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结构及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板车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及滑板车。背景技术
如折叠式的滑板车等设备中,为便于收纳,减小设备体积,往往会采用折叠结构,以实现设备自身的折叠,以滑板车为例,滑板车的操作轴及车身底座之间可采用折叠结构,实现滑板车的折叠收纳,但传统的折叠结构,往往不能够保证折叠处的紧固,尤其是多次折叠后,折叠处必然会产生松动,造成使用的困扰。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折叠结构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结构及滑板车,折叠结构可适用于滑板车上,可保证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展开折叠后始终保持紧密相抵,且即使在折叠结构不断使用并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自适应调节,以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展开折叠后始终保持紧密相抵不发生松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折叠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腔端部一侧铰接设置有适配件,所述适配件端部固设有定位轴;所述第二连接座一侧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端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抵,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过渡面,所述限位座上还设置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倾斜设置,所述定位面位于所述过渡面下侧,所述定位轴用于与所述过渡面或定位面相抵;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铰接处还设置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适配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适配件活动连接,所述适配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还设置有销件,所述摆动件上设置有二道锁组件,所述二道锁组件用于与销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二道锁组件包括设置于摆动件上的定位槽,所述摆动件一侧设置有推动部,所述摆动件另一侧设置有锁合件,所述推动部与所述锁合件固定连接,所述锁合件上设置有与销件适配的缺口,所述推动部一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槽端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上有长孔,所述长孔与所述适配件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适配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腔腔壁之间存在间隙。
可选地,所述适配件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座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二连接座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铰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铰接部与第二连接座之间倾斜设置。
一种滑板车,包括上述的一种折叠结构,包括车身底座和操作轴,所述车身底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操作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轴上设置有把手。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折叠结构及滑板车,折叠结构可适用于滑板车上,可保证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展开折叠后始终保持紧密相抵,且即使在折叠结构不断使用并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自适应调节,以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在展开折叠后始终保持紧密相抵不发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折叠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折叠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折叠结构与滑板车装配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限位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折叠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所述第一连接座100内腔端部一侧铰接设置有适配件104,所述适配件104端部固设有定位轴105;所述第二连接座101一侧设置有限位座102,所述限位座102端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00相抵,所述限位座102上设置有过渡面108,所述限位座102上还设置有定位面109,所述定位面109倾斜设置,所述定位面109位于所述过渡面108下侧,所述定位轴105用于与所述过渡面108或定位面109相抵;所述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铰接处还设置有摆动件103,所述摆动件103与所述适配件10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06,所述连接杆106的一端与所述摆动件103铰接,所述连接杆106的另一端与所述适配件104活动连接,所述适配件104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03内腔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107。
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叠结构,可适用于滑板车上,可保证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在展开折叠后始终保持紧密相抵,且即使在折叠结构不断使用并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自适应调节,以使得保证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在展开折叠后始终保持紧密相抵不发生松动。
