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衣物烘干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如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干衣机等等为了实现对衣物的烘干处理,均设置有烘干系统,烘干系统主要由烘干风道、加热管,风机等组成。在需要烘干衣物时,设备通过吹送由加热管产生的热空气而烘干衣物。
然而,在空气循环的过程中,会将毛絮带入加热管及其固定结构处。加热管呈多次弯折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日积月累,加热管或者固定其的固定结构上的毛絮会越积越多,从而大大影响烘干效果,影响用户体验。
现在也有专利提到在加热管上设置壳体,但是壳体为方形结构或其他结构,虽然有效的防止了毛絮在加热管上的积累,但是壳体上却累积了大量的毛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烘干风道内不易粘附毛絮,烘干风道保持畅通,烘干性能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烘干腔室;
烘干风道,连通烘干腔室;
发热体,设置在烘干风道内,发热体整体呈流线型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的发热体设计为流线型结构,则在执行烘干过程中,发热体对烘干风的阻碍小,且空气中携带的毛絮流经发热体无法粘附积蓄,从而确保了烘干风路的畅通,使得衣物处理设备保持良好的烘干性能。
优选的,发热体包括:
加热管;
导热部,包覆设置在加热管外部,导热部呈流线型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加热管保持原先的设计,本申请在现有加热管的基础上,在加热管上包覆设置有导热部,导热部呈流线型结构,导热部设置在加热管外部,且表面积更大,热交换效率更高。
优选的,导热部包括沿着烘干风道长度/宽度方向延伸的导热主体,导热主体内设置有加热管,导热主体沿烘干风道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设置有尖角部。
在上述方案中,导热部包括导热主体,在导热主体的端部设置尖角部,如此使得导热部整体呈流线型,流经的烘干风,被尖角部分散,沿着导热部的外周面流动,整个过程中,毛絮均无法粘在导热部上,从而确保了烘干风路的畅通。
优选的,导热主体为沿着烘干风道长度/宽度方向延伸的扁平状结构,扁平状结构沿烘干风道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相向倾斜收敛,形成尖角部。
在上述方案中,为了整体机构存储不占用设备内部空间,烘干风道设计为扁平状结构,该发热体也设置为扁平状结构,而尖角部整体结构呈楔形,尖角部的上下表面可以是倾斜的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优选的,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有隔热部。
隔热部设置在导热部与烘干风道的内壁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导热部不与烘干风道直接接触,两者之间通过隔热部隔离,从而防止了热量流失,节约了热量。另外隔热部厚度与发热体和烘干风道之间的间隙相等,保证空气无法通过,无法累积毛絮。
优选的,隔热部包括两隔热部,两隔热部分别设置在导热部沿烘干风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导热部两侧分别通过一隔热部支撑在烘干风道上,提高了导热部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的,烘干风道内位于导热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结构,导热部通过两侧的隔热部分别搭接在相应的支撑结构上。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风道两侧设置支撑结构,方便支撑安装隔热部。
优选的,烘干风道包括上下扣合的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
下部壳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支撑结构。
导热部两侧分别通过隔热部搭接在支撑结构上。
优选的,下部壳体包括下部底板。
下部底板两侧设置有向上弯折的第一竖直弯折边。
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竖直弯折边边沿向外侧弯折形成有水平弯折边,和设置在水平弯折边边沿上的上凸出部。
导热部两侧通过隔热部搭接在水平弯折边上。
另外,发热体两侧通过隔热部限位安装在下部壳体两侧的两个上凸出部之间,下部壳体两侧的两上凸出部对发热体具有限位固定的作用。
优选的,导热部底部两侧边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避让部。
隔热部包括水平部,水平部插入在避让部内,水平部搭接在水平弯折边上。如此则隔热部的水平部将发热体与下部壳体隔离开,防止热量传输到下部壳体上。
优选的,隔热部包括与水平部垂直连接的竖直部。
竖直部贴合在导热部的侧面,位于上部壳体和导热部之间,从而将导热部和上部壳体隔离开,防止热量传输到上部壳体上。
在上述方案中,隔热部设置为L形结构,有效的将发热体分别与底部壳体和顶部壳体隔离开,提高了设备节能性能。
优选的,上部壳体包括上部底板。
上部底板两侧设置有向下部底板延伸的第二竖直弯折边。
第二竖直弯折边下边沿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外凸出部。
外凸出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上凸出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
