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压式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压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密封装置来对待密封的工件开口进行密封以便于后续密封性检测的顺利进行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工件开口密封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装置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常见的密封膜贴附都是先将密封膜预先裁切成所需的长度,随后由机械手或人工将其转移到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而后再将密封压头下压至密封膜上,待检测完成后再由机械手或人工将使用后的密封膜揭去回收,上述传统密封方式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工、密封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下压式密封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贴合装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压式密封装置,其能够持续放出密封膜并在密封膜传动路径上执行下压密封作业,而使用后的密封膜又能够被持续、自动地回收,大大提高了密封的自动化程度及效率,有利于密封检测作业的高效执行。
就下压式密封装置而言,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下压式密封装置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升降导柱、活动套接于所述升降导柱上的下压安装板以及固接于所述升降导柱上的固定安装板,所述下压安装板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固定安装板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安装空间,所述下压安装板的正下方形成有工件定位空间;
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的贴合模组,其中固定安装有下压式密封机构;以及
安装于所述固定安装板上的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贴合模组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导柱沿着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复位工位与贴膜工位,所述下压安装板在所述升降驱动器沿着所述升降导柱往复升降以在所述复位工位与贴膜工位之间往复切换;所述贴合模组中张紧式地持续供应用密封膜,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位于密封膜的步进路径的正上方并使得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中的密封压头与其下方的密封膜相对;待所述下压安装板上的贴合模组下降到所述贴膜工位处时,下压式密封机构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下方的密封膜推向至工件定位空间中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可选的,所述贴合模组包括:
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上的安装立板;以及
转动连接于安装立板上的放料卷与收料卷,所述放料卷卷绕有密封膜,所述收料卷对使用后的密封膜进行收卷;
其中,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设于所述放料卷与收料卷之间。
可选的,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的两侧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膜上游及下游的密封膜导向件,所述密封膜导向件中开设有底部敞开的密封膜导引槽,所述密封膜在所述密封膜导引槽的导引下从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的正下方通过。
可选的,所述密封膜导引槽的底部开口口径大小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逐渐缩小并在其顶部形成一条略宽于所述密封膜的密封膜容纳槽。
可选的,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包括:
下压驱动器,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上;
安装基板,其与所述下压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压头安装板,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的底部;以及
密封压头组件,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的底部;
其中,所述压头安装板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向杆实现两者间的滑动连接;所述压头安装板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纵向运动的直线轴承;所述压头安装板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弹性连接有至少两根缓冲部件;所述安装基板在所述下压驱动器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偶数根并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导向子集构成,每个导向子集包括在所述压头安装板上呈对角线布置的一对导向杆。
可选的,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膜下压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有偶数根并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缓冲子集构成,每个缓冲子集包括在所述压头安装板上呈对角线布置的一对缓冲部件,其中,任意一对缓冲部件之间的连线与至少一对导向杆之间的连线相交。
可选的,所述密封压头组件包括:
滑动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的底部的安装基座,其底部向下悬垂延伸形成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中形成有底部敞开的压头容置槽;以及
配接于所述压头容置槽中的密封压头;
