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主要有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通常价格亲民,小巧轻便,可以简洁实现信息提示、运动健康监测、出行支付等,而智能手表则在智能手环已有功能的基础之上搭载更多功能模块,性能更加强大。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目前智能手环功能相对简单,无法完全代替智能手表的使用,用户为了满足多样化使用需求通常会购买智能手表,而智能手表的缺点是续航时间表现不佳,经常需要在用户运动或者睡眠时将智能手表取下来充电,以尽量减小因充电而导致不能使用智能手表所带来的影响。但在运动或者睡眠等场景下对智能手表充电的时间段内,用户通常会需要在运动或者睡眠时监测健康状态,该种情景下就又需要用上智能手环,这样,往复更换佩戴的设备,造成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表,避免用户频繁更换佩戴设备而造成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
用于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手环部,所述手环部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用户体征状态信息;
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手环部上,且所述手表主体用于从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体征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体征状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手环部和手表主体,其中手环部包括监测模块,佩戴在用户手腕上,可以随时监测用户的体征状态,而手表主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手环部上,并可从监测模块获取用户体征状态信息。这样,用户在将手表主体拆下进行充电时,依然可以将手环部佩戴在手腕上,满足监测健康状态的诉求,同时,将手表主体设置于手环部上时,能够满足用户对智能手表的使用需求,而且手表主体无需再单独设置监测模块对用户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只需从手环部的监测模块即可获取用户体征状态信息。这样无需频繁更换佩戴的设备,避免给用户造成不便。
另外,所述手环部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监测模块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手表主体包括第二控制器和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连接时,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这样,手环部与手表主体之间便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进行通信连接并传输数据。
另外,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应答信号后、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所述用户体征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中断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应答信号。此处的第一控制器向第二控制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与第二控制器之间握手成功以建立通信连接,而握手时,第一控制器向第二控制器发送第一中断信号,并在接收第二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应答信号后,双方握手成功,第一控制器向第二控制器进行数据发送。
另外,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后、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调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中断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应答信号。此处的第二控制器向第一控制器发送指令之前,同样需要与第一控制器之间握手成功以建立通信连接,而握手时,第二控制器向第一控制器发送第二中断信号,并在接收第一控制器发送的第二应答信号后,双方握手成功,第二控制器向第一控制器进行指令发送。
另外,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为SPI接口、UART接口、I2C接口或USB接口中的一种。
另外,所述手环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触点,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手表主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触点,所述第二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电性接触时,所述第一控制器能够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所述用户体征状态信息。第一连接触点和第二连接触点的设置,可以使手环部检测到手表主体是否已设置在手环部上,并在检测到手表主体后准备向手表主体的第二控制器发送监测数据。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二连接触点电性接触时,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所述手环部的电量,所述电量低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控制器向所述第二控制器发送充电请求。此处发送的充电请求,可以方便用户判断手环部是否需要进行充电。
另外,所述手环部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卡扣槽;
所述手表主体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相匹配,所述凹陷部上设置有卡扣;
所述凹陷部卡接在所述凸起部上时,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扣槽,所述手表主体经由卡入所述卡扣槽的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手环部上。这样,手表主体便能够通过这种卡扣结构简便地设置在手环部上,同时便于从手环部上拆下手表主体。
另外,所述凸起部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充电触点,所述凹陷部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充电触点,所述卡扣卡入所述卡扣槽时,所述多个第一充电触点与所述多个第二充电触点一一电性接触,所述手表主体经由相互电性接触的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充电触点向所述手环部充电。这样,手环部便能够通过手表主体进行充电。