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保证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因此将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相互铰接,作为优选的,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的铰接部位设置于折叠方向的一侧,以便于实现折叠效果,在由折叠状态展开时,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的端部相抵,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无法继续相对转动,即可实现转动的限位,即展开角度的限定。本实施例以此为基础,对普通铰接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得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在展开折叠后能够实现结构的自锁,使得二者始终保持紧密相抵,且在不断使用并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磨损间隙进行自适应消除,防止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发生松动。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实施例对普通铰接结构进行了改进,并说明如下:
第一,在第二连接座101一侧设置限位座102,限位座102的上端部用于与第一连接座100的下端部相抵,限位座102上设置有过渡面108以及定位面109,其中,定位面109位于过渡面108下侧,定位面109为与过渡面108相连的表面,定位面109整体的朝向向下,而为倾斜设置,而定位面109相对于第二连接座101端部平面逆时针方向倾斜微小角度,该角度能够保证定位轴105随适配件104的摆动能够顺利摆脱与定位面109的相抵。
第二,需要在第一连接座100内腔端部一侧铰接设置适配件104,适配件104的端部固设有定位轴105,定位轴105长度大于适配件104的宽度,定位轴105的凸出部分能够与定位面109或过渡面108相抵,其中,保证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始终相抵为保证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不发生松动的关键点之一。假设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有发生松动的趋势,即意味着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有发生相对转动的趋势,从结构上看,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的转动中心为二者的铰接部位,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发生相对转动时,定位轴105的转动中心也为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的铰接部位,因此只要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始终相抵,意味着定位面109能够有效限制定位轴105绕转动中心旋转,即适配件104的转动能够间接被定位面109限制,由此实现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的转动的限制,即锁死。因此,只要保证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始终相抵,即可保证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不发生松动。
第三,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铰接处还需设置摆动件103,摆动件103与适配件10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06,连接杆106的一端与摆动件103铰接,连接杆106的另一端与适配件104之间能够实现滑动与转动,作为一种优选,连接杆106与适配件104连接段为一长孔,利用适配件104上的销柱贯穿长孔及适配件104,实现了连接杆106与适配件104之间的活动连接。且显然,摆动件103的摆动能够拉动连接杆106,而连接杆106的活动同样可拉动适配件104的摆动。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摆动件103带动连接杆106,进而带动适配件104的摆动,可控制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或过渡面108之间的相抵或分离。
第四,为保证折叠结构中的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不发生松动,即保证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始终相抵,本实施例在适配件104与第一连接座100内腔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107,弹性件107优选为弹簧,当折叠结构呈展开状态时,此时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已经处于相抵状态,为保证不松动,可利用弹簧产生的弹性力,该弹性力始终将适配件104向靠近第一连接座100腔壁一侧推动,而此时的定位轴105被随之带动,使得定位轴105具有向弹力方向运动的趋势,且定位面109相对于第二连接座101端部平面逆时针方向倾斜了微小角度,当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相抵时,定位轴105由于受到弹性件107的弹力推动,与定位面109始终处于紧密相抵的状态。此外,随着折叠结构的不断使用,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之间或其他相应结构会随使用而磨损,有可能造成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之间接触情况的改变,有产生接触缝隙或接触松动的趋势,但由于弹性件107的设置,即使因结构磨损而产生缝隙,由于适配件104始终受弹性件107的弹性力,定位轴105能够随适配件104的摆动而重新与定位面109保持相抵,即实现了对磨损间隙的自适应消除,实现了即使结构不断磨损,也可保证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之间始终保持相抵,进而保证了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不发生松动。
基于上述结构特征及相关说明,折叠结构具有展开及折叠两种状态,展开及折叠的描述如下:
展开状态时,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端部相抵,摆动件103与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贴合,即摆动件103不发生摆动。摆动件103顶住连接杆106,适配件104受连接杆106或弹性件107的推力保持静止,此时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与定位面109保持相抵,由于定位面109相对于第二连接座101端部平面逆时针方向倾斜了微小角度,定位轴105始终会受到弹性件107或连接杆106的推动,与定位面109的始终保持紧密相抵。
在此过程中,若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发生松动,意味着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能够发生微小转动,但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与定位面109的紧密相抵,使得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完全无法发生相对转动,摆动件103、连接杆106、弹性件107、适配件104以及限位座102之间基于结构特征,使得定位轴105间接受弹性件107弹性力的影响,保持向弹力方向运动的趋势,因此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始终与定位面109的紧密相抵,使得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完全卡死,无法发生相对转动,即折叠结构不会发生松动。
此外,即使折叠结构随使用被不断磨损,本实施例也能够完成自适应调节,同样保证不发生松动。依据为,当即使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与定位面109相互磨损,只要保证弹性件107能够始终为适配件104提供推力,由此即可保证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与定位面109始终保持压力,即保证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与定位面109始终相抵,进而使得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完全卡死,无法发生松动。
当需要折叠时,首先向外拉动摆动件103,使得摆动件103发生摆动,摆动件103带动连接杆106活动,连接杆106带动适配件104摆动,且基于定位面109相对于第二连接座101端部平面逆时针方向倾斜微小角度,使得定位轴105随适配件104的活动,使得定位轴105能够脱离定位面109,若定位面109长度较短,或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接触部分不深,继续转动摆动件103,使得定位轴105能够完全离开定位面109的范围,与定位面109完全脱离;若定位面109长度较长,或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接触部分较深,可使得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产生初步的相对转动,使得定位轴105能够与过渡面108及定位面109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使得定位轴105能够完全离开定位面109的范围,与定位面109完全脱离;随后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可继续相对转动,松开摆动件103,定位轴105能够与过渡面108相抵,定位轴105圆柱表面沿过渡面108相对滑动,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可继续相对转动,最终彻底实现折叠,此时折叠结构处于折叠状态。
折叠结构由折叠状态转化为展开状态的过程中,首先使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定位轴105与过渡面108相抵,定位轴105圆柱表面沿过渡面108相对滑动,随着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转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定位轴105沿过渡面108不断滑动至过渡面108末端,同时,因受到弹性件107的弹力作用,推动定位轴105卡入定位面109所在的位置,使得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的相抵接触,由此进入前述展开状态,并自动保证展开状态的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的转动的限制,即锁死,保证二者之间不发生松动。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座100上还设置有销件110,所述摆动件103上设置有二道锁组件,所述二道锁组件用于与销件110相匹配。本实施例中,二道锁组件与销件110相互配合,以实现摆动件103的限位,防止摆动件103的摆动,进一步对本实施例的折叠结构进行锁定,防止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发生摆动。在本实施例中,销件110可选用与第一连接座100固定的销钉,而二道锁组件则为能够与销钉匹配结合的结构,如与销钉适配的滑块、卡槽、设置有叉口的定位块等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道锁组件包括设置于摆动件103上的定位槽111,所述摆动件103一侧设置有推动部112,所述摆动件103另一侧设置有锁合件113,所述推动部112与所述锁合件113固定连接,所述锁合件113上设置有与销件110适配的缺口,所述推动部112一侧设置有定位块114,所述定位块114与所述定位槽111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提出的二道锁组件,利用了锁合件113上与销件110适配的缺口,实现了与销件110的相对固定,当销件110为销钉时,该缺口与销钉的钉柱匹配卡合,锁合件113的表面与销钉的顶帽相抵,进而实现了摆动件103的限位固定,有效限制了摆动件103的摆动。
