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仪的水膜厚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纵向力摩擦系数测量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仪的水膜厚度控制系统及方法。背景技术
在进行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时,为了减少轮胎的损耗,会在测试的时候在路面喷洒一层水膜,为了测试的准确性,需要对水膜的厚度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是简单的通过控制喷水流量来对水膜厚度进行控制,控制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仪的水膜厚度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对于水膜厚度的控制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仪的水膜厚度控制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喷水管和辊筒,辊筒位于喷水管背向机架前进方向的一侧,辊筒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辊筒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空气管,辊筒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孔,喷气孔通过辊筒内部的输气管与压缩空气管连接,机架上安装有两个水膜厚度测量仪,两个水膜厚度测量仪分别位于辊筒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管的出口朝向机架的行进方向,喷水管的出水方向与路面的夹角为25°。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管的出口安装有条状出水口,条状出水口内设置有若干个间距逐渐变小的阶梯部。
作为优选,所述喷气孔为圆锥形,喷气孔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上凹部。
一种上述的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仪的水膜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机架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在路面上移动,喷水管向路面喷水,根据机架的移动速度预设喷水流量,辊筒对于喷过水的路面区域进行辊压;
B、两个水膜厚度测量仪对辊筒后的水膜厚度进行测量;
C、若辊筒前方的水膜厚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调整喷水流量;若辊筒后方的水膜厚度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则调整辊筒的转速;若辊筒前方的水膜厚度和/或后方的水膜厚度波动范围超出第三预设范围,则调整压缩空气管的气体流量。
作为优选,步骤C中,当辊筒前方的水膜厚度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上限时,减小喷水流量;当辊筒前方的水膜厚度小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下限时,增大喷水流量;当辊筒后方的水膜厚度大于第二预设范围的上限时,增加辊筒旋转线速度与机架移动速度的差值;当辊筒后方的水膜厚度小于第二预设范围的下限时,减小辊筒旋转线速度与机架移动速度的差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喷水之后,通过辊筒对水膜进行二次均化,不仅可以对水膜厚度进行精确控制,而且还能对水膜均匀度进行调整。通过对辊筒前后水膜厚度的实时监测,实现对水膜厚度的精确控制。本发明提供的喷水结构可以提高水流喷出后在路面上分布的均匀度。喷气孔的结构可以提高气流在辊筒表面的流动分布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
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条状出水口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辊筒的结构图。
图中:1、机架;2、喷水管;3、辊筒;4、驱动电机;5、压缩空气管;6、喷气孔;7、输气管;8、水膜厚度测量仪;9、条状出水口;10、阶梯部;11、上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3,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喷水管2和辊筒3,辊筒3位于喷水管2背向机架1前进方向的一侧,辊筒3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4,辊筒3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缩空气管5,辊筒3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气孔6,喷气孔6通过辊筒3内部的输气管7与压缩空气管5连接,机架1上安装有两个水膜厚度测量仪8,两个水膜厚度测量仪8分别位于辊筒3的两侧。喷水管2的出口朝向机架1的行进方向,喷水管2的出水方向与路面的夹角为25°。喷水管2的出口安装有条状出水口9,条状出水口9内设置有若干个间距逐渐变小的阶梯部10。喷气孔6为圆锥形,喷气孔6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上凹部11。
一种上述的纵向力摩擦系数测试仪的水膜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机架1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在路面上移动,喷水管2向路面喷水,根据机架1的移动速度预设喷水流量,辊筒3对于喷过水的路面区域进行辊压;
B、两个水膜厚度测量仪8对辊筒3前后的水膜厚度进行测量;
C、若辊筒3前方的水膜厚度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则调整喷水流量;若辊筒3后方的水膜厚度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则调整辊筒3的转速;若辊筒3前方的水膜厚度和/或后方的水膜厚度波动范围超出第三预设范围,则调整压缩空气管5的气体流量。
步骤C中,当辊筒3前方的水膜厚度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上限时,减小喷水流量;当辊筒3前方的水膜厚度小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下限时,增大喷水流量;当辊筒3后方的水膜厚度大于第二预设范围的上限时,增加辊筒3旋转线速度与机架1移动速度的差值;当辊筒3后方的水膜厚度小于第二预设范围的下限时,减小辊筒3旋转线速度与机架1移动速度的差值。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