另外,所述卡扣槽有两组,两组所述卡扣槽相对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
所述卡扣有两组且与两组所述卡扣槽一一对应,两组所述卡扣相对设置在所述凹陷部上。这样,相比于一组卡扣槽与卡扣之间的卡合,两组卡扣槽与卡扣能够保证手环部与手表主体之间的卡合效果。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通讯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系统框图;
图4是图1中手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手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数据发送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电量发送及启动充电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如图1所示,包括手环部10和手表主体20,手环部10包括监测模块11(图2所示),监测模块11用于监测用户体征状态信息,手表主体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手环部10上,手表主体20用于从监测模块11获取用户体征状态信息,并根据用户体征状态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此处的手环部10与手表主体20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结构、导轨滑槽结构或者磁铁吸附结构等,在此不做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用户在使用时,如果只需监测自身的健康状态信息,则将手环部10佩戴在手腕上即可,如果需要用到智能手表的通话、拍照或者其他功能,则将手表主体20设置在手环部10上即可。这样,既满足了用户时刻监测健康状态的诉求,又满足了用户对智能手表的使用需求,用户在睡眠或者运动过程中,可以将智能手表单独取下,进行充电,而手环部10依旧可以佩戴在手腕上进行健康状态的监测。同时手表主体20可以从手环部10的监测模块11获取用户体征状态信息,以进行数据显示或者向手机等终端发送,这样无需频繁更换佩戴的设备,避免给用户造成不便。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手环部10与手表主体20之间通过通讯接口进行信息交互,手环部10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器12和第一通信接口13,第一通信接口13、监测模块11均与第一控制器12电连接,手表主体20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器21和第二通信接口22,第二通信接口22与第二控制器21电连接,当第一通信接口13与第二通信接口22连接时,第一控制器12与第二控制器21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连接,此时,第一控制器12可以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数据。同时,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第二控制器21可以发出指令给第一控制器12去进行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并获取第二控制器21的数据直接显示在显示模块上,或者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上传给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显示或处理。
手环部10与手表主体20之间的通讯除了需要通讯接口外,还需要双向的中断和应答信号。例如在第一控制器12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数据时,第一控制器12需要先与第二控制器21握手成功,以将数据正确发送至第二控制器21。这时,第一控制器12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第一中断信号14,第二控制器21接收到第一中断信号14后,向第一控制器12发送第一应答信号23,第一控制器12接收到第一应答信号23后,与第二控制器21握手成功,开始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数据。而在第二控制器21向第一控制器12发送指令时,该指令用于调用第一控制器12的状态信息,同样需要先与第一控制器12握手成功,以将指令正确发送至第一控制器12。这时,第二控制器21向第一控制器12发送第二中断信号24,第一控制器12接收到第二中断信号24后,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第二应答信号15,第二控制器21接收到第二应答信号15后,与第一控制器12握手成功,开始向第一控制器12发送指令。
具体地,上述手环部10与手表主体20之间的通讯接口,即手环部10的第一通信接口13与手表主体20的第二通信接口22可以是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接口、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接口或USB(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中的一种。
其中,如图3所示,手环部10除了监测模块11外,还可以具有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模块、马达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射频模块以及其他支持手环部10具备智能手环一般使用功能的模块,使手环部10可以作为单独的智能手环进行使用。手表主体20可以具有显示模块、触控模块、存储模块、拍照模块、音频处理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射频模块以及其他支持手表主体20具备智能手表一般使用功能的模块。
这样,当手表主体20与手环部10扣合在一起作为智能手表使用时,可以进行显示、拍照、本地音频播放,也可以进行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4rd-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通话和上网,连接蓝牙和WiFi(无线通信技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在手环部10上设置第一连接触点16,第一连接触点16与第一控制器12电连接,在手表主体20上设置第二连接触点25,第二连接触点25与第二控制器21电连接,当用户将手表主体20设置在手环部10上时,第一连接触点16与第二连接触点25电性接触,这样,在第一连接触点16与第二连接触点25电性接触时,第一控制器12接收到来自第一连接触点16的电平信号X(图2所示),判断手表主体20设置在手环部10上后,第一控制器12能够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监测模块11监测到的用户体征状态信息。此处的第一连接触点16和第二连接触点25,可以使手环部10能够时刻监测手表主体20是否设置在手环部10上而进入与手环部10组合的状态,从而手环部10的第一控制器12可以选择是否向手表主体20的第二控制器21发送数据。此处可以理解的是,这种通过触点之间的电性接触结果来判断手表主体20是否进入与手环部10组合的状态,也可以由其他形式的结构进行检测,例如接近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等检测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另外,如果手环部10自身的电量低于预设值时,则第一控制器12同时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充电请求,第二控制器21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向手环部10进行充电的指令后,控制手表主体20的电源向手环部10的电源进行充电。其中,此处的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手环部10满电量的3%、4%或5%。
