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

文档序号:3719 发布日期:2021-09-17 浏览:171次 英文

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纺纱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舒适、宁静的生活,低明度卡其色系宁静朴素、柔 和优雅的色调深受青睐。著名的“七秒色彩理论”指出,商品可以在七秒之内以色彩 的形态驻留于人的意识之中。因此颜色是检验纺织面料质量指标的第一感官。目前涤 纶/黏胶混纺的低明度卡其色高温定型前后变色严重,颜色灰暗,色光纯正度低,客 户投诉率高的风险。

目前,涤纶70%/黏胶30%混纺的卡其色色纺纱的配色原料包括六种:浅米黄涤纶纤维62.7%、金黄涤纶纤维0.3%、烟灰涤纶纤维4.5%、红咖涤纶纤维2.5%四种,以及棕绿黏胶纤维7.5%、驼红黏胶纤维22.5%两种。这种配色方法具有用色繁多的缺点,再加上配比低于5%的原料有三种,从而增加了生产的工序道数,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基于目前配色方法得到的卡其色色纺纱在高温前后整体变色严重,很难满足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该配色方法在减少配色原料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原料配比,得到工序简单、高温前后变色色差肉眼难以察觉的卡其色色纺纱。

本发明的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7:3的配比选择涤纶纤维和黏胶纤维,其中,涤纶包括浅米黄涤纶纤维和咖驼涤纶纤维,黏胶包括浅米黄黏胶纤维和咖棕黏胶纤维;

(2)将按照配比选取的涤纶纤维和黏胶纤维放在一起,依次经过混棉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后得到卡其色的色纺纱。

具体的,所涉及涤纶选择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BY001的浅黄色涤纶和批号为20191116的咖驼涤纶。

优选的,所涉及浅米黄涤纶和咖驼涤纶的规格均为1.56dtex*38mm。

更具体的,所涉及黏胶选择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批号为Y2012-38X的浅黄色黏胶和批号为210550的咖驼黏胶。

优选的,所涉及浅米黄黏胶和咖棕黏胶规格均为1.44dtex*38mm。

优选的,所涉及涤纶包括配比为43%的浅米黄涤纶和配比为27%的咖驼涤纶;

黏胶包括配比为21%的浅米黄黏胶和配比为9%的咖棕黏胶。

具体的,所涉及浅米黄涤纶纤维的配比大于所述咖驼涤纶纤维的配比时,浅米黄黏胶纤维的配比不小于所述咖棕黏胶纤维的配比。

具体的,所涉及咖驼涤纶纤维的配比范围为0%-60%;

咖棕黏胶纤维的配比范围为0%-20%。

本发明的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配色方法使用最多使用四种原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得到的卡其色色纺纱具有色光纯正度高的特点,而且,卡其色色纺纱的色光稳定性几乎不受高温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配色方法使用的原料单据;

附图2是本发明配色方法所得色纺纱及织片的高温前后色差对比图;

附图3是本发明配色方法所得色纺纱及织片的高温前后颜色检测报告单;

附图4是本发明配色方法所得织片的高温前后颜色显示图;

附图5是本发明配色方法所得卡其色色卡显示图;

附图6是现有配色方法使用的原料单据;

附图7是现有配色方法所得色纺纱及织片的高温前后色差对比图;

附图8是现有配色方法所得色纺纱及织片的高温前后颜色检测报告单;

附图9是现有配色方法所得织片的高温前后颜色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7:3的配比选择涤纶纤维和黏胶纤维,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的涤纶包括配比为43%的浅米黄涤纶和配比为27%的咖驼涤纶,黏胶包括配比为21%的浅米黄黏胶和配比为9%的咖棕黏胶;

(2)将按照配比选取的涤纶纤维和黏胶纤维放在一起,依次经过SMBG012型混棉机、FB128型梳棉机、FA306A型并条机、FA306A型粗纱机、FA306A型细纱机后得到卡其色的色纺纱。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对颜色变化进行对比,利用横编织机将卡其色色纺纱编织为织片。

本实施例中,参考附图1,涤纶选择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BY001的浅黄色涤纶和批号为20191116的咖驼涤纶,浅米黄涤纶和咖驼涤纶的规格均为1.56dtex*38mm。黏胶选择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批号为Y2012-38X的浅黄色黏胶和批号为210550的咖驼黏胶,浅米黄黏胶和咖棕黏胶规格均为 1.44dtex*38mm。

参考附图2、3、4,本实施例得到卡其色色纺纱编织成的织片,织片在YT101数显高温烘箱中195℃放置3min后取出,待达到恒温20℃±2恒湿64%±3的条件时与 D65标准光源下织片的进行色光对比,经测色电子计算机配色仪Datacolor800测试,可以发现:织片的CMC总容差0.54,颜色饱和度-0.34,高温前后色光稳定性达到到 4-5级的合格标准。

而基于背景技术中陈述的涤纶70%/黏胶30%混纺的卡其色色纺纱的配色方法,参考附图6,按照设定配比,选择规格为1.56dtex*38mm且杭州奔马化纤纺丝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B002-31X浅米黄涤纶纤维、批号为B008-13X金黄涤纶纤维、批号为 E2008-18X的烟灰涤纶纤维、批号为N2006-18X的红咖涤纶纤维,规格为 1.44dtex*38mm且成武夏欣印染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930的棕绿黏胶纤维、批号为202463的驼红黏胶纤维。参考附图7、8、9,以上述六种原料得到的卡其色色纺纱在YT101数显高温烘箱中195℃放置3min后取出,待达到恒温20℃±2恒湿64%±3 的条件时与D65标准光源下的卡其色色纺纱进行色光对比,经测色电子计算机配色仪 Datacolor800测试,发现:高温后对比高温前色差2-3级,偏红-2.12、深-3.43、欠饱和-0.95、CMC总容差4.11(小于0.8合格),原色调卡其色变色严重,蜕变成驼红色系。

本实施例的配色方法与现有配色方法相比,CMC总容差从4.11降到0.54,提高了86%;饱和度从-0.95降到-0.34,色光纯正度提高了64%,高温色光稳定性从2-3 级提高到4-5级,达到国标标准,原料种类从原来的6个减少到4个;小比例从3个减少到0个;既能达到客户色光要求,又能减轻生产负累,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配色方法,浅米黄涤纶纤维的配比大于咖驼涤纶纤维的配比时,浅米黄黏胶纤维的配比不小于咖棕黏胶纤维的配比。

咖驼涤纶纤维的配比范围为0%-60%;咖棕黏胶纤维的配比范围为0%-20%。

参考附图5,本实施例按照7:3的配比选择涤纶纤维和黏胶纤维,通过改变浅米黄涤纶、咖驼涤纶、浅米黄黏胶、咖棕黏胶四种原料的配比,可以得到明暗深浅不一、色相变化多端的卡其色色纺纱,由此建立卡其色的数据库并制定色卡,卡其色数据库的建立,得任何卡其色系的颜色都有其对应的颜色匹配,色纺纱生产过程只要选客户对应的颜色即可生产,无需再次配色,简单快捷、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需要补充的是,可以将卡其色色纺纱编织成5cm*5cm的织片,即可根据数据库和色卡将织片供客户选取。

综上可知,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卡其色功能性色纺纱的配色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得到的卡其色色纺纱具有色光纯正度高、色光稳定性高的特点。

以上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技术内容。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出的任何改进和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完整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下一篇:一种混合成纱机及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