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后桌板及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附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后桌板及车辆座椅。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在车内化妆、学习、办公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此,已有一些车辆的座椅配备了可打开及折叠收纳的后桌板。然而,当车内环境光线不足时,在乘车途中学习或工作,很容易导致视疲劳,车内昏沉的环境也会降低乘车舒适度,导致旅途感受枯燥。
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技术手段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技术手段。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技术手段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后桌板及车辆座椅。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后桌板,能够处于与车辆座椅本体的背侧大致贴合的折叠收纳状态,以及与所述车辆座椅本体的背侧呈设定夹角的打开状态,所述后桌板包括:桌板本体,包括相对设置以限定出板状空腔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在所述后桌板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板体包括至少一个镂空区及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的至少一个灯罩;及,固定于所述板状空腔内的至少一个补光灯板,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板的出光的射向与所述至少一个灯罩分别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相对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其中,所述第一边缘在所述后桌板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与所述车辆座椅本体的背侧相邻;所述至少一个灯罩包括与所述第三边缘相邻且同向延伸的第一聚光灯罩,以及与所述第四边缘相邻且同向延伸的第二聚光灯罩,所述第一聚光灯罩和所述第二聚光灯罩配置为将光线向两者之间反射;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板包括出光射向所述第一聚光灯罩的第一条形LED灯板,以及出光射向所述第二聚光灯罩的第二条形LED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光灯罩和所述第二聚光灯罩均包括弧面部分,且,所述第一聚光灯罩的弧面部分的凹面与所述第二聚光灯罩的弧面部分的凹面相面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桌板还包括开关,配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板的开启和关闭;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补光灯板配置为在所述后桌板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自动开启,及在所述后桌板处于所述折叠收纳状态时自动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桌板还包括:沿所述后桌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的透光端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及,位于所述板状空腔内且沿所述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的灯带组件,出光射向所述透光端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带组件包括:沿靠近所述透光端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件、LED灯带、半透明件和增亮件,其中,所述增亮件固定于所述透光端板,所述增亮件的背向所述透光端板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所述固定件的朝向所述透光端板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所述多个第二卡合部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一卡合部一一对应卡接,以将所述LED灯带和所述半透明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增亮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桌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以及相对的第三边缘和第四边缘,其中,所述第一边缘在所述后桌板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与所述车辆座椅本体的背侧相邻;所述透光端板和所述灯带组件沿所述第二边缘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带组件配置为随车辆的氛围灯光系统同时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二板体的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具有能够与所述多个第三卡合部一一对应卡合的多个第四卡合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端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与一第一定位板一体折弯连接,所述透光端板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与一第二定位板一体折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孔能够供一个第三卡合部穿过;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孔能够供一个第四卡合部穿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包括:车辆座椅本体,背侧具有收纳槽以及位于所述收纳槽边缘的锁扣;及,根据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后桌板,设于所述车辆座椅本体的背侧;其中,所述收纳槽配置为容纳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所述后桌板,所述锁扣配置为将所述后桌板锁定在所述折叠收纳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其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当车内环境光线不足时,开启后桌板上的补光灯板为车内环境补光,不但可以满足学习、工作的用光需求,减缓视疲劳,而且可以通过营造车内灯光氛围提升乘车感受,改善旅途枯燥感。