其中,所述压头容置槽的旁侧开设有与外侧相连通的替换口,所述密封压头通过所述替换口进出所述压头容置槽以完成密封压头的安装与替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能够持续放出密封膜并在密封膜传动路径上执行下压密封作业,而使用后的密封膜又能够被持续、自动地回收,大大提高了密封的自动化程度及效率,有利于密封检测作业的高效执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先用升降驱动器将密封压头快速驱动至靠近工件的贴膜工位处,而后通过下压驱动器将密封压头缓速进行下压驱动直至密封膜贴合至工件开口上,一方面通过快速驱动密封压头快速靠近贴膜工位来减少下降时间,另一方通过在密封压头到达贴膜工位后缓慢驱动来执行贴膜密封的精细动作,防止驱动压力过大或者下降幅度过大而导致贴膜压力不可控导致的工件损坏,即在提高贴膜密封效率的同时还能防止对工件造成损坏。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的两侧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膜上游及下游的密封膜导向件,使得密封膜能够持续、高精度的经过待密封的工件开口的上方,最终使得密封膜被压制贴合到工件开口处的时候,密封膜不会出现由于错位导致的密封失效。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布置了缓冲部件,使得在下压密封过程中能够提供缓冲保护,从而能够防止由于下压力突变或压力不稳时导致的工件受损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下压式密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下压式密封装置中贴合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下压式密封装置中下压式密封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下压式密封装置中下压式密封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下压式密封装置中密封压头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下压式密封装置中密封压头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下压式密封装置中密封压头组件隐去密封压头和压头顶持件后的立体图,该视图中能够从底部展现压头容置槽的细节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合图1~图4的示出,可以看出,下压式密封装置6包括:
安装支架61,所述安装支架61包括至少三根非共线设置的升降导柱616、活动套接于所述升降导柱616上的下压安装板613以及固接于所述升降导柱616上的固定安装板614,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位于所述固定安装板614的下方并与所述固定安装板614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安装空间,所述下压安装板613的正下方形成有工件定位空间615;
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上并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的贴合模组63,其中固定安装有下压式密封机构64;以及
安装于所述固定安装板614上的升降驱动器65,所述升降驱动器65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贴合模组63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导柱616沿着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复位工位与贴膜工位,所述下压安装板613在所述升降驱动器65沿着所述升降导柱616往复升降以在所述复位工位与贴膜工位之间往复切换;所述贴合模组63中张紧式地持续供应用密封膜634,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位于密封膜634的步进路径的正上方并使得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中的密封压头645与其下方的密封膜634相对;待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上的贴合模组63下降到所述贴膜工位处时,下压式密封机构64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645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推向至工件定位空间615中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由于采用了先用升降驱动器将密封压头快速驱动至靠近工件的贴膜工位处,而后通过下压驱动器将密封压头缓速进行下压驱动直至密封膜贴合至工件开口上,一方面通过快速驱动密封压头快速靠近贴膜工位来减少下降时间,另一方通过在密封压头到达贴膜工位后缓慢驱动来执行贴膜密封的精细动作,防止驱动压力过大或者下降幅度过大而导致贴膜压力不可控导致的工件损坏,即在提高贴膜密封效率的同时还能防止对工件造成损坏。
参照图2~图5,所述贴合模组63包括:
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压安装板613上的安装立板631;以及
转动连接于安装立板631上的放料卷632与收料卷633,所述放料卷632卷绕有密封膜634,所述收料卷633对使用后的密封膜634进行收卷;
其中,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位于密封膜634的步进路径的正上方并使得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中的密封压头645与其下方的密封膜634相对,下压式密封机构64驱动其中的密封压头645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推向至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由于其能够持续放出密封膜634并在密封膜634的传动路径上执行下压密封作业,而使用后的密封膜又能够被持续、自动地回收,大大提高了密封的自动化程度及效率,有利于密封检测作业的高效执行。在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膜634在初始状态时张紧呈水平姿态(图2中的实线位置),而密封膜634受到密封压头645的下压力之后向下折弯至密封状态(图2中的虚线634’位置),密封膜634在图2中的最低点处对工件开口进行密封,检测完成后密封压头645上升回撤,密封膜634在自身张力及收料卷633的收卷切向力作用下有恢复至水平姿态的趋势,从而使得密封膜634与工件开口自动剥离,收料卷633继续收卷,进而将用过后的密封膜634进行收卷回收,在保证车间整洁的同时能够将密封工位进行让出,从而便于快速准备进行下一个工件的密封检测工作。