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固定,竖直部贴合在第二竖直弯折边上。
在上述方案中,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扣合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固定,竖直部与第二竖直弯折边贴合,因此上部壳体两侧的第二竖直弯折边对发热体和两侧的隔热部具有夹持固定的效果。
优选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为相互卡接配合的卡接结构;或者,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凸出部上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凸出部上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连接在第二连接孔上。
优选的,导热部上凸出设置有销轴,烘干风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销轴插接固定在安装孔上。
优选的,导热部沿烘干风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导热部沿烘干风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凸出设置有销轴,销轴插入安装在安装孔内。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销轴,使得导热部紧固在烘干风道上。
优选的,销轴与安装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销轴上位于密封圈与导热部之间的轴段上包覆设置有隔热部。
在上述方案中,在销轴上设置密封圈,使得烘干风道与外界隔离,避免了热量流失。且同时在密封圈与导热部之间包覆设置隔热部,进一步防止热量流失,从而提高了产品节能性能。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烘干腔室;烘干风道,连通烘干腔室;发热体,设置在烘干风道内,发热体整体呈流线型结构。本申请衣物处理设备的发热体设计为流线型结构,则在执行烘干过程中,发热体对烘干风的阻碍小,且空气中携带的毛絮流经发热体无法粘附积蓄,从而确保了烘干风路的畅通,使得衣物处理设备保持良好的烘干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
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的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衣物处理设备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发热体设置在烘干风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发热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加热管、导热部、隔热部、烘干风道四者的配合装配图;
图5为本申请的烘干风道的下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发热体与下部壳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发热体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的发热体与烘干风道装配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中发热体通过销轴装配在烘干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或B-B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烘干风道的下部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发热体;
11-加热管;
12-导热部;
121-导热主体;
122-尖角部;
123-避让部;
124-销轴;
2-烘干风道;
21-上部壳体;
211-上部底板;
212-第二竖直弯折边;
213-外凸出部;
22-下部壳体;
221-下部底板;
222-第一竖直弯折边;
223-支撑结构;
223a-水平弯折边;
223b-上凸出部;
225-安装孔;
3-隔热部;
31-竖直部;
32-水平部;
4-烘干腔室;
5-密封圈。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参见图1-图11所示,本申请公开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风道内部不易累积毛絮,整机在长期使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烘干性能。
其中该衣物处理设备,可以是洗干一体机,也可以是干衣机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1所示,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烘干腔室4、烘干风道2和发热体1,其中烘干腔室4用于盛放需要处理的衣物,烘干风道2的两端分别连通烘干腔室4,烘干风道2内设置有风机,提供烘干风的循环动力,发热体1设置在烘干风道2内,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热。衣物处理设备工作时,发热体1开启加热,风机启动,驱动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经过发热体1加热后,由烘干风道2进入烘干腔室4对内部衣物进行烘干处理。