相比车内顶灯,由于灯光设置在座椅的背侧,因此,还可以减少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示例性地示出了实施例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的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讲解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示出的实施例仅出于例示的目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但不一定相同的要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后桌板应用于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后桌板的爆炸示意图;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后桌板在图1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相关技术中,一些车辆座椅配备了可打开及折叠收纳的后桌板。然而,当车内环境光线不足时,在乘车途中学习或工作,很容易导致视疲劳。另外,车内昏沉的环境也会降低乘车舒适度,导致旅途感受枯燥。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后桌板及车辆座椅,以满足车内用光需求,提升乘车感受。车辆座椅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座椅、高铁座椅、飞机座椅、大巴车座椅等。车辆座椅为汽车座椅时,既可以为主驾座椅,也可以为副驾或者后座座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座椅100的后桌板150,其能够处于与车辆座椅本体110的背侧大致贴合的折叠收纳状态,以及与车辆座椅本体的背侧呈设定夹角的打开状态(打开状态如图中所示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后桌板150包括:桌板本体1500,包括相对设置以限定出板状空腔153的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以及,固定于板状空腔153内的至少一个补光灯板155。其中,第一板体151在后桌板150处于打开状态(即图1所示状态)时位于第二板体152的上方。第一板体151包括至少一个镂空区(位于灯罩154的下方,图中未以附图标记示意)及一一对应的设置于该至少一个镂空区的至少一个灯罩154,前述至少一个补光灯板155的出光的射向与该至少一个灯罩154分别对应。
当车内环境光线不足时,开启后桌板150上的补光灯板155为车内环境补光,不但可以满足学习、工作的用光需求,减缓视疲劳,而且可以通过营造车内灯光氛围提升乘车感受,改善旅途枯燥感。相比车内顶灯,由于灯光设置在座椅的背侧,因此,还可以减少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至少一个补光灯板155配置为在后桌板150处于打开状态时自动开启,及在后桌板150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自动关闭,使得后桌板150的补光功能更加智能化,可以进一步提升乘车舒适感受。
此外,后桌板15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板体151外观表面或第二板体152外观表面的开关(图中未示出),配置为控制前述至少一个补光灯板155的开启和关闭。这样,在后桌板150处于打开状态时,用户可以根据车内光线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开启补光灯板155,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开关例如为触控式开关或者机械按钮开关。此外,开关还可以为与后桌板150结构相对独立的无线遥控开关。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后桌板150还包括沿后桌板150的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的透光端板157,以及位于板状空腔153内且也沿该至少一部分边缘设置的灯带组件。其中,透光端板157固定设置在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之间,灯带组件的出光射向该透光端板157。
该实施例中,透光端板157与一第一定位板1570a一体折弯连接,并且与一第二定位板1570b一体折弯连接,从而截面形状大致呈U形。通过第一定位板1570a和第二定位板1570b可以实现透光端板157在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之间的定位及固定。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透光端板也可以粘接固定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灯带组件可以作为车辆内部的氛围灯,随车辆的氛围灯光系统同时开启或关闭。车辆的氛围灯光系统例如包括仪表盘氛围灯、中控台氛围灯、顶棚氛围灯、门内侧氛围灯等等。当夜晚降临,光线变暗,氛围灯使车内轮廓变得清晰,可以烘托温馨气氛,营造车内情调和科技美感,从而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品质和乘车感受。
如图1所示,车辆座椅本体110的背侧具有收纳槽111以及位于收纳槽111边缘的锁扣112。收纳槽111配置为容纳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后桌板150,锁扣112配置为将后桌板150锁定在折叠收纳状态。
锁扣112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图中所示的弹性卡扣,能够与后桌板150上设置的卡槽1505卡合,从而将后桌板150锁定在折叠收纳状态。当按压弹性卡扣时,弹性卡扣与卡槽1505解除卡合,此时后桌板150被释放,可以转换至打开状态。当后桌板150从打开状态转换至折叠收纳状态时,弹性卡扣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滑入卡槽1505,从而与卡槽1505卡合,将后桌板150锁定在折叠收纳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扣还可以为旋转锁闩。后桌板150在折叠收纳状态,当旋转锁闩旋转至进入收纳槽111所在区域时,可以将后桌板150限制在收纳槽111内,从而将后桌板150锁定在折叠收纳状态。当旋转锁闩旋转至离开收纳槽111所在区域时,便解除对后桌板150的锁定,后桌板150可以转换至打开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对后桌板150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如图1所示,后桌板150包括:相对的第一边缘1501和第二边缘1502,以及相对的第三边缘1503和第四边缘1504,其中,第一边缘1501在后桌板150处于打开状态时与车辆座椅本体110的背侧相邻。
