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消除a柱视野盲区的前挡风玻璃

文档序号:905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33次 英文

一种能消除A柱视野盲区的前挡风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玻璃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能消除A柱视野盲区的前挡风玻璃。

背景技术

汽车A柱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为车身提供支撑和一定刚度。但是汽车A柱也阻挡了汽车前方的一部分视野,尤其是转弯或进入弯道前,驾驶员的部分视线被遮挡,造成视觉盲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对于上述问题,现有研究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专利CN103358996B采用车外摄像头配合柔性液晶显示屏的方法为驾驶员提供完整的道路信息,专利CN107097723A、CN203543594U等采用折射块消除视觉盲区;但均存在一些问题,要么成本较高,要么由于折射块与挡风玻璃分离、不连续造成白斑、视觉突变等问题,进而扰乱驾驶员的视线和对路况的准确判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消除A柱视野盲区的前挡风玻璃,不仅能消除A柱带来的视野盲区,还能保证视野的连续性、且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能消除A柱视野盲区的前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A柱相接,所述前挡风玻璃为表面光滑的一体化结构,所述前挡风玻璃包括左、右两个分部,其中,所述两个分部中的至少一个分部的内侧厚度自侧边向中部逐渐减小至与另一个分部的最小厚度一致,且该分部的内表面为凹面。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分部之间还设置有恒定部,所述恒定部的厚度均匀一致且与两个分部的最小厚度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分部内表面呈弧形且与恒定部表面自然过渡相接,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附加装置与挡风玻璃交界处形成的视野畸变;采用一体化结构,可以避免附加装置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粘连层带来的视野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挡风玻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挡风玻璃的光路图;

图3为对比例1中挡风玻璃的光路图;

图4为对比例2中挡风玻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比例2中挡风玻璃的光路图;

图6为对比例3中挡风玻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比例3中挡风玻璃的光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能消除A柱视野盲区的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A柱2连接;前挡风玻璃1为内外两表面均光滑的一体化结构,前挡风玻璃1包括左、右两个分部12,其中,两个分部12中的至少一个分部12的内侧厚度自侧边向中部逐渐减小至与另一个分部的最小厚度一致,且该分部12的内表面为凹面;需要说明的是,左、右两个分部12并非为对称结构,它们的宽度以及厚度变化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左、右两个分部12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恒定部11,恒定部11的厚度均匀一致,左、右两个分部12的内侧厚度均自侧面向中部逐渐减少直至与恒定部11的厚度一致;恒定部的宽度L可以为0,也可以大于0,其具体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对比例1

一种前挡风玻璃,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前挡风玻璃1的厚度均匀一致,且两端无附加结构。

对比例2

一种前挡风玻璃,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前挡风玻璃1的厚度均匀一致,内表面的两端上设置有附加结构3,且附加结构3的表面31为平面结构。

对比例3

一种前挡风玻璃,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前挡风玻璃1的厚度均匀一致,内表面的两端上设置有附加结构3,且附加结构3的表面31为向外凸出的弧面结构。

使用COMSOL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3中的前挡风玻璃进行光路图分析,从图中可知,实施例1的结构能通过折射有效消除A柱的视野盲区,分部的凹面相对于平面和凸面更能有效去除A柱的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上述软件分析各结构的光路图时,未考虑对比例中附加结构3与挡风玻璃之间的粘结层对视线的影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该影响是可以预测到的。另外,不可否认的是,分部12的宽度和厚度必然对驾驶员的实现造成影响,但是不同车型A柱和挡风玻璃大小均不同,对分部的宽度和厚度的要求不同,故本发明不做深入讨论。

应当理解的是,说明书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该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本发明所做的等价置换等修改均认为是落入该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保护范围内。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一种基于眼球捕捉的车载智能遮阳板系统及遮阳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