现有技术中,发热体1为设置在烘干风道2内的加热管,加热管呈多次弯折结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加热管上的毛絮会越积越多,从而影响到烘干风路的通畅,进而影响烘干效果,引起用户抱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设备,对发热体1进行了改进,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的,发热体1表面光滑且整体呈流线型结构,如此则在执行烘干过程中,发热体1对烘干风的阻碍小,且空气中携带的毛絮流经发热体1无法粘附积蓄,从而确保了烘干风路的畅通,使得衣物处理设备保持良好的烘干性能,该衣物处理设备在执行烘干的过程中,形成的循环烘干风路参见图1中的箭头处。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发热体1包括加热管11和导热部12。其中,加热管11呈多次弯折的结构,导热部12,包覆设置在加热管11外部,导热部12呈流线型结构。
该方案中,加热管11可保持现有的结构不做改变,即加热管11呈现多次弯折的结构。本申请在现有加热管11的基础上,在加热管11外部包覆设置有导热部12,导热部12呈流线型结构,导热部12设置在加热管外部,且表面积更大,热交换效率更高通过设置导热部12的外观结构可实现发热体1整体呈流线型结构。
参见图2所示,导热部12沿着烘干风道2的长度/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在由烘干风道2上游至下游的方向上,导热部12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或者在由烘干风道2上游至下游的方向上,导热部12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并延伸一定长度后又逐渐减小。其中,参见图2中的坐标系,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为烘干风道的长度方向或者称延伸方向,Y轴为烘干风道的宽度方向。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导热部12包括沿着烘干风道2长度/宽度方向延伸的导热主体121,导热主体121内设置有加热管11,导热主体121沿烘干风道2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设置有尖角部122。该方案中,导热部12包括导热主体121,在导热主体121的端部设置尖角部122,如此使得发热体1整体呈流线型,流经的烘干风,被尖角部122分散,沿着导热部的外周面流动,整个过程中,毛絮均无法粘在导热部上,从而确保了烘干风路的畅通。
具体的,导热主体121为沿着烘干风道2长度/宽度方向延伸的扁平状结构,扁平状结构沿烘干风道2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相向倾斜收敛,形成尖角部122。为了整体机构存储不占用设备内部空间,烘干风道2设计为扁平状结构,该发热体也设置为扁平状结构,而尖角部整体结构呈楔形,尖角部122的上下表面可以是倾斜的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导热部12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空腔,加热管11设置在空腔内。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将壳体装配在加热管11外部即可。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导热部12为导热材料浇筑在导热管上形成,将导热材料浇筑在导热管上形成流线型结构,其中导热材料优选采用金属材质,如导热材料可以是铝,但不仅限于此,铝金属包裹所有加热管外表面,浇铸成流线型,使空气以最小阻力通过,且铝金属导热性好,利于换热。
参见图4所示,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有隔热部3。
隔热部3设置在导热部12与烘干风道2的内壁之间。
导热部12不与烘干风道2直接接触,两者之间通过隔热部3隔离,从而防止了热量流失,节约了热量。另外隔热部3厚度与发热体1和烘干风道2内壁之间的间隙相等,保证空气无法通过,无法累积毛絮。
具体的,衣物处理设备共包括两隔热部3,两隔热部3分别设置在导热部12沿烘干风道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参见图4中的坐标系,X轴方向为烘干风道的长度方向或者称为延伸方向,Y轴方向为烘干风道的宽度方向。本方案中,导热部12两侧分别通过一隔热部3支撑在烘干风道2上,提高了导热部12的安装稳定性,且使得导热部12两侧均与烘干风道内壁隔离,防止热量流失。
参见图5所示,烘干风道2内位于导热部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结构223,导热部12通过两侧的隔热部3分别搭接在相应的支撑结构223上。该方案中,通过在烘干风道2两侧设置支撑结构223,方便支撑安装隔热部3。
参见图8所示,烘干风道2包括上下扣合的上部壳体21和下部壳体22;参见图5和图6所示,下部壳体2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支撑结构223。
导热部12两侧分别通过隔热部3搭接在支撑结构223上。其中,所限定的下部壳体22的宽度方向参见图4中Y轴的方向。通过在下部壳体22的两侧设置有支撑结构223,提高对导热部12的支撑稳定性。
参见图5和图6所示,下部壳体22包括下部底板221;
下部底板221两侧设置有向上弯折的第一竖直弯折边222;
支撑结构223包括第一竖直弯折边222边沿向外侧弯折形成有水平弯折边223a,和设置在水平弯折边223a边沿上的上凸出部223b;
导热部12两侧通过隔热部3搭接在水平弯折边223a上。水平弯折边对导热部12具有向上的支撑作用。另外,导热部12两侧通过隔热部3限位安装在下部壳体22两侧的两个上凸出部223b之间,下部壳体22两侧的两上凸出部223b对发热体1具有限位固定的作用。即发热体两侧通过隔热部3限位安装在下部壳体22两侧的上凸出部223b之间。