具体地,继续参阅图4和图5,手环部10与手表主体20之间可以通过卡扣结构进行扣合以组合在一起,在手环部10上设置有凸起部17,凸起部17上设置有卡扣槽18,在手表主体20上设置有凹陷部26,凹陷部26与凸起部17相匹配,凹陷部26上设置有卡扣27,当手表主体20的凹陷部26卡接在手环部10的凸起部17上时,卡扣27卡入卡扣槽18,手表主体20通过卡入卡扣槽18的卡扣27固定在手环部10上。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卡扣结构有多种,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灵活佩戴,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在此不做赘述。
手环部10上的凸起部17可以呈矩形设置,凸起部17远离手环部10的一面为平面,凸起部17上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金属触点以及多个卡扣槽18。手表主体20上的凹陷部26同样可以呈矩形设置,且凹陷部26在长度方向上贯穿手表主体20,凹陷部26上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金属凸点以及多个卡扣27,用户在将手表主体20的凹陷部26卡接在手环部10的凸起部17上时,多个金属凸点与多个金属触点一一对应接触,用作信号通讯和电源供电,同时,卡扣27卡入卡扣槽18,手表主体20通过卡入卡扣槽18的卡扣27固定在手环部10上。
凸起部17上的多个金属触点中包含有第一充电触点19,凹陷部26上的多个金属凸点中包含有第二充电触点28,第一充电触点19和第二充电触点28均有多个,多个第一充电触点19与多个第二充电触点28一一对应电性接触时,手表主体20经互相电性接触的第一充电触点19和第二充电触点28向手环部10充电。这样,可以通过手表主体20的大电量的电源A(图2所示)给手环部10上的小电量的电源B(图2所示)进行充电,以使手环部10具有足够的电量来保证手环部10佩戴在用户手腕上时的续航时间。
继续参阅5,可以看出,多个卡扣槽18可以分为两组,两组卡扣槽18相对设置在凸起部17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多个卡扣27分同样可以分为两组,两组卡扣27相对设置在凹陷部26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而且每组中的卡扣槽18均避开金属触点设置,例如每组卡扣槽18有两个,且这两个卡扣槽18相互远离地设置在凸起部17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卡扣27的设置方式与卡扣槽18对应,在此不做赘述。卡扣27与卡扣槽18这样设置之后,保证了手表主体20卡接在手环部10上时的稳定性,能够避免手表主体20在用户运动过程中被轻易地甩出而脱离手环部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手环部10的第一控制器12和手表主体20的第二控制器21可以设置中断触发条件以进行模式选择,例如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控制器12上设置中断触发条件,以使第一控制器12选择是否向第二控制器21发送数据,同时可以在第二控制器21上设置中断触发条件,以使第二控制器21选择是否发送控制指令至手表主体20的电源,控制手表主体20的电源向手环部10的电源进行充电。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包括以下通讯过程(图6所示):
手环部10第一控制器12设置中断触发模式;
判断信号X低电平或高电平;
具体的,在本步骤中,根据手环部10的第一控制器12设置的中断触发条件,对信号X进行检测,如果信号X为低电平信号,则说明手表主体20已从手环部10上拆下,第一控制器12控制手环部10进入独立手环模式,如果信号X为高电平信号,则说明手表主体20设置在手环部10上,第一控制器12控制手环部10进入数据发送模式;
若手环部10进入数据发送模式,则手表主体20判断信号14低电平或高电平;
具体地,在手环部10的第一控制器12处于数据发送模式下,手表主体20的第二控制器21对第一中断信号14进行监测,如果手表主体20监测到第一中断信号14为低电平信号,则说明没有接收到第一控制器12发送的第一中断信号14,手环部10的监测数据仍然处于准备发送的状态;
若手表主体20接收到第一控制器12发送的第一中断信号14,则手表主体20判断信号23低电平或高电平;
具体地,手表主体20对第一应答信号23进行监测,如果手表主体20监测到第一应答信号23为低电平信号,则说明第一应答信号23没有成功发送至第一控制器12,手环部10的监测数据仍处于等待发送状态,如果手表主体20监测到第一应答信号23为高电平信号,则说明第一应答信号23成功发送至第一控制器12,手环部10开始进行监测数据的发送。
另外,除了上述通讯过程,还包括手环部10电量数据的上报和手表主体20对手环部10启动充电的过程,具体如下(图7所示):
手环部10第一控制器12设置中断触发模式;
判断信号X低电平或高电平;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根据手环部10的第一控制器12设置的中断触发条件,对信号X进行检测,如果信号X为低电平,则说明手表主体20已从手环部10上拆下,第一控制器12控制手环部10进入独立工作模式,如果信号X为高电平,则说明手表主体20设置在手环部10上,第一控制器12控制手环部10进入数据发送模式,同时第一控制器12监测手环部10的电量;
若手环部10进入数据发送模式,则手环部10判断第二中断信号24低电平或高电平;
具体地,如果手环部10监测到第二中断信号24为低电平信号,则说明第一控制器12没有接收到第二中断信号24,手环部10仍然处于等待发送电量数据的状态;
若手环部10的第一控制器12接收到第二中断信号24,则手环部10判断信号15低电平或高电平;
具体地,如果手环部10监测到第二应答信号15为低电平信号,则说明第二应答信号15没有成功发送至第二控制器21,手环部10仍然处于准备发送电量数据的状态,如果手环部10监测到第二应答信号15为高电平信号,则说明第二应答信号15成功发送至第二控制器21,手环部10开始进行电量数据的发送;
手表主体20判断该电量是否低于N%;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手表主体20接收到该电量数据,根据该电量数据判断是否向手环部10启动充电,如果该电量数据高于N%的预设值,则不启动充电,如果该电量数据低于N%的预设值,则启动充电。此处的N%的预设值可以设置为手环部10满电量的3%、4%或5%。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