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传动轴的承载装置,利用内外圈实现对传动轴支撑的同时减轻传动轴所受到的摩擦力,现有轴承的减摩擦效果不够高,轴承在高速运作产生的高热量也不能得到有效释放,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油膜类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油量缓慢流失的现象,若不能及时补充,会使轴承不能达到有效的振动力吸收效果,本装置能够对轴承油量进行实时补充,且设计了曲状散热结构,所以人们需要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包括基础组件、耗能组件、散热组件、充油组件、进油组件,所述基础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起到支撑装置内其他部件的作用,所述基础组件内设置有耗能组件,所述耗能组件起到吸收外界转子振动产生的机械能的作用,所述基础组件边缘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起到对耗能组件进行散热的作用,所述耗能组件侧方设置有充油组件,所述充油组件起到储存并对耗能组件进行补充油的作用,所述充油组件一侧设置有进油组件,所述进油组件起到控制本装置内部油路的作用。
所述基础组件包括轴承内圈、轴孔、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位于装置中央,所述轴承内圈中央开设有轴孔,所述轴承内圈外侧套设安装有轴承外圈,将轴承外圈与外界轴承固定装置连接固定,将外界机械传动轴通过轴孔与本装置连接固定,轴承内圈能够在轴承外圈内部旋转,实现了轴承的效果,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充磁,轴承外圈内圈为N极,轴承内圈外圈为N极,能够实现轴承内圈的悬浮效果。
所述耗能组件包括油膜挤压圈、油膜挤压槽、挤压槽打油孔,所述轴承内圈靠近轴承外圈一侧固定安装有油膜挤压圈,所述轴承外圈靠近轴承内圈一侧开设有油膜挤压槽,所述油膜挤压圈嵌入油膜挤压槽内,所述轴承外圈侧壁上开设有挤压槽打油孔,所述挤压槽打油孔与油膜挤压槽相互连通,油膜挤压槽内部充满轴承润滑油,轴承内圈在跟随外界转子转动时,外界转子在高速转动下会产生偏心,如果转子被轴承固定的过于稳固,转子偏心运动受到阻力容易对转子造成弯折与磨损,本装置中,转子带动轴承内圈共同做偏心旋转运动,轴承内圈偏心旋转会对油膜挤压槽内的轴承润滑油造成挤压,被挤压的润滑油会向转子此时偏心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随着转子的移动,油膜挤压槽内部润滑油会一直呈现流动性,对轴承内圈起到支撑的同时,不停向大空间方向流动以适应转子的挤压,润滑油的阻尼支撑使得转子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得到的是流体的支撑力,阻力很小,降低了轴承的摩擦阻力,转子偏心旋转振动所做的功会被润滑油吸收,大部分转化为润滑油的热量,使转子运行更具稳定性。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环状槽、散热S型管、弹性固定弹簧、弹簧管,所述轴承外圈远离轴承内圈一侧的圆周状侧壁上开设有散热环状槽,所述散热环状槽有两条,所述散热环状槽内部设置有散热S型管,所述散热S型管侧方固定安装有弹性固定弹簧,所述弹性固定弹簧远离散热S型管一端与散热环状槽侧壁连接固定,所述散热S型管两端固定连通有弹簧管,所述弹簧管贯穿轴承外圈与油膜挤压槽固定连通,因为转子做旋转运动,所以转子的偏心振动也具有方向性,轴承内圈跟随转子挤压油膜挤压槽内润滑油时,润滑油一部分会被挤压进入弹簧管内,转子不停振动,弹簧管内部会被不间断的挤入润滑油,润滑油进入散热S型管,最终通过另一端的弹簧管返回油膜挤压槽内部,散热S型管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润滑油在散热S型管内部时,会实现散热效果,且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有润滑油进行能量吸收,轴承外圈仍然会在转子作用下产生轻微振动,且散热S型管与油膜挤压槽之间通过弹簧管连接,散热S型管与散热环状槽侧壁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弹簧连接,使得散热S型管会跟随轴承外圈振动,并且因为质量小,振动幅度会大于轴承外圈,振动使散热S型管周围空气流速增快,加强了散热效果。