在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的两侧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密封膜634上游及下游的密封膜导向件635,所述密封膜导向件635中开设有底部敞开的密封膜导引槽6351,所述密封膜634在所述密封膜导引槽6351的导引下从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的正下方通过,从而使得密封膜634能够持续、高精度的经过待密封的工件开口的上方,最终使得密封膜634被压制贴合到工件开口处的时候,密封膜634不会出现由于错位导致的密封失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膜导引槽6351的底部开口口径大小在从下往上的方向上逐渐缩小并在其顶部形成一条略宽于所述密封膜634的密封膜容纳槽6352。
参照图3~图6的示出,公开了下压式密封机构64的具体结构,所述下压式密封机构64包括:
下压驱动器641,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板631上;
安装基板642,其与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压头安装板643,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642的底部;以及
密封压头组件,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643的底部;
其中,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通过至少两根导向杆6433实现两者间的滑动连接;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布置有至少两根纵向运动的直线轴承6431;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与所述密封压头组件之间弹性连接有至少两根缓冲部件6432;所述安装基板642在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往复升降,从而将密封压头645下方的密封膜634推向至待密封的工件开口上。
参照图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杆6433设置有偶数根并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导向子集构成,每个导向子集包括在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上呈对角线布置的一对导向杆6433。在图3及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下压式密封机构64还包括下压驱动器641,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安装基板642传动连接,从而在所述下压驱动器641的驱动下,所述安装基板642能够在竖直平面内往复升降。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部件6432设置有偶数根并被布置为由至少一个缓冲子集构成,每个缓冲子集包括在所述压头安装板643上呈对角线布置的一对缓冲部件6432,其中,任意一对缓冲部件6432之间的连线与至少一对导向杆之间的连线相交。
从而使得在缓冲压缩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密封压头组件与压头安装板643之间间距收缩变化程度能够保持一致,以防止由于密封压头组件相对压头安装板643发生侧翻和/或侧倾而导致最终传导至密封压头组件的下压压力不均。
实施例2
图3~图6亦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密封压头组件包括:
滑动连接于所述压头安装板643的底部的安装基座644,其底部向下悬垂延伸形成有安装部6442,所述安装部6442中形成有底部敞开的压头容置槽6445;以及
配接于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中的密封压头645;
其中,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的旁侧开设有与外侧相连通的替换口6446,所述密封压头645通过所述替换口6446进出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以完成密封压头645的安装与替换。
参照图3,所述安装基座644中开设有至少两个缓冲槽6441,每根缓冲部件6432至少部分接收于相应一个缓冲槽6441中。
参照图4,所述安装部6442的旁侧可拆卸地安装有压头顶持件645,当所述密封压头645装入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后,在所述替换口6446的相对位置装上所述压头顶持件645,使得至少部分压头顶持件645与所述密封压头645的外露侧面相顶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头顶持件645包括配接部6461及顶持部6462,所述顶持部6462的尺寸与所述替换口6446相匹配以使得所述顶持部6462能够侵入所述替换口644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压头645的相对侧面分别形成有凸起部6451,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从所述替换口6446出发延伸至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的内部的卡接槽6447,其中,所述卡接槽6447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凸起部6451的截面尺寸相适配,以使得当所述密封压头645进出所述压头容置槽6445时,每个所述凸起部6451能够沿着相应一条所述卡接槽6447滑行。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压头645的底部形成有真空吸嘴6453,所述安装基座644内延伸地布置有与所述真空吸嘴6453相连通的真空气路6452。
作为进一步改进,真空气路6452的在所述安装基座644上的外露端连通有真空发生器6443。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压头645的底部形成有一层由弹性和/或柔韧材料制成的密封层,从而使得在密封压头645执行下压作业时,能够对产品进行缓冲保护,防止冲击力过大。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不同实施方案的零部件可经组合以形成上文未具体陈述的其它实施例。零部件可不考虑在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内而不会不利地影响其操作。此外,各种单独零部件可被组合成一或多个个别零部件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
此外,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用多功能插件贴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