读写器读取的新垃圾桶底部的RFID标签信息,并写入商户账户,第二闸门自动关闭,关门后控制第二传送带向前传送一个新垃圾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是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实现的,其具体方法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多做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实行了回收区和发放区分离的模式,保证了发放区和新桶的整洁。该方法采用了RFID标签以及读写器,读取泔水桶的使用情况能对餐馆的泔水回收进行有效监管。该方法采用传送带的模式,回收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包括:

S1.打开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出口处的第一箱门;

S2.将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通过升降机构升起,其中升起的位置为第一箱体的辅助对接传送带与第二箱体内的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处于同一水平;

S3.打开泔水回收车第二箱门,并使泔水回收车的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与辅助对接传送带连接;

S4.开启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以及辅助对接传送带,将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中归还区内的垃圾桶传送至泔水回收车的回收区内,将泔水回收车中发送区内的垃圾桶传送至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中领取区内;

S5.当传送结束后,泔水回收车驶离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并关闭泔水车的第二箱门以及和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的第一箱门;

S7.可升降的垃圾回收站点通过升降机构降落至地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餐厨垃圾回收方法是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餐厨垃圾回收装置实现的,其具体方法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多做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实行了回收区和发放区分离的模式,保证了发放区和新桶的整洁。该方法采用了RFID标签以及读写器,读取泔水桶的使用情况能对餐馆的泔水回收进行有效监管。该方法采用传送带的模式,回收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成本。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一种自动倾倒垃圾清洗垃圾桶成型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