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避免噪音的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是新型压缩机,其电机无需将转子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活塞的往复运动,而是直接带动旋转活塞作旋转运动来完成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这种空压机更适合于小型空调器,特别是在家用空调器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如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和沃普公司生产的旋转式空压机都设计了较好的防过热和润滑装置。它采用把冷凝器处的部分制冷液用配管引至压缩室,使之在气缸内喷射的冷却方式,提高了冷却效果。
旋转式压缩机主要优点是:由于活塞作旋转运动,压缩工作圆滑平稳,平衡。另外旋转式空压机没有余隙容积,无再膨胀气体的干扰,因此具有压缩效率高、零部件少、体积小、重量轻、平衡性能好、防护措施完备和耗电量小等优点。
在旋转式压缩机应用到家用空调器上时,噪音问题也是使用者比较关注的问题。储液器是旋转压缩机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主要声源之一。现有的储液器噪声主要集中在2000Hz以内,其中1000Hz附近较为突出,主要受底部模态影响。而底部模态主要受到底部安装刚度影响。提高安装刚度,可以实现提高2000Hz以下模态,降低噪声的目的。如何提高底部安装刚度,成为各厂家研究的方向。
如图1中所示,现有技术的储液器储液器内部有一根竖管,其振动频率对低频噪声贡献较大,且不易焊接。
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减小噪音的压缩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压缩机,取消了内部的竖管,同时双层结构也增加了隔声量,实现了降噪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进气管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内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空隙相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通过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外,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空隙相通,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空隙、所述出气管相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隙包括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侧壁空隙和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的底部空隙,所述出气管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底部空隙相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的管口的高度低于所述通孔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体与进气管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的通孔之间还设有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为设于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的出口处的球形滤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上,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顶部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所述过滤装置为一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有回油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根据上述的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
本发明的一种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压缩机,中间主体用来储存液体,通过底部小孔实现回油,取消了内部的竖管,同时双层结构也增加了隔声量,实现了降噪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第一腔体
2 第二腔体
3 进气管
31 进气管的一端
32 进气管的另一端
4 出气管
5 空隙
6 通孔
7 回油孔
8 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如图2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压缩机,优选为旋转式压缩机。
压缩机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进气管3和出气管4。
第一腔体1设于第二腔体2中。
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之间设有空隙5。
第一腔体1连接进气管3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6,其中,“顶部”即如图中所示上下方向的上方,也是储液器工作时竖直方向的上方。
第一腔体1内部通过通孔6与空隙5相通,即气体可以从第一腔体1内部通过通孔6流入到空隙5中。
进气管3的一端31穿过第二腔体2、第一腔体1,并位于第一腔体1内,进气管3的另一端32设于第二腔体2外,即第二腔体2外通过进气管3与第一腔体1内相通,第二腔体2外的气体可以通过进气管3进入第一腔体1内。并优选进气管3设于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的顶部。
出气管4设于第二腔体2上。出气管4的一端与空隙5相通,出气管4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2外相通,即空隙5中的气体可以流入到出气管4中,并流出第二腔体2外。
进气管3、第一腔体1、空隙5、出气管4相通,即气体可以通过进气管3进入后依次通过第一腔体1、空隙5,并通过出气管4流出。
并结合如图3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进气管3的一端31与第一腔体1与进气管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的通孔6之间还设有过滤装置8。进气管3的一端31与第一腔体1与进气管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的通孔6之间,即按照气流的流动,气流流出进气管3的一端31后,在进入第一腔体1与进气管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的通孔6前,需经过过滤装置8,过滤装置8设于进气管3的一端31与通孔6之间。过滤装置8能够过滤流入储液器的气体,并利于气液分离。
如图2中所示,优选过滤装置8设于进气管3的一端31的出口处,为球形滤网,当然也可以为扁圆等其他形状的滤网,利于进气管3流入的气体过滤。
另如图3中所示,优选过滤装置8设于第一腔体1内,位于第一腔体1与进气管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的通孔6处,利于气液分离后的气体过滤。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压缩机,气体从顶部进气管进入内层,液体分离沉底,气体从上部联通的通孔,进入内外层间隙。经过底部吸气口进入压缩机缸体。本发明的实施例取消了内部的竖管,同时双层结构也增加了隔声量,实现了降噪目的。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的形状均呈圆柱体形,第一腔体1的直径小于第二腔体2的直径。
并优选第一腔体1的顶部与第二腔体2的顶部部分共用。
另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进气管3的一端31的管口的高度低于第一腔体1侧壁上的通孔6的高度,即顶部进气口管路插入储液器内层一定距离,便于气液分离。
此外,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第一腔体1的底部设有回油孔7,并优选回油孔7的位置在出气管4靠近第一腔体2的一端的端口的上方,优选为竖直方向上的正上方,利于通过底部小孔实现回油。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2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进气管3和出气管4。
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的形状均呈圆柱体形,第一腔体1的直径小于第二腔体2的直径。第一腔体1的顶部与第二腔体2的顶部部分共用。
第一腔体1设于第二腔体2中。
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之间设有空隙5。
第一腔体1与进气管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6。
第一腔体1内通过通孔6与空隙5相通。
进气管3设于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的顶部,进气管3的一端31穿过第二腔体2、第一腔体1,并位于第一腔体1内,进气管3的另一端32设于第二腔体2外。进气管3的一端31的管口的高度低于第一腔体1侧壁上的通孔6的高度。
进气管3的一端31的出口处设有过滤装置8,为球形滤网。
出气管4设于第二腔体2上。出气管4的一端与空隙5相通,出气管4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2外相通。
进气管3、第一腔体1、空隙5、出气管4相通,即气体可以通过进气管3进入后依次通过球形滤网、第一腔体1、空隙5,并通过出气管4流出。
第一腔体1的底部设有回油孔7,回油孔7的位置在出气管4靠近第二腔体2的一端的端口的正上方。
实施例2
如图3中所示,一种压缩机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包括第一腔体1、第二腔体2、进气管3和出气管4。
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的形状均呈圆柱体形,第一腔体1的直径小于第二腔体2的直径。第一腔体1的顶部与第二腔体2的顶部部分共用。
第一腔体1设于第二腔体2中。
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之间设有空隙5。
第一腔体1与进气管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通孔6,第一腔体的内壁上设有过滤装置8,通孔6位于过滤装置8与第一腔体1的顶部之间,过滤装置8为滤网。
第一腔体1内部通过通孔6与空隙5相通。
进气管3设于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的顶部,进气管3的一端31依次穿过第二腔体2、第一腔体1,并位于第一腔体1内,进气管3的另一端32设于第二腔体2外。进气管3的一端31的管口的高度低于第一腔体1侧壁上的通孔6的高度。
出气管4设于第二腔体2上。出气管4的一端与空隙5相通,出气管4的另一端与第二腔体2外相通。
进气管3、第一腔体1、空隙5、出气管4相通,即气体可以通过进气管3进入后依次通过第一腔体1、过滤装置8、空隙5,并通过出气管4流出。
第一腔体1的底部设有回油孔7,回油孔7的位置在出气管4靠近第二腔体2的一端的端口的正上方。
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层结构降噪储液器及压缩机,气体从顶部进气管进入内层,液体分离沉底,气体从上部联通的通孔,进入内外层间隙,经过底部吸气口进入压缩机缸体。本发明的实施例取消了内部的竖管,同时双层结构也增加了隔声量,实现了降噪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油分离器、冷凝器和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