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减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减摇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船舶减摇装置。背景技术
船舶在航行时,由于受风、浪、涌的作用而使船体发生不规则运动,这种不规则的运动会刺激海员的平衡器官,使海员出现面色苍白、眩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植物性神经反应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晕动病或晕船。在航海过程中,晕船是海员不可避免的一大难题,晕船不仅产生痛苦的感受,也会导致工作效能下降,思维迟钝,易疲劳,甚至严重的晕船可以导致海员自制力的丧失,出现无法预料的后果,在船舶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如何能够保证船舶经受得住风浪的作用,尽量降低船舶颠簸摇晃的程度,预防或减缓晕动病。
人类从19世纪初的帆船年代的舭龙骨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船舶减摇的努力和斗争,前后共提出了350余种不同类型的减摇装置,其中用于了实践的达20几种,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保留下来的船舶减摇装置主要有舭龙骨、减摇水舱、减摇鳍、减摇陀螺、舵减摇、减摇重块等少数几种。
对于上述的集中减摇方式,其中舭龙骨已经成为海船的船体常规结构,相比较剩下集中减摇装置而言,多是直接安装在船体的内部,占用船体空间的同时,对船舶的载重造成影响,而且船舶在长时间的航行后,船底总会吸附生长大量的附着物,影响船舶航行速度的同时,需要消耗额外的燃油,附着物长时间吸附容易造成船底腐化,而且附着物清理复杂耗时,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减摇装置,解决了常规的减摇装置多是直接安装在船体的内部,占用船体空间的同时,对船舶的载重造成影响,而且船舶在长时间的航行后,船底总会吸附生长大量的附着物,影响船舶航行速度的同时,需要消耗额外的燃油,附着物长时间吸附容易造成船底腐化,而且附着物清理复杂耗时,工作量大的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减摇装置,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气囊组件,所述船体的外周套设有摆动圈,所述船体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转动机构分别与摆动圈内腔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摆动圈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船体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气囊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圈的左右两侧上,所述摆动圈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贯穿摆动圈并延伸至摆动圈的底部,且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翼板,左侧设置的所述翼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扫网,所述清扫网的一侧与右侧设置的所述翼板底部固定连接,且清扫网内弧面的底部与船体的底部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机构将气囊组件和摆动圈安装到船体的外周,其中气囊组件在水面上的福利对摆动圈的重力进行体抵消,从而保证船体的正常载重,且利用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气囊组件减缓横摇的幅度,安装方便的同时,功能性强大。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槽块和转动销柱,所述固定槽块的内表面与转动销柱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且固定槽块的一侧开设有与转动销柱相适配的移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销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槽块内表面相适配的圆形块,且转动销柱可以在移动槽内部滑动,保证转动销柱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槽块分别固定安装在船体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转动销柱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圈内腔的前后两侧,且移动槽开设在固定槽块远离船体的一侧。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船体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架,所述摆动圈内腔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限位框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且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框架相适配的移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船体两侧架设限位框架,与定位板和移动杆配合,保证摆动圈进行稳定上下调节的同时,可以加强摆动圈面对风浪时的强度,进而保证装置可以在水面上长时间的运行。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气囊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小气囊和一组大气囊,两组所述小气囊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大气囊一侧的前后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小气囊和大气囊进行拼接,且相互独立,可以避免在一个气囊出现损坏时,其他气囊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小气囊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圈一侧的前后两侧,所述大气囊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小气囊远离摆动圈的一侧。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小气囊和大气囊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把手为人员提供支撑点。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摆动圈包括前弧板、后弧板和两个所述半圆侧板,所述前弧板和后弧板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半圆侧板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半圆侧板的圆弧面面对船体设置,且两个所述定位板固定安装在半圆侧板的圆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摆动圈进行分解,其中前弧板、后弧板和两个所述半圆侧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保证装置安装的便捷和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前弧板设置在船体的前侧,所述后弧板设置在船体的后侧,两个所述转动销柱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弧板和后弧板的内弧面上。
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偏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柱,位于同一侧设置的所述导柱的外表面套设并转动连接有联动板,所述摆动圈的顶部且位于联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联动板保证所有导柱的同步移动,进而保证翼板倾斜角度的统一,在限位板的设置下,可以对联动板进行位置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减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船舶减摇装置,通过在船体外周架设摆动圈,利用气囊组件的浮力抵消摆动圈的重力,保证船体的正常载重,在转动机构的设置下,摆动圈可以围绕船体进行左右摆动,在风浪来袭时,推动一侧的气囊组件扬起,在摆动圈的作用下,将另一侧的气囊组件向下压制,在另一侧气囊组件的浮力作用下,对风浪进行压制,从而实现船体减摇的目的,并且随着气囊组件的摆动,可以有效降低船体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翻船的几率。