所述充油组件包括充油槽、橡胶气囊、充油管,所述油膜挤压槽远离轴承内圈一侧设置有充油槽,所述充油槽开设在轴承外圈内部,所述充油槽靠近油膜挤压槽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气囊,所述充油槽一端固定安装有充油管,所述充油管远离充油槽一端与油膜挤压槽连接固定,所述进油组件包括充油槽打油孔、进气槽孔、防油透气膜,所述轴承外圈外侧壁上开设有充油槽打油孔,所述轴承外圈内部开设有进气槽孔,所述进气槽孔一端与油膜挤压槽连通,所述进气槽孔远离油膜挤压槽一端与橡胶气囊内部连通,油膜类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油量缓慢流失的现象,若不能及时补充,会使轴承不能达到有效的振动力吸收效果,当油膜挤压槽内润滑油量产生少量流失,取而代之的会向油膜挤压槽内渗入空气,轴承内圈振动带动润滑油流动,润滑油带动内部掺杂的空气流动,当空气被挤压至进气槽孔区域时,空气透过防油透气膜进入橡胶气囊内部,而润滑油被阻挡,空气进入橡胶气囊会将橡胶气囊体积充大,橡胶气囊对充油槽内部储存的润滑油产生挤压,橡胶气囊内部润滑油会通过充油管流入油膜挤压槽内,实现了对油膜挤压槽内部油量的实时补充,使油膜挤压槽内一直处于满油状态,能够有效对振动力进行吸收,本装置可通过挤压槽打油孔向油膜挤压槽内充油,通过充油槽打油孔向充油槽内充油,向充油槽内充油时,橡胶气囊会在润滑油压力下透过防油透气膜进入油膜挤压槽,最终通过油膜挤压圈与油膜挤压槽之间微小空隙被挤压出本装置。
所述弹簧管为倾斜状的弹簧管,便于弹簧管迎合油膜挤压槽内部润滑油的流动方向,方便润滑油进入弹簧管内。
所述散热S型管有若干个,多个散热S型管一起散热效率更高。
所述弹性固定弹簧为轻质弹簧,避免产生弹性固定弹簧将散热S型管稳稳固定住的效果,使得散热S型管无法抖动加速散热。
所述散热S型管为金属材质的散热S型管,金属刚性大,可避免散热S型管轻易产生形变,有利于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充磁实现悬浮效果,减小摩擦力,使传动轴做工更有效;
轴承内圈跟随转子偏心振动对油膜挤压槽内的轴承润滑油造成挤压,随着转子的移动,油膜挤压槽内部润滑油会一直呈现流动性,对轴承内圈起到支撑的同时,不停向大空间方向流动以适应转子的挤压,润滑油的阻尼支撑使得转子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得到的是流体的支撑力,阻力很小,降低了轴承的摩擦阻力,转子偏心旋转振动所做的功会被润滑油吸收,大部分转化为润滑油的热量,使转子运行更具稳定性;
本装置利用润滑油流动过程中压力差的变化,将润滑油挤压进入散热S型管,对散热S型管内部的润滑油实现散热效果,且散热S型管会跟随轴承外圈振动,加强散热效果;
油膜类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油量缓慢流失的现象,本装置利用橡胶气囊对充油槽内部储存的润滑油产生挤压,橡胶气囊内部润滑油会通过充油管流入油膜挤压槽内,实现了对油膜挤压槽内部油量的实时补充的效果,使油膜挤压槽内一直处于满油状态,能够有效对振动力进行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散热S型管区域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进气槽孔区域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图3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图4中C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的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扇形磁铁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1、轴承内圈;102、轴孔;103、轴承外圈;201、油膜挤压圈;202、油膜挤压槽;203、挤压槽打油孔;301、散热环状槽;302、散热S型管;303、弹性固定弹簧;304、弹簧管;401、充油槽;402、橡胶气囊;403、充油管;501、充油槽打油孔;502、进气槽孔;503、防油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7所示,带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磁悬浮轴承,包括基础组件、耗能组件、散热组件、充油组件、进油组件,基础组件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外侧,起到支撑装置内其他部件的作用,基础组件内设置有耗能组件,耗能组件起到吸收外界转子振动产生的机械能的作用,基础组件边缘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起到对耗能组件进行散热的作用,耗能组件侧方设置有充油组件,充油组件起到储存并对耗能组件进行补充油的作用,充油组件一侧设置有进油组件,进油组件起到控制本装置内部油路的作用。
