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背景技术
专利US9340178B1在汽车的前部使用一层粘合剂,同时在粘合剂上方采用类似蛋壳状的覆盖物,而这层覆盖物则会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自动破碎,并牢牢“粘住”事故中有可能受到伤害的行人或者动物。但此专利为不可重复利用的产品,一旦这个保护机制触发,汽车前部的覆盖物就需要重新安装,车辆否则无法正常在道路上行驶。
专利CN111907463A通过ECU及传感器对碰撞事故进行判断,事故发生时汽车前部弹出气囊,并通过分步充气的形式弹出气囊,车速较快时,利用较快的车速将被撞行人箍紧并绕至车顶,防止气囊遮挡驾驶员视线。但是当车紧急停下时,行人会被正向甩出,仍会造成撞伤和擦伤。
CN108995622A通过从汽车翼子板弹出的行人安全气囊及拉紧带将碰撞后摔在发动机罩上的行人包裹固定在发动机罩上。但是拉紧带的拉紧程度将直接影响行人的位置,过松可能导致不能将行人紧紧地固定在发动机罩上,过紧则会导致行人可能滚至翼子板位置甚至滚至车轮附近,即松紧带的张紧程度无法准确控制。
现有行人保护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发动机罩、挡风玻璃等汽车前部部件所覆盖的特殊材料将事故中被撞行人“粘”在汽车前部位置上,进而避免行人在碰撞中的二次碰撞所造成的伤害,但是这种形式的行人保护装置容错性小,成本高,导致普及率难以提高。另一类是利用汽车外部的行人安全气囊,在碰撞发生时,从发动机罩、前保险杠、翼子板等前部结构弹出行人安全气囊减弱或消除碰撞事故中行人受到的二次伤害,但是行人在汽车前部的位置无法准确控制,可能导致行人发生更严重的伤害。
针对现有问题,现在提供一种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包括设置在汽车发动机罩上用于将被撞行人进行防护的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与车辆AEB系统电性连接,AEB系统采用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然后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小于警报距离时就进行警报提示,而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AEB系统也会启动,使汽车自动制动,从而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通过AEB系统可以向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提供是否即将发生碰撞信息;
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用于吸收车辆与被撞行人之间的直接撞击力,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包括设置在汽车发动机罩上端面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内部设有充气的充气结构,所述第一气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气囊左端盖和气囊右端盖,所述第一气囊两侧还连接用于使得其紧贴在汽车发动机罩表面的第一牵引件,面向汽车发动机罩的第一气囊底部设有一个粘附机构;
所述第二缓冲防护件设置在靠近汽车前挡风玻璃的汽车发动机罩上,用于将被撞行人进行缓冲固定,其包括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内部也设有充气结构,所述第二气囊连接用于牵引其向被撞行人靠近的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气囊表面设有用于将被撞行人粘附的粘附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气囊上的粘附机构覆盖在第二气囊粘贴面下半部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与第二气囊两端连接的第二气囊牵引线,第二气囊牵引线另一端朝向第一缓冲防护件延伸,所述第二气囊牵引线端部缠绕在缠绕辊上,缠绕辊与收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附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表面的粘附层,粘附层表面覆盖有隔离薄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左端盖和气囊右端盖分别与汽车左翼子板以及汽车右翼子板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离薄膜为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牵引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两端的第一气囊牵引线,所述第一气囊牵引线缠绕在缠绕辊上,缠绕辊与收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卷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还电性连接设置在车辆前端保险杠上的前端触发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由人-车碰撞事故发生时先后弹出的两个车外气囊组成,在这两个气囊在碰撞发生的过程中既能保护行人与汽车之间发生的碰撞,又能保护行人头部与地面发生的碰撞。
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各零件形状均不存在复杂的结构,加工成本低。
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的结构设计合理,各零件之间无任何复杂装配情况,使得行人安全气囊整体方便拆装。