(2)该船舶减摇装置,通过翼板和清扫网的设置,在摆动圈进行摇摆的过程中,带动清扫网在船体底部进行左右移动,从而不断的对船体底部进行清理,对附着物的附着环境进行破坏,保证船体正常航行的同时,降低船底腐化的速度,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对船底附着物的清理难度。
(3)该船舶减摇装置,通过小气囊和大气囊的配合设置,保证船舶航行稳性的同时,可以增大船载人员的活动区域,即通过气囊为水面冒险运动提供活动平台,并且通过把手的设置,为冒险人员提供支撑,保证人员在平台上休息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船体、气囊组件和半圆侧板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摆动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清扫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限位框架、定位板和移动杆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船体;2、气囊组件;3、摆动圈;4、转动机构;5、转动杆;6、翼板;7、清扫网;8、固定槽块;9、转动销柱;10、移动槽;11、限位框架;12、定位板;13、移动杆;14、小气囊;15、大气囊;16、前弧板;17、后弧板;18、半圆侧板;19、导柱;20、联动板;2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减摇装置,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船体1左右两侧的两个气囊组件2,船体1的外周套设有摆动圈3,摆动圈3设置船体1外周的顶部,可以提高船体1的浮力,船体1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转动机构4分别与摆动圈3内腔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摆动圈3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船体1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气囊组件2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圈3的左右两侧上,摆动圈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底端贯穿摆动圈3并延伸至摆动圈3的底部,且转动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翼板6,左侧设置的翼板6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扫网7,清扫网7由大孔径网和连接绳制作而成,其中连接绳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连接绳均设置在大孔径网的左右两侧,其中一根连接绳对应一个翼板6,大孔径网与船体1底部相接触,清扫网7的一侧与右侧设置的翼板6底部固定连接,且清扫网7内弧面的底部与船体1的底部相接触,进一步说明,通过在船体1外周架设摆动圈3,利用气囊组件2的浮力抵消摆动圈3的重力,保证船体1的正常载重,在转动机构4的设置下,摆动圈3可以围绕船体1进行左右摆动,在风浪来袭时,推动一侧的气囊组件2扬起,在摆动圈3的作用下,将另一侧的气囊组件2向下压制,在另一侧气囊组件2的浮力作用下,对风浪进行压制,从而实现船体1减摇的目的,并且随着气囊组件2的摆动,可以有效降低船体1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翻船的几率,通过翼板6和清扫网7的设置,在摆动圈3进行摇摆的过程中,带动清扫网7在船体1底部进行左右移动,从而不断的对船体1底部进行清理,对附着物的附着环境进行破坏,保证船体1正常航行的同时,降低船底腐化的速度,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对船底附着物的清理难度。
作为优选方案,转动机构4包括固定槽块8和转动销柱9,固定槽块8的内表面与转动销柱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且固定槽块8的一侧开设有与转动销柱9相适配的移动槽10,两个固定槽块8分别固定安装在船体1的前后两侧,两个转动销柱9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圈3内腔的前后两侧,且移动槽10开设在固定槽块8远离船体1的一侧,进一步说明,配合移动槽10和转动销柱9的配合设置,使得摆动圈3可以根据船舶的吃水深度进行高度调节,保证减摇过程的稳定进行。
作为优选方案,船体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架11,摆动圈3内腔的左右两侧且位于限位框架1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2,且两个定位板12之间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框架11相适配的移动杆13,进一步说明,限位框架11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两组限位框架11分别设置在船体1的左右两侧,用于保证摆动圈3的稳定工作。
作为优选方案,气囊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小气囊14和一组大气囊15,两组小气囊14分别固定安装在一组大气囊15一侧的前后两侧,两组小气囊14分别固定安装在摆动圈3一侧的前后两侧,大气囊15固定安装在两组小气囊14远离摆动圈3的一侧,小气囊14和大气囊15的外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进一步说明,小气囊14和大气囊15组成外展平台,在把手的设置下,保证平台上人员的稳定,且在行驶过程中,可以为冲浪等冒险运动项目提供操作平台,功能多样,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
作为优选方案,摆动圈3包括前弧板16、后弧板17和两个半圆侧板18,前弧板16和后弧板17相对一侧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半圆侧板18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两个半圆侧板18的圆弧面面对船体1设置,且两个定位板12固定安装在半圆侧板18的圆弧面上,前弧板16设置在船体1的前侧,后弧板17设置在船体1的后侧,两个转动销柱9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弧板16和后弧板17的内弧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转动杆5的顶部偏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柱19,位于同一侧设置的导柱19的外表面套设并转动连接有联动板20,摆动圈3的顶部且位于联动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1。
工作时,根据船体1的吃水深度,气囊组件2带动摆动圈3上浮,即带动转动销柱9沿着移动槽10向上滑动,同步带动定位板12使得移动杆13沿着限位框架11向上移动,至气囊组件2部分处于水面上后,随着船体1的前行,气囊组件2和摆动圈3的高度始终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船体1前进,过程中,翼板6因为水中的阻力发生转动,带动转动杆5转动,带动导柱19转动,使得联动板20移动后卡在限位板21上,在遭遇水面波浪时,波浪带动一侧的气囊组件2升起,此时,转动销柱9沿着移动槽10转动,定位板12带动移动杆13沿着限位框架11转动,使得摆动圈3发生倾斜,进而对另一侧的气囊组件2向水下压制,根据气囊组件2的浮力作用,实现对波浪作用力的缓冲,从而降低处于摆动圈3围绕中船体1的摇动程度,随着波浪的推动,两侧的气囊组件2循环上下移动,带动翼板6拉动连接绳使得大口径网对船体1底部的附着物进行清理,对于冒险运动人员来说,可以通过绳梯移动至气囊组件2上方,握住把手即可保证身体固定,作为临时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防浪装置及其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