基础组件包括轴承内圈101、轴孔102、轴承外圈103,轴承内圈101位于装置中央,轴承内圈101中央开设有轴孔102,轴承内圈101外侧套设安装有轴承外圈103,将轴承外圈103与外界轴承固定装置连接固定,将外界机械传动轴通过轴孔102与本装置连接固定,轴承内圈101能够在轴承外圈103内部旋转,实现了轴承的效果,轴承外圈103与轴承内圈101充磁,轴承外圈103内圈为N极,轴承内圈101外圈为N极,能够实现轴承内圈101的悬浮效果,轴承外圈103由若干个横截面为扇形的磁铁相互拼接固定为环状组成,轴承内圈101由若干个横截面为扇形的磁铁相互拼接固定为环状组成,采用扇形拼接成环状,每个扇形磁铁带有独立磁场,利于控制轴承外圈103与轴承内圈101的磁极朝向,也可在轴承外圈103内部固定安装扇形磁片,在轴承内圈101外圈固定安装扇形磁片来实现轴承内外圈的相对面同磁极的效果。
耗能组件包括油膜挤压圈201、油膜挤压槽202、挤压槽打油孔203,轴承内圈101靠近轴承外圈103一侧固定安装有油膜挤压圈201,轴承外圈103靠近轴承内圈101一侧开设有油膜挤压槽202,油膜挤压圈201嵌入油膜挤压槽202内,轴承外圈103侧壁上开设有挤压槽打油孔203,挤压槽打油孔203与油膜挤压槽202相互连通,油膜挤压槽202内部充满轴承润滑油,轴承内圈101在跟随外界转子转动时,外界转子在高速转动下会产生偏心,如果转子被轴承固定的过于稳固,转子偏心运动受到阻力容易对转子造成弯折与磨损,本装置中,转子带动轴承内圈101共同做偏心旋转运动,轴承内圈101偏心旋转会对油膜挤压槽202内的轴承润滑油造成挤压,被挤压的润滑油会向转子此时偏心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随着转子的移动,油膜挤压槽202内部润滑油会一直呈现流动性,对轴承内圈101起到支撑的同时,不停向大空间方向流动以适应转子的挤压,润滑油的阻尼支撑使得转子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得到的是流体的支撑力,阻力很小,降低了轴承的摩擦阻力,转子偏心旋转振动所做的功会被润滑油吸收,大部分转化为润滑油的热量,使转子运行更具稳定性。
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环状槽301、散热S型管302、弹性固定弹簧303、弹簧管304,轴承外圈103远离轴承内圈101一侧的圆周状侧壁上开设有散热环状槽301,散热环状槽301有两条,散热环状槽301内部设置有散热S型管302,散热S型管302侧方固定安装有弹性固定弹簧303,弹性固定弹簧303远离散热S型管302一端与散热环状槽301侧壁连接固定,散热S型管302两端固定连通有弹簧管304,弹簧管304贯穿轴承外圈103与油膜挤压槽202固定连通,因为转子做旋转运动,所以转子的偏心振动也具有方向性,轴承内圈101跟随转子挤压油膜挤压槽202内润滑油时,润滑油一部分会被挤压进入弹簧管304内,转子不停振动,弹簧管304内部会被不间断的挤入润滑油,润滑油进入散热S型管302,最终通过另一端的弹簧管304返回油膜挤压槽202内部,散热S型管302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润滑油在散热S型管302内部时,会实现散热效果,且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有润滑油进行能量吸收,轴承外圈103仍然会在转子作用下产生轻微振动,且散热S型管302与油膜挤压槽202之间通过弹簧管304连接,散热S型管302与散热环状槽301侧壁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弹簧303连接,使得散热S型管302会跟随轴承外圈103振动,并且因为质量小,振动幅度会大于轴承外圈103,振动使散热S型管302周围空气流速增快,加强了散热效果。
充油组件包括充油槽401、橡胶气囊402、充油管403,油膜挤压槽202远离轴承内圈101一侧设置有充油槽401,充油槽401开设在轴承外圈103内部,充油槽401靠近油膜挤压槽202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气囊402,充油槽401一端固定安装有充油管403,充油管403远离充油槽401一端与油膜挤压槽202连接固定,进油组件包括充油槽打油孔501、进气槽孔502、防油透气膜503,轴承外圈103外侧壁上开设有充油槽打油孔501,轴承外圈103内部开设有进气槽孔502,进气槽孔502一端与油膜挤压槽202连通,进气槽孔502远离油膜挤压槽202一端与橡胶气囊402内部连通,油膜类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油量缓慢流失的现象,若不能及时补充,会使轴承不能达到有效的振动力吸收效果,当油膜挤压槽202内润滑油量产生少量流失,取而代之的会向油膜挤压槽202内渗入空气,轴承内圈101振