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振动装置和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座椅的振动装置和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汽车座椅主要是采用气袋按摩或机械按摩,机械按摩是在座椅靠背内安装振动装置,通过其规律性振动,对人体起到一定的按摩效果。
座椅中的振动装置通常为振动马达,马达在安装到座椅内后,座椅表面振动区域大小即按摩点大小一般为固定的,对于体积较小的马达,振动区域较小,按摩点较小,按摩功能体现为靠背多处点状振动,效果为后背局部穴位按摩;对于体积较大的马达,振动区域较大,按摩点较大,按摩功能体现为靠背大范围面状振动,效果为对后背进行拍打按摩,两种振动区域大小可分别带来两种不同的按摩效果,然而现有产品无法同时实现两种不同的按摩效果,从而导致产品用户群覆盖较窄,且在体验感上用户容易对单一的按摩效果产生疲劳,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座椅的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可以实现振动区域的切换,达到不同的按摩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座椅的振动装置,包括:
第一振动件和第二振动件,所述第二振动件通过柔性件与所述第一振动件配合;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振动件配合,
其中,所述柔性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柔性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振动件和所述第二振动件活动,在所述柔性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振动件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所述第二振动件一侧形成有插槽,所述柔性件适于插接至所述插槽,且所述柔性件与所述插槽的侧壁粘接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所述第二振动件形成环形且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振动部,两个所述振动部卡接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所述柔性件大致形成截面为U形的环形件,所述第一振动件设于所述柔性件内侧且所述第一振动件的至少一部分适于插接至所述柔性件,所述第二振动件设于所述柔性件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所述第一振动件具有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适于插接至所述柔性件且与所述柔性件粘接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还包括:扩振板,所述扩振板设于所述第二振动件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振动件连接,其中,所述扩振板适于与座椅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所述扩振板为聚酯纤维材料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所述柔性件为气袋,所述第一状态为完全充气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半充气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柔性件连通以对所述柔性件充气或放气,所述第二振动件设有避让所述通气管的避让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座椅的振动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振动件和柔性件,使得驱动件可以驱动一个振动件活动或同时驱动两个振动件的活动,实现振动区域大小的切换,达到不同的按摩效果,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且用户体验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座椅,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座椅具有的优势与座椅的振动装置具有的优势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振动装置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振动装置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振动装置在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振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振动装置100,车辆座椅200,
第一振动件10,凸台11,卡凸12,第二振动件20,插槽21,振动部22,避让部23,卡接槽24,卡接块25,驱动件30,柔性件40,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凹腔43,扩振板50,通气管6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图1-图7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100包括:驱动件30、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第二振动件20通过柔性件40与第一振动件10配合,驱动件30与第一振动件10配合,其中,柔性件40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柔性件40处于第一状态时,柔性件40处于硬性状态,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处于偏硬性的连接,驱动件30可以驱动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同时活动,在柔性件40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柔性件40处于柔性状态,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处于偏柔性的连接,驱动件30工作时,可仅驱动第一振动件10活动,而不会带动第二振动件20一同活动。
可以理解的是,振动装置100安装在座椅内,在驱动件30驱动第一振动件10活动时,单个振动件实现较小的振动区域,座椅表面振动区域较小,按摩点为小范围按摩,按摩功能体现为点状振动,效果可为局部穴位按摩。
在驱动件30驱动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活动时,两个振动件同时活动,实现较大的振动区域,座椅表面振动区域较大,按摩点为大范围按摩,按摩功能体现为大范围面状振动,效果可为拍打按摩,两种振动区域大小可分别带来两种不同的按摩效果,从而可以扩大产品覆盖的用户群,且用户可以体验到两种不同的按摩效果,体验舒适,不易疲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100,通过设置两个振动件和柔性件40,使得驱动件30可以驱动一个振动件活动或同时驱动两个振动件的活动,实现振动区域大小的切换,达到不同的按摩效果,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且用户体验好。
如图1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振动件10形成环形,第一振动件10的内壁面具有向内凸出的环形凸起,内壁面的边沿处还设有卡凸12,卡凸12沿周向间隔布置,驱动件30为振动马达,驱动件30的一侧设有凹槽,驱动件30可安装至第一振动件10内侧,驱动件30一侧的凹槽与卡凸12止抵配合,驱动件30的另一侧与环形凸起止抵配合,驱动件30夹紧在卡凸12和环形凸起之间,由此,一方面可以对驱动件30的安装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驱动件30偏转影响驱动件30线路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驱动件30从第一振动件10内脱落。