当本实施例的摆动件103需要解除限制时,可向推动部112施力,由于推动部112与锁合件113固定连接,推动部112的滑动会带动锁合件113的滑动,进而使得锁合件113上的缺口与销件110脱离,由此解除了对摆动件103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为提升推动部112活动的稳定性,在推动部112一侧设置有定位块114,定位块114能够沿定位槽111内滑动,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锁合件113活动的稳定性,保证了缺口与销件110之间能够稳定地脱离或适配接触。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槽111内设置有复位弹性件115,所述复位弹性件115一端与所述定位块114连接,所述复位弹性件115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槽111端壁连接。为进一步提升二道锁组件的实用性,可在定位槽111内设置复位弹性件115,该弹性复位件115可选用弹簧,弹簧一端与定位块114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定位槽111端壁连接,当定位块114沿定位槽111内滑动,弹簧发生形变,产生推力或拉力,由此利用弹簧的弹性力,实现推动部112与锁合件113的复位。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杆106上有长孔116,所述长孔116与所述适配件104活动连接。为保证本实施例的折叠结构,即使随使用被不断磨损,也能够完成自适应调节,主要依据为适配件104能够受弹性件107的推力,不断调整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与定位面109的相抵位置,随着适配件104不断靠近第一连接座100的内腔腔壁,适配件104与连接杆106之间必然需要活动余量,在连接杆106上有长孔116,利用销柱穿过长孔116与适配件104,实现适配件104与连接杆106的活动连接,即可实现上述的效果。
此外,长孔116为适配件104提供的活动余量,以不使得定位轴105与定位面109松脱为基础。当弹性件107因老化等原因导致不能为适配件104提供弹性推力,或者当遇到外力等因素影响时,适配件104会以第一连接座100内腔端部一侧的铰接点为转动中心发生一定范围的摆动,而长孔116的尺寸足以限制适配件104的摆动,使得定位轴105不脱离定位面109的范围,只要保证连接杆106不发生位移,定位轴105则不会脱离定位面109的范围,保证了折叠结构的稳定性。
而需要保证连接杆106不发生位移,则仅需要保证二道锁组件正常工作,保证摆动件103不发生摆动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折叠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改进如下:所述适配件104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00的内腔腔壁之间存在间隙1001。
为保证本实施例的折叠结构,即使随使用被不断磨损,也能够完成自适应调节,主要依据为适配件104能够受弹性件107的推力,不断调整定位轴105的圆柱表面与定位面109的相抵位置,随着适配件104需要不断向第一连接座100的内腔腔壁靠近,因此适配件104与第一连接座100的内腔腔壁之间需要存在间隙1001,以保证适配件104的活动余量。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适配件104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平面117。在本实施例中,折叠结构的解锁,需要通过摆动件103向外摆动,带动适配件104摆动,使得定位轴105脱离与定位面109的接触,随后再通过第一连接座100与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初步的相对转动,使得定位轴105能够与过渡面108及定位面109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进而使得定位轴105能够与过渡面108相抵。在此过程中,通过适配件104的摆动,使得定位轴105脱离与定位面109的接触为关键步骤,但由于摆动件103无法精确控制摆动程度,当适配件104摆动不足时,定位轴105未脱离与定位面109的接触,第一连接座100和第二连接座101不能发生相对转动,折叠结构未完成解锁;同理,当适配件104摆动国度时,定位轴105先脱离与定位面109的接触后又会再次与定位面109相抵,同样无法完成解锁。
因此,为保证适配件104的摆动的程度足够合适,可在适配件104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平面117,在摆动件103向外摆动,带动适配件104摆动的过程中,当限位平面117与第一连接座100内腔顶部腔壁相抵时,即表明摆动件103摆动到位,此时定位轴105能够脱离与定位面109的接触,随着第一连接座100与第二连接座101初步的相对转动,定位轴105能够与过渡面108及定位面109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使得定位轴105能够与过渡面108相抵,最终顺利实现折叠结构的解锁,第一连接座100与第二连接座101能够继续相对转动,直至彻底完成折叠。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座100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铰接部200,所述第二连接座101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铰接部201,所述第一铰接部200与第二铰接部201之间铰接配合。本实施例的折叠结构,为保证第一连接座100与第二连接座101之间折叠的顺畅,以及保证折叠结构的有效设置,需要将第一铰接部200设置于第一连接座100端部的一侧,将第二铰接部201设置于第二连接座101端部的一侧。且可想到的是,当将本实施例的折叠结构应用于滑板车时,第一铰接部200与第二铰接部201之间铰接配合的铰接点靠近车身底座一侧,以使得折叠式的滑板车实现更好的折叠收纳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铰接部201与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倾斜设置。由于本实施例的折叠结构主要用于滑板车上,即对于可折叠的滑板车,当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101与车身底座相连,第一连接座100与滑板车操作轴连接时,由于操作轴与车身底座必然存在一定的角度,因此第一连接座100与第二连接座101之间的折叠角度需要与滑板车的车身折叠情况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201与第二连接座101之间倾斜设置,以适应第一铰接部200与第二铰接部201之间的转动角度,匹配于滑板车的车身折叠情况,使得板车的折叠符合设计要求,由此能够提升滑板车折叠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滑板车,包括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折叠结构,包括车身底座300和操作轴301,所述车身底座300与所述第二连接座101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100与所述操作轴301固定连接,所述操作轴301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施例的一种滑板车,能够利用上述的一种折叠结构,实现滑板车自身折叠收纳的效果,并能够保证操作轴301与车身底座300在展开时,不发生松动,提升滑板车使用的稳定性,车把手能够用于控制操作轴301,以实现滑板车的行车控制。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设置有座椅升降单元的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