可以将第二边缘1502设计为图中所示的弧形,从而提升后桌板150使用时的舒适度,轮廓上也更加流畅、美观。该实施例中,前述的透光端板157和灯带组件沿第二边缘1502设置,无论后桌板150是处于打开状态,还是折叠收纳状态,灯带组件在开启时,均可以突出后桌板150的轮廓感,起到烘托车内氛围的效果。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灯罩15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与第三边缘1503相邻且同向延伸的第一聚光灯罩1541,以及与第四边缘1504相邻且同向延伸的第二聚光灯罩1542,第一聚光灯罩1541和第二聚光灯罩1542配置为将光线向两者之间反射。相应的,补光灯板155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为出光射向第一聚光灯罩1541的第一条形LED灯板1551,以及出光射向第二聚光灯罩1542的第二条形LED灯板1552。两个补光灯板155固定在第二板体152的朝向第一板体151的表面。如图中所示,第一聚光灯罩1541和第二聚光灯罩1542均包括弧面部分,两个弧面部分的凹面相面对设置。通过两个聚光灯罩的弧面结构,可以将光线向两者之间的区域反射,使光线集中在两者之间的区域,这样,补光效果更佳。第一聚光灯罩1541和第二聚光灯罩1542的弧面部分的凹面可以设置反射层或者起到类似效果的反射结构。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不局限于此,例如,补光灯板155也可以设计为其它形状,或者设计在其它位置,例如沿第一边缘1501或第二边缘1502设置。灯罩也可以采用平面透光灯罩或曲面透光灯罩等。
灯带组件的具体结构不限。如图2和图3所示,灯带组件包括:沿靠近透光端板157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件1581、LED灯带1582、半透明件1583和增亮件1584。增亮件1584固定于透光端板157,增亮件1584的背向透光端板157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卡合部1584a。固定件1581的朝向透光端板157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二卡合部1581a,该多个第二卡合部1581a能够与前述多个第一卡合部1584a一一对应卡接,以将LED灯带1582和半透明件1583固定在固定件1581和增亮件1584之间。
第一卡合部1584a和第二卡合部1581a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例如分别为卡勾和卡槽。半透明件1583的作用是提升出光的均匀性,使光线柔和不刺眼。增亮件1584的作用是提升出光亮度。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半透明件1583和增亮件1584为实现其功能所采用的具体结构设计和材料不限。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51的朝向第二板体152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三卡合部151a,第二板体152的朝向第一板体151的一侧具有能够与该多个第三卡合部151a一一对应卡合的多个第四合部152a,第一板体151与第二板体152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159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端板157靠近第一板体151的一侧与一第一定位板1570a一体折弯连接,透光端板157靠近第二板体152的一侧与一第二定位板1570b一体折弯连接,其中,第一定位板1570a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1571a(图中所示为两个),每个第一定位孔1571a能够供一个第三卡合部151a穿过。在该结构基础上,第二定位板1570b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二定位孔能够供一个第四合部152a穿过。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第二定位板1570b设置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板1570a不设类似的定位孔结构。
采用上述这些实施例设计,在将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卡合时,可以将透光端板157限位固定在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之间,无需通过螺钉等紧固件,拆装十分便利。
后桌板150在组装时,先将灯带组件与透光端板157组装,然后将与透光端板157一体连接的第一定位板1570a与第一板体151上的第三卡合部151a定位,然后将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卡合,最后将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使用多个螺纹紧固件159固定牢靠。螺纹紧固件159例如为螺钉或者螺栓等。这样设计,有利于提高后桌板150的装配效率。
参考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100,包括:车辆座椅本体110,以及设于车辆座椅本体110背侧的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后桌板150。其中,车辆座椅本体110的背侧具有收纳槽111以及位于收纳槽111边缘的锁扣112,收纳槽111配置为容纳处于折叠收纳状态的后桌板150,锁扣112配置为将后桌板150锁定在折叠收纳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后桌板与车辆座椅本体的连接结构形式不限,如图1所示,后桌板150可以通过一对铰接连杆156与车辆座椅本体110连接。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中,后桌板与车辆座椅本体还可以直接铰接,或者可分离式卡接,等等。
收纳槽111与灯带组件相对的侧壁,如图中所示收纳槽111的顶边侧壁,可以呈现一定弧度的内凹,当后桌板150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灯带组件的出光较为聚拢,可以进一步增强氛围美感。
车辆座椅100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座椅、高铁座椅、飞机座椅、大巴车座椅等。其后桌板150的设计可以满足车内用光需求,提升乘车感受。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尺寸,使用这些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并且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说明书提供了能够用于实现本公开的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完全是示例性的,并且不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想到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除尘及净化空气的新型智能汽车脚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