所述粘附结构能够有效地将第一气囊固定在汽车发动机罩上,防止由于重力作用和被撞行人一起往地面滑动;同样的,第一气囊与行人接触面上的特殊黏性材料的作用与之相同。
所述安全气囊牵引线能够使气囊弹出时,拉扯第一气囊贴向发动机罩,由于行人与安全气囊接触后,第一气囊背部的黏性材料才会暴露,而此时,牵引线已将气囊拉扯至与汽车发动机罩相贴。同样的,第二气囊牵引线的作用同第一气囊牵引线相似,即牵引线将第二气囊拉扯至覆盖被撞行人。
所述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结合AEB系统,若在AEB未识别的情况下发生事故,保险杆上的前端触发器感应到事故发生后,随即启动AEB系统紧急刹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二缓冲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原理框图。
其中:1-汽车左翼子板;2-气囊左端盖;3-第一气囊;4-第一气囊牵引线;5-气囊右端盖6-汽车发动机罩;7-第二气囊;8-被撞行人;9-第二气囊牵引线;10-汽车前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包裹式行人安全气囊,包括设置在汽车发动机罩6上用于将被撞行人8进行防护的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与车辆AEB系统电性连接,AEB系统采用雷达测出与前车或者障碍物的距离,然后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将测出的距离与警报距离、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小于警报距离时就进行警报提示,而小于安全距离时即使在驾驶员没有来得及踩制动踏板的情况下,AEB系统也会启动,使汽车自动制动,从而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通过AEB系统可以向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提供是否即将发生碰撞信息;
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和第二缓冲防护件还电性连接设置在车辆前端保险杠上的前端触发器;
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用于吸收车辆与被撞行人8之间的直接撞击力,所述第一缓冲防护件包括设置在汽车发动机罩6上端面的第一气囊3,第一气囊3内部设有充气的充气结构,所述第一气囊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气囊左端盖2和气囊右端盖5,所述气囊左端盖2和气囊右端盖5分别与汽车左翼子板1以及汽车右翼子板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气囊3两侧还连接用于使得其紧贴在汽车发动机罩6表面的第一牵引件,面向汽车发动机罩6的第一气囊3底部设有一个粘附机构;
所述第二缓冲防护件设置在靠近汽车前挡风玻璃10的汽车发动机罩6上,用于将被撞行人8进行缓冲固定,其包括第二气囊7,所述第二气囊7内部也设有充气结构,所述第二气囊7连接用于牵引其向被撞行人8靠近的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气囊7表面设有用于将被撞行人8粘附的粘附机构,通过粘附机构将行人固定,防止被撞行人滑下发动机罩,造成行人与地面的撞击;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二气囊7上的粘附机构覆盖在第二气囊7粘贴面下半部分,粘附机构只覆盖在下半部分是由于考虑到全覆盖可能有一定几率会导致第二气囊7会牢牢覆盖在被撞行人面部,从而造成被撞行人窒息;
所述第二牵引件包括与第二气囊7两端连接的第二气囊牵引线,第二气囊牵引线另一端朝向第一缓冲防护件延伸,所述第二气囊牵引线端部缠绕在缠绕辊上,缠绕辊与收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收卷电机带动缠绕辊转动,缠绕辊会带动第第二气囊牵引线收卷,从而将第二气囊7朝向被撞行人8延伸,以便将向被撞行人贴近;
所述粘附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3表面的粘附层,粘附层表面覆盖有隔离薄膜,在第一气囊3快速充气的时候,隔离薄膜无法进行相应的伸展,所以其会被损坏,从而使得粘附层可以直接与汽车发动机罩6接触,从而对第一气囊3进行位置的固定,使第一气囊3与汽车发动机罩6不产生相对运动;
所述第一牵引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气囊3两端的第一气囊牵引线4,所述第一气囊牵引线缠绕在缠绕辊上,缠绕辊与收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收卷电机带动缠绕辊转动,缠绕辊会带动第一气囊牵引线收卷,从而将第一气囊3平铺在汽车发动机罩6表面;
充气结构为传统的安全气囊充气,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AEB系统立即引爆气囊包内的电热点火器(即电雷管),使其发生爆炸,这一过程一般只需0.05秒左右。点火器引爆之后,固态氮粒迅速气化,大量氮气化,大量氮气立即吹涨气囊,并在强大的冲击力之下,气囊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安全展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申请提出采用由车辆两侧翼子板差时行人安全气囊,具有简单结构,触发后方便更换,可靠性高,左或右翼子板先弹出的气囊覆盖在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上,可以降低二者与被撞行人接触后造成的碰撞的伤害,以及避免被撞行人与地面造成的二次伤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 上一篇:石墨接头机器人自动装卡簧、装栓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油箱的智能防盗报警方法和系统