动带动润滑油流动,润滑油带动内部掺杂的空气流动,当空气被挤压至进气槽孔502区域时,空气透过防油透气膜503进入橡胶气囊402内部,而润滑油被阻挡,空气进入橡胶气囊402会将橡胶气囊402体积充大,橡胶气囊402对充油槽401内部储存的润滑油产生挤压,橡胶气囊402内部润滑油会通过充油管403流入油膜挤压槽202内,实现了对油膜挤压槽202内部油量的实时补充,使油膜挤压槽202内一直处于满油状态,能够有效对振动力进行吸收,本装置可通过挤压槽打油孔203向油膜挤压槽202内充油,通过充油槽打油孔501向充油槽401内充油,向充油槽401内充油时,橡胶气囊402会在润滑油压力下透过防油透气膜503进入油膜挤压槽202,最终通过油膜挤压圈201与油膜挤压槽202之间微小空隙被挤压出本装置。
弹簧管304为倾斜状的弹簧管304,便于弹簧管304迎合油膜挤压槽202内部润滑油的流动方向,方便润滑油进入弹簧管304内。
散热S型管302有若干个,多个散热S型管302一起散热效率更高。
弹性固定弹簧303为轻质弹簧,避免产生弹性固定弹簧303将散热S型管302稳稳固定住的效果,使得散热S型管302无法抖动加速散热。
散热S型管302为金属材质的散热S型管302,金属刚性大,可避免散热S型管302轻易产生形变,有利于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
将轴承外圈103与外界轴承固定装置连接固定,将外界机械传动轴通过轴孔102与本装置连接固定,轴承内圈101能够在轴承外圈103内部旋转,实现了轴承的效果,轴承外圈103与轴承内圈101充磁,轴承外圈103内圈为N极,轴承内圈101外圈为N极,能够实现轴承内圈101的悬浮效果;
油膜挤压槽202内部充满轴承润滑油,轴承内圈101在跟随外界转子转动时,外界转子在高速转动下会产生偏心,如果转子被轴承固定的过于稳固,转子偏心运动受到阻力容易对转子造成弯折与磨损,本装置中,转子带动轴承内圈101共同做偏心旋转运动,轴承内圈101偏心旋转会对油膜挤压槽202内的轴承润滑油造成挤压,被挤压的润滑油会向转子此时偏心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随着转子的移动,油膜挤压槽202内部润滑油会一直呈现流动性,对轴承内圈101起到支撑的同时,不停向大空间方向流动以适应转子的挤压,润滑油的阻尼支撑使得转子在高速运转状态下得到的是流体的支撑力,阻力很小,降低了轴承的摩擦阻力,转子偏心旋转振动所做的功会被润滑油吸收,大部分转化为润滑油的热量,使转子运行更具稳定性;
因为转子做旋转运动,所以转子的偏心振动也具有方向性,轴承内圈101跟随转子挤压油膜挤压槽202内润滑油时,润滑油一部分会被挤压进入弹簧管304内,转子不停振动,弹簧管304内部会被不间断的挤入润滑油,润滑油进入散热S型管302,最终通过另一端的弹簧管304返回油膜挤压槽202内部,散热S型管302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润滑油在散热S型管302内部时,会实现散热效果,且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有润滑油进行能量吸收,轴承外圈103仍然会在转子作用下产生轻微振动,且散热S型管302与油膜挤压槽202之间通过弹簧管304连接,散热S型管302与散热环状槽301侧壁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弹簧303连接,使得散热S型管302会跟随轴承外圈103振动,并且因为质量小,振动幅度会大于轴承外圈103,振动使散热S型管302周围空气流速增快,加强了散热效果;
油膜类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油量缓慢流失的现象,若不能及时补充,会使轴承不能达到有效的振动力吸收效果,当油膜挤压槽202内润滑油量产生少量流失,取而代之的会向油膜挤压槽202内渗入空气,轴承内圈101振动带动润滑油流动,润滑油带动内部掺杂的空气流动,当空气被挤压至进气槽孔502区域时,空气透过防油透气膜503进入橡胶气囊402内部,而润滑油被阻挡,空气进入橡胶气囊402会将橡胶气囊402体积充大,橡胶气囊402对充油槽401内部储存的润滑油产生挤压,橡胶气囊402内部润滑油会通过充油管403流入油膜挤压槽202内,实现了对油膜挤压槽202内部油量的实时补充,使油膜挤压槽202内一直处于满油状态,能够有效对振动力进行吸收,本装置可通过挤压槽打油孔203向油膜挤压槽202内充油,通过充油槽打油孔501向充油槽401内充油,向充油槽401内充油时,橡胶气囊402会在润滑油压力下透过防油透气膜503进入油膜挤压槽202,最终通过油膜挤压圈201与油膜挤压槽202之间微小空隙被挤压出本装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静压轴承供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