在一些示例中,凹槽上还设有适于紧固件安装的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在驱动件30与第一振动件10配合到位后,驱动件30的背离凹槽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挡板,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振动件20形成环形,第二振动件20的内侧有插槽21,柔性件40适于插接至插槽21,由此可以实现柔性件40与第二振动件20的初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振动件20的内侧的一部分向外凹陷,形成插槽21,插槽21具有缩口,由此可以对柔性件40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柔性件40从第二振动件20内侧滑出。进一步地,柔性件40与插槽21的侧壁粘接配合,例如柔性件40与第二振动件20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部42,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42位于插槽21的侧壁处,由此可以提高柔性件40与第二振动件20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柔性件4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振动件20与第一振动件10可实现偏硬性的连接,防止出现打滑等现象或者连接断开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件40与第二振动件20粘接配合,连接方便。当然,第二连接部42也可以位于插槽21的底壁处。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振动件20形成环形,第二振动件20包括两个半环形的振动部22,如图6所示,一个振动部22的两端具有朝向另一个振动部22方向延伸的卡接块25,另一个振动部22的端部具有卡接槽24,通过卡接槽24与卡接块25的配合,使得两个振动部22卡接配合,实现第二振动件20的组装。当然,也可以在一个振动部22的一端设置卡接块25,另一端设置卡接槽24,对应地,另一个振动部22的结构与其相同,由此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即两个振动部22可以使用同一模具,且装配更加方便。
通过将第二振动件20设置为两个振动部22的结构形式,既可以便于第二振动件20的制造成型,又可以便于第二振动件20与柔性件40的组装配合,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柔性件40的截面大致形成为U形,柔性件40的开口朝向第一振动件10,第一振动件10的至少一部分适于插接至柔性件40内,如图5所示,第一振动件10具有凸台11,凸台11插接在柔性件40内,实现第一振动件10与柔性件40的配合。其中,第一振动件10与柔性件40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部41,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41位于凸台11的侧壁处,由此可以提高柔性件40与第一振动件10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在柔性件4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振动件20与第一振动件10可实现偏硬性的连接,防止出现打滑等现象或者连接断开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件40与第一振动件10粘接配合,连接方便。当然,第一振动件10也可以位于卡凸11的顶壁处。
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柔性件40也具有缩口,对应地,卡凸11的截面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卡凸11的外壁面形成圆滑过渡的弧面,通过设计缩口结构,可以对卡凸11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卡凸11从柔性件40内脱出,保证柔性件40与第一振动件40具有可靠的配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柔性件40为环形件,对应地,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均形成环形,其中,第一振动件10设置在柔性件40的内侧,第二振动件20设置在柔性件40的外侧,柔性件40与第一振动件10在第一连接部41的位置处粘接配合,柔性件40与第二振动件20在第二连接部42的位置处粘接配合.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振动装置100还包括扩振板50,扩振板50设置在第二振动件20外侧,扩振板50可以与第二振动件20粘接配合,其中,扩振板50适于与座椅固定连接,例如,座椅的发泡总成背面具有凹腔,振动装置100安装在凹腔内,扩振板50与凹腔的壁面粘接,由此实现振动装置100的固定,振动装置100上还可以设置缓冲垫板,即缓冲垫板将振动装置100覆盖在凹腔内,由此在第二振动件20活动时,带动扩振板50活动。
其中,扩振板50可以为聚酯纤维材料板,通过设置扩振板50可以扩大第二振动件20活动产生的振动区域,同时可以吸收部分驱动件30工作时的噪音,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2和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柔性件40为气袋,振动装置100还包括通气管60,通气管60与柔性件40连通,通过通气管60对柔性件40进行充气或放气,柔性件40的第一状态为完全充气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实现可靠的配合,第一振动件10活动时可以带动第二振动件20活动,从而驱动件30可以驱动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同时活动;柔性件40的第二状态为半充气状态,这里的半充气状态即将柔性件40内的气体放出一部分,也可以为完全放出,由此第二振动件20与第一振动件10之间为柔性的配合,第一振动件10活动时无法带动第二振动件20活动,从而驱动件30仅驱动第一振动件10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即通过对气袋简单的充气/放气实现两种按摩效果的切换,优化用户体验;且通过气袋结构的引入,灵活实现驱动件带动扩振板50一同振动或不带动扩振板50一同振动,实现座椅表面振动区域大小的切换,即按摩点大小的切换,达到不同的按摩效果,产品搭载及程序设计简单,模块化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第二振动件20设有避让部23,避让部23与插槽21连通,柔性件40设置在插槽21内,避让部23用于避让通气管60,以便于向柔性件40内通气或放气,整体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在座椅内。
此外,柔性件40也可以为在温度变化下形态可变化的材质,例如柔性件升温变软降温变硬,在柔性件变软时,驱动件驱动第一振动件活动,在柔性件变硬时,驱动件同时驱动第一振动件和第二振动件活动。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座椅200,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的振动装置100,也就是说,振动装置100集成在车辆座椅200上,振动装置100可布置在座椅靠背上。每个车辆座椅200上可以设置一个振动装置100,也可以设置多个振动装置100,实现多个不同位置的按摩。
通过采用上述振动装置100,在柔性件40处于第二状态时,驱动件30驱动第一振动件10活动,单个振动件实现较小的振动区域,按摩点为小范围按摩,按摩功能体现为点状振动,用户可以体验对后背的局部穴位按摩;在柔性件40处于第一状态时,驱动件30驱动第一振动件10和第二振动件20活动,两个振动件同时活动,实现较大的振动区域,按摩点为大范围按摩,按摩功能体现为大范围面状振动,用户可以体验对后背的拍打按摩,实现两种不同的按摩效果的体验,按摩方式可调,体验舒适,不易疲劳,从而可以扩大车辆以及车辆座椅200的受众,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便于实施多媒体功能的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