参见图7所示,导热部12底部两侧边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避让部123;参见图6所示,隔热部3包括水平部32,水平部32插入在避让部123内,水平部32搭接在水平弯折边223a上。如此则隔热部3的水平部32将发热体1与下部壳体22隔离开,防止热量传输到下部壳体22上。
进一步的,参见图8所示,隔热部3还包括与水平部32垂直连接的竖直部31;竖直部31贴合在导热部12的侧面,位于上部壳体21和导热部12之间,从而将导热部和上部壳体隔离开,防止热量传输到上部壳体21上。本申请中,将隔热部设置为L形结构,从而对导热部外侧和底部具有包裹覆盖效果,有效的将发热体1分别与底部壳体22和顶部壳体21隔离开,防止热流流失,提高了设备节能性能。
继续参见图8所示,上部壳体21包括上部底板211。
上部底板211两侧设置有向下部底板221延伸的第二竖直弯折边212,第二竖直弯折边212下边沿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外凸出部213。
其中,外凸出部2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上凸出部223b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固定,竖直部31贴合在第二竖直弯折边212上。该方案中,上部壳体21和下部壳体22扣合后,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固定,竖直部与第二竖直弯折边贴合,因此上部壳体21两侧的第二竖直弯折边212对发热体1和两侧的隔热部3具有夹持固定的效果,且竖直部31将导热部12和第二竖直弯折边212隔离,防止热量流失。
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为相互卡接配合的卡接结构;或者,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凸出部上的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凸出部上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连接在第二连接孔上。
上述各实施方案中,发热体1是通过隔热部3支撑安装在烘干风道内的支撑结构223上的。以下提供另一种发热体1的安装固定结构,其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和上述各实施方案中的通过隔热部3和支撑结构223配合的安装固定结构同时实施,提高装配稳定性。
具体的,参见图9-11所示,导热部12上凸出设置有销轴124,烘干风道2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225,优选在下部壳体22上设置安装孔225,销轴124插接固定在安装孔225上。即将发热体1架装在烘干风道2的下部壳体22上。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导热部12沿烘干风道2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该处所限定的烘干风道2的宽度方向在上文中均已解释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导热部12沿烘干风道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凸出设置有销轴124,销轴124插入安装在安装孔225内。为了防止热量流失,该销轴124可采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制成。该方案中,通过设置销轴124,使得导热部12紧固在烘干风道2上,装配结构稳定,销轴124可以与导热部12一体成型,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销轴124也可以是与导热部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拆卸安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发热体1,每一发热体1上均凸出设置有销轴124,烘干风道内对应每一发热体1设置有安装孔225,各发热体沿着烘干风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相互平行设置,均沿着烘干风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通过销轴124插接在相应的安装孔内225。该方案中,通过在烘干风路上依次设置多个发热体,提高了加热效率。另外为了防止毛絮在相邻发热体1之间积累,本申请可合理设置相邻发热体1的间距,或者调节各发热体1的高度位置,使得各发热体1错位设置,防止多个发热体1相互遮挡形成了风路死区,从而使得毛絮积蓄在风路死区内。
参见图11所示,所示销轴124与安装孔225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销轴124上位于密封圈5与导热部12之间的轴段上包覆设置有隔热部3。该方案中,在销轴124上设置密封圈5,使得烘干风道内部烘干风道与外界隔离,避免了热量流失,且同时在密封圈5与导热部12之间包覆设置隔热部,减少导热部12的热量传到烘干风道2上,进一步防止热量流失,显著的提高了产品节能性能。
综上各实施方案,本申请衣物处理设备的发热体设计为流线型结构,则在执行烘干过程中,发热体对烘干风的阻碍小,且空气中携带的毛絮流经发热体无法粘附积蓄,使得烘干风道内部清洁,且确保了烘干风路的畅通,使得衣物处理设备保持良好的烘干性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多层滚筒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